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梯形算子的AFM驱动器非对称迟滞性校正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栋
于鹏
+2 位作者
周磊
刘柱
董再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9,共8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常采用压电陶瓷(PZT)作为驱动器以实现纳米尺度的观测和操作。然而,PZT自身的迟滞非线性会对AFM观测质量和操作精度产生很大影响。基于Prandtl-Ishlinskii(PI)模型的前馈控制方法可对PZT的迟滞非线性进行补偿,但传...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常采用压电陶瓷(PZT)作为驱动器以实现纳米尺度的观测和操作。然而,PZT自身的迟滞非线性会对AFM观测质量和操作精度产生很大影响。基于Prandtl-Ishlinskii(PI)模型的前馈控制方法可对PZT的迟滞非线性进行补偿,但传统PI模型无法消除PZT的非对称迟滞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形算子的非对称迟滞模型,并可用系统辨识方法获取逆模型参数,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具有非对称迟滞特性驱动器的前馈补偿控制。AFM系统实验证明,该模型可有效减小非对称迟滞性导致的建模误差,基于该模型的前馈迟滞补偿控制可有效提高AFM的扫描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pi模型
梯形算子
原子力显微镜
压电陶瓷
迟滞性前馈校正
逆
模型
直接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压电宏纤维致动器的双极性非对称迟滞建模及补偿控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徐金秋
娄军强
+3 位作者
杨依领
陈特欢
马剑强
崔玉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双极性非对称改进PI(Bipolar Asymmetric Improved PI,BAIPI)模型描述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的迟滞特性,BAIPI模型利用经典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Play算子加权叠加描述MFC的对称迟滞特性,然后叠加...
提出了一种双极性非对称改进PI(Bipolar Asymmetric Improved PI,BAIPI)模型描述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的迟滞特性,BAIPI模型利用经典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Play算子加权叠加描述MFC的对称迟滞特性,然后叠加一系列不同权重、不同阈值的双边死区算子描述MFC的双极性非对称特性。实验辨识结果表明:BAIPI模型对MFC致动器的建模误差从PI迟滞模型的16.8%降为4.2%。在基于BAIPI逆模型的前馈补偿下,MFC致动的柔性梁构件跟踪等幅、变幅三角波轨迹的实测位移与期望跟踪位移基本重合,补偿后等幅三角波实测位移与理想位移之间的线性度为2.36%。因此,所提出BAIPI迟滞模型及补偿方法显著提高了MFC致动器的定位驱动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滞
压电宏纤维
双极性
非对称
改进
pi
模型
双边死区算子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梯形算子的AFM驱动器非对称迟滞性校正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栋
于鹏
周磊
刘柱
董再励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61304251)
国家863计划(2012AA041204)
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YZ201245)资助项目
文摘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常采用压电陶瓷(PZT)作为驱动器以实现纳米尺度的观测和操作。然而,PZT自身的迟滞非线性会对AFM观测质量和操作精度产生很大影响。基于Prandtl-Ishlinskii(PI)模型的前馈控制方法可对PZT的迟滞非线性进行补偿,但传统PI模型无法消除PZT的非对称迟滞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形算子的非对称迟滞模型,并可用系统辨识方法获取逆模型参数,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具有非对称迟滞特性驱动器的前馈补偿控制。AFM系统实验证明,该模型可有效减小非对称迟滞性导致的建模误差,基于该模型的前馈迟滞补偿控制可有效提高AFM的扫描成像质量。
关键词
非对称pi模型
梯形算子
原子力显微镜
压电陶瓷
迟滞性前馈校正
逆
模型
直接辨识
Keywords
asymmetric
pi
model
keystone operator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pi
ezoelectric ceramic
feedforward hysteresis calibration
directly identify inverse model
分类号
TH89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电宏纤维致动器的双极性非对称迟滞建模及补偿控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徐金秋
娄军强
杨依领
陈特欢
马剑强
崔玉国
机构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浙江大学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5517,52075273,5180527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20E050007)
+1 种基金
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JLY2021014)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A610112)。
文摘
提出了一种双极性非对称改进PI(Bipolar Asymmetric Improved PI,BAIPI)模型描述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的迟滞特性,BAIPI模型利用经典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Play算子加权叠加描述MFC的对称迟滞特性,然后叠加一系列不同权重、不同阈值的双边死区算子描述MFC的双极性非对称特性。实验辨识结果表明:BAIPI模型对MFC致动器的建模误差从PI迟滞模型的16.8%降为4.2%。在基于BAIPI逆模型的前馈补偿下,MFC致动的柔性梁构件跟踪等幅、变幅三角波轨迹的实测位移与期望跟踪位移基本重合,补偿后等幅三角波实测位移与理想位移之间的线性度为2.36%。因此,所提出BAIPI迟滞模型及补偿方法显著提高了MFC致动器的定位驱动和跟踪精度。
关键词
迟滞
压电宏纤维
双极性
非对称
改进
pi
模型
双边死区算子
前馈补偿
Keywords
hysteresis
marco fiber composites(MFC)
bipolar asymmetric improved
pi
model
double-sides dead zone operator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梯形算子的AFM驱动器非对称迟滞性校正
王栋
于鹏
周磊
刘柱
董再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压电宏纤维致动器的双极性非对称迟滞建模及补偿控制
徐金秋
娄军强
杨依领
陈特欢
马剑强
崔玉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