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梯形算子的AFM驱动器非对称迟滞性校正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栋 于鹏 +2 位作者 周磊 刘柱 董再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9,共8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常采用压电陶瓷(PZT)作为驱动器以实现纳米尺度的观测和操作。然而,PZT自身的迟滞非线性会对AFM观测质量和操作精度产生很大影响。基于Prandtl-Ishlinskii(PI)模型的前馈控制方法可对PZT的迟滞非线性进行补偿,但传...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常采用压电陶瓷(PZT)作为驱动器以实现纳米尺度的观测和操作。然而,PZT自身的迟滞非线性会对AFM观测质量和操作精度产生很大影响。基于Prandtl-Ishlinskii(PI)模型的前馈控制方法可对PZT的迟滞非线性进行补偿,但传统PI模型无法消除PZT的非对称迟滞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形算子的非对称迟滞模型,并可用系统辨识方法获取逆模型参数,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具有非对称迟滞特性驱动器的前馈补偿控制。AFM系统实验证明,该模型可有效减小非对称迟滞性导致的建模误差,基于该模型的前馈迟滞补偿控制可有效提高AFM的扫描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pi模型 梯形算子 原子力显微镜 压电陶瓷 迟滞性前馈校正 模型直接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宏纤维致动器的双极性非对称迟滞建模及补偿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金秋 娄军强 +3 位作者 杨依领 陈特欢 马剑强 崔玉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双极性非对称改进PI(Bipolar Asymmetric Improved PI,BAIPI)模型描述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的迟滞特性,BAIPI模型利用经典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Play算子加权叠加描述MFC的对称迟滞特性,然后叠加... 提出了一种双极性非对称改进PI(Bipolar Asymmetric Improved PI,BAIPI)模型描述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的迟滞特性,BAIPI模型利用经典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Play算子加权叠加描述MFC的对称迟滞特性,然后叠加一系列不同权重、不同阈值的双边死区算子描述MFC的双极性非对称特性。实验辨识结果表明:BAIPI模型对MFC致动器的建模误差从PI迟滞模型的16.8%降为4.2%。在基于BAIPI逆模型的前馈补偿下,MFC致动的柔性梁构件跟踪等幅、变幅三角波轨迹的实测位移与期望跟踪位移基本重合,补偿后等幅三角波实测位移与理想位移之间的线性度为2.36%。因此,所提出BAIPI迟滞模型及补偿方法显著提高了MFC致动器的定位驱动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滞 压电宏纤维 双极性非对称改进pi模型 双边死区算子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