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évy噪声和高斯白噪声驱动的非对称三稳系统的相转移问题研究
1
作者 刘倩茹 郭永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1,共7页
讨论了非对称三稳系统在Lévy噪声和高斯白噪声共同驱动下的相转移问题。采用四阶Runge-Kutta算法,计算了系统的稳态概率密度函数,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和噪声参数观察其稳态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形态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非对称参数、加... 讨论了非对称三稳系统在Lévy噪声和高斯白噪声共同驱动下的相转移问题。采用四阶Runge-Kutta算法,计算了系统的稳态概率密度函数,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和噪声参数观察其稳态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形态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非对称参数、加性噪声强度、乘性噪声强度、稳定性指标、偏斜参数均可诱导系统相转移,当分别改变加性噪声强度和乘性噪声强度时,概率密度函数的峰数与高度的变化情况相反。此外,在相同的非对称参数下,随着偏斜参数正负取值的变化,概率密度曲线图中峰的结构亦呈现不同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三稳系统 Lévy噪声 稳态概率密度 噪声诱导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泵缸系统模型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奎生 傅连东 +2 位作者 易建钢 黄浩 刘光临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78-682,共5页
用神经网络逼近非对称泵缸系统的非线性逆模型,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参考控制实现电液斜盘位置和流量的控制,使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得到补偿。仿真和实验表明,所开发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较好地实现模型跟踪控制,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鲁... 用神经网络逼近非对称泵缸系统的非线性逆模型,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参考控制实现电液斜盘位置和流量的控制,使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得到补偿。仿真和实验表明,所开发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较好地实现模型跟踪控制,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跟踪性能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比例控制 非对称系统 神经网络 模型跟随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非对称随机共振系统微弱信号检测 被引量:8
3
作者 贺利芳 朱伟 张天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22,共9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处理方法,随机共振(SR)能够利用噪声能量增强微弱信号,有效降低噪声信号对特征提取的影响。针对分段对称系统模型随机共振幅值增益不够明显及噪声利用率较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分段非线性系统模型。该系统参数独立,易于... 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处理方法,随机共振(SR)能够利用噪声能量增强微弱信号,有效降低噪声信号对特征提取的影响。针对分段对称系统模型随机共振幅值增益不够明显及噪声利用率较低等不足,提出一种分段非线性系统模型。该系统参数独立,易于调节,可通过调节参数诱导最佳随机共振。在双稳态模型下,推导了克莱默斯(Kramers)逃逸率和输出信噪比,同时在模型公式仿真和数值仿真两方面与分段对称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用于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特征频率,具有良好的放大性能和抗噪声能力。最后将系统应用于不同型号的轴承故障检测,并用自适应智能算法最优化系统参数。结果显示,非对称系统的输出幅值分别为对称系统的8倍,3倍和6倍。数据表明,非对称系统能更有效地实现微弱特征检测与早期故障诊断。该研究进一步对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系统 随机共振(SR) 遗传算法(GA) 平均信噪比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自由度非对称三次系统非线性模态的奇异性质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鉴 陆启韶 黄克累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69-878,共10页
利用非线性模态子空间的不变性和摄动技术 ,研究两自由度非对称三次系统在奇异条件下系统的性质· 重点考虑子系统之间线性耦合退化时的奇异性质· 对于非共振情形 ,所得到的解析结果表明 ,系统出现单模态运动以及振动局部化... 利用非线性模态子空间的不变性和摄动技术 ,研究两自由度非对称三次系统在奇异条件下系统的性质· 重点考虑子系统之间线性耦合退化时的奇异性质· 对于非共振情形 ,所得到的解析结果表明 ,系统出现单模态运动以及振动局部化现象 ,这种现象的强弱不但与非线性耦合刚度有关 ,而且与非对称参数有关· 并解析地得到了参数的门槛值 ;对于 1:1共振情形 ,模态随非线性耦合刚度和非对称参数的变化会出现分岔 ,得到了参数分岔集以及模态的分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系统 非线性模态 振动局部化 模态分岔 非线性动力学 两自由度 奇异性质 三次系统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开口比例阀控液压系统非对称控制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文斌 王建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44-1849,共6页
阀控非对称缸系统因结构的不对称,正反向动态特性差异很大。建立了包含死区的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数学模型。根据流入和流出流量的比例关系,提出了非对称控制策略。通过对比例阀正反两方向设置不同的最大输出流量、死区流量、参考输入... 阀控非对称缸系统因结构的不对称,正反向动态特性差异很大。建立了包含死区的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数学模型。根据流入和流出流量的比例关系,提出了非对称控制策略。通过对比例阀正反两方向设置不同的最大输出流量、死区流量、参考输入和放大系数以实现正反向速度一致。以大型挤压机节流调速系统为工程实例,应用非对称控制策略,实现了节流系统中水阀正反方向特性一致。试验结果验证了建模分析的正确性和非对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大载荷作用下比例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阀控非对称系统 死区 非对称控制 节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阻尼系统特征对一阶导数与二阶导数的计算 被引量:3
6
作者 解惠青 戴华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5-476,共12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非对称阻尼系统特征对一阶、二阶导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阻尼系统的特征向量计算特征对的导数,避免了状态空间中特征向量的使用,节省了计算量,且不要求系统所有特征值的互异性.最后以两个非对称阻尼系统进行数值试验,数值... 提出了一种计算非对称阻尼系统特征对一阶、二阶导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阻尼系统的特征向量计算特征对的导数,避免了状态空间中特征向量的使用,节省了计算量,且不要求系统所有特征值的互异性.最后以两个非对称阻尼系统进行数值试验,数值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对导数 灵敏度分析 阻尼系统 非对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密码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红娟 张颖颖 +2 位作者 黄义定 马毛粉 秦怡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0-984,共5页
为了实现对彩色图像的加密,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的加密方法。把彩色图像分成三基色分量:红,绿,蓝。然后对这3帧灰度图像的傅里叶频谱进行截取,合成一个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包含了原始彩色图像的大部分信息。对... 为了实现对彩色图像的加密,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的加密方法。把彩色图像分成三基色分量:红,绿,蓝。然后对这3帧灰度图像的傅里叶频谱进行截取,合成一个目标图像,该目标图像包含了原始彩色图像的大部分信息。对此目标图像的幅度和相位分别用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加密,即实现了彩色图像的加密。给出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结果,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加密 彩色图像 非对称密码系统 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缸系统精确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周礼 周恩涛 +2 位作者 周士昌 李文 王少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4,共3页
本文以卷取机助卷辊电液伺服系统为例 ,推导出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状态方程模型 ,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精确有效。
关键词 非对称系统 状态方程 建模 卷取机 助卷辊 电液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柔性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占生 黄森林 +1 位作者 苏杰先 黄文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从一个受非线性油膜力作用的非对称柔性转子模型出发 ,以短轴承支撑的非对称柔性转子 -轴承 -基础系统为研究对象 ,考虑了转子和基础刚度的各向异性 ,并采用由三个函数确定的非稳态油膜力的解析表达式 ,运用数值积分的方法 ,研究了系统... 从一个受非线性油膜力作用的非对称柔性转子模型出发 ,以短轴承支撑的非对称柔性转子 -轴承 -基础系统为研究对象 ,考虑了转子和基础刚度的各向异性 ,并采用由三个函数确定的非稳态油膜力的解析表达式 ,运用数值积分的方法 ,研究了系统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叉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整转子和基础刚度的各向异性系数来提高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柔性转子系统 动力特性 轴承 运动方程 稳定性 分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军宏 李圣怡 戴一帆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25-1629,共5页
阀控非对称缸系统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和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非常复杂。本文建立了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非线性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利用多参数分岔理论分析了单一因素变化和多个因素同时变化等不同状况下系统稳定性的变... 阀控非对称缸系统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和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非常复杂。本文建立了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非线性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利用多参数分岔理论分析了单一因素变化和多个因素同时变化等不同状况下系统稳定性的变化,给出了增大系统稳定裕度的设计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非对称系统 非线性模型 多参数分岔理论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开环系统辨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静 李长春 +1 位作者 刘晓东 张金英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52-3455,共4页
针对非对称液压缸系统,将数学推导的方法与以PRMS信号为激励信号的最小二乘法辨识法相结合,建立了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比研究仿真结果和系统的实际输出,调整了系统模型参数,最终结果验证了该非对称模型的正确性和可用性... 针对非对称液压缸系统,将数学推导的方法与以PRMS信号为激励信号的最小二乘法辨识法相结合,建立了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比研究仿真结果和系统的实际输出,调整了系统模型参数,最终结果验证了该非对称模型的正确性和可用性,同时也说明了辨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液压缸系统 最小二乘法 开环系统辨识 PRMS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类型噪声驱动下的非对称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丙常 徐伟 张晓燕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208-209,共4页
研究了由色关联的乘性色噪声和加性白噪声联合激励下的非对称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运用两态模型理论和统一色噪声近似理论,在绝热近似条件下得到了信噪比的表达式。信噪比是乘性色噪声强度,加性白噪声强度,噪声耦合强度,乘性噪声自... 研究了由色关联的乘性色噪声和加性白噪声联合激励下的非对称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运用两态模型理论和统一色噪声近似理论,在绝热近似条件下得到了信噪比的表达式。信噪比是乘性色噪声强度,加性白噪声强度,噪声耦合强度,乘性噪声自关联时间和噪声互关联时间的非单调函数,所以在该双稳系统中产生了随机共振。在系统的偏度不是太大的情况下调节加性白噪声强度比调节乘性色噪声强度更容易控制随机共振,并且以信噪比作为噪声之间耦合强度的函数时可以观察到二次随机共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双稳系统 随机共振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噪声和周期信号驱动非对称双稳系统的稳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国威 程庆华 徐大海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3,共8页
运用Liouville方程和诺维科夫原理,解出了关联噪声和周期信号共同驱动的非对称双稳系统的近似福克-普朗克方程,并求解了其稳态概率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乘性噪声强度D、加性噪声强度Q、噪声间关联系数λ,周期信号振幅A、频率Ω... 运用Liouville方程和诺维科夫原理,解出了关联噪声和周期信号共同驱动的非对称双稳系统的近似福克-普朗克方程,并求解了其稳态概率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乘性噪声强度D、加性噪声强度Q、噪声间关联系数λ,周期信号振幅A、频率Ω以及系统非对称参数r等对稳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噪声强度及其关联、周期信号振幅、系统非对称参数的改变均能引起稳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单峰结构和双峰结构之间的转换,即能够诱导非平衡相变产生;2)周期信号频率改变时,没有非平衡相变发生;3)当系统非对称参数为零时,稳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具有关于x=0的对称结构;当系统非对称参数不等于零时,其对称结构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非对称双稳系统 福克一普朗克方程 噪声 稳态概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高速贴壁风系统在530MW俄制机组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梁学斌 孙军 +3 位作者 蒙毅 杜智华 张建辉 刘应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2,共6页
为防治530MW俄制机组燃煤锅炉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在该锅炉上加装了非对称高速贴壁风系统,并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结果表明,贴壁风改造后,锅炉水冷壁近壁气氛显著改善,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得到有效防治,SCR反应器入口NO_x质量浓度可控制... 为防治530MW俄制机组燃煤锅炉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在该锅炉上加装了非对称高速贴壁风系统,并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结果表明,贴壁风改造后,锅炉水冷壁近壁气氛显著改善,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得到有效防治,SCR反应器入口NO_x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50~170mg/m^3,锅炉热效率提高0.2%,锅炉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显著提高,可为墙式对冲燃烧电站锅炉防治水冷壁高温腐蚀和NO_x排放控制提供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俄制机组 非对称高速贴壁风系统 对冲燃烧 高温腐蚀 NOX排放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稳定噪声下时滞非对称单稳系统的随机共振 被引量:8
15
作者 焦尚彬 李佳 +1 位作者 张青 谢国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6,153,共9页
将α稳定噪声与单稳系统相结合,分别研究了不同α稳定噪声环境下的无时滞项和有时滞项的非对称单稳系统的随机共振。利用数值仿真说明了在无时滞项和有时滞项的非对称单稳系统中均存在随机共振现象,并讨论了α稳定噪声特征指数α(0<... 将α稳定噪声与单稳系统相结合,分别研究了不同α稳定噪声环境下的无时滞项和有时滞项的非对称单稳系统的随机共振。利用数值仿真说明了在无时滞项和有时滞项的非对称单稳系统中均存在随机共振现象,并讨论了α稳定噪声特征指数α(0<α≤2)、对称参数β(-1≤β≤1)、单稳系统参数a、乘性噪声放大系数D、非对称系数r及时滞量τ对系统信噪比增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大信号模型 非线性系统 SSOC调制 α稳定噪声 时滞 非对称单稳系统 信噪比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截断的非对称加密系统安全性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湘陵 崔永忠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9,共3页
根据傅里叶迭代算法原理,对一种基于相位截断傅立叶变换的非对称加密系统的安全性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不能抵抗傅里叶迭代算法的攻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对称加密系统;对改进系统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实验仿真。理论分析和实验仿... 根据傅里叶迭代算法原理,对一种基于相位截断傅立叶变换的非对称加密系统的安全性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不能抵抗傅里叶迭代算法的攻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对称加密系统;对改进系统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实验仿真。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系统克服了原系统不能抵御傅里叶迭代算法攻击的缺陷,而且能保持非线性特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与光信号处理 图像加密 非对称加密系统 傅里叶迭代算法 相位截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光学系统的矩阵分解与等效变换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廷蓉 吕百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4-676,共3页
使用矩阵光学方法研究了非对称光学系统的矩阵分解和等效变换。将Arsenault提出的分解方法推广应用于分块矩阵行列式为零的 4× 4矩阵的分解 。
关键词 非对称光学系统 矩阵分解 等效变换 矩阵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开口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彬 刘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7-70,42,共5页
分析了零开口阀控非对称缸系统与对称缸系统在负载压力、负载流量以及等效容积定义上的不同,推导出理想和实际零开口阀两种情况下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二者的系统特性。结果表明:二者固有频率相对误差为22.5%;阻尼比相对误差为54%... 分析了零开口阀控非对称缸系统与对称缸系统在负载压力、负载流量以及等效容积定义上的不同,推导出理想和实际零开口阀两种情况下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二者的系统特性。结果表明:二者固有频率相对误差为22.5%;阻尼比相对误差为54%;实际零开口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数学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系统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开口阀 非对称系统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控非对称液压位置系统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文斌 曾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3-37,共5页
针对泵控非对称缸位置系统强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及负载扰动等问题,提出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位置跟踪精度和鲁棒性。建立了系统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基于Backstepping算法,构建了Lyapunov函数,设计自适应控制律,以消除... 针对泵控非对称缸位置系统强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及负载扰动等问题,提出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位置跟踪精度和鲁棒性。建立了系统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基于Backstepping算法,构建了Lyapunov函数,设计自适应控制律,以消除系统不确定性参数影响。通过不同工况负载下正弦响应,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策略使系统的位置追踪误差保持在±0.05 mm,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非对称液压系统 Backstepping算法 自适应控制 不确定性参数 负载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ckstepping的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洪波 李洪人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8-40,共3页
考虑了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系统的动态模型 ,然后基于Back stepping方法得到了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这种方法可以扩展到液压驱动机器人控制的设计上。最后对所提出的非线性控制策略与常规的PD控制方案进行... 考虑了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系统的动态模型 ,然后基于Back stepping方法得到了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这种方法可以扩展到液压驱动机器人控制的设计上。最后对所提出的非线性控制策略与常规的PD控制方案进行了比较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线性控制策略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 BACKSTEPPING 非线性控制 液压系统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