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质气藏水平井非对称立体压裂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熔冰 刘林 +1 位作者 曹兴荣 刘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20,共3页
SF气田蓬莱镇组非均质性强,受河道影响,砂体横向变化大,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低,常规均质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实施效果差,投产率低,严重影响了气田开发效果.文章在气藏渗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非均质储层地质模型,提出了渗流阻隔带... SF气田蓬莱镇组非均质性强,受河道影响,砂体横向变化大,水平井有效储层钻遇率低,常规均质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实施效果差,投产率低,严重影响了气田开发效果.文章在气藏渗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非均质储层地质模型,提出了渗流阻隔带的确定方法,划分了均质独立渗流单元,在独立渗流单元内采用均质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形成了非均质水平井非对称立体压裂优化设计方法.运用该方法,可充分动用水平井段地质储量、减少无效裂缝、降低储层伤害,通过现场应,分段压裂改造效果提高了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 渗流阻隔带 独立渗流单元 非对称立体压裂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多期次立体加密井组水力压裂参数优化——以四川盆地页岩气三层立体开发井组为例
2
作者 杨海心 朱海燕 +5 位作者 刘尧文 唐煊赫 王大江 肖佳林 朱党辉 赵崇胜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4-733,共10页
针对四川盆地页岩气加密井“多层多期次”的布井特征,建立基于四维地应力演化的立体加密井组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及井间干扰模型,提出立体加密井组水力压裂参数优化方法,分析应力演化特征与井间干扰机理。研究表明:老井开采引起的井周水平... 针对四川盆地页岩气加密井“多层多期次”的布井特征,建立基于四维地应力演化的立体加密井组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及井间干扰模型,提出立体加密井组水力压裂参数优化方法,分析应力演化特征与井间干扰机理。研究表明:老井开采引起的井周水平应力差增大、天然裂缝带/断层发育是造成井间干扰的主要原因,井间干扰易出现在裂缝带附近、加密井与开采时间较长的老井之间;加密井与老井产生沟通通道形成井间干扰,短期内可以提升老井产能,但对加密井和老井的长期稳产会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老井开采引起的地应力扰动,其变化趋势与孔隙压力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开采初期横向波及范围与裂缝长度一致,2.5年后达到峰值,为裂缝长度的1.5~1.6倍;避免井间干扰的关键是做好施工参数的优化,采用M型井网,加密井最优井距为300 m,压裂簇间距为10 m、单段液量为1800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立体开发 加密井 四维地应力 井间干扰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分段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浩 李新发 +4 位作者 陈鑫 陈晓毅 刘鹏 冯青 耿少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水平井分段压裂已成为低渗透气藏高效开发的重要方式,针对储层非均质性强及天然裂缝分布复杂导致压裂效果差的问题,采用四维影像裂缝监测技术,建立了基于测录井曲线的应力薄弱识别方法,并引入应力薄弱发育评价参数K_(tr),结合水平井段... 水平井分段压裂已成为低渗透气藏高效开发的重要方式,针对储层非均质性强及天然裂缝分布复杂导致压裂效果差的问题,采用四维影像裂缝监测技术,建立了基于测录井曲线的应力薄弱识别方法,并引入应力薄弱发育评价参数K_(tr),结合水平井段储层发育特征对分段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充分改造应力薄弱段。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于K_(tr)截取值的井段,四维影像监测出起裂的裂缝条数多于设计值,同时压裂后产能高于平均水平。因此,能够应用K_(tr)值结合水平井段储层发育特征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间距,对改进低渗透气藏压裂段划分方法,提高改造效率与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水平井 分段 钻时 天然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设计中加砂浓度优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颜晋川 黄禹忠 +2 位作者 任山 兰芳 杨永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0,145,共3页
针对目前压裂设计中加砂浓度的确定,文章以裂缝无因次导流能力Fcd=1.3~1.6,裂缝综合伤害系数为95%~98%为优化原则,结合优化裂缝长度、线性斜坡式加砂程序设计,形成了压裂设计中加砂浓度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在川西地区马井蓬莱镇组气藏... 针对目前压裂设计中加砂浓度的确定,文章以裂缝无因次导流能力Fcd=1.3~1.6,裂缝综合伤害系数为95%~98%为优化原则,结合优化裂缝长度、线性斜坡式加砂程序设计,形成了压裂设计中加砂浓度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在川西地区马井蓬莱镇组气藏两口井进行了先导性试验,马蓬A井优化的砂液比为25%左右,马蓬B井优化的砂液比为15%~20%,通过该优化结果的现场实施,马蓬A井获得天然气无阻流量13.9657×104m3/d,马蓬B井获得天然气无阻流量12.6149×104m3/d,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为压裂设计中砂浓度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砂浓度 优化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井网优化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安永生 刘丹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2,共4页
针对压裂水平井井网在进行缝网优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压裂水平井井网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首先优化井网排距与裂缝半长、其次优化井网井距与裂缝间距(水平井长度),最后对其他裂缝参数进... 针对压裂水平井井网在进行缝网优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压裂水平井井网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首先优化井网排距与裂缝半长、其次优化井网井距与裂缝间距(水平井长度),最后对其他裂缝参数进行优化的压裂水平井井网参数优化方法。结合我国低渗透油藏实际,以采出程度为目标对线性水驱压裂水平井井网单元进行了裂缝参数与井网参数优化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优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井网 匹配 优化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井经济分析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计有权 杨天行 +1 位作者 聂晶 纪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2-314,共3页
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压裂效果的经济评价,实际上是一个压裂设计的优化过程。研究经济问题即为研究压裂优化问题。提出了压裂井的施工费用计算方法和贴现率、净收入、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并对压裂井进行了经济分析,... 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压裂效果的经济评价,实际上是一个压裂设计的优化过程。研究经济问题即为研究压裂优化问题。提出了压裂井的施工费用计算方法和贴现率、净收入、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并对压裂井进行了经济分析,给出了压裂设计优化的步骤。建立了八屋-后五家户气田压裂经济评价模型,并应用到实际施工现场,使油气单井产量比过去增加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 油气井 经济分析 优化方法 施工费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实时解释的最优化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丹 郭大立 屈怀林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1期87-89,共3页
压裂压力分析与参数解释的实质是压力历史反演。反演是一种从系统响应到系统输入来描述系统特征及其相关参数的方法。对水力压裂来讲,这个系统就是通过对记录压力的分析,提取地层和液体特征,从而确定裂缝的几何形状。本文综合应用逐步... 压裂压力分析与参数解释的实质是压力历史反演。反演是一种从系统响应到系统输入来描述系统特征及其相关参数的方法。对水力压裂来讲,这个系统就是通过对记录压力的分析,提取地层和液体特征,从而确定裂缝的几何形状。本文综合应用逐步线性最小二乘法与约束变尺度法的最优化方法,利用地层特性参数与液体特征参数的数据库,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压裂实时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解释 历史反演 优化方法 实时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水平井密切割压裂射孔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金智荣 黄越 +3 位作者 杜浩然 许文俊 张光明 江枫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96,共8页
页岩储层水平井密切割压裂过程中同一压裂段内各簇水力裂缝难以维持均衡扩展,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压裂改造效果。为此,建立了一套完全流固耦合的水平井密切割压裂多簇水力裂缝同步扩展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水力裂缝体积标准差(δv)定量表征... 页岩储层水平井密切割压裂过程中同一压裂段内各簇水力裂缝难以维持均衡扩展,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压裂改造效果。为此,建立了一套完全流固耦合的水平井密切割压裂多簇水力裂缝同步扩展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水力裂缝体积标准差(δv)定量表征多簇水力裂缝均匀发育程度,提出了一套科学完善的页岩储层水平井密切割压裂射孔参数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单段射孔簇数越多,缝间诱导应力干扰作用越强,各簇水力裂缝发育越不均匀;随着每簇射孔数减少,孔眼摩阻增大,δv降低,各簇水力裂缝发育越均匀,当δv≤0.01后,继续减少每簇射孔数,对水力裂缝均匀发育程度的改善效果有限,且过度减小射孔数量会导致施工压力过高;以δv≤0.01为优化目标,针对2口实例井分别开展了等密度与非等密度限流射孔参数优化设计,均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研究结果可为页岩储层水平井密切割压裂射孔参数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水平井 密切割 均衡扩展 射孔参数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guchi方法的计数式全通径压裂滑套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传伟 李云 +2 位作者 李国锋 董恩博 孙浩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3,共7页
针对全通径压裂滑套中内滑套的动作压力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问题,对内滑套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期在保证内滑套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内滑套的动作压力。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了影响内滑套动作压力的显著影响因子,采用Tagu... 针对全通径压裂滑套中内滑套的动作压力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问题,对内滑套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期在保证内滑套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内滑套的动作压力。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了影响内滑套动作压力的显著影响因子,采用Taguchi方法优化了显著影响因子,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最优参数组合。采用数值模拟及室内模拟试验方法评价了内滑套优化前后的性能,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筋宽角18.0°,筋长170.0mm,筋厚5.5mm,筋锥角89.5°,爪倾角115.0°,爪锥角65.0°。数值模拟得出,内滑套动作压力由4.8 MPa增大到了7.5MPa,内滑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应力由992.0MPa增大到了1 101.0MPa,但仍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室内试验得出,内滑套动作压力由5.1 MPa提高到了7.9 MPa,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应用Taguchi方法优化的计数式全通径压裂滑套结构参数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guchi方法 PLACKETT-BURMAN设计 全通径 滑套 结构参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SRV的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簇间距优化设计 被引量:35
10
作者 任岚 林然 +1 位作者 赵金洲 吴雷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9,共11页
水平井分段分簇压裂时的簇间距大小对页岩气藏的压裂改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过小的簇间距设计将导致分簇主裂缝之间的改造区重叠,降低压裂改造效率;而过大的簇间距设计则会在主裂缝之间产生未改造区,影响储层的动用程度。目前的簇间距优... 水平井分段分簇压裂时的簇间距大小对页岩气藏的压裂改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过小的簇间距设计将导致分簇主裂缝之间的改造区重叠,降低压裂改造效率;而过大的簇间距设计则会在主裂缝之间产生未改造区,影响储层的动用程度。目前的簇间距优化设计主要基于静态模式下进行且以储层潜在改造区为目标,没有发展与实际压裂过程相吻合并以动态储层改造体积(SRV)为目标的簇间距设计方法。为此,考虑裂缝扩展、压裂液滤失和应力干扰相互耦合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分簇裂缝扩展下的动态SRV计算模型,以最优SRV为体积压裂设计的目标,对簇间距进行优化设计。在四川盆地涪陵地区焦石坝页岩气田开展了簇间距优化实例应用,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可靠性,分析了影响最优簇间距的关键地质工程参数,并针对该气田南、北不同区块不同地质特征,分别绘制了最优簇间距设计参考图版。结论认为,所建立的簇间距优化设计方法对改善目前分簇射孔的盲目性、指导页岩气藏体积压裂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分段 簇间距 储集层 改造体积 数学模型 优化方法 四川盆地 焦石坝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矢量机的聚驱井压裂选层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港 佟长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5期44-46,共3页
聚驱井压裂效果评价是压裂优化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提出了筛选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筛选出关键影响因素组合,减少参数间多重相关性,降低问题复杂性。根据统计学习理论建立了聚驱井压裂效果评价的统计学... 聚驱井压裂效果评价是压裂优化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提出了筛选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筛选出关键影响因素组合,减少参数间多重相关性,降低问题复杂性。根据统计学习理论建立了聚驱井压裂效果评价的统计学习模型,与模糊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好的对已知数据的综合能力和对未知数据的推广能力。使用支持矢量机算法进行数值计算,最终得到压裂设计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支持矢量机 统计学习 效果 支持矢量机 选层方法 主成分分析方法 学习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统计学习 多重相关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网格加密与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耦合预测压裂改造井产能 被引量:18
12
作者 朱大伟 胡永乐 +7 位作者 崔明月 陈彦东 梁冲 蔡文新 何艳辉 王小勇 陈辉 李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1-348,共8页
针对利用现有嵌入式离散裂缝方法(EDFM)预测压裂井产能存在不支持角点网格、近井地带精度低、未考虑铺砂浓度不均匀带来的导流能力非均质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角点网格下的EDFM,可实现嵌入式裂缝与基质网格之间传导率的高效计算,同时利... 针对利用现有嵌入式离散裂缝方法(EDFM)预测压裂井产能存在不支持角点网格、近井地带精度低、未考虑铺砂浓度不均匀带来的导流能力非均质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角点网格下的EDFM,可实现嵌入式裂缝与基质网格之间传导率的高效计算,同时利用人工裂缝开度点阵数据计算嵌入式裂缝各裂缝片的渗透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局部网格加密与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耦合求解预测压裂改造井产能的方法。通过与离散裂缝模型(DFN)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和对中东伊拉克第一口加砂压裂井实际生产数据的拟合,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结合正交设计完成了同区块首口分段压裂水平井改造参数的优化设计与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表明提出的方法对提高EDFM方法适应性及产能预测精度具有理论意义且实用性强,实现了油藏尺度下的裂缝模拟与产能数值模拟的耦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 网格加密 嵌入式离散方法 油藏数值模拟 产能预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藏新一代体积压裂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17
13
作者 蒋廷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4-191,共8页
体积压裂技术是实现非常规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围绕有效改造体积及单井控制EUR最大化的目标,密切割程度、加砂强度、暂堵级数及工艺参数不断强化,导致压裂作业综合成本越来越高。为此,开展了新一代体积压裂技术(立体缝网压裂技术)的... 体积压裂技术是实现非常规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围绕有效改造体积及单井控制EUR最大化的目标,密切割程度、加砂强度、暂堵级数及工艺参数不断强化,导致压裂作业综合成本越来越高。为此,开展了新一代体积压裂技术(立体缝网压裂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压裂工艺逐渐发展到“适度密切割、多尺度裂缝强加砂、多级双暂堵和全程穿层”模式。为促进立体缝网压裂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对立体缝网的表征、压裂模式及参数界限的确定、“压裂–渗吸–增能–驱油”协同提高采收率的机制、一体化变黏度多功能压裂液的研制、石英砂替代陶粒的经济性分析及“设计–实施–后评估”循环迭代升级的闭环体系构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厘清了立体缝网压裂技术的概念、关键技术及提高采收率机理,对于非常规油气藏新一代压裂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非常规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需求,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藏 体积 立体缝网 立体缝网指数 模式 参数优化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世泽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4,共4页
针对河道砂、透镜砂及砂泥岩互层等非均质性储层压裂布缝难度大,储量难动用的问题,以最小阻隔层厚度划分渗流单元,每个渗流单元轴向上优化裂缝条数充分动用不同砂体,横向上优化裂缝长度控制砂体,垂向上控制缝高或穿越多个层段,形成基于... 针对河道砂、透镜砂及砂泥岩互层等非均质性储层压裂布缝难度大,储量难动用的问题,以最小阻隔层厚度划分渗流单元,每个渗流单元轴向上优化裂缝条数充分动用不同砂体,横向上优化裂缝长度控制砂体,垂向上控制缝高或穿越多个层段,形成基于独立渗流单元的水平井立体压裂设计优化技术,实现了人工裂缝参数与砂体展布、储层渗流能力相匹配。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对国内致密砂岩气藏难动储量开发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水平井 立体 分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地区致密砾岩油藏小井距水平井立体井网开发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禹欣 赵婷 +3 位作者 承宁 马俊修 杨升峰 李蕴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为探索玛湖地区致密油藏多层系立体井网整体压裂效果,提高油藏采出程度,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和地应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开展了地应力参数三维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分析井间、簇间的应力相互干扰对整体压裂效果的影响,确... 为探索玛湖地区致密油藏多层系立体井网整体压裂效果,提高油藏采出程度,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和地应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开展了地应力参数三维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分析井间、簇间的应力相互干扰对整体压裂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簇距、缝长、布缝方式及作业顺序,确定了小井距水平井立体井网开发整体压裂优化参数。研究表明:采用立体井网模式开发,优化簇距、单簇裂缝规模,采用拉链式交叉布缝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储层改造效果,研究区缝控储量动用程度由70%提升至90%。该研究为油层厚度大、连续性较好的叠置储层区块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井网 应力干扰 整体优化 致密油藏 玛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