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莺歌海大型走滑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1
作者 范彩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在系统整理大地构造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莺歌海盆地隐蔽式走滑构造变形及其与沉积、超压、油气运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左行走滑伸展派生的局部张性破裂主要发育在距今10.5 Ma之前,这些破裂在东斜坡大型鼻状凸起大量分布,并在晚期流... 在系统整理大地构造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莺歌海盆地隐蔽式走滑构造变形及其与沉积、超压、油气运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左行走滑伸展派生的局部张性破裂主要发育在距今10.5 Ma之前,这些破裂在东斜坡大型鼻状凸起大量分布,并在晚期流体超压作用下幕式活化,成为盆地斜坡地区油气垂向运移的主导通道;(2)右行走滑伸展有利于沉积速率增大和区域欠压实盖层形成,其派生局部张性破裂作用是底辟发育的诱发动力,而底辟发育又进一步放大局部张性破裂发育规模;(3)左行走滑作用在距今10.5 Ma开始减弱,产生北部挤压、南部旋转伸展(北挤南伸)的构造运动,造成盆地北部河内凹陷地层抬升剥蚀、南部莺歌海凹陷碎屑岩供应量激增,最终导致莺歌海凹陷在东、西非对称斜坡地貌上分别形成迁移式斜坡水道化海底扇和叠置式海底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走滑盆地 隐蔽式走滑构造变形 张性破裂 底辟构造 非对称斜坡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