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理契约破裂的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旭军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139,共8页
运用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Logistic基本模型与引入心理契约破裂参数的扩展模型进行企业与员工共生关系研究,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能量的非独立性生成、非对称性分配是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 运用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Logistic基本模型与引入心理契约破裂参数的扩展模型进行企业与员工共生关系研究,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能量的非独立性生成、非对称性分配是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的典型表现;工作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在企业与员工共生关系协调阶段对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有较大的阻滞;会导致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真正的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企业与员工 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 心理契约破裂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从非对称性共生到对称性互惠共生 被引量:39
2
作者 刘志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30,共8页
从生物学共生概念的提出到经济学共生理论的诞生,共生的应用领域不断延展。共生在公共管理领域中也具有适用性,现阶段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属于非对称性共生关系,表现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非对称性依赖和社会组织自主性不足,这种关系在实践... 从生物学共生概念的提出到经济学共生理论的诞生,共生的应用领域不断延展。共生在公共管理领域中也具有适用性,现阶段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属于非对称性共生关系,表现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非对称性依赖和社会组织自主性不足,这种关系在实践中带来了社会组织行政化、社会组织公共责任缺失和社会组织治理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生关系发展的基本路径应是从非对称性共生到对称性互惠共生,对称性互惠共生是两者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对称性共生 对称性互惠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险企业行为规范化的系统思考
3
作者 王江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4期28-30,共3页
一、保险企业行为及其规范化的简单描述 1、保险企业作为保障性劳务商品的经营者,具备了商品经济模式下一般企业所共有的行为机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客观上存在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强烈的增值欲是企业的天然属性,自... 一、保险企业行为及其规范化的简单描述 1、保险企业作为保障性劳务商品的经营者,具备了商品经济模式下一般企业所共有的行为机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客观上存在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强烈的增值欲是企业的天然属性,自身利益的最大比是企业行为的动力源泉和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企业 企业行为 保险机制 行为规范化 自身利益 经济模式 保险机构 商品经济 保险体制改革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