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对称密钥和Hash函数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被引量:12
1
作者 苑津莎 徐扬 +1 位作者 戚银城 胡岳 《密码学报》 2014年第5期456-464,共9页
随着RFID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认证协议是一种面向应用层的协议,防止攻击者对敏感数据进行窃取,保证通信内容的完整性.由于无源RFID标签内存和容量的限制,使得目前通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协议在RFID系统不能直接... 随着RFID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认证协议是一种面向应用层的协议,防止攻击者对敏感数据进行窃取,保证通信内容的完整性.由于无源RFID标签内存和容量的限制,使得目前通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协议在RFID系统不能直接使用.本文首先分析现有的基于密码学的认证协议和基于Hash函数的4种典型的RFID认证协议,包括Hash锁协议、随机化Hash锁协议、Hash链协议、基于Hash函数的ID变化协议的特点和缺陷,针对构架于物联网开放的EPC服务环境,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对称密钥和Hash函数的双向认证协议,并给出了标签生成数字串和读写器生成数字串两种更新方案.该协议通过私钥对读写器的身份进行验证,使读写器与数据库相互独立;利用Hash函数对随机数字串进行运算来认证标签,保证了标签的前向安全性;运用BAN逻辑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推导证明.通过对几种基于Hash函数认证协议的标签计算时间、读写器计算时间、数据库计算复杂度、标签存储容量4种性能对比分析表明,该协议实现复杂度低,更适合低成本、多用户系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H函数 非对称密钥 RFID认证 BAN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密钥体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耿琳莹 赵广超 +1 位作者 陈登伟 郭明 《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3期53-53,共1页
本文通过分析非对称密钥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非对称密钥安全解决方案,为非对称密钥体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非对称密钥 问题 安全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对称密钥的密钥管理方法及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苏威积 汤敬浩 李剑 《信息安全研究》 2018年第1期80-83,共4页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问题的核心技术之一,密钥管理技术是密码技术的基础,其在密钥的产生、存储、分配、更新、吊销、控制、销毁等密钥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保证密钥的安全.而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每路视频的传输也需要采用对称密钥加密.但...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问题的核心技术之一,密钥管理技术是密码技术的基础,其在密钥的产生、存储、分配、更新、吊销、控制、销毁等密钥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保证密钥的安全.而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每路视频的传输也需要采用对称密钥加密.但传统的对称密钥管理方法是基于共同保存对称密钥实现的,同时要保证彼此密钥的交换是安全可靠的,同时还要设定防止密钥泄密和更改密钥的程序.这样,对称密钥的管理和分发工作将变成一件潜在危险的和繁琐的过程.所以提供一种对称密钥管理方法及TCP服务端系统,所有的对称密钥均加密存储在服务器.用户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密钥请求,能方便地访问服务器并拿到密钥,并且用户和服务器的通信均通过公钥体系认证并加密,这使得密钥管理既高效合理,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管理 非对称密钥 体系 CA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PBOC2.0规范IC卡发卡与收单的密钥管理安全体系
4
作者 史大鹏 周新衡 吴蕃 《中国信用卡》 2011年第11期39-45,共7页
芯片卡在生产制作及交易使用过程中较传统的磁条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安全性的实现依赖于发卡银行建立起的完善的密钥管理系统及PBOC2.0规范本身的安全机制。对称密钥系统保障了制卡数据的安全传输及联机交易过程中发卡行与卡片之间的... 芯片卡在生产制作及交易使用过程中较传统的磁条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安全性的实现依赖于发卡银行建立起的完善的密钥管理系统及PBOC2.0规范本身的安全机制。对称密钥系统保障了制卡数据的安全传输及联机交易过程中发卡行与卡片之间的安全认证,非对称密钥体系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卡片脱机数据认证机制。PBOC2.0规范IC卡结合对称及非对称密钥体系,能很好地防范伪卡和银行卡交易欺诈行为,有效地保护银行和持卡人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 IC卡 安全体系 发卡 非对称密钥 联机交易 安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QKD的股票交易数据库隐私查询协议
5
作者 许敏 石润华 罗振宇 《量子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8-595,共8页
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数据库中包含大量敏感信息,用户查询该数据库时保障账户及数据库的隐私十分重要.分析了非对称量子密钥分配(QKD)及其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QKD的不经意集合元素映射判定协议.该协议在查询数据库时保证了用... 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数据库中包含大量敏感信息,用户查询该数据库时保障账户及数据库的隐私十分重要.分析了非对称量子密钥分配(QKD)及其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QKD的不经意集合元素映射判定协议.该协议在查询数据库时保证了用户和数据库的隐私。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有效抵抗量子存储攻击、伪造量子态攻击和纠缠测量攻击,具有很高的信道损耗容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隐私查询 非对称量子分配 不经意集合元素映射判定协议 股票交易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邮件的加密与认证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效强 于工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采用 RSA非对称密钥体系对电子邮件实施了加密和认证。分别用于 OutlookExpress软件平台和 Web Server的电子邮件 Active X组件中 。
关键词 电子邮件 认证 非对称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SA算法的隐私数据集同态加密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鲍海燕 芦彩林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9-933,共5页
为提高对数据集的加密效果和保障数据集的安全性,在分析传统非对称密钥(RSA)算法运行原理及其参数选择、素数判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RSA算法。为进一步提升加密速度,引入数据加密(DES)算法。首先利用DES算法实现明文数据集的加密,... 为提高对数据集的加密效果和保障数据集的安全性,在分析传统非对称密钥(RSA)算法运行原理及其参数选择、素数判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RSA算法。为进一步提升加密速度,引入数据加密(DES)算法。首先利用DES算法实现明文数据集的加密,并针对密钥进行RSA加密;在此基础上,在明文和密文空间中,利用加法同态过程对密文进行计算,并通过对结果的解密操作得到相应的明文计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传统RSA算法或DES算法的加密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加密效率和抵御攻击成功率更高,加密过程耗时5~6 s,抵御攻击成功率保持在95%上下,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隐私数据集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非对称密钥(RSA)算法 数据加(DES)算法 混合算法 隐私数据集 同态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分解和相位截取Gyrator变换的图像加密
8
作者 蔡宁 沈学举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0-53,共4页
为了提高光学图像加密系统的安全性,采用了矢量分解和相位截取Gyrator变换进行图像加密。原始图像和随机相位函数叠加后做Gyrator变换,矢量分解将Gyrator变换域信息分解为一个随机相位函数和一个复函数。随机相位函数和复函数分别做不... 为了提高光学图像加密系统的安全性,采用了矢量分解和相位截取Gyrator变换进行图像加密。原始图像和随机相位函数叠加后做Gyrator变换,矢量分解将Gyrator变换域信息分解为一个随机相位函数和一个复函数。随机相位函数和复函数分别做不同变换角度的Gyrator变换后截取相位得到一个公钥和加密图像,截取振幅得到两个非对称相位密钥。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验证,同时,设计了解密光学装置。结果表示:两个非对称相位密钥做为私钥,三个Gyrator变换角度做为额外密钥,这对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数值仿真 Gyrator变换 矢量分解 非对称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中改进的AES隐私保护加密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丁莉 《科技通报》 2019年第8期186-189,共4页
针对以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为AES加密模式基础,对AES的安全性进行优化。利用哈达玛矩阵来进行矩阵的替换操作,将分支数提升到了9,大大提高了扩散能力。并且验证了扩散能力提高不会给算法带来过大的性能开销。本文还对当前常见的攻击方... 针对以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为AES加密模式基础,对AES的安全性进行优化。利用哈达玛矩阵来进行矩阵的替换操作,将分支数提升到了9,大大提高了扩散能力。并且验证了扩散能力提高不会给算法带来过大的性能开销。本文还对当前常见的攻击方式进行说明,分析了本文加密模式的安全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云计算环境中改进的AES隐私保护加密算法相较AES隐私保护加密算法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S算法 对称 非对称密钥 伽罗华域 扩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军勇 《数字通信世界》 2023年第8期130-132,共3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数据加密技术的概念、目标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系统地介绍了数据加密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其次针对网络安全中的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存储加密、虚拟专用网络和数字证书技术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 文章首先阐述了数据加密技术的概念、目标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系统地介绍了数据加密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其次针对网络安全中的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存储加密、虚拟专用网络和数字证书技术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具体应用。最后讨论了数据加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希望能够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数据加密技术应用提供一些参考,以提高网络安全水平,保护个人和企业信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 数据加技术 对称技术 非对称密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码学的网络信息安全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浩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6期104-106,109,共4页
基于计算机科学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信息传递的大背景,对密码学的发展历程及密码学的概念作简要概述,对密码学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功能进行说明,研究密码学中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的工作原理,联系实际阐述基于... 基于计算机科学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信息传递的大背景,对密码学的发展历程及密码学的概念作简要概述,对密码学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功能进行说明,研究密码学中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的工作原理,联系实际阐述基于密码学的一些网络信息安全应用,如数字签名技术与数字证书技术,以及如何巧妙应用密码学技术解决实际生活场景下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为推动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学 对称 非对称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置换再交叉加密算法的电子标签双向认证技术
12
作者 聂琪鹤 王文赫 +2 位作者 张谦 朱云良 刘冬梅 《电子设计工程》 2022年第8期104-108,共5页
传统电子标签双向认证技术忽略了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加密,导致标签认证过程的安全性较差,且隐私数据易受到攻击。为此,提出基于置换再交叉加密算法的电子标签双向认证技术。考虑单标签密钥与多标签批量密钥生成情况,采用置换再交叉加密... 传统电子标签双向认证技术忽略了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加密,导致标签认证过程的安全性较差,且隐私数据易受到攻击。为此,提出基于置换再交叉加密算法的电子标签双向认证技术。考虑单标签密钥与多标签批量密钥生成情况,采用置换再交叉加密算法加密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产生的随机数,动态生成二者之间的共享密钥,增强电子标签安全系数。利用哈希函数改进双向认证技术中的随机认证协议,更换电子标签中的数据,在阅读器内保存一组非对称密钥对,使用阅读器评估加密后的信息是否相同,完成电子标签双向身份认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电子标签双向认证技术具备优秀的安全性与隐私属性,可有效抵御各类恶意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再交叉加 电子标签 双向认证技术 标签标识符 非对称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圆曲线组算法的安全令牌与联合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海蕊 王合闯 +1 位作者 李英豪 王华军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91,共4页
提出、设计完成了一种基于数字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的安全令牌与数据传输的通用算法.该算法提供的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能够有效解决非法数据访问,较好解决无状态协议下的数据安全传输问题,为解决云分布环境下无状态协议数据安全访问提供... 提出、设计完成了一种基于数字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的安全令牌与数据传输的通用算法.该算法提供的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能够有效解决非法数据访问,较好解决无状态协议下的数据安全传输问题,为解决云分布环境下无状态协议数据安全访问提供了另类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安全防范措施,可避免伪造、篡改等不安全因素带来恶意的攻击,对分布式数据的安全访问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椭圆曲线 安全令牌 联合验证 非对称密钥 数字签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茂文 《广东通信技术》 2019年第2期24-28,35,共6页
阐述了物联网身份认证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身份认证所涉及的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比较了基于证书的PKI、标识密码和CLA三种技术方案,结合物联网身份认证行业动态,提出了建立以SIM/eSIM为核心和安全载体的物联网统一认证... 阐述了物联网身份认证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身份认证所涉及的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比较了基于证书的PKI、标识密码和CLA三种技术方案,结合物联网身份认证行业动态,提出了建立以SIM/eSIM为核心和安全载体的物联网统一认证解决方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身份认证 对称 非对称密钥 SI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软件的保护
15
作者 刘再跃 矫贞刚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3期129-130,共2页
文章介绍了共享软件常用的几种保护技术,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文章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加密算法。这种算法类似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能够对软件起到较好的保护。
关键词 非对称密钥 软件保护 共享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卡安全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胜 《电脑与信用卡》 1997年第3期13-16,共4页
我国在“金卡工程”的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从防伪及技术发展考虑,金融交易卡要以IC卡为主导,以磁卡为过渡。因此,IC卡将是最终的金融交易卡形式。IC卡内部嵌有的微处理器,使其具有很强的智能性。
关键词 IC卡 安全措施 码算法 非对称密钥 管理 数字签名 算法 发行者 零知识 安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令传输的一种有效保护方法
17
作者 高志民 熊家军 锁延锋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2-44,共3页
提出了一种保护口令传输安全的有效方法,并且对口令的变更问题也提出了一种很好的安全机制。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密钥(对称密钥或非对称密钥)来保护口令的传输,仅仅使用了一种抗碰撞单向Hash函数,如SHA-1.
关键词 口令 非对称密钥 传输安全 单向HASH函数 安全机制 使用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强型RFID双向认证协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立波 郑巧珍 付强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第10期96-100,105,共6页
RFID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针对RFID认证协议,研究者们提出的方案各有千秋,比如基于Hash函数的方法易实现,基于密钥的方法更安全。论文对一种基于非对称密钥和Hash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分析与改进。改进... RFID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针对RFID认证协议,研究者们提出的方案各有千秋,比如基于Hash函数的方法易实现,基于密钥的方法更安全。论文对一种基于非对称密钥和Hash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分析与改进。改进后的协议安全性更高,能够抵抗多种非法攻击,更有实用价值。最后,文章用BAN逻辑分析方法形式化验证了改进协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认证协议 非对称密钥 HASH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燃气表数据安全方案探讨
19
作者 籍瑞春 李洪根 苟晓飞 《城市燃气》 2019年第9期8-11,共4页
由于智能燃气表存储和计算资源有限,制约了密码算法的运行效率.本文比较国际密码算法和国商用密码算法的性能和安全强度,结合燃气行业可能严重危害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的的特殊背景,建议选用国密算法实现数据加解密、完整性验证等.本文... 由于智能燃气表存储和计算资源有限,制约了密码算法的运行效率.本文比较国际密码算法和国商用密码算法的性能和安全强度,结合燃气行业可能严重危害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的的特殊背景,建议选用国密算法实现数据加解密、完整性验证等.本文综合对称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密钥加密体系,基于SM2算法和SM4算法,根据远程控制指令必须安全的原则,设计了能够很好适应燃气业务需求的一体化智能燃气表数据安全方案.智能燃气表计量数据上传和控制数据下传过程采用对称密钥进行加密和认证,选用国密算法SM4可以保证通讯的效率最高.智能燃气表内密钥根据业务需求定期进行密钥更新,密钥更新基于SM2算法采用非对称密钥进行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MAC和计数器,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重放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燃气表 安全方案 表数据 非对称密钥 码算法 对称 体系 业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印章在中国石油HSE信息系统中应用展望
20
作者 胡英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29期165-166,共2页
审核业务流程在石油HSE业务中广泛存在,审核人的签字或盖章活动是审核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活动。现有石油HSE信息系统,缺乏一种可替代纸质签名或盖章的信息化方法。如何有效、安全、可靠的在信息系统中引入电子签名,成为当前HSE信息系统的... 审核业务流程在石油HSE业务中广泛存在,审核人的签字或盖章活动是审核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活动。现有石油HSE信息系统,缺乏一种可替代纸质签名或盖章的信息化方法。如何有效、安全、可靠的在信息系统中引入电子签名,成为当前HSE信息系统的重要命题。本文在分析数字印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基础之上,将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与数字摘要技术引入石油HSE信息系统,实现了电子化数据签署人身份辨别。从数字印章模块的需求出发,描述了印章模块的工作过程和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E信息系统 数字印章 非对称密钥 数字摘要 数据签署 身份辨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