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置惯容系统的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1
作者 田翀 谭志强 +3 位作者 卢兴龙 庞迎波 覃媛媛 葛新广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23,共14页
针对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双向随机风振响应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惯容系统来抑制结构振动的策略,并针对减振体系随机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复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简明分析法.首先,建立了顺风向脉动激励下结构水平和竖向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 针对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双向随机风振响应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惯容系统来抑制结构振动的策略,并针对减振体系随机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复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简明分析法.首先,建立了顺风向脉动激励下结构水平和竖向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借助有限元分析技术获得了大跨度悬挂结构的实模态动力参数,并基于实模态理论重构了减振体系的动力方程.其次,基于复模态法和虚拟激励法,获得了大跨度悬挂结构的位移、层间位移和惯容系统出力等响应量频域统一解,并基于功率谱的二次式分解法获得了上述响应量0阶、2阶和4阶谱矩和方差简明封闭解.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所提封闭解的正确性,并基于此研究了惯容系统参数对抑制悬挂结构双向风振动的特征.研究表明,大跨悬挂结构的悬挂部分水平和竖向振动加速度均显著影响舒适度,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双向振动,设置惯容系统可有效降低双向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大跨度悬挂结构 惯容系统 Davenport风速谱 功率谱二次式分解法 封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挂式单轨钢箱组合梁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柳鸣 员帅伟 +1 位作者 祝兵 张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97,共8页
悬挂式单轨是一种轻型、中速、低成本的新型轨道交通方式,结构轻盈、美观,但是当跨越河流、沟壑等障碍时,存在明显短板。从结构受力、运行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在斜拉桥的主梁上架设轨道墩柱和轨道梁的新型组合梁结构方案,突破常规悬... 悬挂式单轨是一种轻型、中速、低成本的新型轨道交通方式,结构轻盈、美观,但是当跨越河流、沟壑等障碍时,存在明显短板。从结构受力、运行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在斜拉桥的主梁上架设轨道墩柱和轨道梁的新型组合梁结构方案,突破常规悬挂式单轨跨越能力受限的壁垒。为研究斜拉桥主梁与轨道梁墩柱结合部位复杂的受力情况和传力路径,采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钢箱梁区段和混凝土箱梁区段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钢箱梁区段,墩柱荷载主要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以及中腹板,其中,横隔板受力比较均匀,中腹板受力主要集中在以墩柱为中心,半径约2 m的范围内,基本可以传递至钢梁底板。墩柱轴力的58%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横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58.8%的剪力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顺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53.4%的剪力传递给中腹板;混凝土箱梁区段,墩柱荷载主要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混凝土腹板、横隔板。混凝土受力主要集中在以结合面为中心,半径约2 m的范围内,墩柱荷载在结合面以下约0.5 m的范围内基本完成传递,墩柱轴力的68.8%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横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86.4%的剪力传递给与之直接相连的横隔板;墩柱顺桥向弯矩的传递过程中,44.6%的剪力传递给中腹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钢箱组合梁 新型结构体系 墩梁连接处 传力路径 悬挂式单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高精度电磁屏蔽门悬挂行车轨道特性数值分析
3
作者 尹飞鸿 何亚峰 +1 位作者 沈洪雷 曹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3,共5页
介绍了大跨度电磁屏蔽门悬挂行车轨道的数值计算方法,设计了国家电网公司某电气设备检测中心的电磁屏蔽门悬挂行车轨道,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该悬挂行车轨道的三维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取电磁屏蔽门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工况进行有限元静... 介绍了大跨度电磁屏蔽门悬挂行车轨道的数值计算方法,设计了国家电网公司某电气设备检测中心的电磁屏蔽门悬挂行车轨道,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该悬挂行车轨道的三维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取电磁屏蔽门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工况进行有限元静态分析,得到了各个工况下电磁屏蔽门的结构应力和位移情况,利用模态分析得到了该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电磁屏蔽门 悬挂 结构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