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对称基神经网络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的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道华
胡秀云
+1 位作者
刘江峰
关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133,共7页
为了使光伏发电系统时刻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构建了非对称基神经网络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的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依据光伏发电因素对发电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构建了模糊因素隶属函数,计算出影响因素的模糊权值,并将该权值融...
为了使光伏发电系统时刻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构建了非对称基神经网络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的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依据光伏发电因素对发电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构建了模糊因素隶属函数,计算出影响因素的模糊权值,并将该权值融入到非对称基神经网络结构的构建中.通过固定基宽的径向基函数方法、传统的径向基函数方法以及文中方法,并采用4种数量的样本训练网络,通过网络训练时间及标准差进行对比,可得采用180个样本训练网络的精度最高,且文中方法获得网络的精度高于其他方法至少1个数量级以上.使用这种神经网络时刻识别光伏系统的工作参数,能使光伏系统通过滑动变阻器在任一时刻均能让内外电阻完全匹配,从而保证该系统时刻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技术
非对称基
神经网络
光伏
最大功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对称链状端基二烯的制备及其闭环、聚合
2
作者
张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70-1075,共6页
以Michaelis-Arbuzov反应制备的烯丙基膦酸二乙酯(Ⅰ)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制备了一个非对称的链状端基二烯含磷化合物Ⅲ,化合物Ⅲ进行闭环复分解反应,制备了一种七元含磷、含氧杂环烯烃化合物Ⅳ。初步尝试了化合物Ⅲ的非环二烯复分解聚...
以Michaelis-Arbuzov反应制备的烯丙基膦酸二乙酯(Ⅰ)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制备了一个非对称的链状端基二烯含磷化合物Ⅲ,化合物Ⅲ进行闭环复分解反应,制备了一种七元含磷、含氧杂环烯烃化合物Ⅳ。初步尝试了化合物Ⅲ的非环二烯复分解聚合(ADMET)和化合物Ⅳ的开环易位聚合(ROMP)反应,得到具有相同化合物结构的含磷聚合物P(Ⅲ)和P(Ⅳ)。通过1HNMR、~1H-~1H COSY、FTIR和GPC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Ⅲ、Ⅳ及P(Ⅲ)的FTIR中均存在1 633 cm-1处C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定性分析可知,峰强度与各化合物的CC官能团数成正比;在1HNMR中,化合物Ⅲ在δ2.39处出现的四重峰即为与烯丙基相邻的碳上质子的特征峰,而化合物Ⅳ在δ5.88和δ5.70处的特征峰积分面积相等,说明化合物Ⅳ中的不饱和双键为环内双键,均聚物P(Ⅲ)在δ5.05~5.35的特征峰则归属于聚合物主链中不饱和双键上质子的特征峰;由聚合物P(Ⅲ)的GPC数据可知,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 600 g/mol,PDI>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
基
含磷化合物
非对称
链状端
基
二烯
七元杂环烯烃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任意高维纠缠态为量子信道的受控隐形传态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家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97,共5页
目的是利用高维量子纠缠态为量子信道,讨论未知单粒子态的受控隐形传输问题。以三维量子纠缠态为信道,提出一个二维任意单粒子态的受控隐形传输协议。提出了以任意d-维量子纠缠态为量子信道,t-维任意单粒子态的隐形传输协议(t<d),它...
目的是利用高维量子纠缠态为量子信道,讨论未知单粒子态的受控隐形传输问题。以三维量子纠缠态为信道,提出一个二维任意单粒子态的受控隐形传输协议。提出了以任意d-维量子纠缠态为量子信道,t-维任意单粒子态的隐形传输协议(t<d),它是前一个协议的直接推广。这些协议的主要策略是传送未知的单粒子态,包括非对称基测量、广义投影测量和相应的局部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受控隐形传态
高维纠缠态
非对称基
测量
广义投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对称基神经网络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的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道华
胡秀云
刘江峰
关凤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出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402393)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资助项目(16A535001)
+2 种基金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2017-JSJYZD-022
2017-JSJYYB-221)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2017SJGLX260)
文摘
为了使光伏发电系统时刻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构建了非对称基神经网络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的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依据光伏发电因素对发电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构建了模糊因素隶属函数,计算出影响因素的模糊权值,并将该权值融入到非对称基神经网络结构的构建中.通过固定基宽的径向基函数方法、传统的径向基函数方法以及文中方法,并采用4种数量的样本训练网络,通过网络训练时间及标准差进行对比,可得采用180个样本训练网络的精度最高,且文中方法获得网络的精度高于其他方法至少1个数量级以上.使用这种神经网络时刻识别光伏系统的工作参数,能使光伏系统通过滑动变阻器在任一时刻均能让内外电阻完全匹配,从而保证该系统时刻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关键词
模糊技术
非对称基
神经网络
光伏
最大功率点
Keywords
fuzzy technology
asymmetric basis
neural network (NN)
photovoltaic
maximumpower point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对称链状端基二烯的制备及其闭环、聚合
2
作者
张锋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先进分子功能材料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70-1075,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2016GY-226
2014K08-36)
+2 种基金
宝鸡市科技局项目(2013R7-4)
陕西省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项目(14JS005.12JS008)
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重点项目(ZK12033)~~
文摘
以Michaelis-Arbuzov反应制备的烯丙基膦酸二乙酯(Ⅰ)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制备了一个非对称的链状端基二烯含磷化合物Ⅲ,化合物Ⅲ进行闭环复分解反应,制备了一种七元含磷、含氧杂环烯烃化合物Ⅳ。初步尝试了化合物Ⅲ的非环二烯复分解聚合(ADMET)和化合物Ⅳ的开环易位聚合(ROMP)反应,得到具有相同化合物结构的含磷聚合物P(Ⅲ)和P(Ⅳ)。通过1HNMR、~1H-~1H COSY、FTIR和GPC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Ⅲ、Ⅳ及P(Ⅲ)的FTIR中均存在1 633 cm-1处C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定性分析可知,峰强度与各化合物的CC官能团数成正比;在1HNMR中,化合物Ⅲ在δ2.39处出现的四重峰即为与烯丙基相邻的碳上质子的特征峰,而化合物Ⅳ在δ5.88和δ5.70处的特征峰积分面积相等,说明化合物Ⅳ中的不饱和双键为环内双键,均聚物P(Ⅲ)在δ5.05~5.35的特征峰则归属于聚合物主链中不饱和双键上质子的特征峰;由聚合物P(Ⅲ)的GPC数据可知,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 600 g/mol,PDI>1.6。
关键词
烯丙
基
含磷化合物
非对称
链状端
基
二烯
七元杂环烯烃
精细化工中间体
Keywords
allyl phosphorus-containing molecules
asymmetric chain terminated diene
seven-member heterocyclic alkene
fine chemical intermediates
分类号
O632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任意高维纠缠态为量子信道的受控隐形传态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家寅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9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No.ZG0464)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科技项目(No.2006J13-035)
+6 种基金
四川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No.01249)
四川省解析几何精品开放课程
内江师范学院2012年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071178)
内江师范学院应用数学重点学科
四川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内江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文摘
目的是利用高维量子纠缠态为量子信道,讨论未知单粒子态的受控隐形传输问题。以三维量子纠缠态为信道,提出一个二维任意单粒子态的受控隐形传输协议。提出了以任意d-维量子纠缠态为量子信道,t-维任意单粒子态的隐形传输协议(t<d),它是前一个协议的直接推广。这些协议的主要策略是传送未知的单粒子态,包括非对称基测量、广义投影测量和相应的局部变换。
关键词
量子通信
受控隐形传态
高维纠缠态
非对称基
测量
广义投影测量
Keywords
quantum communication
controlled teleportation
high-dimensional entangled state
asymmetric basis measurement
generalized projective measurement
分类号
O153.1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对称基神经网络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的方法
刘道华
胡秀云
刘江峰
关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对称链状端基二烯的制备及其闭环、聚合
张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任意高维纠缠态为量子信道的受控隐形传态
彭家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