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亚宾 马忠旭 +1 位作者 黄婉荣 马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对比植入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SBL-3)与可调节型IOL(accommodating IOL,AIOL;Tetraflex HD)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我院诊断为单纯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 目的对比植入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SBL-3)与可调节型IOL(accommodating IOL,AIOL;Tetraflex HD)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在我院诊断为单纯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26例(38眼)为研究对象,其中植入SBL-3 MIOL者18眼为MIOL组,植入Tetraflex HD AIOL者20眼为AIOL组。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检查患者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及远视力矫正下近视力,3个月时使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评估患者斯特列尔比率、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值及客观调节幅度。采用SPSS 18.0分析数据。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间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OL组裸眼近视力及远视力矫正下近视力分别为(0.245±0.079)log MAR、(0.279±0.074)log MAR,均优于AIOL组的(0.303±0.094)log MAR和(0.339±0.077)log MA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得MIOL组和AIOL组斯特列尔比率值分别为0.19±0.29和0.15±0.05,客观调节幅度分别为(2.72±0.49)D和(2.19±0.49)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非对称区域折射型MIOL与AIOL在视觉质量方面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非对称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非对称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全程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涂海霞 雷荣 +2 位作者 孙明 王潇 王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5-760,共6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旋转非对称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患者远、中、近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旋转非对称折射...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旋转非对称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患者远、中、近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旋转非对称折射型MIOL(SBL-3)植入术患者35例44眼,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及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离焦曲线,小数视力均转换为logMAR视力表示;记录术前及术后明室及暗室下瞳孔直径(pupil diameter,PD)及kappa角,日夜瞳孔中心位移以及术后眼内像差。并将上述因素与患者术后UDVA、CDVA及离焦曲线中各屈光度对应的视力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时UDVA和CDVA LogMAR视力平均值为0.10(0.00~0.20)、0.00(0.00~0.20),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垂直彗差及垂直三叶草均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眼内水平三叶草差与-0.5 D及-1.0 D离焦水平处对应的logMAR视力相关系数分别为-0.377、-0.369(均为P<0.05),眼内垂直三叶草差与-2.5 D离焦水平对应的logMAR视力相关系数为-0.347(P<0.05),眼内总高阶像差与-0.5^-3.5 D离焦范围内对应的logMAR视力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眼内球差与UDVA、-0.5^-2.0 D离焦水平对应的logMAR视力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此外,术后明室kappa角与-0.5 D离焦水平对应的视力呈正相关(r=0.315,P<0.05)。结论SBL-3 MIOL由于其设计特点,植入眼内后会引入特定的高阶像差,包括三叶草差及彗差。其中,三叶草差的增加对全程视力具有正相关,而垂直彗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SBL-3 MIOL植入的术后远视力。Kappa角过大可能影响SBL-3 MIOL术后近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非对称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高阶像差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马晓婷 李科军 +3 位作者 赵智华 张茵 杜颖华 梁福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7例... 目的探讨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7例(73眼)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将其按照术后角膜残余散光进行分组,角膜残余散光>0.75~1.50 D的患者32例40眼作为试验组,角膜残余散光≤0.75 D的患者25例33眼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裸眼远距离视力(5 m)、裸眼中距离视力(80 cm)、裸眼近距离视力(40 cm)、离焦曲线、客观视觉质量、主观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logMAR)均为0.10(0.00,0.22),裸眼中距离视力(logMAR)均为0.00(0.00,0.10),裸眼近距离视力(logMAR)分别为0.20(0.10,0.30)、0.20(0.10,0.20),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离焦曲线显示,附加球镜度数从+2.00 D至-4.00 D的不同屈光度数上的远距离视力两组患者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客观视觉质量中总像差、彗差、调制传递函数及斯特列尔比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总高阶像差、球差及三叶草差两组患者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主观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0.75~1.50 D的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主观视觉质量及客观视觉质量中总高阶像差、球差及三叶草差没有影响,对客观视觉质量中总像差、彗差、调制传递函数及斯特列尔比值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视觉质量 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与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毛一 祁颖 +2 位作者 邵敬芝 刘京婧 张凤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比较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和衍射型MIOL植入术后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 目的比较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和衍射型MIOL植入术后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患者50例60眼,其中行区域折射型MIOL植入术者28例33眼,为折射组,行衍射型MIOL植入术者22例27眼,为衍射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随访,检查患者视力、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及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折射组的裸眼中视力为(0.169±0.184)logMAR,优于衍射组的(0.331±0.145)logMAR (P<0.05)。两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瞳孔直径为3 mm时折射组的彗差和三叶草分别为(0.13±0.06)μm、(0.21±0.14)μm,分别大于衍射组的(0.06±0.03)μm、(0.06±0.05)μm;而瞳孔直径为5 mm时折射组的彗差和三叶草分别为(0.38±0.17)μm、(0.59±0.21)μm,分别大于衍射组的(0.16±0.09)μm、(0.41±0.3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暗视条件下3 c·d^(-1)、6 c·d^(-1)和暗视+眩光条件下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折射组优于衍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视条件下12 c·d^(-1)、18 c·d^(-1)时两组的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除中视力满意度折射组为100.0%,优于衍射组的74.1%(P<0.05),在眩光、光晕干扰程度,远、近、夜间、暗处视力和总体满意度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区域折射型MIOL与衍射型MIOL相比,裸眼中视力好,对比敏感度高,而彗差和三叶草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区域折射 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初步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佳钰 刘华 +1 位作者 龚蕤 孙丽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对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Lentis MPlus LS-313 MF30植入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行临床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病中心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患者共60例(60眼)的... 目的对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Lentis MPlus LS-313 MF30植入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行临床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病中心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患者共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其中植入Lentis Mplus LS-313 MF30 IOL者30例30眼为试验组,植入Tecnis ZCB00单焦点IOL者30例30眼为对照组。术后1 d、7 d、1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离焦曲线,同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脱镜率及光学副作用等。结果术后1 d、7 d、1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裸眼远视力和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试验组患眼中、近视力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离焦曲线试验组大约在0.00 D和-3.00 D有明显的波峰,中间是较为平缓的低谷,对照组仅有一个波峰,位于0.00 D。术后1个月,试验组从未出现光晕者占66.7%,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眼间出现眩光、星曝、复视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近距离使用时试验组患眼完全脱镜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5);试验组患者非常满意者占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区域折射型多焦点IOL Lentis Mplus LS-313 MF30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患者术后脱镜率和满意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焦点人工晶状体 离焦曲线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