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对称分离重组扇形空腔微混合器的混合特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夏国栋
李健
+1 位作者
吴宏杰
周明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9-1225,共7页
基于平面内非对称分离重组微混合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被动式微混合器,并对该结构微混合器的混合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离散、SIMPLE算法进行层流计算,采用混合强度值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Reynolds数在1~80范围间...
基于平面内非对称分离重组微混合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被动式微混合器,并对该结构微混合器的混合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离散、SIMPLE算法进行层流计算,采用混合强度值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Reynolds数在1~80范围间的混合强度值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次通道上布置扇形空腔对非对称式微混合器的混合强度值有明显提高,同时扇形空腔的几何结构参数值对该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本文模拟结果在综合考虑混合强度与泵功消耗等条件下,当主次通道宽度与扇形空腔结构宽度比为(w3/w1)=1/3时非对称分离重组扇形空腔微混合器的混合强度值可达到7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分离重组
扇形空腔
混合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混合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鲁聪达
薛浩
+2 位作者
吴化平
付强
文东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77-2386,共10页
提高微混合器雷诺数的适用范围和混合强度是微混合器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非对称分离重组混合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并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实验对混合强度和混合状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
提高微混合器雷诺数的适用范围和混合强度是微混合器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非对称分离重组混合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并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实验对混合强度和混合状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低Re(0.01~10)范围内,两组分间的混合以扩散混合为主,随着Re的增加,流速对混合强度的影响有一定下降;在较高Re(10~200)范围内,受流速增加的影响,流体间不平衡微流惯性碰撞逐渐成为影响混合的主要因素。此时,混合强度随流速的增加逐渐增强并趋于平稳。对Re在0.01~200内的微混合器展开研究,分析了宽缝比Ws/S、分合角θ、宽厚比H/S等结构尺寸对混合强度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流体混合强度和通道压降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通道结构尺寸为Ws/S=0.2、θ=45°、H/S=0.5,此时微混合器的混合强度可维持在78%以上。与传统平面对称分合式混合器相比,设计制作的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混合强度有较大的提高,验证了本文设计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混合器
微通道
3D-菱形
非对称分离重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对称分离重组扇形空腔微混合器的混合特性
被引量:
8
1
作者
夏国栋
李健
吴宏杰
周明正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9-1225,共7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2009)
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PHR200906104)
北京工业大学第八届研究生科技基金项目(YKJ-2010-3552)~~
文摘
基于平面内非对称分离重组微混合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被动式微混合器,并对该结构微混合器的混合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离散、SIMPLE算法进行层流计算,采用混合强度值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Reynolds数在1~80范围间的混合强度值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次通道上布置扇形空腔对非对称式微混合器的混合强度值有明显提高,同时扇形空腔的几何结构参数值对该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本文模拟结果在综合考虑混合强度与泵功消耗等条件下,当主次通道宽度与扇形空腔结构宽度比为(w3/w1)=1/3时非对称分离重组扇形空腔微混合器的混合强度值可达到78%左右。
关键词
非对称分离重组
扇形空腔
混合特性
数值模拟
Keywords
asymmetric split and recombine
fan-shaped cavity
mixing perform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混合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鲁聪达
薛浩
吴化平
付强
文东辉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77-238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775510
No.11372280)
+1 种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No.2016C31G2020052
No.2016C31G2020044)
文摘
提高微混合器雷诺数的适用范围和混合强度是微混合器设计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非对称分离重组混合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并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实验对混合强度和混合状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低Re(0.01~10)范围内,两组分间的混合以扩散混合为主,随着Re的增加,流速对混合强度的影响有一定下降;在较高Re(10~200)范围内,受流速增加的影响,流体间不平衡微流惯性碰撞逐渐成为影响混合的主要因素。此时,混合强度随流速的增加逐渐增强并趋于平稳。对Re在0.01~200内的微混合器展开研究,分析了宽缝比Ws/S、分合角θ、宽厚比H/S等结构尺寸对混合强度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流体混合强度和通道压降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通道结构尺寸为Ws/S=0.2、θ=45°、H/S=0.5,此时微混合器的混合强度可维持在78%以上。与传统平面对称分合式混合器相比,设计制作的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混合强度有较大的提高,验证了本文设计结构的有效性。
关键词
微混合器
微通道
3D-菱形
非对称分离重组
数值模拟
Keywords
micro-mixer
micro-passage
3D-rhombus
asymmetrical separation and mix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Q027.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对称分离重组扇形空腔微混合器的混合特性
夏国栋
李健
吴宏杰
周明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D-不对称菱形被动式微混合器混合特性
鲁聪达
薛浩
吴化平
付强
文东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