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岩石非对称凸起结构面抗剪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菲
魏传文
+7 位作者
王相龙
杨旭旭
赵玉棣
邵行
满新杰
张长安
周洋洋
薛洪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基于楔齿形结构面形貌特征,制作3种不同形貌的结构面,研究了楔齿结构特征参数最大潜在接触面积比A_(0)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对结构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结构面法向应力较小、A_(0)较大情况下的破坏模式主要是爬坡磨损,...
基于楔齿形结构面形貌特征,制作3种不同形貌的结构面,研究了楔齿结构特征参数最大潜在接触面积比A_(0)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对结构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结构面法向应力较小、A_(0)较大情况下的破坏模式主要是爬坡磨损,其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滑移型;随着法向应力增大、A_(0)减小,破坏模式逐渐转变为爬坡切齿和完全剪断破坏,其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峰值剪断Ⅰ型和峰值剪断Ⅱ型。法向应力增大限制了持续剪胀效应,而A 0的减小改变了迎坡面的受力,使凸起在发生剪断时的有效承载面积增大,从而影响结构面抗剪强度。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新的结构面抗剪强度模型,为岩石非对称凸起结构面抗剪强度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非对称凸起
最大潜在接触面积比
结构面
破坏模式
抗剪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非对称凸起结构面抗剪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菲
魏传文
王相龙
杨旭旭
赵玉棣
邵行
满新杰
张长安
周洋洋
薛洪运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4088)。
文摘
基于楔齿形结构面形貌特征,制作3种不同形貌的结构面,研究了楔齿结构特征参数最大潜在接触面积比A_(0)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对结构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结构面法向应力较小、A_(0)较大情况下的破坏模式主要是爬坡磨损,其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滑移型;随着法向应力增大、A_(0)减小,破坏模式逐渐转变为爬坡切齿和完全剪断破坏,其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峰值剪断Ⅰ型和峰值剪断Ⅱ型。法向应力增大限制了持续剪胀效应,而A 0的减小改变了迎坡面的受力,使凸起在发生剪断时的有效承载面积增大,从而影响结构面抗剪强度。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新的结构面抗剪强度模型,为岩石非对称凸起结构面抗剪强度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岩石
非对称凸起
最大潜在接触面积比
结构面
破坏模式
抗剪特性
Keywords
rock
asymmetrical convex
maximum potential contact area ratio
discontinuity
failure mode
shear behavior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岩石非对称凸起结构面抗剪特性试验研究
郑菲
魏传文
王相龙
杨旭旭
赵玉棣
邵行
满新杰
张长安
周洋洋
薛洪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