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速率的双向中继信道物理层网络编码 被引量:5
1
作者 池新生 郑宝玉 +1 位作者 陈志成 魏浩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0-506,共7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非对称速率的双向中继信道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本文所提方案联系实际无线通信信道的差异性,不但考虑了较差链路的最大传输性能以保证其传输的可靠性,而且在较优链路采取较高速率进行传输,从而充分利用较优链路来传输... 本文提出了基于非对称速率的双向中继信道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本文所提方案联系实际无线通信信道的差异性,不但考虑了较差链路的最大传输性能以保证其传输的可靠性,而且在较优链路采取较高速率进行传输,从而充分利用较优链路来传输更多信息,增加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为实现不对称速率传输,其基本思想是在较差链路中加入已知信息,通过已知信息可减小中继节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的星座图,使得通信系统的译码性能得到提升。在中继节点,根据叠加信号的星座图对叠加信号进行联合解调,在节省了系统工作时隙的同时也减小了系统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了采用非对称速率传输不但可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还可提高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速率 双向中继信道 信道差异 网络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信道下双向中继网络中最大化和速率的波束成形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成文婧 王欣 +1 位作者 马东堂 魏急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0-1225,共6页
双向中继网络的波束成形设计大都基于对称信道的假设。该文考虑非对称信道的情况,通过合理设计波束成形因子,使得系统在中继总功率约束下,其和速率最大化。为解决此非凸的最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支定界(branch-and-bound)思想... 双向中继网络的波束成形设计大都基于对称信道的假设。该文考虑非对称信道的情况,通过合理设计波束成形因子,使得系统在中继总功率约束下,其和速率最大化。为解决此非凸的最优化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支定界(branch-and-bound)思想的优化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可获得全局最优解。然后提出了一种次优算法,该算法假设次优解为两个已知向量的线性组合,因而求解次优解只需优化两个实数系数,具有较低的复杂度。仿真表明,分支定界算法性能优于现有其他算法;次优算法相对于分支定界算法有一定的性能损失,但是在节点数较小或中继节点平均功率较低时,次优算法优于其他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网络 非对称信道 波束成形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调节TCP非对称信道数据传输效率的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慧玲 郑文星 胡正名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11,共6页
为了研究非对称信道对TCP端到端性能的影响 ,本文以非对称信道数据传输效率为对象 ,分析了非对称环境下 ,上行、下行数据传输效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找到一种调节TCP非对称信道数据传输效率的可行算法 ,并以ADSL信道为模型 ,通过仿... 为了研究非对称信道对TCP端到端性能的影响 ,本文以非对称信道数据传输效率为对象 ,分析了非对称环境下 ,上行、下行数据传输效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找到一种调节TCP非对称信道数据传输效率的可行算法 ,并以ADSL信道为模型 ,通过仿真对算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 非对称信道 数据传输效率 ADSL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窄带非对称信道的RTU高效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金惠英 马金钢 苏勇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11期170-174,共5页
针对传统短波、超短波等窄带无线通信上下行信道不对称特点,提出一种水文水资源远程测控终端系统(RTU)高效数据可靠传输控制方法,综合采用"定值存储发送"、"定时存储发送"、"数据自动补传"、"发送... 针对传统短波、超短波等窄带无线通信上下行信道不对称特点,提出一种水文水资源远程测控终端系统(RTU)高效数据可靠传输控制方法,综合采用"定值存储发送"、"定时存储发送"、"数据自动补传"、"发送完延时等待"等技术,根据实际网络情况,调整数据包尺寸、发送间隔和重发次数,控制发送速率。运用该方法,可在突发报文增多的情况下控制RTU成功发送数据的关键因素,增强了RTU通信协议的控制能力,为适应物联网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非对称信道 远程测控终端系统 数据传输单元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信道高速率数据传输中换能器频谱特性的均衡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智兵 王清池 +1 位作者 许鹭芬 李志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4-528,共5页
海洋水声信道严重的多途特性造成的码间干扰是水声信道高速率数据传输技术所需克服的最大困难,而接收和发射换能器在所用频带的不平坦又加剧了多途的影响.
关键词 水声信道 速率数据传输 换能器 频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高数据速率和高速移动环境的新型信道估计方法——双正交通道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永会 张其善 李道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7-470,共4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数据速率和高速移动环境下的新型有效的信道估计方法 双正交通道信道估计方法 (CETOC ,ChannelEstimationbyusingTwoOrthogonalChannels) ,这种信道估计方法通过采用两个独立通道的联合估计 ,可以有效的克服快... 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数据速率和高速移动环境下的新型有效的信道估计方法 双正交通道信道估计方法 (CETOC ,ChannelEstimationbyusingTwoOrthogonalChannels) ,这种信道估计方法通过采用两个独立通道的联合估计 ,可以有效的克服快衰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速率 高速移动环境 双正交通道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高数据速率和高速移动环境的多相位匹配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永会 张其善 李道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9-34,共6页
本文给出了多相位匹配信道估计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高维的PSK调制的性能改善到低维的PSK性能,使得在高速移动环境中可以应用高维的PSK调制,因而这是一种适用于高数据速率和高速移动环境的一种有效的信道估计方法。
关键词 多相位匹配信道估计方法 数据速率 高速移动环境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信道高速率数据传输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许肖梅 许鹭芬 许天增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25-330,共6页
本文介绍近年来水声信道高速率数据传输技术的一些研究进展,并结合本所研究的水声数据遥测,数字语音通讯和视频图象传输实验样机,讨论了具有抗多途干扰的声传输系统在调制信号设计及信号处理上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水声信道 速率传输 抗多途干扰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双向中继系统中的协作多址广播传输方案设计与数据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丹 田亚飞 杨晨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52,共8页
在双向中继系统中,2个节点通过一个半双工中继交换信息,2个方向的数据率都会受到较差链路的制约。当节点位置变化或信道衰落造成,中继两端的信道质量不对称时,这将导致系统的和数据率下降。为了弥补较差链路带来的数据率损失,提出了一... 在双向中继系统中,2个节点通过一个半双工中继交换信息,2个方向的数据率都会受到较差链路的制约。当节点位置变化或信道衰落造成,中继两端的信道质量不对称时,这将导致系统的和数据率下降。为了弥补较差链路带来的数据率损失,提出了一种新的三时隙协作多址广播传输方案,使得信道质量较好的源节点与中继节点进行协作传输,并且各节点充分利用各链路所支持的最大数据率进行传输,从而有效提高系统容量及加权和数据率。推导出新方案的容量上界以及解码转发模式下的可达数据率域,并对时隙及功率等资源进行优化分配。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白高斯和瑞利衰落信道下,新方案在非对称信道下的性能都大大优于已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 非对称信道 容量上界 加权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协作分集通信中网络编码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池新生 郑宝玉 +1 位作者 姚刚 陈建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14-2319,共6页
该文提出了网络编码在非对称三点协作传输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协作分集技术和网络编码技术的联合运用,不但可得到无线通信传输系统的分集增益,也可得到系统的编码增益。该文设计的方案,充分考虑无线通信环境的差异性,利用非对称调制方式... 该文提出了网络编码在非对称三点协作传输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协作分集技术和网络编码技术的联合运用,不但可得到无线通信传输系统的分集增益,也可得到系统的编码增益。该文设计的方案,充分考虑无线通信环境的差异性,利用非对称调制方式,在保证较差通信环境中取得通信可靠性的同时,在较优链路采取较高速率进行传输,利用较优链路传输更多的信息,实现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的具体实现中,通过在中继链路的中继节点加入已知信息实现网络编码,使得系统的译码性能得到增加。仿真结果表明,将网络编码技术应用于非对称协作分集通信中,相对比非协作传输方案可增加分集增益,降低系统的误比特率。跟传统对称传输系统相比,可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升了系统传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网络编码 协作分集 非对称速率 信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纠错编码在低速率无线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祥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5-438,共4页
针对一类低速率、小数据量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不足 ,分析该类应用的特点及要求 ,提出采用纠错编码技术来克服此缺陷 。
关键词 无线数据传输 纠错编码 无线通信 差错控制 无线信道 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调制的GSM语音信道数据传输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针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安全机制不能实现端到端安全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基于脉冲调制的数据传输方案及优化方法。分别设计了基于脉冲位置调制及脉位结合极性调制的类语音信号,给出了基于跳时脉冲的帧同步方法。搭建了基... 针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安全机制不能实现端到端安全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基于脉冲调制的数据传输方案及优化方法。分别设计了基于脉冲位置调制及脉位结合极性调制的类语音信号,给出了基于跳时脉冲的帧同步方法。搭建了基于脉冲调制的GSM语音信道数据传输仿真平台,分析比较了不同调制阶数和不同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MR)码率下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引入卷积码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4阶脉冲调制最适用于语音信道,所提脉冲调制方法与传统低复杂度频移键控(FSK)调制方式误码率近似,但传输速率高,且提出的脉位结合极性调制进一步提高了传输速率,总提高比例达到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语音信道 数据传输 脉冲调制 类语音信号 自适应多速率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分组数据系统中一种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
13
作者 文晓聪 张会生 许家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9-703,共5页
3G-1x EVDO系统是一种可以向移动用户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系统。将信道自适应技术引入到该系统中,提出了一种适合该系统前向链路数据传输的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变信道环境下,自适应算法的吞吐量性能优于基于门限... 3G-1x EVDO系统是一种可以向移动用户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系统。将信道自适应技术引入到该系统中,提出了一种适合该系统前向链路数据传输的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变信道环境下,自适应算法的吞吐量性能优于基于门限的固定余量算法,而接近于最优速率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分组数据系统 速率控制 信道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率数据均衡器并行结构新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林 余江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4年第6期4-5,8,共3页
针对卫星信道高速率数据传输中的幅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的不理想,经过细致的理论分析和推导,提出了一种新的均衡器并行结构来解决此问题。介绍了系统和信道模型、以及横向均衡器的实现,最后详细阐述了并行结构算法。通过仿真证明了算法... 针对卫星信道高速率数据传输中的幅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的不理想,经过细致的理论分析和推导,提出了一种新的均衡器并行结构来解决此问题。介绍了系统和信道模型、以及横向均衡器的实现,最后详细阐述了并行结构算法。通过仿真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今后的工程实现起到了必要的验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器 并行结构 速率 群时延 信道模型 卫星信道 幅频特性 新算法 数据传输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组合扩频通信系统的自适应变速率数据传输模型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维珉 张永翼 苏爱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32-35,39,共5页
针对并行组合扩频系统定速传输速率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结合信道估计技术的自适应变速率数据传输模型。在通信过程中当信道状况发生改变时,通过信道估计反馈回来的信噪比改变选择的PN码序列数r,从而实现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仿真结果表... 针对并行组合扩频系统定速传输速率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结合信道估计技术的自适应变速率数据传输模型。在通信过程中当信道状况发生改变时,通过信道估计反馈回来的信噪比改变选择的PN码序列数r,从而实现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大信噪比的情况下选择大r值,小信噪比的时候选择小的r值进行通信,可以保证误码率在10-3以下,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平均数据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组合扩频系统 数据传输模型 速率传输 信道估计 数据传输控制 误码率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德科技UXM支持600Mbps数据吞吐量测试以及4×4DL MIMO、载波聚合和增强的内置信道仿真
16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12期66-66,共1页
新版UXM软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全面验证其设计2015年12月9日,是德科技公司日前宣布,工程师利用UXM全新下行链路4×4 MIMO功能,配合使用2个子载波就成功完成了Cat 12数据速率验证。通过两个20MHz子载波、64QAM下行链路调制和4×4... 新版UXM软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全面验证其设计2015年12月9日,是德科技公司日前宣布,工程师利用UXM全新下行链路4×4 MIMO功能,配合使用2个子载波就成功完成了Cat 12数据速率验证。通过两个20MHz子载波、64QAM下行链路调制和4×4下行链路MIMO技术,是德科技在两台阵列连接的UXM无线测试仪上实现了600Mbps下行链路数据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链路 数据速率 数据吞吐量 L MIMO UXM bps 信道仿真 两台 信道模型 子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自动管理网路中数据传输接口、规程及信息传输速率的考虑
17
作者 张凯捷 《电信科学》 1988年第3期18-21,45,共5页
电话自动管理网路的实体是一个由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所组成的网路系统,它通过实时收集、处理、显示电话网路的状态和话务数据来对网路的负荷和性能进行监视,并进而采取必要的网路管理控制措施,以达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整... 电话自动管理网路的实体是一个由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所组成的网路系统,它通过实时收集、处理、显示电话网路的状态和话务数据来对网路的负荷和性能进行监视,并进而采取必要的网路管理控制措施,以达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整个网路的目的。为了实施网路管理功能,在各级网管中心之间、网管中心与交换设备之间、网管中心与传输维护中心之间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程要求建立起经济、合理、有效的数据链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接口 交换设备 数据链路 网管中心 规程要求 实时收集 辅助设备 控制措施 公共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变速率分组CDMA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志彪 张新访 朱光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针对变速率分组CDMA系统的不足,提出新的自适应变速率分组算法,通过线性拟合方法定量描述负载和用户数据传输速率最佳匹配关系,该方法不仅能根据信道中负载情况自动调整用户数据传输速率,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较高的信道的数据吞吐量。
关键词 自适应变速率分组 码分多址 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吞吐量 NAKAGAMI-M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望远镜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立红 孙才红 +2 位作者 吕昌 金声震 徐志衡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51,118,共7页
空间太阳望远镜 (SST)是中国未来重要的太阳观测卫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航天部五院目前正在开展该卫星的研制工作。本文介绍高数据传输速率 (6 0 Mbps)的科学数据传输系统 (DTS) ,该系统将 SST每天采集的超大容量科学数据传送到... 空间太阳望远镜 (SST)是中国未来重要的太阳观测卫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航天部五院目前正在开展该卫星的研制工作。本文介绍高数据传输速率 (6 0 Mbps)的科学数据传输系统 (DTS) ,该系统将 SST每天采集的超大容量科学数据传送到卫星地面站 ,其协议与国内卫星地面站现有协议兼容。文中分析 SST对 DTS的系统需求 ;计算 DTS系统星地传输链路的系统余量 ;侧重描述 DTS的信道编码卡 (CEC)的详细设计 ,包括设计原理、方法和实验室基带测试系统 ,CEC格式化海量存储器中的科学数据 ,插入伪随机编码 (PN )及帧同步信号 ,生成的数据流适应四相相移键控 (QPSK)射频调制及地面数据恢复系统的需求。本文最后讨论 DL S检错和纠错编、解码(EDEC)的实现方法 ,以及如何分别利用软件、硬件或可编程器件实现系统功能优化分配。我们已研制出 CEC地面样机及其测试设备 ,并成功验证了 CEC的全新设计方法 ,如使用较低的工作频率完成高数据速率的传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望远镜 卫星数据传输 信道编码 数据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加编码及多用户调度的高斯传输信道优化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海龙 张书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7-1540,1584,共5页
为了提高高斯传输信道的数据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加编码及多用户调度的高斯传输信道优化算法(MGSC)。首先,该算法提出了高斯传输信道的系统模型,分析源-端的距离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以及用户的平均功率增益;接着,在高斯传... 为了提高高斯传输信道的数据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加编码及多用户调度的高斯传输信道优化算法(MGSC)。首先,该算法提出了高斯传输信道的系统模型,分析源-端的距离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以及用户的平均功率增益;接着,在高斯传输信道上采用最优的叠加编码与连续干扰消除的方法,并根据各个用户的效用函数来执行最佳的功率和速率分配,并通过概率优化方法来对信道用户进行选择,接入最佳的传输信道;最后,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接入用户变化的情况下,相比双向中继信道无线信号和功率传输优化算法(TWRC)以及基于矩阵与格球解码(LSD)技术的数据传输算法,MGSC的信道总数据传输速率分别提升10.2%和21.7%,并且信道增益的平均效果分别高出5.7%和6.4%。因此,MGSC在信道传输速率和信道增益上有较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传输信道 叠加编码 多用户调度 数据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