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海上非对称作战制胜要素动态运用分析 |
赵蓓蕾
陈志杰
|
《舰船电子工程》
|
2024 |
0 |
|
2
|
基于Multi-Agent仿真模型的非对称作战有效性分析 |
罗小明
康祖云
闵华侨
|
《指挥控制与仿真》
|
2009 |
2
|
|
3
|
非对称作战素养:信息化战争谋求打赢能力的关键 |
孙强银
惠永
孙亦祥
|
《国防科技》
|
2016 |
1
|
|
4
|
非对称作战思维在GPS对抗中的应用 |
张耀广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08 |
1
|
|
5
|
求解高技术战争的胜率——解析非对称作战、不对等战争、超限战 |
张立伟
|
《国防科技》
|
2002 |
0 |
|
6
|
边攻击下非对称相依作战网络级联失效模型 |
韩海艳
杨任农
王哲
宋晓鸥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7
|
信息时代陆军谋求非对称优势作战的制胜机理探析 |
惠永
孙强银
刘国风
|
《国防科技》
|
2017 |
1
|
|
8
|
新军事革命与作战理论创新 |
梁必骎
王保存
陈伯江
|
《国防科技》
|
2002 |
0 |
|
9
|
多维战争中兰彻斯特方程探讨 |
张啸天
李志猛
邓红艳
|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10
|
信息化武器装备与信息化战争 |
余同辉
李家垒
|
《兵工自动化》
|
2007 |
3
|
|
11
|
谋求人防斗争中政治工作的参战效能 |
王涛
|
《政工学刊》
|
2007 |
0 |
|
12
|
美国著名智囊机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提出的一系列报告认为——对伊动武 美国并非无所顾忌 |
金凯
|
《国防科技》
|
200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