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非对比剂肝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姚斐斐 程敬亮 +2 位作者 杨子涛 李莹 鲁果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3-856,共4页
目的 在3.0T高场强MR成像仪上,探讨流入反转恢复标记脉冲带与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相结合选择性地显示肝脏门静脉的方法,并对扫描参数进行优化。资料与方法 对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反转时间(TI)为1200、1400、1600、1800 ms扫描... 目的 在3.0T高场强MR成像仪上,探讨流入反转恢复标记脉冲带与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相结合选择性地显示肝脏门静脉的方法,并对扫描参数进行优化。资料与方法 对1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反转时间(TI)为1200、1400、1600、1800 ms扫描,比较不同TI下肝脏门静脉主干、左支、右支与肝实质的相对信号强度。结果 10名志愿者均成功实现了非对比剂肝门静脉血管成像。TI由1200~1600 ms,门静脉远端分支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强。在TI=1400 ms时,肝门静脉血管与肝实质之间的相对信号强度最高。结论 3.0T MRI可以实现非对比剂肝门静脉血管成像,TI为1400 ms时成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磁共振成像 非对比剂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流入反转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剂QISS-MRA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刚 张晓莉 李小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0-753,共4页
目的:评估基于静态间隔单次激发(QISS)的非对比剂MRA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功能不全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25名,进行无需对比剂的下肢QISS-MRA检查。QISS采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范围覆盖腹主动脉远端至... 目的:评估基于静态间隔单次激发(QISS)的非对比剂MRA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功能不全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25名,进行无需对比剂的下肢QISS-MRA检查。QISS采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范围覆盖腹主动脉远端至小腿动脉远端。对QISS成像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把全下肢动脉分为17个节段分别进行图像质量分析。QISS成像的每个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标准如下:0=差;1=中;2=良;3=优。对下肢动脉的各个节段分别进行动脉狭窄评分(0为无狭窄;1为狭窄程度<50%;2为狭窄程度≥50%;3为亚节段闭塞;4为全节段闭塞)。患者的动脉狭窄总评分等于各节段狭窄评分的总和。比较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下肢动脉狭窄评分差异。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下肢动脉非对比剂QISS成像。QISS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平均值为2.63,接近优。25名患者下肢动脉狭窄评分为2~27分,中位数为14分。有症状组(n=14)的评分为9~27分,中位数为18分。无症状组(n=11)的评分为2~11分,中位数为8分。有症状组狭窄评分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01)。两组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对比剂QISSMRA成像可以用于诊断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间隔单次激发 磁共振血管成像 非对比 下肢动脉硬化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血管磁共振SNAP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煜堃 常佩佩 +1 位作者 刘娜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磁共振同步非对比剂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SNAP)成像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同时获得固定多对比图像集、扫描时间较短的优势,适用于病变范围较长且走行曲折... 磁共振同步非对比剂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SNAP)成像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同时获得固定多对比图像集、扫描时间较短的优势,适用于病变范围较长且走行曲折的头颈部血管,为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与动脉夹层等疾病的检查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临床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对SNAP技术原理以及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应用和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同步非对比剂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 头颈部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夹层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