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寄生性鱼病的防治
1
作者 张国红 《科学养鱼》 1998年第10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非寄生性鱼病 防治措施 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常见非寄生性鱼病的防治
2
作者 王志迁 《农村科技》 1995年第12期17-17,共1页
1.跑马病鱼苗饲养阶段,鱼苗下池后遇较长时问的阴雨,水温较低,池水肥不起来,引起跑马病或车边病。此病通常发生于鱼苗饲养至夏花阶段,主要是5-8厘米的草、青鱼,而鲢、鳙比较少见。鱼苗围绕池边缘成群狂游,长时间不停,由于过分消耗体力,... 1.跑马病鱼苗饲养阶段,鱼苗下池后遇较长时问的阴雨,水温较低,池水肥不起来,引起跑马病或车边病。此病通常发生于鱼苗饲养至夏花阶段,主要是5-8厘米的草、青鱼,而鲢、鳙比较少见。鱼苗围绕池边缘成群狂游,长时间不停,由于过分消耗体力,体质消瘦,体力枯竭,终于大批死亡。防治方法:针对发病的原因,主要是解决池中的饵料问题。鱼苗,特别是草、青鱼苗不能放养过密,每亩不宜超过20万尾,经常保持水中有鱼苗的适口饵料。发生跑马病的鱼池,可用芦席从池边向池中横立,隔断鱼苗成群狂游的路线,并在池边投喂一些酒糟、豆渣、或蚕蛹等饵料,或将草、青鱼分养到已培养有大型浮游动物的池塘中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马 防治方法 饲养 大型浮游动物 非寄生性鱼病 饵料 体力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常见鱼病防治
3
作者 幸奠权 《农村农业农民》 2001年第3期21-21,共1页
春季水温回升,鱼类开始吃食,同时鱼病也相继复发。及早预防和治疗鱼病,非常重要。现将春季鱼常见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关键词 春季 常见 防治方法 水霉 赤皮 小瓜虫 气泡 原生动物 非寄生性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病太难治 合理用药是关键
4
作者 赵建民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1期33-33,共1页
一、鱼病发生概况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鱼类排泄物和残饵造成池塘水源不同程度的污染,使水产养殖病害也日趋严重。新病种、暴发病、疑难病的出现,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根据近几年北京市鱼病... 一、鱼病发生概况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鱼类排泄物和残饵造成池塘水源不同程度的污染,使水产养殖病害也日趋严重。新病种、暴发病、疑难病的出现,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根据近几年北京市鱼病调查共发现鱼病及病原体46种,其中传染性疾病22种,非寄生性鱼病4种,以传染性鱼病危害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非寄生性鱼病 养殖模式 化学合成药物 水产动物疾防治 池塘 北京市 合理用药 抗生素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
5
作者 熊景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年第2期107-107,共1页
1鱼病病原 鱼病按病原可划分为微生物病(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引起的鱼病)、寄生虫病(原生动物、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引起的鱼病)和非寄生性鱼病(水的理化因素、某些生物产生的毒素、营养不良引起的鱼病等)3个类... 1鱼病病原 鱼病按病原可划分为微生物病(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引起的鱼病)、寄生虫病(原生动物、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引起的鱼病)和非寄生性鱼病(水的理化因素、某些生物产生的毒素、营养不良引起的鱼病等)3个类别。微生物病又称为传染性鱼病,是鱼病中危害性较大的一类,其所造成的损失约占鱼病损失的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寄生性鱼病 防治技术 诊断方法 微生物 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 寄生 软体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脂肪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水波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5,共1页
近年来,水产养殖集约化工艺逐步深化,随之产生的由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非寄生性鱼病的病情日趋严重,尤其是由于饵料营养失衡,强化投饵、饵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乱用药和滥用药,造成鱼类肝、肾、脾损害及其综合症肆虐,并继发传染性疾病,... 近年来,水产养殖集约化工艺逐步深化,随之产生的由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非寄生性鱼病的病情日趋严重,尤其是由于饵料营养失衡,强化投饵、饵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乱用药和滥用药,造成鱼类肝、肾、脾损害及其综合症肆虐,并继发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诊治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脂肪肝 防治 成因 非寄生性鱼病 传染性疾 水产养殖 营养失衡 有毒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脂肪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培弘 《河北渔业》 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类脂肪肝 防治对策 成因 非寄生性鱼病 传染性疾 集约化养殖 综合症 水产养殖 环境条件 营养失衡 有毒物质 临床症状 养殖对象 肝损害 饵料 用药 投饵 继发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脂肪肝的成因及防治
8
作者 肖培弘 《农村科技》 2000年第8期26-26,共1页
近年来,水产养殖集约化工艺逐步深化,随之产生由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非寄生性鱼病病情日趋严重,尤其是由于饲料营养失衡强化投饲、饲料中含有毒物质、乱用药和滥用药,造成鱼类肝、肾、脾损害及其综合症肆虐,并继发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 近年来,水产养殖集约化工艺逐步深化,随之产生由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非寄生性鱼病病情日趋严重,尤其是由于饲料营养失衡强化投饲、饲料中含有毒物质、乱用药和滥用药,造成鱼类肝、肾、脾损害及其综合症肆虐,并继发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诊治困难。这类疾病中,最主要的是肝损害和肝病及肝性综合症。它已经成为鲤鱼、鲫鱼等养殖对象的严重疾病。在集约化养殖中,一旦发生肝损害及肝性综合症等疾病,往往是大规模和全面性的。虽然这样的疾病无传染性,但它的危害和后果远远地超过传统性疾病,这类疾病与过去池塘养殖鱼类的"萎瘪病"、"跑马病"、生长缓慢等非寄生性疾病的病因病理不同,以往对之研究较少。笔者将近几年危害鱼类最严重的鱼类脂肪肝病及其诊治方法做一粗浅的探讨,供养殖者参考,期望对这类疾病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损害 综合症 池塘养殖 集约化养殖 生长缓慢 非寄生性鱼病 传染性疾 饲料营养 诊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