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利非实施主体的价值评判与法律规制——以网络化开放创新范式为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宁立志 龚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8,共17页
在传统视角下,专利非实施主体(NPE)主要产生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漏洞,它们通过滥诉和滥用禁令救济等方式攫取了不合理的高额利润,会产生阻碍创新、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等消极效果。但实际上,NPE的产生与网络化开放创新密切相关。... 在传统视角下,专利非实施主体(NPE)主要产生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漏洞,它们通过滥诉和滥用禁令救济等方式攫取了不合理的高额利润,会产生阻碍创新、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等消极效果。但实际上,NPE的产生与网络化开放创新密切相关。NPE是知识产权二级市场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它在许可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专利许可模式由事前许可向事后许可的转变。同时,NPE也反过来促进了网络化开放创新。它可以促进技术流动,降低企业获取技术的搜寻成本,提高小企业和个体发明人的创新激励。因此,NPE并没有“原罪”,而是一个中性的市场主体。对NPE的规制思路,应当从基于主体身份的规制路径转变为基于滥用行为及其权利源头的规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开放创新 非实施主体 专利主张实体 标准必要专利 禁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非实施主体诉讼中损害赔偿规则的适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蒋舸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9-74,共16页
作为一类特殊的权利人,NPE是否应当适用特殊的行为引导规则存有争议,对禁令问题的讨论即为争议的表现。损害赔偿也是重要的行为引导规则,探索该领域的政策空间对于处理未来可能出现的NPE诉讼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与表面所展示的客观化基... 作为一类特殊的权利人,NPE是否应当适用特殊的行为引导规则存有争议,对禁令问题的讨论即为争议的表现。损害赔偿也是重要的行为引导规则,探索该领域的政策空间对于处理未来可能出现的NPE诉讼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与表面所展示的客观化基调相反,填平原则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弹性,提供了充分的政策腾挪空间。弹性源于专利损害赔偿的高度复杂性,法院只有借助信息中介才能将损害赔偿的计算难度控制在与其精确激励相比而言适当的范围内,而信息中介的选取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如果经验表明主体身份与诉讼行为社会效果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那么从理论上讲主体身份未尝不能成为认定损害赔偿时的考虑因素。不过从现阶段情况观之,NPE身份与诉讼行为社会效果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相关性很可能也不会出现。与主体是否为"非实施主体"相比,争议客体"未被实施"的事实更适合作为计算损害赔偿的信息中介。技术方案是否实施的事实会对损失计算方法的选择和规则适用造成影响。为了实现合理认定NPE损害赔偿数额这一目标,我们应当更充分地探索利润损失与合理许可费的差别,改造现行许可费计算方法条款,并且充分发挥包括诉讼费用在内的广义经济救济工具的行为引导作用。为了维护创新的累积性,专利案件适用加重赔偿本来就需格外谨慎。NPE诉讼更是通常不考虑加重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实施主体 损害赔偿 填平原则 法定赔偿 惩罚性赔偿 合理许可费 标准必要专利 禁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专利主张实体的运营模式、诉讼策略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吕磊 张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6-132,共7页
由于专利主张实体对专利制度的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美国学者与政府机构对这类主体展开了一系列调查与研究。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国内对专利主张实体与专利保护实际情况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和不足。鉴于此,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及最新... 由于专利主张实体对专利制度的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美国学者与政府机构对这类主体展开了一系列调查与研究。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国内对专利主张实体与专利保护实际情况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和不足。鉴于此,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及最新实证数据基础上,研究专利主张实体类型、运营模式、诉讼策略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美国当前采取的诉讼制度改革等应对措施,提出适用于我国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主张实体 非实施主体 专利诉讼 专利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E诉讼的价值审视与规制选择 被引量:9
4
作者 胡小伟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5,共9页
专利非实施主体(NPE)从产生之初便备受争议。NPE诉讼作为NPE存在的行为逻辑,游离于专利投机与专利运营、权利滥用与正当维权、谋取私利与损害救济、抑制创新与价值实现之间。立足于NPE诉讼具有利弊互见的基本定位,对NPE诉讼的行政规制,... 专利非实施主体(NPE)从产生之初便备受争议。NPE诉讼作为NPE存在的行为逻辑,游离于专利投机与专利运营、权利滥用与正当维权、谋取私利与损害救济、抑制创新与价值实现之间。立足于NPE诉讼具有利弊互见的基本定位,对NPE诉讼的行政规制,须对专利聚合状态加以合理限制,对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NPE经营者集中审查及NPE禁令救济的反垄断执法亦应保持行政介入的谦抑性;对NPE诉讼的司法规制,应结合具体案情,综合利用法院在专利侵权赔偿数额、损害赔偿与停止侵权的替代适用、诉讼费用的转移等方面所具有的司法裁量空间,在保障专利诉权正当行使的同时,亦应防止司法工具化趋向,防止NPE诉讼异化为谋取不当利益、进行禁令劫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非实施主体 专利侵权 损害赔偿 标准必要专利 反垄断 行政规制 司法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