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RANS/LES混合方法在汽车标模外流场非定常数值模拟中的对比
1
作者 杨志刚 陶悦 +1 位作者 夏超 史芳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6-87,共12页
针对MIRA汽车标模外流场,采用RANS/LES混合方法开展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实验测力、测压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探究不同RANS/LES混合方法(DDES、IDDES、SBES、SDES)以及基于不同RANS模型(RKE、SA、SST k-ω、GEKO k-ω)的DDES方法... 针对MIRA汽车标模外流场,采用RANS/LES混合方法开展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与风洞实验测力、测压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探究不同RANS/LES混合方法(DDES、IDDES、SBES、SDES)以及基于不同RANS模型(RKE、SA、SST k-ω、GEKO k-ω)的DDES方法在汽车外流场计算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对于气动力系数,不同混合方法的预测结果都偏高,其中DDES-GEKO模型的相对误差最小;对于表面压力系数,不同混合方法对垂直中截线的压力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程度较高,其中SBES-GEKO模型的结果更优;DDES模型内嵌不同RANS模型对后风窗的压力预测差别明显,其中SA模型较优;而不同混合方法对车底的压力预测偏差较大,对车底前部压力预测都小于实验值,其中对车底后部,SBES-GEKO模型的结果较优;此外,SBESGEKO模型能较好的识别出尾迹区的非定常流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A汽车标模 非定常数值模拟 RANS/LES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空蚀湍流的非定常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宜 赵希枫 +2 位作者 齐学义 惠伟安 张文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为了研究离心泵内部的空蚀流动,结合Fluent软件中的空蚀模型和混合流体两相流模型,对离心泵流道内的三维湍流空蚀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的液相和空泡相流动特征,预测离心泵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流道内空蚀发生的位置和... 为了研究离心泵内部的空蚀流动,结合Fluent软件中的空蚀模型和混合流体两相流模型,对离心泵流道内的三维湍流空蚀流场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的液相和空泡相流动特征,预测离心泵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流道内空蚀发生的位置和程度;通过分析空蚀发生过程中叶片上的压力分布,揭示出离心泵流道内空蚀流场的内在特性,并可对泵的性能进行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非定常数值模拟 空蚀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部分进汽调节级三维流场的非定常数值模拟 被引量:27
3
作者 訾宏达 方韧 +1 位作者 徐星仲 徐克鹏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1-724,761,共5页
使用商业软件NUMECA,采用三维粘性数值模拟方法对处于部分进汽条件下调节级的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以此来分析调节级内部流动的非定常现象,从而进一步理解调节级的工作机理。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汽轮机 部分进汽调节级 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控制片方柱绕流的非定常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兄文 李国君 +1 位作者 李军 李亮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5-278,i011,共5页
对高雷诺数下带控制片的方体(在方柱之前放置一小尺度的柱形薄片)非定常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方法采用RNG重整化群紊流模型,SIMPLE算法,在非定常计算中引入双重时间步方法,将方体和控制片区域作为求解域的一部分作整体求解。结... 对高雷诺数下带控制片的方体(在方柱之前放置一小尺度的柱形薄片)非定常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方法采用RNG重整化群紊流模型,SIMPLE算法,在非定常计算中引入双重时间步方法,将方体和控制片区域作为求解域的一部分作整体求解。结果表明,控制片与方柱之间距离的不同,使得控制片所形成的涡被抑止或产生卡门涡街,从而对柱体侧面边界层的分离发生影响,产生三种典型的流态,柱体时均阻力系数相对于无控制片的情况迅速减小,当控制片偏离柱体轴心时,柱体升力系数迅速增大,偏心至柱体外壁面附近达到极大值。阻力系数达到最小值后将产生跳跃式的增大,而升力系数在达到最大值后也将产生跳跃式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片 方柱体 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钝体分离流动的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晓春 王元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3-520,共8页
利用非定常RNGk-ε模型对三种典型的钝体绕流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三种流动分别为:方柱绕流、圆柱绕流和绕立方柱流动。研究表明了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方法可以研究钝体绕流的非定常流动,但所获得的结果各不相同。对于分离角固定的方柱绕流... 利用非定常RNGk-ε模型对三种典型的钝体绕流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三种流动分别为:方柱绕流、圆柱绕流和绕立方柱流动。研究表明了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方法可以研究钝体绕流的非定常流动,但所获得的结果各不相同。对于分离角固定的方柱绕流和绕立方柱流动,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以及大涡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对于分离角不固定的圆柱绕流,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差越大,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壁面模型无法准确预测流动中不固定的分离角所致。改进了绕立方柱流动的模拟方法,采用非定常模拟方法后获得的结果要比定常模拟方法得到的结果有了根本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G k-ε模型 钝体绕流 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机翼非定常运动模式下动态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叶露 王元元 肖艳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9-542,559,共4页
基于RANS方程,通过刚性动网格技术实现对翼型和机翼典型运动模式的描述,采用双时间推进方法和Roe空间离散格式对流场求解,构建了一个非定常气动计算平台;以NACA0012翼型为算例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可信度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 基于RANS方程,通过刚性动网格技术实现对翼型和机翼典型运动模式的描述,采用双时间推进方法和Roe空间离散格式对流场求解,构建了一个非定常气动计算平台;以NACA0012翼型为算例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可信度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升力和俯仰力矩的最大计算误差分别为3%和10%,表明了该平台的可靠性。另外,还数值模拟了M6机翼的动态非定常流场,并分析了两种湍流模型对非定常流场激波的捕捉能力。结果表明非定常流动中S-A湍流模型对激波的捕捉较B-L模型更敏感。文中开发的非定常计算平台对进一步解决三维复杂流场的流动问题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机翼 非定常数值模拟 动态失速 减缩频率 湍流模型 刚性动网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水式贯流泵导叶特性非定常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付强 王振伟 +1 位作者 朱荣生 燕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2,116,共5页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无导叶、直导叶、弯导叶潜水式3种不同方案下的贯流泵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情况。研究表明:3种方案下潜水式贯流泵的有效扬程相差不大,弯导叶式贯流泵的效率较高,...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无导叶、直导叶、弯导叶潜水式3种不同方案下的贯流泵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情况。研究表明:3种方案下潜水式贯流泵的有效扬程相差不大,弯导叶式贯流泵的效率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出口速度流线分布规律;3种不同方案均在叶片进口处压力脉动幅值最大,导叶整流作用减小了由叶轮旋转产生的压力脉动,且导叶形状不同相应的压力脉动也不同,弯导叶的整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式贯流泵 导叶 非定常数值模拟 压力脉动 非设计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严流量对轴流涡轮轮缘径向封严非定常流动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张晶辉 田杨涛 陶佳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0,196,共8页
为了确定最小封严流量,非定常数值研究了封严流量对轴流涡轮径向封严结构封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封严流量的增大,盘腔内涡结构数量增加,封严间隙内旋转的入侵及出流结构的强度减弱;内侧轴向封严间隙内的非定常波动增大,直到内侧... 为了确定最小封严流量,非定常数值研究了封严流量对轴流涡轮径向封严结构封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封严流量的增大,盘腔内涡结构数量增加,封严间隙内旋转的入侵及出流结构的强度减弱;内侧轴向封严间隙内的非定常波动增大,直到内侧实现完全封严,继续增加封严流量,非定常波动减小。封严间隙内达到最大波动时的封严流量可以认为是实现完全封严的最小封严流量,这为试验条件下判断最小封严流量提供了一种参考准则。设计封严结构时优化封严结构的尺寸、在间隙内引入叠加封严流、封严齿上设计蜂窝结构等,都可以产生较大的非定常波动,以减小最小封严流量,提高封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封严流量 径向封严 轮缘封严机理 非定常数值模拟 涡轮盘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地面效应定常/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中清 白俊强 王元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3-1075,共3页
采用重叠网格技术,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飞行器起飞状态下增升装置的地面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选取GAW—1为基本翼型进行增升装置设计,进一步生成重叠网格,分别采用"虚拟运动地面"模式边界条件进行了计及地面效应定... 采用重叠网格技术,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飞行器起飞状态下增升装置的地面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选取GAW—1为基本翼型进行增升装置设计,进一步生成重叠网格,分别采用"虚拟运动地面"模式边界条件进行了计及地面效应定常流场数值模拟,以及飞行器运动模式进行了计及地面效应的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数值模拟方法之间对气动特性以及流场的影响,为飞行器地面效应数值模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效应 边界条件 重叠网格 定常/非定常数值模拟 增升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间距对低反力度压气机性能影响的二维非定常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仲奇 王松涛 张龙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18-2223,共6页
为进一步明晰低反力度压气机内部复杂流动机理,以低速低反力度吸附式压气机叶展中截面微元段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非定常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变轴向间距对低反力度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轴向间距缩短后,转子受下游静子势... 为进一步明晰低反力度压气机内部复杂流动机理,以低速低反力度吸附式压气机叶展中截面微元段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非定常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变轴向间距对低反力度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轴向间距缩短后,转子受下游静子势流的作用更为明显,近尾缘区域静压波动幅度增加、尾迹亏损加剧;在静子流道输运过程中,转子尾迹呈现出明显的离散趋势且与静子吸力面附面层干涉作用加剧,这导致静子通流损失增加12.976%,整机效率降低了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反力度压气机 轴向间距 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非定常模拟分析掘进面粉尘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方坤 王帅领 +1 位作者 王德明 陈汝豪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建立了压入式通风条件下掘进面全尺寸巷道模型,采用非定常离散相模型解算,得到了从掘进开始后0~5min的粉尘浓度分布图像,并生成了连续动画。模拟结果显示,在掘进机附近,粉尘主要从回风一侧向后扩散,在掘进巷道25~30m处,粉尘开始由回... 建立了压入式通风条件下掘进面全尺寸巷道模型,采用非定常离散相模型解算,得到了从掘进开始后0~5min的粉尘浓度分布图像,并生成了连续动画。模拟结果显示,在掘进机附近,粉尘主要从回风一侧向后扩散,在掘进巷道25~30m处,粉尘开始由回风侧向整个巷道扩散,沿巷道方向运移速度衰减很快,并且可以看出在掘进巷道前部存在2个涡流区域,使得粉尘从后方流经司机位置,可以考虑在司机位置后方及右侧面增设粉尘阻挡或捕获设施,以减少流经该处的粉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面 粉尘 非定常数值模拟 离散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定常流函数涡量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光正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20,共11页
对非定常流函数涡量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其中流函数一阶导数即速度项采用四阶精度的Hermitian公式,对流项由一般二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提高到四阶精度离散差分,包含温度方程在内的离散方程组采用ADI迭代方法求得定常解.以无... 对非定常流函数涡量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其中流函数一阶导数即速度项采用四阶精度的Hermitian公式,对流项由一般二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提高到四阶精度离散差分,包含温度方程在内的离散方程组采用ADI迭代方法求得定常解.以无内热体及有一内热体的封闭方腔内自然对流为例,进行了不同瑞利数(Ra)条件下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推导简单,求解精度高且计算稳定,适用于封闭腔内高瑞利数复杂混合对流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函数涡量方程 自然对流 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叶片离心泵蜗壳内二次流的非定常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佩剑 刘涛 +3 位作者 牟介刚 谷云庆 吴登昊 任芸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单叶片离心泵蜗壳内易形成二次流旋涡,容易诱发高幅值的压力脉动,严重时还会降低水泵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基于SST k-ω模型,对单叶片离心泵在典型工况下的非定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其内部流场和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 单叶片离心泵蜗壳内易形成二次流旋涡,容易诱发高幅值的压力脉动,严重时还会降低水泵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基于SST k-ω模型,对单叶片离心泵在典型工况下的非定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其内部流场和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对压力脉动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流量工况下,泵内流场均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的压力脉动特性,蜗壳第一断面压力脉动强度最低,第二断面压力脉动强度最高。压力脉动的主频均是叶片通过频率,随着流量的增加主频幅值呈现减小的趋势。进一步对单叶片离心泵的蜗壳内二次流的非定常特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流量工况下,蜗壳内均出现二次流旋涡,并随着叶轮旋转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蜗壳内的横向速度在额定流量下较小,在非额定流量下显著增大。该研究可为单叶片离心泵机组运行稳定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片离心泵 蜗壳 压力脉动 二次流 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超空泡形态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学伟 张亮 +2 位作者 于开平 张嘉钟 魏英杰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1,共6页
根据Logvinovich空泡截面独立膨胀原理发展了一种用于计算非定常通气超空泡形态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通气超空泡形态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模型速度,气体弹性,通气率,泄气率,流场压力、模型后体和空化器阻力系数都... 根据Logvinovich空泡截面独立膨胀原理发展了一种用于计算非定常通气超空泡形态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通气超空泡形态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模型速度,气体弹性,通气率,泄气率,流场压力、模型后体和空化器阻力系数都会对通气超空泡形态稳定性产生影响。不同类型和不同方式的扰动对通气空泡形态稳定性的影响不同,通气超空泡在受到扰动后表现出时间滞后性和振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超空泡 形态稳定性 独立膨胀原理 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湍流粘度的混流泵空化非定常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玉良 贺国 +2 位作者 明廷锋 丁江明 苏永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8-683,共6页
为了减少混流泵空化数值模拟误差和分析泵内空化压力脉动的特征,运用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对混流泵的空化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SST湍流模型和RNG湍流模型对混流泵空化数值模拟的影响,并利用湍流粘度修正后的RNG湍流模型对... 为了减少混流泵空化数值模拟误差和分析泵内空化压力脉动的特征,运用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对混流泵的空化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SST湍流模型和RNG湍流模型对混流泵空化数值模拟的影响,并利用湍流粘度修正后的RNG湍流模型对混流泵的空化性能进行了定常和非定常数值计算。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非空化时还是空化时,RNG湍流模型都比SST湍流模型计算的误差小;湍流粘度修正后,RNG湍流模型的误差进一步减小。通过对叶轮进出口和泵出口处的压力脉动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叶轮进口处的平均压力最小,但波动最剧烈;各监测点处压力脉动的主频为叶轮叶频,并且主频的幅值随着进口有效汽蚀余量的减少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空化 非定常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湍流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桨叶调节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模型飞逸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大庆 郭优 姜德政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9,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桨叶启闭规律对轴流转桨式水轮机飞逸过程的影响,采用三维非定常数值方法模拟了5种桨叶控制方式下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模型飞逸过程,对比分析了转速、流量、力矩和压力脉动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特性及桨叶表面压力分布和尾水管... 为了研究不同桨叶启闭规律对轴流转桨式水轮机飞逸过程的影响,采用三维非定常数值方法模拟了5种桨叶控制方式下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模型飞逸过程,对比分析了转速、流量、力矩和压力脉动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特性及桨叶表面压力分布和尾水管内流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以桨叶静止工况下的最大逸速为基准,在±10°内启闭桨叶对最大逸速影响范围为-6.6%~5.0%;在飞逸过程中打开桨叶会加剧外特性参数波动,尾水管中心部最大负压值可达初值的2.86倍,产生的偏心螺旋涡带诱发强烈低频脉动,不利于机组稳定;关闭桨叶可降低水流流速,减小压力脉动及改善尾水管流态,但需探究合理关闭方式以避免过大的转速最大上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飞逸过程 桨叶调节 启闭规律 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回流漩涡空化的非定常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袁建平 侯敬生 +3 位作者 付燕霞 胡纪伟 张皓阳 沈陈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4-30,共7页
为研究离心泵回流漩涡空化的非定常特性,采用ANSYS CFX 14.5,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RayleighPlesset方程的均相流空化模型,在小流量工况点0.4Q_d下,针对IS65-50-160离心泵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获得了回流漩涡空化的发展过程及叶轮叶片... 为研究离心泵回流漩涡空化的非定常特性,采用ANSYS CFX 14.5,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RayleighPlesset方程的均相流空化模型,在小流量工况点0.4Q_d下,针对IS65-50-160离心泵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获得了回流漩涡空化的发展过程及叶轮叶片前缘处的压力脉动特性,并与其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针对叶轮和叶片前缘处的压力脉动监测点进行了相位交叉性分析。结果表明:在0.4Q_d工况下,当空化系数σ=0.056时,回流漩涡的发展会随着叶片旋转而发生变化,且整个过程中存在3个旋转分量;叶轮进口面未出现旋转分量,而叶片前缘附近出现了3个旋转分量,其传播频率比分别为0.35、0.66与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进口回流漩涡空化 压力脉动 非定常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低空级间热分离初期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贾如岩 江振宇 张为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0-1317,共8页
采用耦合求解轴对称非定常NS方程与一维分离动力学方程的方法,对多级火箭低空级间热分离初期过程进行数值仿真。依据仿真结果描述低空级间热分离初期流场的两种典型结构:内部为喷管扩张段流动分离以及外部为级间缝隙横向喷流与超声速外... 采用耦合求解轴对称非定常NS方程与一维分离动力学方程的方法,对多级火箭低空级间热分离初期过程进行数值仿真。依据仿真结果描述低空级间热分离初期流场的两种典型结构:内部为喷管扩张段流动分离以及外部为级间缝隙横向喷流与超声速外流的干扰流场;给出两种典型流场结构中位于上面级弹体表面(喷管内)的流动分离点位置以及壁面压力分布随仿真时间的变化;初步估算流动分离线偏斜时内外流动分离区域对上面级弹体的干扰力矩。通过分析数值模拟与力矩估算结果,发现在低空级间热分离内外流场中流动分离激波后方形成的高压区域是上面级所受干扰力矩的重要来源。研究结论可为级间热分离过程干扰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方向,为级间热分离时序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 级间热分离 非定常数值模拟 喷管流动分离 横向喷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声速压气机转子失速先兆诱发机制的非定常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艳辉 李清鹏 +1 位作者 楚武利 张皓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1-496,共6页
针对某亚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采用多通道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其预失速性能(即失速起始过程)进行了时间精确的数值模拟。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环面高压斑的传播速度及其影响范围与已有的试验测量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数值模... 针对某亚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采用多通道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其预失速性能(即失速起始过程)进行了时间精确的数值模拟。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环面高压斑的传播速度及其影响范围与已有的试验测量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数值模拟合理地揭示出了突尖波产生的流体动力学机制。叶尖分离涡的形成及其在不同通道的传播是流动失稳过程中叶尖流场的主导特征。当叶尖分离涡的强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它的尾部会吸附在叶片通道的吸力面上。随着它的尾部向吸力面尾缘移动,它将诱发尾缘反流形成间隙溢流,即形成了"后返前溢"的流动现象,此时突尖波开始出现。因此,"后返前溢"现象可视为该压气机转子突尖波出现的开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非定常数值模拟 间隙流 失速先兆 叶尖分离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流近壁区非定常等离子体的流动控制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彩东 吴云 +2 位作者 张志波 代辉 李应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01-1909,共9页
为了揭示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在压气机内流近壁区的流动控制机理,建立了等离子体激励流动控制的计算模型,采用基于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湍流模型的尺度自适应雷诺平均/大涡(RANS/LES)混合模拟方法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非定... 为了揭示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在压气机内流近壁区的流动控制机理,建立了等离子体激励流动控制的计算模型,采用基于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湍流模型的尺度自适应雷诺平均/大涡(RANS/LES)混合模拟方法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的耦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机匣近壁区转子吸力面流动分离导致叶顶泄漏涡破碎并触发转子内部流动失稳。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与机匣近壁区流场相互作用产生诱导涡,诱导涡与叶顶泄漏涡发生耦合作用,促使叶顶泄漏涡产生周期性的振荡,抑制叶顶泄漏涡向转子前缘移动,机匣近壁区流场抵抗逆压力梯度的能力增强,有效地抑制转子吸力面流动分离,与定常等离子体激励相比流动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流动控制 近壁区内流 叶顶泄漏涡 压气机稳定性 非定常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