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非定向型职教师资养成模式 被引量:7
1
作者 郎群秀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7期51-56,共6页
职业教育专业门类的繁多性与发展性决定了其师资培养的开放性,职教师资"双师型"素质要求使得非定向型培养成为必然.与此同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包括普通高校在内的各类教育都具有支撑非定向型职教师资养成的可行性.因... 职业教育专业门类的繁多性与发展性决定了其师资培养的开放性,职教师资"双师型"素质要求使得非定向型培养成为必然.与此同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包括普通高校在内的各类教育都具有支撑非定向型职教师资养成的可行性.因此,应充分发挥现有高校的潜力,构建科学、合理的非定向型职教师资养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定向师资 定向师资 养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扬军 何晓民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71-73,77,共4页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具体内涵是什么,"三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职业院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对"三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和建设,这些都将是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三师型...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具体内涵是什么,"三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职业院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对"三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和建设,这些都将是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三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三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三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师教师 素质结构 培养模式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师资培养非定向的必要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郎群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第10期25-26,共2页
由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过渡是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职业教育专业门类的繁多性与发展性决定了其师资培养的开放性,职教师资"双师型"素质要求使得非定向型成为必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师资培养 开放性 “双师教师 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秀富 《当代教育论坛》 2016年第3期83-87,共5页
培养全科型教师是小学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职责。百色学院在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中,根据全科型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特点,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制定... 培养全科型教师是小学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职责。百色学院在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中,根据全科型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特点,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制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出"全程·融合·协同"的"双元制"基本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小学教师 培养模式 探索 实践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燕 刘素婷 +2 位作者 张顺利 成庆堂 徐存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6期55-58,共4页
通过对学生四年学习期间反思能力培养的整体规划,保证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循环上升;通过引导性反思、改进性反思、发展性反思和评价性反思四个阶段反思形式、技术和内容的分级设计,促进了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潜质的有效提升。通过... 通过对学生四年学习期间反思能力培养的整体规划,保证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循环上升;通过引导性反思、改进性反思、发展性反思和评价性反思四个阶段反思形式、技术和内容的分级设计,促进了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潜质的有效提升。通过构建“以反思为主线,全程、协作、互动型”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形成了一个培养未来新型教师的教育体系。在河南省迄今举办的三届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的成绩居全省高师院校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生 反思教师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培养模式的考察分析与我国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穆岚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5-66,共2页
在世界各国教师培养模式呈现出由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向非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师培养模式过渡的发展趋势的今天 ,我国教师培养模式也必须在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 教师培养模式 定向教师培养模式 非定向型教师培养模式 混合教师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资培养应向“非定向型”过渡
7
作者 杨秀兰 《职教论坛》 2004年第20期16-17,共2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随着我国市场体制建立以及相应的人事制度的改革,单纯的定向型体制的师资培养途径已不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高质量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方针,使之成为生气勃勃的开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基础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随着我国市场体制建立以及相应的人事制度的改革,单纯的定向型体制的师资培养途径已不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高质量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方针,使之成为生气勃勃的开放性体制,以焕发师资队伍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培养 定向 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教育硕士生融合型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23
8
作者 秦春生 李广平 魏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36,共7页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在“U-G-S”教师教育模式基础上,基于“融合的教师教育”理念,构建并实施的“体验–提升–实践–反思”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该模式在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教师教育者...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在“U-G-S”教师教育模式基础上,基于“融合的教师教育”理念,构建并实施的“体验–提升–实践–反思”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该模式在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整合基础教育研究资源以及提升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并为深化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建构产学合作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制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融合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 研究生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 被引量:37
9
作者 胡一宁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0,共4页
提倡反思性教学,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也在于教师。因此.教育的改革首先应该是教师的改革、教师教育的改革。要完成培养反思型教师这一任务,需要弄清何谓反思,何谓反思性教... 提倡反思性教学,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也在于教师。因此.教育的改革首先应该是教师的改革、教师教育的改革。要完成培养反思型教师这一任务,需要弄清何谓反思,何谓反思性教学,何谓反思型教师,并了解培养反思型教师的重要意义及几种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反思教师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乡村教师,振兴乡村教育
10
作者 刘哲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0期164-166,共3页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定向师范生培养是乡村教师来源的基本路径。文章以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研究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地方师专院校如何培养卓越的乡村教师,并得出分段联动、精筛优育、高...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定向师范生培养是乡村教师来源的基本路径。文章以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研究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地方师专院校如何培养卓越的乡村教师,并得出分段联动、精筛优育、高校政府学校协作、终身成长等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模式结论,助力乡村教师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 师专院校 广东茂名 定向培养模式 定向师范生 基本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海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I0008-I0008,共1页
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我国乡村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职业吸引力不足等。本课题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农村全科型“3+4”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一种适应乡村教育发展... 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我国乡村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职业吸引力不足等。本课题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农村全科型“3+4”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一种适应乡村教育发展需求、符合乡村教师专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本科层次 全科 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吸引力不足 结构性 理论和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高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盛兵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培养模式 珠江三角洲 教师 结合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现行师资培养模式的认识
13
作者 徐君 《教育管理研究》 1996年第3期44-47,共4页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有人预言,未来的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如何培养一批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又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新一代...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有人预言,未来的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如何培养一批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又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新一代人民教师,对于能否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培养 人民教师 教师培养模式 定向 教师资格 发展纲要 高等师范教育 国民素质 教育改革 初中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模式及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淑琴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1-44,共4页
当前,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有雪顿教师专业发展的体验模式、改造取向下的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G-U-S"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苏格兰全纳教师培养策略,这些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改... 当前,国内外新兴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有雪顿教师专业发展的体验模式、改造取向下的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G-U-S"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苏格兰全纳教师培养策略,这些教师教育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有:转变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方向及传统二元对立的教育教学观;搭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加强高校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地方政府以及中小学校的沟通及协作;注重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延长实习期,让现场实践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健全教师的专业情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顿教师专业发展体验模式 改造取向下的新加坡教师教育模式 美国临床实践教师教育模式 “G-U-S”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模式 苏格兰全纳教师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预防 被引量:5
15
作者 包水梅 陈志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
认为当前我国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落实“国优计划”面临系列挑战,如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内源性动力不足、教师教育基础薄弱、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培养模式有待创新、“乐教适教”优质生源甄选困难等。... 认为当前我国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落实“国优计划”面临系列挑战,如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内源性动力不足、教师教育基础薄弱、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培养模式有待创新、“乐教适教”优质生源甄选困难等。提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应转变价值观念,承担基础教育高水平师资培养的重要使命;调整教育学院定位,组建精良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协同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国优计划”各参与主体作用;创新培养模式,助力“国优计划”实现科学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建立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促使毕业生乐教、适教、胜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优计划 研究生教育 教师教育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培养模式 科学家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协同共生的美国新教育研究生院教师教育改革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武林 陈颖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8,共15页
为所有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师是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愿景。近年来,变革传统教师教育的呼声愈发高涨,这使得市场力量在美国教师教育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师教育由此显现出协同共生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为培养主体多样化、教师培养项目... 为所有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师是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愿景。近年来,变革传统教师教育的呼声愈发高涨,这使得市场力量在美国教师教育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师教育由此显现出协同共生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为培养主体多样化、教师培养项目定制化、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实践导向。新教育研究生院作为美国教师教育新兴的供给主体,面向合作学校/特定学科的师资供给和申请者的需求,基于多场域进行理论与实践融通的课程设计和循证性过程性评价,融合多方力量有效参到职前教师培养中。这种新模式对于我国探索多元协同的教师教育支持系统、关联共生的课程设置和实施循证性过程评价等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新教育研究生院 教师培养模式 临床实践教师 多元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实践中构建与完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德义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6X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教师教育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现代 实践 教师培养 教师培训院校 教师教育模式 师范院校 定向招生 定向培养 基础教育 教育事业 教育需求 教育发展 不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任务型”口语教学活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健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年第7期40-42,共3页
为了培养学生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教师在口语课上常常安排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对话、角色扮演、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等,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指定任务。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摆脱了以前简单的语言操作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教师在口语课上常常安排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对话、角色扮演、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等,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指定任务。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摆脱了以前简单的语言操作模式,要求学生用目的语做具体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即“为用而学,在学中用,学了就用”(赵维成,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活动 任务 实际交际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 角色扮演 实际问题 操作模式 口语课 目的语 语言 教师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型大学本土化的实践误区 被引量:9
19
作者 付八军 龚放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3,共7页
创业型大学的时代价值不体现在办学经费的筹措上,而主要体现在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以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以直接筹措经费作为主导目标的创业型大学建设路径不合国情。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底线与红线,注重学术创业的创... 创业型大学的时代价值不体现在办学经费的筹措上,而主要体现在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以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以直接筹措经费作为主导目标的创业型大学建设路径不合国情。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底线与红线,注重学术创业的创业型大学更加容易触犯这条底线与红线,其人才培养自然更受社会各界关注。无论基于哪个角度、通过哪种渠道、凭借哪种方法来推动大学向创业型大学发展,都必须抓住一个关键,那就是推动教师从传统型转向创业型。中国创业型大学本土化实践已经多年,令人遗憾并值得担忧的是,教师转型问题迄今未受应有重视且未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大学 本土化 知识生产模式 经费筹措 人才培养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市场化办学模式是高师改革的现实选择
20
作者 江青松 李立功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6-50,共5页
当前,如何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教办学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具体实际,我们认为,准市场化办学模式是高师改革的现实选择。 一 长期以来。
关键词 准市场化 高师院校 高师改革 办学模式 定向师范 现实选择 师范教育 高教资源 高师生 师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