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学校论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正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7-61,53,共6页
非学校论形成于本世纪60—70年代,主要流传于西方发达国家。因其对学校批判的深刻性和对现代教育改革的独到见解,很快引起了西方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虽然它由于其超历史条件的激进态度,没被西方各国政府采纳为本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方... 非学校论形成于本世纪60—70年代,主要流传于西方发达国家。因其对学校批判的深刻性和对现代教育改革的独到见解,很快引起了西方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虽然它由于其超历史条件的激进态度,没被西方各国政府采纳为本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方针,但是不可否认它在教育制度、学校组织形式、课程、教育方法等改革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要想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教育改革的动向,就必须了解非学校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学校论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试点学校急救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梁丹丹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3,共4页
我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而学校在培养学生急救意识,讲授急救知识,组织技能培训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急救教育从学校抓起是全面普及急救教育的源头。试点学校的急救教育发展如火如荼,进一步推进学校急救教... 我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而学校在培养学生急救意识,讲授急救知识,组织技能培训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急救教育从学校抓起是全面普及急救教育的源头。试点学校的急救教育发展如火如荼,进一步推进学校急救教育势在必行,但非试点学校急救教育的发展存在内忧外困,如对急救教育目标的认知不清晰、教学内容不聚焦、急救教学采取的方式方法不落地、教学评价不到位的内忧;法律权威需加强、专业师资历历可数、急救物质资源瓶颈凸显的外困。因此教学目标精准化、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评价体系科学化;急救普及,言出法随、教师培养,知行合一、专项投入,资源共享是促进非试点学校急救教育发展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伤亡 试点学校 急救教育 急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背后的理性──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17
3
作者 石鸥 刘丽群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6-70,共5页
学校天经地义是人们所推崇的,但美国教育社会学家伊里奇却耸人听闻地要否定学校,认为现代学校的弊端是把学校与教育、证书与能力、受教育与义务等同。他的“非学校化”思想貌似荒诞,却有着理性的基石,其中关于构建以“网络学习”为... 学校天经地义是人们所推崇的,但美国教育社会学家伊里奇却耸人听闻地要否定学校,认为现代学校的弊端是把学校与教育、证书与能力、受教育与义务等同。他的“非学校化”思想貌似荒诞,却有着理性的基石,其中关于构建以“网络学习”为主通道的“非学校化社会”思想、建立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实施以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思想等,都是有相当见地的。对我们拓宽教育空间、延伸教育时间、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学校功能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里奇 学校 学校化社会 学校化思想 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理论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廖春林 方帧云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3-44,共2页
通过对美国教育批评家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其对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如下几点启示:发掘人的自学本能、保障人的学习权、反思学校的作用、全面改革学校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建制。
关键词 伊里奇 学校化社会 学习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述评 被引量:8
5
作者 漆玲玲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2,共4页
伊里奇是“非学校化社会”理论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他认为,学校不仅不能有效地履行它的教育职能,而且妨碍真正的学习和教育,使教育发生异化,应废除学校。
关键词 伊里奇 学校化” 教育思想 教育职能 隐蔽课程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论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家军 杨洁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1,共5页
伊里奇是"非学校化"思想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他通过对作为现代宗教的学校神话和教育异化的批评,提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思想,并构建了"学习网络"的理想蓝图。伊里奇的思想对于... 伊里奇是"非学校化"思想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他通过对作为现代宗教的学校神话和教育异化的批评,提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思想,并构建了"学习网络"的理想蓝图。伊里奇的思想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实施终身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他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关于"学习网络"的设想过于理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里奇 学校化”思想 学习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匡维 朱巍蔓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4,共4页
伊里奇的"非学校化"思想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尽管他的思想极具颠覆性,并且不切实际,但其中对教育制度的分析却颇为精辟,以至于有学者将其思想归到制度教育学领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伊里奇的&... 伊里奇的"非学校化"思想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尽管他的思想极具颠覆性,并且不切实际,但其中对教育制度的分析却颇为精辟,以至于有学者将其思想归到制度教育学领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伊里奇的"非学校化"思想进行解读,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该思想,对新制度教育学的探讨也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里奇 学校 新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学校化”教育40年:从改革理想到教育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佳佳 韦珠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7,共11页
在借鉴伊万·伊里奇"去学校化"社会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约翰·霍尔特提出了"非学校化"教育的概念,指代一种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教育方式。为了强调与学校教育的不同,"非学校化"教育一度刻意与学校教... 在借鉴伊万·伊里奇"去学校化"社会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约翰·霍尔特提出了"非学校化"教育的概念,指代一种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教育方式。为了强调与学校教育的不同,"非学校化"教育一度刻意与学校教育保持对立,显现出了"为反对而反对"的特点。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它逐渐不再盲目反对学校教育体制,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自我建构上。"非学校化"教育实践的发展得益于"在家上学"群体,并一度成为"在家上学"群体最主要的教育方式。不过,随着"在家上学"运动的发展,"非学校化"教育逐渐成为了"在家上学"群体众多教育选择中的一种。未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非学校化"教育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其内涵与表现形式也将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化”教育 在家上学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非教育性现象探讨
9
作者 唐荣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0-13,共4页
教育改革应当消除学校非教育现象。矛盾性教育行为、迷信行为、非诚实行为、学校权力滥用行为、教师权力失衡行为和教育迷误行为等当前常见的学校非教育性现象。它们具有目的的混杂性、内容的多样性、方法的隐蔽性和结果的破坏性等特点... 教育改革应当消除学校非教育现象。矛盾性教育行为、迷信行为、非诚实行为、学校权力滥用行为、教师权力失衡行为和教育迷误行为等当前常见的学校非教育性现象。它们具有目的的混杂性、内容的多样性、方法的隐蔽性和结果的破坏性等特点。它们会迷惑学生思想,促成言行混乱;误导学习生活,妨碍智力发展;损害身体健康,影响机体发育;造成心灵创伤,破坏心理健全。陈旧文化观的遮蔽、新旧体制间的疏漏、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能力的欠缺等是其原因。学校建立教育者研究制度、教育督导制度、教育总结制度,使教育者成为研究者、鉴别者和反思者;建立社会参与制度,学校自觉成为被督促者等措施,对于减少或消除非教育性现象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师权力失衡 学校教育性现象 教育观念 原因 教育督导 教育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柳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7-78,共12页
'非学校化社会'(Deschooling Society)思想是一股产生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西方社会的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是七十年代国际上盛极一时的'非学校化'运动的理论依据;也是当代资产阶级教育未来学的重要派别之一.该思想曾在... '非学校化社会'(Deschooling Society)思想是一股产生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西方社会的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是七十年代国际上盛极一时的'非学校化'运动的理论依据;也是当代资产阶级教育未来学的重要派别之一.该思想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长期的、激烈的争论,并对七、八十年代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一定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化社会 伊里奇 教育改革 激进主义 八十年代 学习过程 社会批判理论 学校教育 偶然学习 机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利民办学校法人类型再造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海鹏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4-40,共7页
基于捐资办学立法假设、非营利法人财团法人化研究倾向以及法人类型法定立法体例,目前通说将非营利民办学校统一定性为捐助法人。此种定性与我国捐资办学、出资办学并存的现实不符,不当限缩了举办者的法人类型选择空间,且与捐助法人的&q... 基于捐资办学立法假设、非营利法人财团法人化研究倾向以及法人类型法定立法体例,目前通说将非营利民办学校统一定性为捐助法人。此种定性与我国捐资办学、出资办学并存的现实不符,不当限缩了举办者的法人类型选择空间,且与捐助法人的"他律"特征相冲突。因此,应承认社团型非营利民办学校,从而形成社团型与财团型非营利民办学校并存的二元体系。非营利民办学校二元体系再造不影响非营利民办学校的公益属性,且可在《民法总则》及民办教育立法中寻得解释空间。它体现了对非营利民办学校从类型限制到行为规制的范式转变,需要近亲属任职及高薪限制、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价及公益诉讼等配套机制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利民办学校 营利法人 捐助法人 公益法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双语学校化学英语词汇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伟 《化学教学》 CAS 2011年第2期14-15,共2页
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提出有必要在非双语学校实施化学英语词汇的教学,并对其实施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双语学校 化学英语词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公私立学校并存发展的前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天山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34,共4页
当前教育新现象不断涌现,形成一系列热点,如“办学办班热”、“收费热”等.凡此种种,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笔者认为,上述现象是教育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图生存求发展的自然反映.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引进、吸纳市场机制,公... 当前教育新现象不断涌现,形成一系列热点,如“办学办班热”、“收费热”等.凡此种种,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笔者认为,上述现象是教育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图生存求发展的自然反映.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引进、吸纳市场机制,公私立学校并存发展将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立学校 基础教育 私立教育 现行教育体制 公立学校 高等教育 市场经济 受教育者 必然趋势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观念和行动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晋宽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6,共3页
美国80年代对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要求导致了无数研究报告和讨论文章的发布,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学校和学区的教育变革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办学水平。目前,许多试图改进学校的有效性的计划和方案正在实施之中,并伴... 美国80年代对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要求导致了无数研究报告和讨论文章的发布,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学校和学区的教育变革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办学水平。目前,许多试图改进学校的有效性的计划和方案正在实施之中,并伴随着一系列指导学校改革实践的观念和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改革 当代美国 学校改善 公立学校 选择性 大学生 磁石学校 教育质量 改革实践 教育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校教育功能替代
15
作者 张行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6-19,15,共5页
论学校教育功能替代①张行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近几年,教育功能研究一度成为教育理论界的热点。许多学者不仅阐释了教育的显性功能和正向功能,而且进一步探讨了教育的隐性功能和负向功能;有的学者针对教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教育... 论学校教育功能替代①张行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近几年,教育功能研究一度成为教育理论界的热点。许多学者不仅阐释了教育的显性功能和正向功能,而且进一步探讨了教育的隐性功能和负向功能;有的学者针对教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教育功能的释放与阻滞”的命题;也有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功能 功能替代 功能需求 教育功能研究 负向功能 学校化社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 功能系统 社会结构 教育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扩大学校选择权利的改革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景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前,澳大利亚正在推进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目的的全面教育改革,扩大家长选择学校的权利是这些改革手段之一。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澳大利亚沃仑冈(Wollongong)大学研究生院院长Ken Gannicott认为。
关键词 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 学校政策 学校选择 教育凭证 家长选择 澳大利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改革手段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里奇终身教育思想探微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红亚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15,共5页
在社会批判理论、无政府主义理论和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影响下,美国教育理论家伊里奇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非学校化社会"主张,认为学校教育是导致美国贫困加剧和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学习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和人际关系,... 在社会批判理论、无政府主义理论和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影响下,美国教育理论家伊里奇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非学校化社会"主张,认为学校教育是导致美国贫困加剧和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学习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和人际关系,校外学习更有价值,学校教育不等于教育的全部,学习网络是理想的教育形式。他的观点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吻合,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极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里奇 学校化社会 终身教育 探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罗·古德曼教育思想述评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共8页
保罗·古德曼(Paul Goodman,1911—1971)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批评家、教育批评家和文学家。本世纪60年代初,正当美国朝野大多寄厚望于公立学校,要求学业优异,强调精英教育,以与苏联相抗衡之时,却有一支异军突起。这派人士激烈地批... 保罗·古德曼(Paul Goodman,1911—1971)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批评家、教育批评家和文学家。本世纪60年代初,正当美国朝野大多寄厚望于公立学校,要求学业优异,强调精英教育,以与苏联相抗衡之时,却有一支异军突起。这派人士激烈地批评美国现行的公立学校制度,谋求从幼儿园到学校的根本变革。其著名的发难者即是古德曼。他被认为是新急进派的代言人,“自由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德曼 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 公立学校制度 自由选择 学校 儿童 学者团体 述评 选择学校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罡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1,共4页
我国的公民教育在内容构建上可以按照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的逻辑顺序来设计。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探讨了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横向分为学校教育系统和非学校教育系统两个方面;纵向强调整体规划、分段实施、有效衔接... 我国的公民教育在内容构建上可以按照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的逻辑顺序来设计。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探讨了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横向分为学校教育系统和非学校教育系统两个方面;纵向强调整体规划、分段实施、有效衔接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学校教育系统 学校教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课堂主渠道”观点——重塑柯登地先生“课堂主渠道”信心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明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6,共7页
“课堂主渠道”观点批判的实质,就是否定学校教育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否定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依然起着主渠道作用;它是当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火”现象中的典型事例,非常值得重视。此论的错误根源在... “课堂主渠道”观点批判的实质,就是否定学校教育在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否定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依然起着主渠道作用;它是当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火”现象中的典型事例,非常值得重视。此论的错误根源在于,缺乏对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误解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关系。正确理解“课堂教学主渠道”观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辩证地看待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批判观,正确对待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要立足于教育改革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