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处罚性监管能预测公司违规吗?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春峰 黄盼 房振明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125,共14页
基于中国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财务报告问询函对非处罚性监管是否能有效预测公司违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违规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且能够提高收函公司未来财务违规稽查的可能性。进一步渠道分析发现,问询函对公司违规... 基于中国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财务报告问询函对非处罚性监管是否能有效预测公司违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违规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且能够提高收函公司未来财务违规稽查的可能性。进一步渠道分析发现,问询函对公司违规被稽查的预测效果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司治理环境越差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此外,问询函细分特征也会显著影响公司违规的预测效果。非处罚性监管机制对于公司违规行为具有前瞻性预测作用,研究对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治理及防范公司违规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处罚性监管 问询函 公司违规 财务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处罚性监管、公司违规与风险承担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建勇 张雪琪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1,共5页
本文选取2006-2016年我国被披露违规事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以问询函为代表的非处罚性监管对公司违规的监管作用以及产权性质对监管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公司违规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非处罚性监管与公司... 本文选取2006-2016年我国被披露违规事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以问询函为代表的非处罚性监管对公司违规的监管作用以及产权性质对监管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公司违规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非处罚性监管与公司违规正相关,即非处罚性监管有助于发现并披露公司违规行为;国有企业非处罚性监管与公司违规之间关系的敏感性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即非处罚性监管对国有企业违规的监管作用要弱于非国有企业;公司违规与风险承担正相关,即公司违规程度越严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处罚性监管 问询函 公司违规 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处罚性监管与高管薪酬契约:基于问询函的证据 被引量:5
3
作者 邓祎璐 陈运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5,共12页
问询函作为证券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的重要途径,主要针对高管法定责任内的信息披露问题且密切关注高管薪酬。考察问询函监管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后发现,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水平和超额薪酬,这种治理作用在财务报告问... 问询函作为证券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的重要途径,主要针对高管法定责任内的信息披露问题且密切关注高管薪酬。考察问询函监管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后发现,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水平和超额薪酬,这种治理作用在财务报告问询函或年报问询函中更明显。进一步地,财务报告问询函特征、市场化水平、产权性质、盈余管理程度以及两职合一均会影响非处罚性监管对高管薪酬契约的治理效果。此外,问询函还减少了高管在职消费和超额在职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处罚性监管 问询函 高管薪酬 在职消费 资本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处罚性监管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问询函监管的证据 被引量:6
4
作者 章贵桥 张东旭 田佳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68,共12页
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受到非处罚性监管后,权益资本成本会显著提高;公司的延期回函行为、问询函程序和内容的复杂程度会增强非处罚性监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而上市公司所在行业上... 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受到非处罚性监管后,权益资本成本会显著提高;公司的延期回函行为、问询函程序和内容的复杂程度会增强非处罚性监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而上市公司所在行业上一年的收函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非处罚性监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进一步通过检验其内在影响机理证实,交易所的监管问询会将公司的“坏消息”曝光在聚光灯下,通过损害公司声誉、加剧公司风险,进而增加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处罚性监管 权益资本成本 问询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会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吗?——来自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颜敏 陈柯帆 闫明杰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58,共5页
与证监会的各项处罚性监管措施不同,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属于非处罚性监管,以问询的性质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其信息披露。本文以2014—2017年5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实证检验了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 与证监会的各项处罚性监管措施不同,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属于非处罚性监管,以问询的性质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其信息披露。本文以2014—2017年5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实证检验了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缩小样本,以收到问询函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当年收到问询函的数量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收到的问询函越多,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处罚性监管 财务报告问询函 会计信息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处罚性监管改善了上市公司信息环境吗?--基于分析师行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蓉蓉 李远慧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8,共11页
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交易所问询函监管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被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公司,分析师跟踪数目更多,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更低、准确度更高、分歧度更小;交易所问询函包含的问题... 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交易所问询函监管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被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公司,分析师跟踪数目更多,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更低、准确度更高、分歧度更小;交易所问询函包含的问题数越多,需要中介机构或独立董事发表专业核查意见,涉及内部控制、收入等明确内容以及关联交易或并购等重大事项时,分析师跟踪数目更多,盈余预测乐观度更低、准确度更高、分歧度更小;分析师声誉越高、行业专长越高,对被问询的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交易所问询函监管会使分析师预测修正频率增加,有利于提高盈余预测准确度、降低分歧度,还能通过分析师渠道发挥一定的溢出效应,促进分析师整体盈余预测乐观度的降低、准确度的提升。所以,交易所问询函监管能够通过分析师渠道发挥外部治理效应,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处罚性监管 分析师跟踪 分析师盈余预测 信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非处罚性监管与IPO审核问询——基于科创板注册制的证据 被引量:49
7
作者 鲁桂华 韩慧云 陈运森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0,共8页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IPO注册制是资本市场重要改革,而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中的作用是重要但尚未深入研究的话题。基于证监会对事务所行政监管的数据以及科创板的独特场景,本文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受到非处罚性监管这一政府监督之后,是否会...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IPO注册制是资本市场重要改革,而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中的作用是重要但尚未深入研究的话题。基于证监会对事务所行政监管的数据以及科创板的独特场景,本文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受到非处罚性监管这一政府监督之后,是否会对强调市场监督的注册制IPO审核问询过程产生影响。结果发现,会计师事务所被非处罚性监管的次数越多,IPO客户会收到更多轮数的审核问询函和更多的问题数目,IPO客户的回函时间更长,IPO客户的审核时间更长,发行市盈率更低,上市后股票收益波动率更高。结果表明,政府监督在IPO市场化改革中的联动作用,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和“促进中介机构声誉机制的发挥”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 科创板 审核问询 非处罚性监管 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能抑制异常股价波动吗?——基于问询函和关注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斯瑾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2-77,共6页
本文选择2016—2020年期间因股价上涨性异常波动受交易所发函问询关注的304次事件作为对象,分析了异常波动股价受到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后的市场反应,并进一步探讨投资者关注度的调节作用。实证发现:股价上涨性异常波动在受到交易所的非... 本文选择2016—2020年期间因股价上涨性异常波动受交易所发函问询关注的304次事件作为对象,分析了异常波动股价受到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后的市场反应,并进一步探讨投资者关注度的调节作用。实证发现:股价上涨性异常波动在受到交易所的非处罚性监管后具有显著的负市场反应,这一结果在不同市场、规模和业绩企业中相同,平均超额收益率在被发函前一个交易日达到9%以上,在被发函后下降到-3.6%。被出函后股价的下降幅度、收益率在不同市值和不同业绩企业中表现出异质性。此外,投资者关注度对非处罚性监管的负市场反应承担着先增强后削弱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价异常波动 非处罚性监管 市场反应 投资者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处罚性市场监管、混合股东治理与公司违规——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9
作者 马亚民 刘丽娜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6,共14页
以问询函与关注函为代表的非处罚性市场监管以及国有股权与非国有股权相互制衡形成的混合股东治理机制为切入点,基于2014—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抑制公司违规频发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非处罚性市场监管与混合股东治理... 以问询函与关注函为代表的非处罚性市场监管以及国有股权与非国有股权相互制衡形成的混合股东治理机制为切入点,基于2014—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抑制公司违规频发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非处罚性市场监管与混合股东治理均能够导致公司违规减少,二者呈现互补关系,该互补关系主要源自混合股东治理对关注函性质监管效力的正向调节作用、混合股东治理对问询函与关注函类型监管效果的传导功能以及问询函与关注函对混合股东治理效果的传导功能;收函次数、函件文本长度等非处罚性市场监管力度越强时,上述效果越为明显,且收函次数对公司违规趋势的监管效力更强。准自然实验结果显示,2017年《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修订稿出台能够增强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非国有产权、高效的司法行政环境与管理层法律背景有利于非处罚性市场监管与混合股东治理监督功能的发挥,非处罚性市场监管与混合股东治理引致的公司违规减少能够进一步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一线金融监管与混合所有制的制度合力保障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内在逻辑,为决策层有效预防微观市场失范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罚市场监管 混合股东治理 公司违规 投资者保护 司法行政环境 管理层法律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来自年报问询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锦余 黄纪晨 +1 位作者 李向莉 李玥萤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9,共8页
如何优化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非行政处罚性监管角度探讨年报问询函及其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发现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问询力度越强,即问题数量越多、... 如何优化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非行政处罚性监管角度探讨年报问询函及其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发现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问询力度越强,即问题数量越多、问询次数越频繁、问询语调越负面,越有助于发挥年报问询函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法治水平、投资者关注和媒体负面报道会强化年报问询函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正向影响,而政治关联会削弱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结论既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提供了经验启示,又为我国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有效性增添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报问询函 企业社会责任 行政处罚监管 管制压力 市场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交易所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效应分析--基于会计监管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明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31-135,共5页
近年来,非行政处罚性监管这一行政手段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其监管效应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会计监管视角,剖析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实质,并分别从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契约理论视角解读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效应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 近年来,非行政处罚性监管这一行政手段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其监管效应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会计监管视角,剖析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实质,并分别从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契约理论视角解读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效应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预期效应主要表现在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发现契约设计缺陷、识别机会主义行为和防范财务舞弊四个方面,其非预期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实施环境、关联制度、非直接参与主体和监管路径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监管 信号传递理论 有效契约理论 预期效应 预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行政处罚性监管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交易所问询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振洋 王雨婷 陈佳宁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1-200,共20页
自信息披露直通车改革后,非行政处罚性监管——交易所问询函逐渐成为我国监管机构的重要监管措施。本文以2014—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收到问询函对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收到问询函... 自信息披露直通车改革后,非行政处罚性监管——交易所问询函逐渐成为我国监管机构的重要监管措施。本文以2014—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收到问询函对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收到问询函的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更低,且收到问询函的次数越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律风险和问询函问题分类会影响问询函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基于中介效应检验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问询函能够加剧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现金持有水平,从而导致企业投资不足,降低企业投资效率。结论意味着交易所问询函能够对企业投资效率发挥作用,丰富了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监管 问询函 投资效率 法律风险 问询函问题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财报问询函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仲怀公 王垒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1,共10页
现有研究重点探讨了财报问询函与审计行为的关系,非财报问询函对审计行为的影响尚不得而知。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寻非财报问询函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的非财报问询函数量越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 现有研究重点探讨了财报问询函与审计行为的关系,非财报问询函对审计行为的影响尚不得而知。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寻非财报问询函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的非财报问询函数量越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非财报问询函更有利于形成客观的审计意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财报问询函通过揭示企业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决策。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低、信息披露质量低以及没有超额配置审计师的样本中,非财报问询函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以问询函类型为切入点,深化了监管问询函与审计行为的相关研究,也为探索构建“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协同监管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报问询函 审计意见 信息披露 非处罚性监管 审计质量 审计费用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所监管函经济后果分析——基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浩哲 彭辰雨 王静远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5,3,共8页
监管函是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兴起但并未受到学界重视的监管手段。本文通过对深交所监管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监管函对收函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有抑制作用,且不同特征的函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不同。监管函对盈余管理作用的一个潜在渠道... 监管函是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兴起但并未受到学界重视的监管手段。本文通过对深交所监管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监管函对收函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有抑制作用,且不同特征的函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不同。监管函对盈余管理作用的一个潜在渠道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更加谨慎,反映在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提升,以及要求的审计费用增加。监管函作为一种非处罚性监管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非处罚性监管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所监管函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浩哲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68,共6页
本文通过对深交所监管函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监管函的收函公告会使市场产生显著的负面反应。从传递潜在信息的角度看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越高,监管函造成的经济后果越严重,但对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较高的公司,收函时对超额回报... 本文通过对深交所监管函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监管函的收函公告会使市场产生显著的负面反应。从传递潜在信息的角度看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越高,监管函造成的经济后果越严重,但对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较高的公司,收函时对超额回报率的影响相对较低。从函件本身的角度看,由于深交所上市公司整体体量较小,涉及并购信息的监管函带来的市场反应为负,而涉及诉讼信息的监管函也会带来负面的市场反应;同时,所收函件中包含风险信息的公司与其他公司存在差异,但该内容仍会带来负面影响。结论表明,监管函作为一种非处罚性监管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 盈余管理 市场反应 非处罚性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询函监管与银行信贷决策的改善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慧华 方军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84,共18页
近年来,证券交易所推行的问询函监管逐渐成为保障和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机制,其实施效果自然成为监管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银行的角度研究问询函监管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溢出效应,具体考察问询函监管对银行信贷决策的... 近年来,证券交易所推行的问询函监管逐渐成为保障和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机制,其实施效果自然成为监管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银行的角度研究问询函监管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溢出效应,具体考察问询函监管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公司被出具问询函后,银行的贷款利率显著更高,贷款期限显著更短,银行贷款要求提供担保的可能性和比例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处于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情境中,或银行对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较为关注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幅度更加显著,不过,贷款期限、担保要求等非价格条款并没有显著差异。同时,问询函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在银企之间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时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发现公司收到问询函以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显著提高,这表明信息风险是问询函监管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一个可能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监管 交易所问询函 银行信贷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