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用三参明目膏方治疗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1
作者 钟润芬 庞健丽 +1 位作者 李春秀 谢祥勇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加用自拟三参明目膏方治疗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50例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口服羟苯磺酸钙片联合... [目的]观察加用自拟三参明目膏方治疗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50例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口服羟苯磺酸钙片联合自拟中药三参明目膏方治疗。两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及内皮素(ET-1)、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改善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ET-1、Hcy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量、渗出灶面积、出血灶面积均减少,且治疗组眼底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自拟三参明目膏方治疗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眼底情况,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增殖视网膜病变 三参明目膏方 羟苯磺酸钙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先后应用顺序不同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郑晖 赵晓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先后应用顺序不同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41例(72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先后应用顺序不同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41例(72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顺序1组21例(33眼),顺序2组20例(39眼)。顺序1组采用连续3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后进行PRP,顺序2组完成PRP后连续3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BCVA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6、9、12个月,顺序1组BCVA低于顺序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CMT逐渐降低,且治疗后6、9、12个月,顺序1组CMT低于顺序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PRP先后应用顺序不同均能有效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是先应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后行PRP治疗的BCVA更低,视力改善更佳,CMT下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玻璃体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2
3
作者 安鑫 焦剑 +1 位作者 魏文斌 张茉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90-794,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05/07于北京同仁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就诊的重度NPDR患者120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两...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05/07于北京同仁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就诊的重度NPDR患者120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60眼,对照组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60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方法(OCT)对眼底视网膜结构及血流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 1、2 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VD)、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VD)、脉络膜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治疗后2 mo观察组患者自觉视力改善率及BCVA明显优于对照组,黄斑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 mo BCVA较治疗前均增高(P<0.05)。治疗后1 d, 1、2 mo观察组SVD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DVD及脉络膜血流密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CMT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可以有效改善全视网膜激光术后的眼底微循环情况,减少视网膜光凝导致黄斑水肿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重度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黄斑水肿 视网膜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OCTA表现
4
作者 代梦欢 李冬莉 +5 位作者 崔忆辛 申璐 李齐瑞 饶玲娜 郭姝蓉 袁玲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不同程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表现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糖尿病患者77例77眼,分为非DR组(NDR,23眼)和NPDR组(54眼),其中轻度NPDR(20眼)、中度NPDR(20眼)和重度NPDR(14眼...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探讨不同程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表现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糖尿病患者77例77眼,分为非DR组(NDR,23眼)和NPDR组(54眼),其中轻度NPDR(20眼)、中度NPDR(20眼)和重度NPDR(14眼)。NDR组与NPDR组的黄斑区中央凹无血管区(FAZ)面积、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密度(SSP和DSP)、视力(LogMAR)进行比较,不同程度NPDR的视力、FAZ面积、SSP和DSP水平进行比较,FAZ面积、视力、SSP和DSP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DR组相比,NPDR组的视力值(LogMAR)、黄斑区FAZ面积增大,SSP和DSP降低(P<0.05);不同程度NPDR的视力、FAZ面积、SSP和DSP水平差异显著(P<0.05)。视力(LogMAR)、FAZ面积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SSP和DSP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随着NPDR病情的进展,视力(LogMAR)、FAZ面积增大,SSP和DSP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 视力 黄斑区中央凹无血管区面积 浅层毛细血管丛 深层毛细血管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中成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网状meta分析
5
作者 朱梦霞 彭思萍 +3 位作者 吴宗壁 刘德亮 张琳琳 徐明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160-163,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口服中成药联合羟苯磺酸钙(CD)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3月26日中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口服中成药治疗NPDR的... 目的综合分析口服中成药联合羟苯磺酸钙(CD)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3月26日中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口服中成药治疗NPDR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 Risk of Bias(ROB)1.0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使用ADDIS 1.16.8及Stata 15.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并绘制相关图形。结果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疗效排序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CD>芪明颗粒联合CD>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CD>双丹明目胶囊联合CD>单用CD;中成药联合CD的不良反应均比单独使用CD少。结论口服中成药联合CD治疗NPDR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CD,且安全性更佳,但受到研究质量及数量限制,望日后得到更多高质量研究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羟苯磺酸钙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技术的中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总结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小翠 杨智华 +2 位作者 谢毅强 李瑞 程亚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6期21-28,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技术对中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搜索并整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NPDR的文献,限定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构建方剂数据库,...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技术对中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搜索并整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NPDR的文献,限定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构建方剂数据库,对有关方药进行频数、性味、归经、功效统计。对有关药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NPDR的用药规律以及核心配伍。对核心药对运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Uniprot、Gene Cards构建“成分-靶标”网络,配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分子对接。利用R语言对有关的基因进行GO分类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对中医药治疗NPDR的107个处方分析得到常用药物10味,其中黄芪、生地、三七使用频次最高。四气以寒、平、温性为主;五味以苦、甘味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肺、肾经。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有7个,其中黄芪-生地、黄芪-三七、生地-三七居前3位。对黄芪-生地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可知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主要的作用靶点包括TP53、SERPINE1、VEGFA、TNF等。KEGG与GO富集通路显示相关中药有效成分与细胞增殖、细胞对化学应激及细胞对脂多糖反应等有关。核心靶点蛋白和核心活性成分对接的自由能计算结果显示,黄芪-生地药对中的核心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和NPDR中的关键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作用。结论中医治疗NPDR的高频药对为黄芪-生地,其成分可能通过多靶点对多通路发挥调控作用,可为临床、基础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手术时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祺 冯劼 +1 位作者 程旭康 陈建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手术时机。方法: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眼,按白内障手术时间分为三组。A组:未行全视网膜光凝;B组:全视网膜光凝≤3mo;C组:全视网膜光凝≥6mo。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用OCT评... 目的:探讨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手术时机。方法:严重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眼,按白内障手术时间分为三组。A组:未行全视网膜光凝;B组:全视网膜光凝≤3mo;C组:全视网膜光凝≥6mo。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用OCT评估术前、术后1,6mo的黄斑厚度、黄斑水肿发生率。结果:术后6mo,三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0.3%,30.6%,4.4%,B组分别与A组和C组相比,黄斑水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10.120;P<0.05)。同时,最佳矫正视力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24,12.101;P<0.05)。结论:眼底光凝术后短期内施行白内障手术,有增加术后黄斑水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期手术联合曲安奈德术后球内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郑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06-908,共3页
目的:研究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ng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采用增殖期手术联合曲安奈德术后球内注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2例共96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目的:研究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ng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采用增殖期手术联合曲安奈德术后球内注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2例共96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47眼),研究组41例(49眼)。对照组给与增殖期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安奈德术后球内注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消退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相比术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血管消退率和无灌注区消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DR患者实施手术联合曲安奈德术后球内注射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速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消退,有效改善视功能,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手术 曲安奈德 球内注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茸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好杰 徐海娥 张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鹿茸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羟苯磺酸钙,2片/次,3次/d,口服。治疗组40例鹿茸方(鹿角片、补骨脂、肉苁蓉、熟... [目的]观察鹿茸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羟苯磺酸钙,2片/次,3次/d,口服。治疗组40例鹿茸方(鹿角片、补骨脂、肉苁蓉、熟地、菟丝子、黄芪、益母草、怀牛膝,加工成胶囊颗粒),5g/粒,2粒/次,3次/d。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视力、眼底、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眼,有效47眼,无效17眼,总有效率78.7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38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6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眼底病变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表现积分两组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视力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鹿茸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消渴 鹿茸方 羟苯磺酸钙 临床表现积分 视力 眼底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邢晓梅 《北方药学》 2015年第8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49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其保持在常规水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早晚分服,1剂...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49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其保持在常规水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早晚分服,1剂/d,同时进行针刺治疗,5次/周。一疗程六周,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在视力,眼底、视网膜电图Ops波振幅、视野平均光敏度及中医证候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化瘀通络 益气养阴 增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明颗粒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0
11
作者 范艳萍 李勇峰 +2 位作者 陈国亮 王辉辉 林彦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60-2263,共4页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6-01/2017-11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4例120眼,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6-01/2017-11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4例120眼,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60眼和试验组47例60眼。对照组施以羟苯磺酸钙治疗,试验组施以芪明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与治疗6mo后的黄斑中心厚度改善情况、视网膜循环时间、最佳矫正视力恢复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厚度、视网膜循环时间及视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试验组的黄斑中心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视网膜循环时间和对照组无差异,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57%),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芪明颗粒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优于羟苯磺酸钙,能够提升患者的视力,改善黄斑水肿情况,缩短视网膜循环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明颗粒 增殖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黄孔乾 沈朝兰 +3 位作者 唐芬 钟海彬 赵昕 崔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NPDR)合并黄斑水肿(DME)对黄斑区血流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10/2019-04在我院确诊的sNPDR合并DME患者30例30眼,根据治疗...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NPDR)合并黄斑水肿(DME)对黄斑区血流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10/2019-04在我院确诊的sNPDR合并DME患者30例30眼,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A组15例15眼采用“1+PRN”方案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7d后行PRP治疗,B组15例15眼采用单纯PR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黄斑区6mm×6mm浅层毛细血管(SCP)和深层毛细血管(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A组患者术后2wk,1mo DCP血流密度显著增加、CMT明显降低、BCVA明显改善(均P<0.05),B组患者术后1mo CMT降低、BCVA改善(均P<0.05)。术后2wk、1mo,A组患者DCP血流密度较B组明显增加(43.37%±2.72%vs 41.03%±2.60%,45.01%±2.28%vs 41.20%±2.43%,均P<0.05),CMT较B组明显降低(303.4±30.36μm vs 329.60±31.47μm,268.67±30.27μm vs 319.40±28.63μm,均P<0.05),BCVA(LogMAR)较B组明显改善(0.28±0.11 vs 0.40±0.13,0.23±0.14 vs 0.38±0.15,均P<0.05)。结论:抗VEGF联合PRP治疗sNPDR合并DME患者短期内可有效增加DCP血流密度,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血流密度 重度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光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英 高娜 +3 位作者 黄群 田霞 赵敏 曾学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和视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9-12期间我院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和视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9-12期间我院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55例110眼、对照组55例110眼,对照组参考相关指南根据患者病情程度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mo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mo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黄斑水肿情况评分、黄斑视网膜体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视功能(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以及血清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HIF-1)]。结果:治疗3mo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mo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mo后,两组患者黄斑水肿情况评分、黄斑视网膜体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3mo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mo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HIF-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可能通过降低VEGF、HIF-1表达改善症状,促进视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气阴两虚 血瘀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眼部雾化治疗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东东 尤良震 +2 位作者 曹慧 方朝晖 管玉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VP)眼部雾化治疗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诊疗,观察组在常规诊疗上加用BVP眼部雾化。比较2组视力、眼底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各血糖...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VP)眼部雾化治疗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诊疗,观察组在常规诊疗上加用BVP眼部雾化。比较2组视力、眼底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各血糖指标、VEGF、PEDF、TNF-α、NO、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8%(25/33),优于对照组的36.3%(12/33)(P<0.05);2组视力、眼底情况、中医证候积分、VEGF、PEDF、TNF-α、NO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2组各血糖指标较干预前有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BVP眼部雾化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灯盏花素 眼部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成像应用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的临床筛查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淼 李淑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成像(OCTA)应用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30例NPDR患者(NPDR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OCTA检查,对其黄斑中心凹无...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成像(OCTA)应用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30例NPDR患者(NPDR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OCTA检查,对其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的面积、周长、圆度变化以及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和视盘盘周放射状毛细血管层(RPC)上侧、下侧、鼻侧、颞侧4个象限的血流密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NPDR组患者黄斑区SCP和视盘RPC 4个象限的血流密度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43.68±3.03vs.46.98±3.04、42.79±3.17vs.50.45±2.25、43.21±2.67vs.47.44±2.42、44.21±3.22vs.51.72±5.32、46.43±3.54vs.53.02±2.62、45.97±3.67vs.52.53±2.82、44.63±2.73vs.48.19±3.67、41.73±3.15vs.45.12±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PDR组患者FAZ面积和周长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大[(0.50±0.06vs.0.43±0.47)mm2、(3.10±0.21vs.2.87±0.22)mm],圆度较对照组明显变小[(0.63±0.05vs.0.67±0.05)%],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OCTA可检测出NPDR的早期视网膜微结构改变,可作为NPDR的辅助筛查,为早期诊治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成像(OCTA)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 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RPC) 中心凹无血管区(FA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OCTA分析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占荣 臧冬晓 +4 位作者 刘华 郝义 王秋静 宋琛 王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80-1785,共6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血流各项指标,分析NPDR各期黄斑区微循环的特点。方法:采用OCTA分别对正常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N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N...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血流各项指标,分析NPDR各期黄斑区微循环的特点。方法:采用OCTA分别对正常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N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NPDR患者行OCTA检查,测定黄斑3mm×3mm范围内血流密度(VD),旁中心凹VD、中心凹VD。结果:深层3mm×3mm VD、深层旁中心凹VD、深层中心凹VD分别在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均P<0.01);中度NPDR、重度NPDR的3mm×3mm VD、旁中心凹VD与正常组、NDR组、轻度NPDR组均有差异(P<0.05);重度NPDR深层中心凹VD与正常组有差异(P=0.006)。浅层3mm×3mm VD、浅层旁中心凹VD在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均P<0.01);中度NPDR组的浅层3mm×3mm VD、浅层旁中心凹VD与正常组均有差异(均P<0.01);重度NPDR组的浅层3mm×3mm VD、浅层旁中心凹VD与正常组、NDR组、轻度NPDR组均有差异(均P<0.01)。深浅层3mm×3mm VD、深浅层旁中心凹VD、深层中线凹VD均与视力呈线性关系。结论:通过OCTA发现,中度、重度NPDR黄斑区血流密度下降明显,深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更能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密度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峻 田浩明 《循证医学》 CSCD 2008年第1期34-41,共8页
目的评估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关于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EMBASE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评估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关于羟苯磺酸钙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EMBASE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两位研究者独立地进行研究的选择、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共有16个试验903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全部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为B级(简单方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羟苯磺酸钙能改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症状和眼底病变,能改善视网膜出血情况和视力。根据目前证据不能认为羟苯磺酸钙可以改善和减少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微血管瘤病变、眼底毛细血管闭塞情况和视野情况;不能认为其能降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已报道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胃肠道不适、轻度胃痛、轻度恶心和食欲下降。结论羟苯磺酸钙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由于纳入试验少,样本含量低,方法学质量不高,证据的强度不足,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羟苯磺酸钙 随机对照试验 半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利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究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汝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N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究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汝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N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接受止血散瘀明目汤+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视力改善程度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视力提升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GQOL-74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应用于NPDR患者,可有效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散瘀明目汤 复方丹参滴丸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甘世斌 黄燕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198-119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均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加服中药汤剂,以疏肝健脾益气和血法组方,一个疗程为1mo,观察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均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加服中药汤剂,以疏肝健脾益气和血法组方,一个疗程为1mo,观察3~6个疗程,治疗前后定期观察血流变及眼底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比服药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眼底病变出现稳定和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86.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降低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粘度,改善和稳定其眼底病变,是其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 血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小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1861-186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剂量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166例NPDR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单药组(83例,156眼)与联合组(83例,157... 目的探讨高剂量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166例NPDR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单药组(83例,156眼)与联合组(83例,157眼)。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药组患者接受羟苯磺酸钙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基础上接受高剂量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眼底病变改善情况、视力水平、血流动力学[眼动脉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77%(77/83)]较单药组[79.52%(66/83)]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眼底病变改善评分与视力水平均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EDV、PSV高于单药组,RI低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SOD水平高于单药组,MDA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高剂量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NPDR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眼底病变,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川芎嗪注射液 羟苯磺酸钙 增殖 氧化应激 视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