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形PDC齿切削破碎非均质砾岩数值模拟
1
作者 石建刚 李根生 +3 位作者 刘伟吉 吴德胜 张楠 邓开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1,共8页
PDC钻头在钻进砾岩地层时,频繁的冲击载荷会缩短PDC齿预期寿命,导致钻头频繁换钻,进而影响钻井效率。异形齿可以改变齿面受到的冲击情况,选择耐冲击的齿面是应对这类地层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结构PDC齿在切削砾岩时的表现特性,... PDC钻头在钻进砾岩地层时,频繁的冲击载荷会缩短PDC齿预期寿命,导致钻头频繁换钻,进而影响钻井效率。异形齿可以改变齿面受到的冲击情况,选择耐冲击的齿面是应对这类地层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结构PDC齿在切削砾岩时的表现特性,选取了准噶尔盆地深部取心砾岩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均质砾岩有限元模型,通过单轴压缩试验进行了砾岩模型参数标定,并开展了异形齿切削破岩仿真,讨论了12种齿形在相同前倾角和切削深度情况下的切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斧形齿和三平面齿的平均切削力虽然较大,但是整体波动更稳定;平面齿、凹面齿、凸面齿和双曲面齿的切削力波动都较大,齿面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双曲面齿的破岩比功最小,楔形齿的最大;在不考虑PDC齿刚度的情况下,通过切削力波动和破岩比功2个指标,斧形齿、三平面齿是所有齿形中的较优选择。该研究可为钻进砾岩地层时PDC钻头的齿形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砾岩 异形PDC齿 切削破岩仿真 有限元 切削力 破岩比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砾岩储层有利沉积相带与油气分布及生产动态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子齐 李亚玲 +2 位作者 杨金林 潘玲黎 王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5-17,i0007,i0008,共5页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复模态孔隙结构特点,阐述了七中、东区克下组山麓洪积相的沉积特征;对克下组形成的扇顶主槽相带及其砂砾体的形态、规模、分布范围、组合特征及平面展布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有利沉积微相带与油气分布...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复模态孔隙结构特点,阐述了七中、东区克下组山麓洪积相的沉积特征;对克下组形成的扇顶主槽相带及其砂砾体的形态、规模、分布范围、组合特征及平面展布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有利沉积微相带与油气分布及生产动态的关系,阐明了有利相带控制的含油气面积及生产动态特征,为合理选择该区开发决策和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中 东区 非均质砾岩储层 扇顶主槽 有利相带 油气分布 生产动态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非均质砾岩油藏特征及其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子齐 孙颖 +2 位作者 常蕾 魏吉凯 杨红刚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8,共5页
针对七中、东区复模态结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非均质砾岩油藏特征及其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剩余可采储量平面分布及产吸剖面分层动用状况特征,结合砾岩储层多类型孔隙群的非均质渗流系统,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富... 针对七中、东区复模态结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非均质砾岩油藏特征及其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剩余可采储量平面分布及产吸剖面分层动用状况特征,结合砾岩储层多类型孔隙群的非均质渗流系统,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富集类型及挖潜方向,阐明了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多类型孔隙群、断裂及构造控制,以及受注采不完善、层间干扰、水驱损失及井况损坏等影响。平面上,剩余油集中分布在井间未动用部位、断裂附近、构造高部位及曾经动用但水淹程度不高且有效厚度较大部位;纵向上,剩余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克下组S73-3、S74-1砂砾体发育较好的小层上。从而提出了该区下一步实施稳油控水的治理措施,为提高该区开发后期整体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砾岩油藏 多类型孔隙群 剩余油平面及剖面分布规律 剩余油分布特征 挖潜方向 整体加密调整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储层地质建模与砂砾油层挖潜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七东区克拉玛依组砾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子齐 伊军锋 +2 位作者 庞振宇 王艳 李伟峰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4期99-105,共7页
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对砾岩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研究和高密度定量表征,阐明油田主要挖潜方向及潜力区。储层构造建模建立了一种利用地震解释、钻井对比得出的断点数据与分层数据相互校正的构造模型;沉积微相建模定量表述了储集砂砾体大小... 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对砾岩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研究和高密度定量表征,阐明油田主要挖潜方向及潜力区。储层构造建模建立了一种利用地震解释、钻井对比得出的断点数据与分层数据相互校正的构造模型;沉积微相建模定量表述了储集砂砾体大小、几何形态及其三维空间分布;相控储层参数建模实现了储集相带分布概率、原始储层数据及三维地质解释经验约束的储层参数模型。通过建模较好地解决了各种数据分辨率不同给储层数据信息结合制造的矛盾,优选出符合油田实际生产状态的非均质砾岩储层地质模型,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砾岩油藏断裂扩边潜力区和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储层规模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模型 构造模型 沉积微相模型 储层参数模型 非均质砾岩储层 挖潜方向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方向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子齐 王艳 +2 位作者 王宏 霍威 伊军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针对七中、东区复模态结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描述剩余可采储量平面分布及产吸剖面分层动用状况特征,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富集类型及挖潜方向,阐明了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裂及构造高部... 针对七中、东区复模态结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描述剩余可采储量平面分布及产吸剖面分层动用状况特征,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富集类型及挖潜方向,阐明了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裂及构造高部位控制,以及注采不完善、层间干扰和水驱损失影响。平面上,剩余油集中分布在井间未动用部位、断裂附近、构造高以及曾经动用但水淹程度不高且有效厚度较大的部位;纵向上,剩余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克下组S73-3、S74-1砂砾体发育较好的小层上。从而,提出了该区下一步实施稳油控水为目的治理措施,为提高该区油田开发后期整体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中 东区 非均质砾岩油藏 剩余油平面及剖面分布规律 剩余油分布类型 挖潜方向 整体加密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砾岩储层有利沉积相带研究油藏储量分布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子齐 霍威 +3 位作者 伊军锋 王宏 潘艇 陈鲲鹏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复模态孔隙结构特点,阐述了七中、东区克下组山麓洪积相的沉积特征。对克下组形成的扇顶主槽微相带及其砂砾体的形态、规模、分布范围、平面展布和油气分布进行了描述。进而,利用有利相带主槽微相控...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复模态孔隙结构特点,阐述了七中、东区克下组山麓洪积相的沉积特征。对克下组形成的扇顶主槽微相带及其砂砾体的形态、规模、分布范围、平面展布和油气分布进行了描述。进而,利用有利相带主槽微相控制,研究了储量计算单元和含油面积、有效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参数,计算了区块井区的各单砂砾层油藏储量,分析了有利相带主槽微相与油藏储量分布的关系,阐明了有利相带控制油藏储量分布特征,为该区油藏增储上产和调整挖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砾岩储层 扇顶主槽 有利相带 含油面积 有效厚度 孔隙度 含油饱和度 油藏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