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浓度聚合物驱油体系对不同渗透率油层的动用状况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胡锦强
吴文祥
张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本研究中使用分子量2.5×107的一种抗盐HPAM,柱状人造均质岩心,实验条件模拟大庆主力油藏条件,聚合物溶液用矿化度3700 mg/L的盐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在岩心中的阻力系数Fr和残余阻力系数Frr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和岩心渗透率的减小而增...
本研究中使用分子量2.5×107的一种抗盐HPAM,柱状人造均质岩心,实验条件模拟大庆主力油藏条件,聚合物溶液用矿化度3700 mg/L的盐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在岩心中的阻力系数Fr和残余阻力系数Frr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和岩心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大,高浓(2500 mg/L)溶液与常浓(1000 mg/L)溶液的Fr值比和Frr值比,岩心Kg=1.0μm2时最小,分别为3.7和3.2,Kg=1.5μm2时最大,为30.0和29.3,Kg=0.5μm2时为3.3和14.1。在Kg为2.26,0.47,0.15μm2的高、中、低渗三岩心并联的非均质模型上,水驱之后注入高浓溶液0.570 PV,与注入常浓溶液1.425 PV相比,高、中、低渗岩心和岩心组的聚驱采收率增值分别提高1.6%,2.1%,8.9%和4.2%,最终采收率分别提高2.0%,2.9%,9.1%和4.7%。讨论了常浓和高浓聚合物驱中不同渗透率油层(岩心)的动用程度。表3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高浓度
渗流参数
驱油效率
非均质物理模型
聚合物驱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泡沫分流作用及其驱油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吴文祥
姜海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所研究的多元泡沫由天然气和三元复合驱油液生成 ,驱油液由 1.2× 10 4 mg/LNaOH、3× 10 3 mg/L表面活性剂ORS41、1.2× 10 3 mg/LHPAM 12 75A组成 ,用矿化度 370 0mg/L的盐水配制。将气液质量比 1∶1的天然气和ASP液同时...
所研究的多元泡沫由天然气和三元复合驱油液生成 ,驱油液由 1.2× 10 4 mg/LNaOH、3× 10 3 mg/L表面活性剂ORS41、1.2× 10 3 mg/LHPAM 12 75A组成 ,用矿化度 370 0mg/L的盐水配制。将气液质量比 1∶1的天然气和ASP液同时注入渗透率变异系数VK=0 .72、地层水饱和的并联三岩心组 ,测量通过高、中、低渗均质岩心的分流率 (以质量计 ) ,与注水作对比 ,发现注水时高渗岩心的分流率高达 93% ,注多元泡沫时中渗岩心的分流率由7%大幅增加至 30 % ,高渗岩心的分流率大幅降低 ,低渗岩心的分流率仅略有上升 ;VK 由 0 .72增大到 0 .80时 ,多元泡沫的分流作用明显减弱。在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多元泡沫驱油实验 (4 5℃ ) ,气液同时注入 ,ASP液注入量为 0 .3PV ,以 6 0 0mg/L 12 75A溶液作后续保护段塞 ,实验原油密度 0 .83g/cm3 ,酸值 0 .0 2mgKOH/ g油 ,饱和模型地层水矿化度 6 788mg/L ,驱替水矿化度 370 0mg/L。实验结果表明 :模型VK 在 0 .6~ 0 .8范围内变化时 ,在各个气液比下VK=0 .72的模型多元泡沫驱油效果均最好 ;当VK=0 .72 ,气液比在 1∶1~ 5∶1范围内变化时 ,气液比为 3∶1时多元泡沫驱油效果最好 ,流出液Cl-浓度变化曲线表明 ,这时多元泡沫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最强 ;当VK=0 .6 5 ,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泡沫分流作用
驱油效果
影响因素
研究
泡沫驱
天然气/三元复合驱替液泡沫
分流
流体转向作用
非均质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浓度聚合物驱油体系对不同渗透率油层的动用状况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胡锦强
吴文祥
张武
机构
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庆石油学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文摘
本研究中使用分子量2.5×107的一种抗盐HPAM,柱状人造均质岩心,实验条件模拟大庆主力油藏条件,聚合物溶液用矿化度3700 mg/L的盐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在岩心中的阻力系数Fr和残余阻力系数Frr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和岩心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大,高浓(2500 mg/L)溶液与常浓(1000 mg/L)溶液的Fr值比和Frr值比,岩心Kg=1.0μm2时最小,分别为3.7和3.2,Kg=1.5μm2时最大,为30.0和29.3,Kg=0.5μm2时为3.3和14.1。在Kg为2.26,0.47,0.15μm2的高、中、低渗三岩心并联的非均质模型上,水驱之后注入高浓溶液0.570 PV,与注入常浓溶液1.425 PV相比,高、中、低渗岩心和岩心组的聚驱采收率增值分别提高1.6%,2.1%,8.9%和4.2%,最终采收率分别提高2.0%,2.9%,9.1%和4.7%。讨论了常浓和高浓聚合物驱中不同渗透率油层(岩心)的动用程度。表3参5。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高浓度
渗流参数
驱油效率
非均质物理模型
聚合物驱
大庆油田
Keywords
polymer solution
high concentration
flow-through-porous media parameters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heterogeneous physical model
polymer flood
Daqing oil fields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泡沫分流作用及其驱油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吴文祥
姜海峰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文摘
所研究的多元泡沫由天然气和三元复合驱油液生成 ,驱油液由 1.2× 10 4 mg/LNaOH、3× 10 3 mg/L表面活性剂ORS41、1.2× 10 3 mg/LHPAM 12 75A组成 ,用矿化度 370 0mg/L的盐水配制。将气液质量比 1∶1的天然气和ASP液同时注入渗透率变异系数VK=0 .72、地层水饱和的并联三岩心组 ,测量通过高、中、低渗均质岩心的分流率 (以质量计 ) ,与注水作对比 ,发现注水时高渗岩心的分流率高达 93% ,注多元泡沫时中渗岩心的分流率由7%大幅增加至 30 % ,高渗岩心的分流率大幅降低 ,低渗岩心的分流率仅略有上升 ;VK 由 0 .72增大到 0 .80时 ,多元泡沫的分流作用明显减弱。在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多元泡沫驱油实验 (4 5℃ ) ,气液同时注入 ,ASP液注入量为 0 .3PV ,以 6 0 0mg/L 12 75A溶液作后续保护段塞 ,实验原油密度 0 .83g/cm3 ,酸值 0 .0 2mgKOH/ g油 ,饱和模型地层水矿化度 6 788mg/L ,驱替水矿化度 370 0mg/L。实验结果表明 :模型VK 在 0 .6~ 0 .8范围内变化时 ,在各个气液比下VK=0 .72的模型多元泡沫驱油效果均最好 ;当VK=0 .72 ,气液比在 1∶1~ 5∶1范围内变化时 ,气液比为 3∶1时多元泡沫驱油效果最好 ,流出液Cl-浓度变化曲线表明 ,这时多元泡沫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最强 ;当VK=0 .6 5 ,气?
关键词
多元泡沫分流作用
驱油效果
影响因素
研究
泡沫驱
天然气/三元复合驱替液泡沫
分流
流体转向作用
非均质物理模型
Keywords
foam flood
natural gas/ASP solution foam
divided flow
fluid-diverting effect
oil-dsplacement efficiency
heterogeneous physical models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浓度聚合物驱油体系对不同渗透率油层的动用状况研究
胡锦强
吴文祥
张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元泡沫分流作用及其驱油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吴文祥
姜海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