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成因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邹敏 夏东领 +1 位作者 夏冬冬 庞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52,共12页
从致密砂岩储层形成过程入手,以分析不同测试化验资料反映的储层差异性为主要方法,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红河油田川口条带延长组长;段致密储层非均质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成岩和裂缝是致密砂岩非均质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沉积作用导... 从致密砂岩储层形成过程入手,以分析不同测试化验资料反映的储层差异性为主要方法,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红河油田川口条带延长组长;段致密储层非均质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成岩和裂缝是致密砂岩非均质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沉积作用导致的砂体叠置样式和碎屑颗粒差异形成了宏观非均质性,并且砂体叠置样式对后续成岩作用和裂缝发育有较大的影响。破坏性成岩作用形成了储层非均质分布的基本格局,其中,压实与钙质胶结作用在垂向上形成砂体物性中部好顶底差的特征,泥质胶结在平面上形成上下游储层质量的整体差异,晚期溶蚀作用主要发育在砂体中部,局部改善了储层物性,强化了储层非均质。裂缝主要发育在不同叠置样式的相对薄砂体中,增强了局部导流能力,使储层非均质性更加复杂。经红河油田川口条带钻井验证,不同阶段地质作用对储层非均质具有不同影响,形成了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非均质成因 砂体叠置样式 成岩作用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综合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于景维 郑荣才 +2 位作者 殷新花 祁利祺 朱永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7-576,共10页
探讨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的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为储集层开发以及采油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帮助。从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入手,通过粒度、渗透率、夹层、砂体的几何形态的变化研究,对研究区头屯河组进行非均质性剖析。结果表... 探讨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凹陷的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为储集层开发以及采油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帮助。从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入手,通过粒度、渗透率、夹层、砂体的几何形态的变化研究,对研究区头屯河组进行非均质性剖析。结果表明,头屯河组整体非均质性较强,尤其是头屯河组第二段。沉积背景的差异对于储集岩的岩石成分和沉积特征产生重要影响,A/S比值变化加剧储集层宏观非均质性程度;弱成岩作用以及地层超压的不均匀分布改变储集层内部孔隙结构以及孔隙类型,对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有重要的影响。头屯河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是上述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屯河组 储集层 宏观 微观 阜康凹陷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升降对海相临滨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控制机理——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东河砂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俊威 徐怀民 +5 位作者 何翠 江同文 徐朝晖 阳建平 王超 余义常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0-598,共9页
本文研究海平面变化对海相单一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影响。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岩心测试、测井数据,对哈得油田东河砂岩段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海平面升降对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控制机理,确定... 本文研究海平面变化对海相单一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影响。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岩心测试、测井数据,对哈得油田东河砂岩段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海平面升降对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控制机理,确定了海平面相对变化控制的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准层序、准层序组及体系域内不同级次的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沉积后所处表生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各项储层宏观非均质参数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使准层序内单一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表现为向上减弱的变化趋势;准层序组内由于准层序堆砌特征差异,使退积式准层序组内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呈向上变强的特征,而进积式准层序组内表现为由强到弱的趋势;高位体系域内单一临滨亚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总体表现为向上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得逊油田 海相储层 东河砂岩 储层宏观成因 海平面变化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