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非均质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罗荣 曾亚武 +1 位作者 曹源 黎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88-3794,共7页
根据非均质岩石参数赋值方法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以随机参数的变异系数定义岩石非均质度,推导了Weibull分布参数赋值方法的非均质度计算方法,并与形状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推导了基于矿物细胞元参数赋值方法的岩石非均质度的计算方法;利用... 根据非均质岩石参数赋值方法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以随机参数的变异系数定义岩石非均质度,推导了Weibull分布参数赋值方法的非均质度计算方法,并与形状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推导了基于矿物细胞元参数赋值方法的岩石非均质度的计算方法;利用上述2种赋值方法研究了岩石非均质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变异系数定义岩石非均质度是合理的,可用于描述不同非均质岩石模型的非均质程度;非均质岩石的力学特性由细观单元力学特性和其非均质特性共同决定,岩石的非均质性对其极限强度具有弱化影响;对于不同的非均质岩石模型,可建立相同的线性函数关系表示非均质岩石极限强度受其非均质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非均质度 WEIBULL分布 矿物细胞元 应力-应变曲线 极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非均质度与热破裂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渊 赵阳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5-137,共3页
岩石的热破裂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但不同岩石的矿物组成造成岩石热破裂具有不同的特征.通过研究岩石的非均质特征确定矿物非均质参数,结合岩石的热破裂特征对岩石在细观条件下的热破裂特征与岩石非均质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给出岩石... 岩石的热破裂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但不同岩石的矿物组成造成岩石热破裂具有不同的特征.通过研究岩石的非均质特征确定矿物非均质参数,结合岩石的热破裂特征对岩石在细观条件下的热破裂特征与岩石非均质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给出岩石矿物的质量非均质度Mn与体积非均质度Vn的定义,通过分析给出岩石非均质度与热破裂门槛值K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岩石的热破裂门槛值与岩石非均质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度 热破裂 门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非均质构成对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荣 曾亚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44,共6页
利用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描述岩石的非均质构成,分别针对2类矿物细胞元和3类矿物细胞元构成的非均质岩石模型,研究了岩石非均质构成对其宏观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基于岩石矿物构成定义了岩石的非均质度,根据数值模拟... 利用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描述岩石的非均质构成,分别针对2类矿物细胞元和3类矿物细胞元构成的非均质岩石模型,研究了岩石非均质构成对其宏观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影响。基于岩石矿物构成定义了岩石的非均质度,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岩石非均质度对岩石宏观力学参数(宏观弹性模量、极限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均质岩石宏观力学特性由细胞元力学特性决定,非均质岩石宏观力学特性由细胞元力学特性和岩石非均质构成共同决定;在非均质度较小时,宏观弹性模量受岩石非均质性的弱化影响较小,反之,当非均质度较大时,宏观弹性模量受非均质性的弱化影响较大;宏观极限强度受岩石非均质性的弱化影响趋势与宏观弹性模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矿物细胞元 宏观力学特性 非均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性对岩石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夏海城 邬爱清 +1 位作者 卢波 徐栋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岩石材料具有材料强度分布不均匀性和材料空间组构随机性的双重特性,从本质上看两种特性都属于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都对岩石力学性质有深刻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使用有限元法和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岩石材料强度的非均质特点,用变... 岩石材料具有材料强度分布不均匀性和材料空间组构随机性的双重特性,从本质上看两种特性都属于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都对岩石力学性质有深刻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使用有限元法和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岩石材料强度的非均质特点,用变异系数定义非均质度的大小,得到非均质度与岩石强度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缺少了对材料组构随机性的探索。使用DDA方法和正态分布函数建立非均质脆性岩石单轴压缩数值实验模型,研究了非均质度和材料组构对岩石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岩石非均质度的增大,岩石的极限承载力减小;岩石中两接触单元的弹性模量差异越大,应变差异越大,接触面成为易发生破坏的力学薄弱环节。在相同非均质度的岩石样本中,不同组构的样本力学薄弱环节分布不同,导致岩石破裂路径和力学特性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非均质度 材料组构 极限承载力 变异系数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非均质程度对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方法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东升 纪洪广 +1 位作者 袁永忠 李芹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准确揭示原位地应力状态,对地下工程开挖支护设计和长期稳定性分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水压致裂技术开展了纱岭金矿主竖井地应力测试工作,获得了20个测段地应力状态;室内进行了主竖井测试孔岩芯的岩石力学试验,包括巴西劈裂试验... 准确揭示原位地应力状态,对地下工程开挖支护设计和长期稳定性分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水压致裂技术开展了纱岭金矿主竖井地应力测试工作,获得了20个测段地应力状态;室内进行了主竖井测试孔岩芯的岩石力学试验,包括巴西劈裂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及声发射监测试验,获得了岩石空间非均质度和强度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岩石非均质度与水压致裂测试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主应力大小随测量深度近似呈线性增大,测试孔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为20.78~45.2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值为14.94~35.33 MPa,平均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W65°;测试孔岩芯各层位非均质度不同,变辉长岩非均质度系数为0.1~0.3,且岩石不同强度条件下声发射信号数量变化不显著,岩石离散度较小,花岗岩非均质度系数最高,可达1.0,以加载后期强相破裂产生的声发射信号为主;岩石非均质度影响水压致裂裂纹的扩展方向,扩展方向和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φ影响着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测量结果,且对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影响尤为显著。分析水压致裂测量结果与岩石性质之间的关系,对精确探测非均质地层的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层 原位地应力 水压致裂法 岩石非均质度 岩石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porosity heterogeneity on chemical dissolution-front instability in fluid-saturated rocks 被引量:4
6
作者 ZHAO Chong-bin Peter SCHAUBS Bruce HOBB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720-725,共6页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are two totally different concepts in nature.At the particle length scale,rocks exhibit strong heterogeneity in their constituents and porosities.When the heterogeneity of porosity obeys ...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are two totally different concepts in nature.At the particle length scale,rocks exhibit strong heterogeneity in their constituents and porosities.When the heterogeneity of porosity obeys the random uniform distribution,both the mean value and the variance of porosities in the heterogeneous porosity field can be used to reflect the overall heter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osity field.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rosity heterogeneity on chemical dissolution front instability in fluid-saturated rocks by the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method.The related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1) since the propagation speed of a chemical dissolution front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nal porosity and the mean value of porosities in the initial porosity field,an increase in the extent of the porosity heterogeneity can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mean value of porosities in the initial porosity field and an increase in the propagation speed of the chemical dissolution front.2) An increase in the variance of porosities in the initial porosity field can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instability probability of the chemical dissolution front in the fluid-saturated rock.3) The greater the mean value of porosities in the initial porosity field,the quicker the irregular morphology of the chemical dissolution front changes in the supercritical chemical dissolution systems.This means that the irregular morphology of a chemical dissolution front grows quicker in a porosity field of heterogeneity than it does in that of homogeneity when the chemical dissolution system is at a supercritical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sity heterogeneity chemical dissolution front instability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porous roc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