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洲篮球运动非均衡化发展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小军 徐剑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87,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亚洲竞技篮球发展的历程。主要结论:亚洲竞技篮球运动的演进过程划分为菲律宾称雄时期、各国群雄竞争时期、中国篮球突起时期、西亚篮球崛起时期和东西部篮球抗衡五个阶段;影响亚洲篮坛格局非均衡化发展的因素有...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亚洲竞技篮球发展的历程。主要结论:亚洲竞技篮球运动的演进过程划分为菲律宾称雄时期、各国群雄竞争时期、中国篮球突起时期、西亚篮球崛起时期和东西部篮球抗衡五个阶段;影响亚洲篮坛格局非均衡化发展的因素有多种,职业联赛、归化球员、外籍教练员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等因素是导致亚洲篮坛格局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建议:学习欧美强队,打造亚洲特色;加强职业联赛培育,促进交流;创立精品赛事,提升国际竞争力;重视后备人才培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篮球 亚洲篮球 非均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化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冬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5-57,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教育水平随之也有一定提升,但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尝试在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化内涵、效应的基础上,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教育水平随之也有一定提升,但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尝试在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化内涵、效应的基础上,探寻教育资源非均衡化的影响因子,分析高校教育资源非均衡化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的对策,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更好地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非均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鲁钊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27,44,共4页
在阐述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上,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年~2010年的数据分析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城市化水平、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前提下... 在阐述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上,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年~2010年的数据分析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城市化水平、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前提下,城乡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与房价成正比,城乡金融非均衡化的水平高房价也高。要抑制当前的房价,不仅需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还需要高度重视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 房价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流通经济发展影响的非均衡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文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8-40,共3页
本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2011-2020年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流通经济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非均衡化特征,两者在东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而在... 本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2011-2020年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流通经济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非均衡化特征,两者在东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而在西部地区呈现出负向关系,并且这一结果同时适用于消费绝对差距及相对差距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的情形,而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东西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作用机制的差异性。提出要优化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为居民消费扩展提供流通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差距 商贸流通业 非均衡化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水改旱蔬菜地土壤特性演变 被引量:9
5
作者 林兰稳 余炜敏 +3 位作者 钟继洪 骆伯胜 谭军 张国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4-158,共5页
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选取52个由水稻田改为蔬菜种植的蔬菜地土壤样品,并以每个蔬菜地附近相同土壤类型的水稻田土壤样品为对照,研究了水稻田改为蔬菜地后土壤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水稻田改为蔬菜地后,土壤pH值有所提高,有机质、全氮呈... 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选取52个由水稻田改为蔬菜种植的蔬菜地土壤样品,并以每个蔬菜地附近相同土壤类型的水稻田土壤样品为对照,研究了水稻田改为蔬菜地后土壤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水稻田改为蔬菜地后,土壤pH值有所提高,有机质、全氮呈下降趋势;土壤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显著增加,尤其是有效磷负荷累积明显,平均达到了98.02 mg/kg,土壤有效Cu含量下降,有效B和Mo含量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平均含量均低于全国临界值,有效Mn和Zn含量虽有所升高且平均值高于临界值,但仍有32.69%和26.93%的样品含量低于临界值,有效Fe的含量下降较为明显。部分蔬菜地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现象,土壤盐分、硝态氮累积明显。土壤全盐与土壤硝态氮,土壤硝态氮与蔬菜硝酸盐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合理施肥和长期高强度连作是造成露天蔬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科学的平衡施肥制度和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是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改旱蔬菜地 养分非均衡化 次生盐渍化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投资规模的动态演进与分布差异 被引量:16
6
作者 苏建军 孙根年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43,共16页
本文利用1999~2014年旅游投资省际面板数据,从时空与行业层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投资规模的动态演进与分布差异。研究结论表明:考察期内旅游投资总规模增长很快,并呈现显著的年度差异性;旅游投资区域集中性特点显著,东中西投资规模差距... 本文利用1999~2014年旅游投资省际面板数据,从时空与行业层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投资规模的动态演进与分布差异。研究结论表明:考察期内旅游投资总规模增长很快,并呈现显著的年度差异性;旅游投资区域集中性特点显著,东中西投资规模差距较大,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区域格局,具有明显的阶梯性;对比省际旅游投资规模的集中性与分布差异,发现两极分化现象比较突出,省际的梯级结构也十分明显;不同的旅游行业投资规模迥异,酒店最高,景区次之,旅行社最小,同时在省际上存在明显的非均质化发展,行业投资高的以东部省区为主,且内部差异大,而中西部行业投资规模小,但未出现"极化"现象。这为制定差异化、针对性的旅游投资政策提供新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投资 动态演进 集聚度指数 非均衡化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村规民约的嬗变看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及路径选择——基于鄂西地区三个村庄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17
7
作者 骆东平 汪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2,共6页
在中西部地区,较之传统的村规民约,当代村规民约的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和运行机制在社会转型中已发生巨大嬗变。这折射出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社会治理出现治理主体的空化、德治理念的虚化、国家权力在村规民约制定中的强化以及在乡村公共... 在中西部地区,较之传统的村规民约,当代村规民约的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和运行机制在社会转型中已发生巨大嬗变。这折射出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社会治理出现治理主体的空化、德治理念的虚化、国家权力在村规民约制定中的强化以及在乡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弱化等问题。国家权力对乡村治理应该采取选择性进入策略,国家在乡村治理的不同领域应分别扮演"引路人"、"守夜人"、"保障者"等角色。乡村社会则应在完善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同时实现对国家权力的恰当接应,完善村庄组织建设,构建乡村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乡村社会治理 主体空化 德治虚化 非均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现代化发展动力思想的着力点探讨
8
作者 杨雪峰 李敏昌 《理论月刊》 2002年第6期8-9,共2页
通过对中国国情的客观现实性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邓小平以利益的非均衡化为着力点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巨轮。这一选择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领导风格,也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制度框架,体现了邓小平战略思想与策略手段的辨... 通过对中国国情的客观现实性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邓小平以利益的非均衡化为着力点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巨轮。这一选择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领导风格,也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制度框架,体现了邓小平战略思想与策略手段的辨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发展动力 着力点 利益非均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轮作田改为保护地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 被引量:78
9
作者 黄锦法 曹志洪 +1 位作者 李艾芬 张蚕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5,共7页
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表明,位于长江三角洲嘉兴市的稻麦轮作田改为多年连作的蔬菜保护地后,土壤肥力质量已出现明显的酸化、次生盐积化、"富营养化"和非均衡化(氮磷超负荷累积和中微量元素缺乏)等演变趋势。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 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表明,位于长江三角洲嘉兴市的稻麦轮作田改为多年连作的蔬菜保护地后,土壤肥力质量已出现明显的酸化、次生盐积化、"富营养化"和非均衡化(氮磷超负荷累积和中微量元素缺乏)等演变趋势。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同类蔬菜地土壤相比,或与仍是稻麦(油)轮作的三类代表性水稻土相比,153个蔬菜保护地土壤样品pH平均下降约0 9单位。囊水型水稻土和爽水型水稻土大棚保护地的土壤pH下降严重,而漏水型水稻土大棚保护地只略有下降。84个蔬菜保护地土壤样品的可溶性盐平均为2 81g/kg,其中>3 0g/kg占36 2%。囊水型土壤含盐量最高,达3 71g/kg,爽水型土壤与漏水型土壤分别为2 67和2 54g/kg。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有大幅增加,尤其是速效磷超负荷累积:硝态氮(N)>300mg/kg占调查样品的30 8%,速效磷(P)达90mg/kg以上。但中微量元素相对不足,缺钙、缺锌、缺硼等生理缺素病害时有发生。调查证明,蔬菜保护地土壤肥力质量急剧变化与过量施肥及多年大棚蔬菜连作有关。因此,退化土壤的修复必须从建立科学的平衡施肥制度和合理的轮作倒茬体系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田 保护地菜田 土壤肥力质量 酸化 次生盐积化 养分非均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