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真空FTIR比较研究油酸薄膜和油酸包覆粉煤灰分别与臭氧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动力学(英文)
1
作者 何翔 冷春波 张韫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6-1580,共5页
气溶胶老化是目前大气颗粒物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真空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原位观测并对比了油酸(OA)薄膜和油酸包覆粉煤灰两种样品分别与臭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并评估了其中粉煤灰在非均相化学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除... 气溶胶老化是目前大气颗粒物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真空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原位观测并对比了油酸(OA)薄膜和油酸包覆粉煤灰两种样品分别与臭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并评估了其中粉煤灰在非均相化学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除了指纹区特征峰的不同,在反应前纯油酸薄膜和纯油酸包覆粉煤灰样品的主要红外特征吸收峰是相似的。当两种样品分别处于20ppm臭氧浓度、室温和干燥的反应环境中,=CH的特征吸收峰(3 050cm-1)强度降低而—OH伸缩振动特征峰(3 430cm^(-1))强度增加。此外,随着臭氧氧化反应的进行,处于1 710cm-1的羧酸C=O伸缩振动特征峰强度下降,反之,产物酯类物质的伸缩振动特征峰在1 740cm^(-1)出现并增强。通过红外光谱的变化趋势能够得到两组样品的OA成分在反应中逐步消耗并转化为含有羟基和酯类官能团的产物。通过位于1 740cm-1处的C=O特征峰的变化能够得到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app和摄取系数γ。粉煤灰样品的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大体是油酸薄膜反应体系的两倍。对于比表面积,粉煤灰样品要大于油酸薄膜,而两种反应体系的臭氧浓度一致,油酸薄膜和油酸包覆粉煤灰的γ值分别为(2.70±0.11)×10^(-4)和(3.70±0.13)×10^(-4)。较大的催化表面积和较快的催化效率是导致粉煤灰样品较油酸薄膜反应快的原因。由此证明了当粉煤灰与不饱和有机酸结合并处在臭氧氧化环境中时会常易促进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反应动力学 油酸 粉煤灰 臭氧 真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醛绿色生产新工艺 被引量:32
2
作者 朱晨燕 朱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8-452,共5页
利用二氧化锰650度下灼烧得到三氧化二锰;使用该原料与中等浓度的硫酸和甲苯在反应器内进行固、油、水三相反应,反应结束后甲苯氧化成为产品苯甲醛。油相蒸馏回收,分离出苯甲醛成品和没有反应的甲苯,甲苯用于循环使用;水相经活性... 利用二氧化锰650度下灼烧得到三氧化二锰;使用该原料与中等浓度的硫酸和甲苯在反应器内进行固、油、水三相反应,反应结束后甲苯氧化成为产品苯甲醛。油相蒸馏回收,分离出苯甲醛成品和没有反应的甲苯,甲苯用于循环使用;水相经活性碳吸咐处理循环使用;固相副产物(主要是硫酸锰)可作为成品出售。整个循环过程构成闭合的绿色化工生产工艺。同时在对反应的研究中发现三相氧化反应是复杂的连串反应,稳定期活化能为79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 三氧化二锰 非均相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