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醋酸脱水过程五元体系非均相共沸精馏的流程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邢建良 黄秀辉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681-2687,共7页
针对以醋酸正丙酯为共沸剂的醋酸脱水过程,考虑醋酸溶剂中未反应的前体对二甲苯以及反应的副产物醋酸甲酯的影响及回收利用,分别选用HOC和UNIQUAC模型来修正体系中五元混合物系的汽液非理想性,通过拟合醋酸甲酯-对二甲苯和醋酸正丙酯-... 针对以醋酸正丙酯为共沸剂的醋酸脱水过程,考虑醋酸溶剂中未反应的前体对二甲苯以及反应的副产物醋酸甲酯的影响及回收利用,分别选用HOC和UNIQUAC模型来修正体系中五元混合物系的汽液非理想性,通过拟合醋酸甲酯-对二甲苯和醋酸正丙酯-对二甲苯两体系的二元汽液平衡实验数据获得了该两组体系UNIQUAC模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借助模拟软件Aspen Plus,结合软件内置其他二元体系参数,对工业醋酸脱水塔系包括溶剂脱水塔、PX回收塔、共沸剂回收塔在内的三塔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模拟,得到了与工艺数据误差小于±6%的能正确描述工业醋酸脱水塔系操作特性的工艺机理稳态模型,为工业醋酸脱水过程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脱水 参数拟合 非均相共沸精馏 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图论和基团贡献法的非均相共沸精馏挟带剂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振生 赵先兴 +1 位作者 李春利 方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58-3164,共7页
非均相共沸精馏挟带剂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由分子合成、分子筛选及分子确认3个环节递进构成。在分子合成环节,预选基团,限定合成分子的基团总数及类型,基于图论原理实现由基团到分子的自动合成。在分子筛选环节,依据基础物性筛... 非均相共沸精馏挟带剂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由分子合成、分子筛选及分子确认3个环节递进构成。在分子合成环节,预选基团,限定合成分子的基团总数及类型,基于图论原理实现由基团到分子的自动合成。在分子筛选环节,依据基础物性筛选指标形成基础分子库,输入待分离物系,采用非均相共沸物形成判据筛选出若干候选分子。在分子确认环节,由非均相共沸温度及组成、挟带剂的汽化热等参数组成模糊综合评判函数,实现分子排序,从而输出一组较优挟带剂。以乙酸-水物系、乙腈-乙酸乙酯物系为例,得到了相应设计结果,与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及所编程序具备可靠实用性,可为近沸程及共沸混合物分离过程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先导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共沸精馏 挟带剂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图论原理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共沸精馏法分离2-氯乙醇-水 被引量:3
3
作者 陶少辉 毕丽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28,共4页
以环己烷、甲苯和1,2-二氯乙烷为候选共沸剂,采用非均相共沸精馏法从2-氯乙醇/水共沸物中分离出高浓度2-氯乙醇产品。通过ASPEN物性分析功能研究了不同共沸剂与2-氯乙醇/水体系形成共沸物的情况,并根据三元相图进行了过程的概念设计。... 以环己烷、甲苯和1,2-二氯乙烷为候选共沸剂,采用非均相共沸精馏法从2-氯乙醇/水共沸物中分离出高浓度2-氯乙醇产品。通过ASPEN物性分析功能研究了不同共沸剂与2-氯乙醇/水体系形成共沸物的情况,并根据三元相图进行了过程的概念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ASPEN模拟和优化了采用不同共沸剂的分离过程的工艺条件,并以年度总费用最小为依据选择了甲苯为共沸剂,此时最优工艺条件为:共沸塔总理论板数为20块塔板,进料位置在第8块塔板,回流比为2;脱水塔总理论板数为30块塔板,进料位置在第20块塔板,回流比为1.5。在此工艺条件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2-氯乙醇产品纯度可达到99%以上,且回收率在93.5%,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能较好吻合,文中的研究可为2-氯乙醇-水分离的工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共沸精馏 2-氯乙醇 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异丁基酮合成液非均相共沸精馏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奇业 李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25-427,429,共4页
运用剩余曲线图(RCM)方法对异丙醇一步法甲基异丁基酮分离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利用非均相共沸精馏方法进行甲基异丁基酮合成液的分离。通过设置丙酮塔塔釜液-液分离器,提高脱水效率;通过设置回收塔和回收塔中间液-液分离器,将异丙醇和水除... 运用剩余曲线图(RCM)方法对异丙醇一步法甲基异丁基酮分离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利用非均相共沸精馏方法进行甲基异丁基酮合成液的分离。通过设置丙酮塔塔釜液-液分离器,提高脱水效率;通过设置回收塔和回收塔中间液-液分离器,将异丙醇和水除去,并提高甲基异丁基酮收率。研究表明,该工艺流程结构简单,脱水效果好,设备投资低,甲基异丁基酮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异丁基酮 分离 剩余曲线图 非均相共沸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非均相共沸精馏耦合回收正丁酸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秋 李晓雷 艾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6,共6页
正丁酸与水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最低沸点共沸物,难以用传统精馏分离。在常规非均相共沸精馏基础上,文中提出了更为节能的液液萃取-非均相共沸精馏耦合技术,利用COSMO活度系数模型筛选出合适的溶剂,并探索了混合溶剂萃取精馏分离工艺。采用... 正丁酸与水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最低沸点共沸物,难以用传统精馏分离。在常规非均相共沸精馏基础上,文中提出了更为节能的液液萃取-非均相共沸精馏耦合技术,利用COSMO活度系数模型筛选出合适的溶剂,并探索了混合溶剂萃取精馏分离工艺。采用顺序迭代法优化工艺主要操作参数,使用经济和环境分析方法去评价分离过程的主要性能。单一溶剂液液萃取技术结合非均相共沸精馏技术,相比于传统非均相共沸精馏技术最低年总成本(TAC)显著降低31.70%,CO_(2)排放量显著降低52.09%。采用混合溶剂精馏工艺TAC降低33.42%,CO_(2)减排53.70%。结果表明:该工艺采用液液萃取-非均相共沸精馏耦合技术相比于传统分离方式节能降耗效果显著,经济和环保性能更为优良,能够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共沸精馏 混合溶剂 二氧化碳排放 液液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水-乙酸正丁酯三相体系的热力学分析与共沸精馏过程模拟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丽军 李希 张宏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60-1266,共7页
乙酸水乙酸正丁酯体系的分离是汽液液三相共沸精馏过程,相分裂的判断和精馏塔算法的改进是进行该精馏过程模拟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文根据现有的基础数据给出了该体系的逸度和活度因子计算模型,然后讨论了Gibbs自由能的变化规律和热力学稳... 乙酸水乙酸正丁酯体系的分离是汽液液三相共沸精馏过程,相分裂的判断和精馏塔算法的改进是进行该精馏过程模拟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文根据现有的基础数据给出了该体系的逸度和活度因子计算模型,然后讨论了Gibbs自由能的变化规律和热力学稳定性条件,给出了该体系相分裂判据,并得到了完整的相分裂区;最后,根据多相精馏的特点对现有的精馏塔算法进行了改进,对该三元非均相共沸精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沿塔温度和各组分浓度分布曲线与工业实测数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水-乙酸正丁酯 非均相共沸精馏 数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