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炮检距属性的非均匀性系数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虎 尹成 +1 位作者 陈光明 李轩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7,164+168,共6页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中炮检距均匀分布一直是野外地震采集设计的目标,炮检距分布对速度分析和叠加成像精度都有很大影响。目前人们对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属性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的主要手段是炮检距分布属性图。本文将炮检距分布与覆盖次数和...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中炮检距均匀分布一直是野外地震采集设计的目标,炮检距分布对速度分析和叠加成像精度都有很大影响。目前人们对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属性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的主要手段是炮检距分布属性图。本文将炮检距分布与覆盖次数和最大炮检距联系起来,提出了定量化分析公式和非均匀性系数的新概念,用以描述每一个面元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状况。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束状观测系统和四种不同横纵比正交观测系统的炮检距非均匀性系数分析,定量地推断出炮检距相对最为均匀的观测系统,为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中炮检距均匀分布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观测系统 炮检距 均匀系数 观测系统设计 覆盖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封气影响的有水气藏物质平衡法及非均匀水侵模式划分 被引量:18
2
作者 谭晓华 彭港珍 +6 位作者 李晓平 陈颖莉 徐晓玲 奎明清 李骞 杨国军 肖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3,共7页
为了明确有水气藏非均匀水侵的特征,基于水体侵入补给地层能量与封隔储层中天然气的双重作用机制,引入储层非均匀系数(A)与水侵常数(B),分别表征储层物性非均匀程度与外围水体活跃程度,进而建立考虑水封气现象的物质平衡法;在此基础上,... 为了明确有水气藏非均匀水侵的特征,基于水体侵入补给地层能量与封隔储层中天然气的双重作用机制,引入储层非均匀系数(A)与水侵常数(B),分别表征储层物性非均匀程度与外围水体活跃程度,进而建立考虑水封气现象的物质平衡法;在此基础上,绘制有水气藏水侵特征曲线图版,并结合实例气藏进行非均匀水侵模式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考虑水封气影响的物质平衡法,绘制的有水气藏水侵特征曲线图版右上、左下区域分别为补给区与封隔区,以A=0、B=2为界限,将补给区划分为强补给区与弱补给区,以A=2、B=2为界限,将封隔区划分为强封隔区与弱封隔区,并对应于强补给、弱补给、弱封隔与强封隔4种水侵模式;②对于裂缝性气藏,其储层物性非均匀程度高,水侵后容易形成水封气,该类型气藏的无因次相对拟压力数据位于水侵特征曲线图版的封隔区;③储层物性较均匀的气藏,其无因次相对拟压力数据位于水侵特征曲线图版的补给区,水侵对地层能量的补给作用大于水封气对地层能量的削弱作用;④随着A增大,储层物性非均匀程度不断增加,水侵特征曲线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偏移,气藏采收率不断降低,而随着B增大,水侵对地层能量的补给与水封气对地层能量的削弱作用则均减弱,水侵特征曲线分布范围向补给/封隔区分界线收窄,相应气藏采收率区间范围也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水气藏 物质平衡法 水侵特征 水封气 非均匀系数 水侵常数 水侵模式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粒径对其均匀系数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家俞 尹崇清 +1 位作者 段金曦 吴门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73-75,共3页
在挟沙水流中,泥沙颗粒的运动是随机的。对于不同的点,泥沙组成是不一样的,即泥沙颗粒组成具有不同均匀程度,它的非均匀系数φ沿垂向存在一定规律性。通过水槽试验,分别对3种粒径泥沙颗粒探求泥沙组成的非均匀系数沿水深方向的规律。试... 在挟沙水流中,泥沙颗粒的运动是随机的。对于不同的点,泥沙组成是不一样的,即泥沙颗粒组成具有不同均匀程度,它的非均匀系数φ沿垂向存在一定规律性。通过水槽试验,分别对3种粒径泥沙颗粒探求泥沙组成的非均匀系数沿水深方向的规律。试验表明:对于粗颗粒试验泥沙,其非均匀系数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大;中、细颗粒试验泥沙,非均匀系数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但二者的减小梯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粒径 水深 非均匀系数 挟沙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散热边界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分析
4
作者 田振华 郑东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5-7,共3页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散热系数的数值与边界风速有很密切关系,简单的均匀散热边界假设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中,复杂边界温控计算的需要,提出基于风速的非均匀散热系数边界法.基于此法建立大体积混凝土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其温度场和应力场,...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散热系数的数值与边界风速有很密切关系,简单的均匀散热边界假设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中,复杂边界温控计算的需要,提出基于风速的非均匀散热系数边界法.基于此法建立大体积混凝土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其温度场和应力场,并与匀散热系数边界工况比较,分析非均匀散热边界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均匀散热系数 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岩反应非均匀刻蚀程度的精细定量表征及其敏感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利民 梁玉凯 +2 位作者 袁辉 齐宁 李艺恬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0-246,共7页
酸压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常用的增产措施之一,裂缝壁面的非均匀刻蚀程度对酸压后导流能力以及最终增产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实现酸蚀裂缝壁面刻蚀形态精细定量描述,引入非均匀刻蚀系数来表征非均匀刻蚀程度。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 酸压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常用的增产措施之一,裂缝壁面的非均匀刻蚀程度对酸压后导流能力以及最终增产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实现酸蚀裂缝壁面刻蚀形态精细定量描述,引入非均匀刻蚀系数来表征非均匀刻蚀程度。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酸岩反应前后岩心切片的点云数据,利用软件Geomgaic和Matlab处理点云数据并计算表面形貌特性参数(在水平方向上选取扩展界面系数,垂直方向上选取酸蚀高度标准差系数),取权重相加求得非均匀刻蚀系数。非均匀刻蚀程度越高,非均匀刻蚀系数越大。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非均匀刻蚀系数的影响,利用参数敏感性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要程度排序,得出主次影响因素的关系:酸液浓度(59.94%)>白云质含量(19.78%)>转速(14.08%)>温度(6.19%)。非均匀刻蚀系数的提出为精细定量表征酸蚀裂缝非均匀刻蚀程度提供了可能,也为酸压设计指明了优化方向。图29参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均匀刻蚀系数 酸压 敏感性分析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下基于径向热物性分布的碳氢燃料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大森 李海旺 +3 位作者 朱剑琴 程泽源 魏颍川 胡希卓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9,共13页
针对超临界加热管内碳氢燃料径向热物性分布及其与管内对流换热之间的耦合机制,建立了二维冷却通道模型,开展了燃料入口温度为300~400 K和热流密度为0.60~0.75 MW/m^(2)工况下碳氢燃料流动换热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管内不同换热... 针对超临界加热管内碳氢燃料径向热物性分布及其与管内对流换热之间的耦合机制,建立了二维冷却通道模型,开展了燃料入口温度为300~400 K和热流密度为0.60~0.75 MW/m^(2)工况下碳氢燃料流动换热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管内不同换热现象与截面流体热物性径向分布密切相关。流体径向热物性非均匀系数峰值出现在入口换热恶化区;而换热强化现象主要源自于混合物定压比热和导热系数径向分布均匀化,增加燃料吸热的同时又加速了径向的热量传递。当截面流体导热系数径向非均匀系数为0,即导热系数径向变化梯度的方向发生改变时,沿径向的热量传递减小,壁面温度开始升高;同时,当定压比热径向非均匀系数为0时壁面温度增速变缓。燃料入口温度和壁面热流密度分别对低温主流区和高温近壁面区混合物的热物性产生显著影响;增加燃料入口温度和热流密度均能够缩短换热强化作用范围,加大管内轴向流动对换热的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碳氢燃料 热物性 非均匀系数 流动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观测系统采样均匀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碗学俭 葛雪钦 +4 位作者 张松平 郭立杰 王广智 杨波 张玲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6期42-48,共7页
观测系统采样均匀性对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的空间连续性、均衡性,以及对后续资料处理(叠前偏移)和综合解释至关重要。在此提出应用三维观测系统均匀性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和炮检... 观测系统采样均匀性对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的空间连续性、均衡性,以及对后续资料处理(叠前偏移)和综合解释至关重要。在此提出应用三维观测系统均匀性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三维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和炮检点分布均匀情况,从整体上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系统的资料采样均匀性差异,使三维观测系统的选择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观测系统 覆盖次数 炮检距 方位角 炮检覆盖 均匀 非均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粒度均匀性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家俞 尹崇清 +3 位作者 王召兵 吴门伍 罗剑峰 吴金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5-27,共3页
挟沙水流中的泥沙颗粒运动是随机的,所以在水流中的某一位置的泥沙组成有粗有细,同时不同位置粗细颗粒的均匀程度是不一样的。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不同泥沙浓度及水流条件对泥沙颗粒均匀性沿垂向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泥沙浓度或者... 挟沙水流中的泥沙颗粒运动是随机的,所以在水流中的某一位置的泥沙组成有粗有细,同时不同位置粗细颗粒的均匀程度是不一样的。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不同泥沙浓度及水流条件对泥沙颗粒均匀性沿垂向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泥沙浓度或者水流条件较小的情况下,非均匀系数沿垂向分布是逐渐增大的,即越接近床面,颗粒越均匀,非均匀系数越接近1.0,然而在浓度较高和水流条件同时作用的情况下,在床面附近出现了非均匀系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非均匀系数 挟沙水流 泥沙浓度 水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速流条件下卵砾石输移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胜发 李倩 +1 位作者 张帅帅 李沛霖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实测资料显示,长江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末端段床沙质以卵砾石夹沙为主,消落期出现的碍航特性主要由卵砾石推移质运动造成,对三峡库尾段航运造成很大影响,有必要对库尾水流条件下的卵石输移规律进行研究。库尾水流通常是非均匀减速流,目... 实测资料显示,长江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末端段床沙质以卵砾石夹沙为主,消落期出现的碍航特性主要由卵砾石推移质运动造成,对三峡库尾段航运造成很大影响,有必要对库尾水流条件下的卵石输移规律进行研究。库尾水流通常是非均匀减速流,目前对非均匀流的研究多把局部近似为均匀流。通过库尾非均匀流减速流的卵砾石输移水槽试验,观测减速流卵砾石运动输移过程,并确定非均匀系数对卵砾石输沙强度的影响,再与已有推移质公式对比,根据已有相近的输沙强度公式结构形式,结合水槽试验结果,拟合得出含有非均匀系数的适合于减速流态下的卵砾石输移的输沙强度公式,并通过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验证公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回水区末端段 减速流 非均匀系数 卵砾石输移过程 输沙强度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虎 尹成 +3 位作者 魏福吉 杨晶 徐维秀 李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7-1041,1029,共5页
观测系统的优劣决定地震采集数据的质量。目前用于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评价的大多是仅能反映观测系统某一方面特征的单一属性。为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观测系统中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特征、炮检距非均匀性系数等几种属性,... 观测系统的优劣决定地震采集数据的质量。目前用于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评价的大多是仅能反映观测系统某一方面特征的单一属性。为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观测系统中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特征、炮检距非均匀性系数等几种属性,推出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评价方法;通过对四种常用观测系统和四种不同接收线距的OBC观测系统实例做分析,探究综合质量因子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证实本文方法可定量地评价观测系统质量,从而建立起观测系统定量评价与分析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观测系统 综合质量因子 观测系统评价 观测系统属性 炮检距均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的AMD蚀化岩石统计本构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立春 杜卫卫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336,共4页
为了解决含硫化物矿山中AMD蚀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问题,采用概率论和连续损伤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AMD蚀化下岩石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引用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所建模... 为了解决含硫化物矿山中AMD蚀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问题,采用概率论和连续损伤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AMD蚀化下岩石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引用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受腐蚀岩石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全过程和岩石强度变化特征,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该成果对岩体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Weibull分布函数 本构模型 均匀系数 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丝板结构对熔融纺丝挤出过程聚合物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沈泽坤 王会 应起繁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91,共12页
熔体在喷丝板微孔内流动时的稳定性和流场分布的均匀性是后续决定纤维成型质量的关键,这对熔体挤出前后的速度差、流道内的剪切速率分布和口模段内径向速度均匀性提出了要求。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涤纶工业熔融纺丝中的聚合物微孔挤... 熔体在喷丝板微孔内流动时的稳定性和流场分布的均匀性是后续决定纤维成型质量的关键,这对熔体挤出前后的速度差、流道内的剪切速率分布和口模段内径向速度均匀性提出了要求。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涤纶工业熔融纺丝中的聚合物微孔挤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聚酯熔体在微孔内流动过程的速度、压力和剪切速率分布,讨论了熔体挤出前后的速度差和剪切速率分布对熔体流动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评价口模段内熔体径向速度分布的流动非均匀系数,指出不同长径比和收敛角分别通过改变流动充分发展段长度和口模段入口处径向速度分量来影响流动非均匀性。研究发现非均匀系数随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随收敛角的增大先减后增。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径比为3、收敛角为74°的喷丝板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丝板结构 熔融纺丝 牛顿流体 数值模拟 流变学 非均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稳态扫气流动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备 王天友 +3 位作者 崔磊 鲁祯 孙凯 田福全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8-235,共8页
设计了一台船用柴油机稳态扫气光学试验装置,用以研究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的扫气过程.利用立体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参数下的缸内扫气流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扫气口径向切角的增大,平均涡心位置与气缸轴线的偏离增大,涡流强度... 设计了一台船用柴油机稳态扫气光学试验装置,用以研究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的扫气过程.利用立体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不同参数下的缸内扫气流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扫气口径向切角的增大,平均涡心位置与气缸轴线的偏离增大,涡流强度有所增强,气流的轴向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扫气口开度的减小,涡心附近的轴向速度先有所增大,当扫气口开度降低到25%时,轴向速度大幅度减小,并出现回流现象.为通过流场评估扫气性能,提出了“扫气非均匀性系数”.试验发现在扫气口径向切角为15°及20°时扫气性能较好,此外,扫气口开度对扫气性能的影响仅体现在扫气口开度较小时,此时在扫气口附近的轴向速度均匀性差,影响扫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船用柴油机 扫气口结构 扫气均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