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MG的行走步态非均匀特性及其对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佳佳 高发荣 +1 位作者 孙曜 罗志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389,共6页
人体生理特性和运动特性是影响步态识别的重要因素。利用实验采集的下肢表面肌电信号,首先对肌电信号进行小波消噪及特征提取,然后构造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分类与识别,并针对步态周期数据的非均匀性(非等时性)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 人体生理特性和运动特性是影响步态识别的重要因素。利用实验采集的下肢表面肌电信号,首先对肌电信号进行小波消噪及特征提取,然后构造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分类与识别,并针对步态周期数据的非均匀性(非等时性)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即使在匀速行走条件下,人体步态周期仍然存在一定的非均匀特性,且这一特点会影响步态识别的准确性。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步态稳定性和步态识别率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肌电信号 支持向量机 非均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非均匀热特性的储能软包锂电池充放电热路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航洋 阳同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4-113,共10页
当前锂离子电池热行为解析模型与仿真模型在储能应用中面临效率或精度挑战。提出一种计及动态非均匀热特性的软包锂电池热分析方法,为储能系统提供电池状态在线评估工具。首先,构建热路模型和解析偏微分方程组,以捕捉充放电过程中电池... 当前锂离子电池热行为解析模型与仿真模型在储能应用中面临效率或精度挑战。提出一种计及动态非均匀热特性的软包锂电池热分析方法,为储能系统提供电池状态在线评估工具。首先,构建热路模型和解析偏微分方程组,以捕捉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动态非均匀热特性。其次,建立迭代机制确定求解参数,发展一种兼顾精度和效率的求解算法。将热解析模型和算法应用于商用储能锂电池温度评估。多种充放电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毫秒级计算成本和小于3%的温度误差,参数标定、迭代机制增强了该方法的工程适用性。该方法对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锂电池 动态非均匀特性 解析方法 充放电热模型 温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传输特性的低压电力线载波传输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在玲 韩富春 +1 位作者 朱永利 靳春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在传统电力线均匀传输电路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线的非均匀传输特性,提出一种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通信传输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低压电力线阻抗特性、噪声干扰、衰减特性等因素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影响,从而为信号信道模型的建立... 在传统电力线均匀传输电路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线的非均匀传输特性,提出一种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通信传输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低压电力线阻抗特性、噪声干扰、衰减特性等因素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影响,从而为信号信道模型的建立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通信 传输模型 均匀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均匀分布特性的电压暂降数据生成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汪颖 蒋欣燎 +2 位作者 陈韵竹 肖先勇 胡文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6-2946,共11页
电压暂降监测数据具有非均匀分布特性,影响敏感设备评估及治理决策。该文提出一种电压暂降数据生成方法,实现了考虑暂降类型非均匀以及特征非均匀分布的暂降数据生成,解决了敏感设备评估等研究中电压暂降数据不足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基... 电压暂降监测数据具有非均匀分布特性,影响敏感设备评估及治理决策。该文提出一种电压暂降数据生成方法,实现了考虑暂降类型非均匀以及特征非均匀分布的暂降数据生成,解决了敏感设备评估等研究中电压暂降数据不足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融合判据系数的电压暂降分类方法,定义电压暂降恢复系数等特征及其计算方法,构建奇异特征直线距离系数等分类评价指标,通过融合判据对假设暂降类型进行直观评价,解决了暂降类型非均匀的问题。其次,建立电压暂降概率密度能量因子,刻画幅值、持续时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tar 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网络的电压暂降数据生成方法,实现了按特征分布的暂降数据生成。最后,应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适用性和低数据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均匀分布特性 融合判据系数 概率密度分布 改进Star GA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正率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评估新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民 沈伟 陈彬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能对非均匀性校正效果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估测度“校正率”,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校正率以时域噪声为参考标准来衡量图像非均匀特性,不仅可以反映图像显示效果,还可以反映图像测温精度.该方法可用于IRFPA系统的性能评价和非均匀... 提出一种新的能对非均匀性校正效果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估测度“校正率”,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校正率以时域噪声为参考标准来衡量图像非均匀特性,不仅可以反映图像显示效果,还可以反映图像测温精度.该方法可用于IRFPA系统的性能评价和非均匀性校正方法校正效果评价,对非均匀性校正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均匀性校正 校正率 均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I总线的红外场景产生器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新 王鲁平 沈振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0-403,共4页
红外场景产生器是红外成像导引头的信息处理机的性能的测试和评价的重要设备。提出了一种基于PCI总线实时红外图像场景产生器设计。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工作流程以及软件设计。经过对样机的测试证明,产生的视频场景能够满足技... 红外场景产生器是红外成像导引头的信息处理机的性能的测试和评价的重要设备。提出了一种基于PCI总线实时红外图像场景产生器设计。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工作流程以及软件设计。经过对样机的测试证明,产生的视频场景能够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场景产生器 PCI总线 非均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帧频红外数字场景产生器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魏鹏辉 李波 +1 位作者 李云松 吴成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研究了高帧频红外数字场景产生器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重点阐述了PCI总线控制器的设计和工作流程 ,提出了采用多级查找表实现红外探测器的非均匀特性 .对所实现的高帧频红外数字场景产生器进行的实际测试表明 ,该场景产生器具有帧频高。
关键词 红外场景产生器 PCI总线 非均匀特性 高帧频 硬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机溯源的潜在不良视频通话预警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晓晨 韦世奎 +1 位作者 蒋翔 李晓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85-2794,共10页
目前主流的不良视频检测大多基于视频内容分析,属于计算密集型任务,不利于巨量视频通话流的实时检测。为此,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来阻断潜在不良视频的传播,即实时视频流相机溯源。和传统检测内容的方法不同,本文试图通过检测产生不良视... 目前主流的不良视频检测大多基于视频内容分析,属于计算密集型任务,不利于巨量视频通话流的实时检测。为此,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来阻断潜在不良视频的传播,即实时视频流相机溯源。和传统检测内容的方法不同,本文试图通过检测产生不良视频的相机源来阻断潜在不良视频的传播,即一旦发现某个正在视频通话的手机产生过不良视频,就发出安全警告进行阻断。该思路的基本假设是拍摄过不良视频的手机拥有者有更大概率利用同一部手机拍摄不良视频。该思路的核心问题是寻找一种实时、可靠的相机溯源方法。为此,本文主要聚焦以下三方面工作:建立了一个包含100部视频的数据库用于算法评估,数据库中的视频来自25部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相机,每一部视频注明了相机来源;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视频相机溯源机制,实现相机的在线实时溯源;提出了一种多相机指纹特征集成决策模型,实现可靠的相机溯源。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相机溯源机制能满足相机溯源的实时性要求,并且所提多相机指纹特征集成决策模型显著优于现有的单一模型,对于安卓手机,其视频相机溯源准确率达到98.161%,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溯源 光响应非均匀特性 集成学习 实时视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rotor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nnular seal under uniform and non-uniform flows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大转 姜新阔 +2 位作者 初宁 武鹏 王乐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89-1897,共9页
Currently, the flow field of annular seals disturbed by the circular whirl motion of rotors is usually solv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to evaluate the five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The simulations are... Currently, the flow field of annular seals disturbed by the circular whirl motion of rotors is usually solv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to evaluate the five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The simulations ar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quasi-steady method. In this work, an improved quasi-steady method along with the transient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compute the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of a long seal. By comparison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shortcomings of quasi-steady method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n, the effects of non-uniform incoming flow on seal dynamic coefficients were studied by transient simula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ong seal has large cross stiffness k and direct mass M which are not good for rotor stability, while the transient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long seal for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predicting M. When the incoming flow is non-uniform, the stiffness coefficients vary with the eccentric directions. Based on the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under uniform incoming flow, the linearized fluid force formulas, which can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non-uniform incoming flow, have been presented and can well explain the varying-stiffness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pump seal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s transient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dynamic mesh non-uniform incoming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