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条件下的船舶锚链静力特性快速计算 被引量:7
1
作者 于洋 谢永和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探索锚泊船偏荡时船与锚链相互作用问题,开展了非均匀条件下锚链静力特性的快速计算研究。采用分段外推-校正方法计算了锚链张力、顶端倾角、悬垂线形状及长度。通过寻找锚链悬垂线最低点位置以及预估顶端倾角的方法来增加求解速度,... 为探索锚泊船偏荡时船与锚链相互作用问题,开展了非均匀条件下锚链静力特性的快速计算研究。采用分段外推-校正方法计算了锚链张力、顶端倾角、悬垂线形状及长度。通过寻找锚链悬垂线最低点位置以及预估顶端倾角的方法来增加求解速度,实现了快速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锚泊船 锚链 静力 非均匀条件 快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入口条件下SCR脱硝系统精准喷氨策略 被引量:21
2
作者 高畅 金保昇 +1 位作者 张勇 孟凡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1-276,共6页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根据全尺度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数据获得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SCR非均匀入口边界条件,模拟了整个SCR系统的烟气流动过程.根据喷氨格栅处速度场和浓度场获取NO通量,以此为基准精确分配各喷管喷氨量.研究了不同...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根据全尺度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数据获得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SCR非均匀入口边界条件,模拟了整个SCR系统的烟气流动过程.根据喷氨格栅处速度场和浓度场获取NO通量,以此为基准精确分配各喷管喷氨量.研究了不同喷口布置的氨气与NO的对流扩散混合特性,分析了喷氨格栅中喷口密度N、开孔率φ、喷口角度α三个结构参数对SCR反应器内氨氮混合质量、氨氮比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喷口密度N可以有效地优化氨氮混合效果.当N>15.34个/m^2时,增加N对氨氮混合效果的影响不再显著;混合指数β随着喷口开孔率φ的增大会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改变喷口角度α可以改善氨氮混合效果,喷口垂直布置时氨氮混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均匀入口条件 精准喷氨 喷口布置 混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地表条件下区域蒸发散通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晶淼 周秀骥 +1 位作者 余锦华 丁裕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8-298,共11页
文章改进了计算蒸发散通量的Kotada Barton模式 (K B模式 )。经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淮河流域试验区各种不同陆面条件 (水面 ,森林 ,麦田和水稻田 )下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和其它方法比较 ,认为该方法计算精度与涡动相关法及鲍恩比法相当 ,不论... 文章改进了计算蒸发散通量的Kotada Barton模式 (K B模式 )。经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淮河流域试验区各种不同陆面条件 (水面 ,森林 ,麦田和水稻田 )下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和其它方法比较 ,认为该方法计算精度与涡动相关法及鲍恩比法相当 ,不论是计算蒸发散通量的瞬时值或日值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该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仅仅依赖于土地资源遥感信息、常规气象资料和基础地理信息如地面高程 ,而到目前为止上述资料均可以通过卫星等手段及常规观测得到。利用此方法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种地表面上 1 995年各月的蒸发散量及该地区的区域平均蒸发散量。结果证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且基础资料容易得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地表条件 区域蒸发散通量 计算方法 K-B模式 气象资料 鲍思比法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陆面条件下区域蒸散量计算的遥感模型 被引量:34
4
作者 陈云浩 李晓兵 史培军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8-512,共5页
非均匀陆面条件下的区域蒸散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文中首先在利用遥感资料求取地表特征参数 (如植被覆盖度、地表反照率等 )的基础上 ,建立了裸露地表条件下的裸土蒸发和全植被覆盖条件下植被蒸腾计算模型 ,然后结合植被覆盖度 (植被... 非均匀陆面条件下的区域蒸散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文中首先在利用遥感资料求取地表特征参数 (如植被覆盖度、地表反照率等 )的基础上 ,建立了裸露地表条件下的裸土蒸发和全植被覆盖条件下植被蒸腾计算模型 ,然后结合植被覆盖度 (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 )给出非均匀陆面条件下的区域蒸散计算方法。实测资料验算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文章最后利用该模型对中国北方地区的蒸散量进行了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陆面条件 区域蒸散 遥感模型 植被覆盖度 地表反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风电场非均匀入流条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星星 许昌 付士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204,195,共4页
针对风电场入流条件受复杂地形影响非均匀分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风力机功率反推非均匀入流条件的方法。以均匀入流条件下复杂地形风场计算为基础,使用致动盘模型模拟风电场尾流效应,获得轮毂入流风速与致动盘平均风速的映射关系,再以... 针对风电场入流条件受复杂地形影响非均匀分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风力机功率反推非均匀入流条件的方法。以均匀入流条件下复杂地形风场计算为基础,使用致动盘模型模拟风电场尾流效应,获得轮毂入流风速与致动盘平均风速的映射关系,再以致动盘平均风速为中间量,推导功率与轮毂入流风速的对应关系,最终反推非均匀入流条件。通过与CFD计算出的非均匀入流条件对比,误差在20%以内,验证了非均匀入流条件反推法的可行性,可为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和功率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风电场 致动盘模型 湍流修正 均匀入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暴雪环境下汽车座舱非均匀环境热舒适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虹霞 武金模 +3 位作者 宋舆涵 刘小勇 周帆 纪孝博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5-633,共9页
为研究汽车座舱不对称环境条件下空调热舒适性,提出基于空调假人的乘员热舒适性评价方法。采用大型气候环境风洞搭建低温耦合暴雪环境,基于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空调假人开展非均匀、瞬态条件下乘员局部和整体的热感觉及热舒适性研... 为研究汽车座舱不对称环境条件下空调热舒适性,提出基于空调假人的乘员热舒适性评价方法。采用大型气候环境风洞搭建低温耦合暴雪环境,基于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空调假人开展非均匀、瞬态条件下乘员局部和整体的热感觉及热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暴雪条件下,汽车座舱内空调吹面吹脚模式最大制热运行60 min后,假人头部和腿部最大温差为10.8℃,局部热舒适性差异较大;HVAC假人身体14个局部舒适性评分都> 0.1(手部除外),整体舒适性评分为0.1,表明手部舒适度会较大影响整体舒适度。该研究结果能够为优化汽车座舱热环境分布的空调风道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以提高乘员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性 整体舒适度 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空调假人 环境风洞 均匀瞬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