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成核法表面包覆氧化铝的尖晶石LiMn_2O_4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志兴 邢志军 +2 位作者 李新海 郭华军 彭文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90-794,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以非均匀成核方式对其进行包覆氧化铝的表面处理.通过XRD、SEM、粒度分析等技术对表面处理前后的LiMn2O4进行表征,分析了表面处理前后LiMn2O4物理特性的变化,并结合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表面处理工艺...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以非均匀成核方式对其进行包覆氧化铝的表面处理.通过XRD、SEM、粒度分析等技术对表面处理前后的LiMn2O4进行表征,分析了表面处理前后LiMn2O4物理特性的变化,并结合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表面处理工艺对LiMn2O4电化学容量与循环性能的影响.未经表面处理的LiMn2O4在1C倍率下初期放电容量为86.5mA·h·g-1,5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衰减26.3%.表面包覆0.5%、1%(w)氧化铝的LiMn2O4在1C倍率下的初期放电容量分别为96.0、80.1mA·h·g-1,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分别降低7.0%、5.6%.实验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LiMn2O4循环性能显著提高,而且随着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循环性能增强,但放电容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 锰酸锂 表面处理 非均匀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LiNi_(1/3)Co_(1/3)Mn_(1/3)O_2表面非均匀成核法包覆Al_2O_3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志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志兴 彭文杰 郭华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03-1708,共6页
为了提高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在球形LiNi1/3Co1/3Mn1/3O2表面包敷Al2O3。采用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球形LiNi1/3Co1/3Mn1/3O2颗粒由粒径为500~600 n... 为了提高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在球形LiNi1/3Co1/3Mn1/3O2表面包敷Al2O3。采用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球形LiNi1/3Co1/3Mn1/3O2颗粒由粒径为500~600 nm的一次粒子团聚而成,包敷后的球形LiNi1/3Co1/3Mn1/3O2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无定形Al2O3包敷层;包覆Al2O3能明显抑制LiNi1/3Co1/3Mn1/3O2在循环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峰电流的衰减,随着Al2O3包敷量的增加,材料的氧化/还原峰的峰电流减小,适量地包敷Al2O3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可逆性;当Al2O3的包敷量为0.5%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2.7~4.6 V高电压和1C倍率条件下,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72(mA.h)/g,50次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仍有93%,而没有包敷的LiNi1/3Co1/3Mn1/3O2容量略低,首次放电容量为170(mA.h)/g,而且容量衰减较快,容量保持率仅为84%。此外,包敷处理还可以有效提高LiNi1/3Co1/3Mn1/3O2材料在电解液中的热稳定性,以包敷材料所制备的电池其高温储存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1/3CO1/3MN1/3O2 非均匀成核 氧化铝包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过冷度及非均匀成核条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玉东 胡鹏飞 +4 位作者 刘玉民 李鑫 高润楠 彭泉贵 魏留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22,共6页
为研发过冷度低的相变蓄冷材料,降低冰蓄冷系统的能耗,实验测试了5种不同浓度的水基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的过冷度,并采用非均匀成核理论计算了在氧化石墨烯纳米薄片上的成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跟去离子水相比,各种浓度纳米流体的过冷度... 为研发过冷度低的相变蓄冷材料,降低冰蓄冷系统的能耗,实验测试了5种不同浓度的水基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的过冷度,并采用非均匀成核理论计算了在氧化石墨烯纳米薄片上的成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跟去离子水相比,各种浓度纳米流体的过冷度均受到了极大抑制,最大可降低69.1%,而且成核时间也大大缩短。理论计算表明:在单层氧化石墨烯纳米薄片的侧面(厚度)上成核需要很大的过冷度,只有当纳米薄片的重叠层数达到6层以上或重叠后的厚度超过6nm时,有效成核对应的过冷度才接近本实验条件下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的最大过冷度;要在纳米薄片的上下表面成核,过冷度与纳米薄片边长的乘积必须大于或等于2.446×10-8 m·K,借助纳米薄片的粒径分布和过冷度实验结果,验证了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满足这一成核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纳米薄片可以作为降低相变材料过冷度的成核剂,对冰蓄冷和快速制冰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纳米流体 过冷度 非均匀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单晶中辐照缺陷对氧的非均匀成核和沉淀的影响
4
作者 张维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辐照缺陷可作为氧非均匀成核的核心加速氧沉淀的发生,使中子嬗变掺杂直拉硅(NTDCZSi)一步高温退火即可完成内吸除(IG)处理,对其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硅单晶 中子辐照 缺陷 非均匀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成核法在石墨表面改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邹伶俐 吴芸芸 梁永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42-344,共3页
采用非均匀成核法 ,将Al(OH) 3包覆在天然鳞片状石墨表面 ,制备出包覆Al(OH) 3的天然鳞片状石墨。探讨了影响石墨表面包覆效果的关键因素 ,结果表明 ,pH值、处理温度和涂层物质前驱体的加入量是影响包覆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SEM对石墨... 采用非均匀成核法 ,将Al(OH) 3包覆在天然鳞片状石墨表面 ,制备出包覆Al(OH) 3的天然鳞片状石墨。探讨了影响石墨表面包覆效果的关键因素 ,结果表明 ,pH值、处理温度和涂层物质前驱体的加入量是影响包覆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SEM对石墨试样的表面形貌观察表明 ,改性石墨表面均匀地包覆了一层Al(OH)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表面包覆 非均匀成核 表面改性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成核法石墨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冉 李红霞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以ZrOCl2·8H2O为前驱物,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对鳞片石墨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研究了pH值(2.4~5.1)、前驱物溶液的浓度(0.005~0.1mol·L-1)、石墨与前驱物溶液的混合方式等工艺因素对石墨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墨... 以ZrOCl2·8H2O为前驱物,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对鳞片石墨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研究了pH值(2.4~5.1)、前驱物溶液的浓度(0.005~0.1mol·L-1)、石墨与前驱物溶液的混合方式等工艺因素对石墨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墨悬浮液先与浓度为0.025mol·L-1的前驱物溶液充分混合,然后滴加氨水调节pH值为3.6是非均匀成核法改性石墨的最佳工艺条件,能在石墨表面形成均匀的ZrO2包覆层;2)石墨经过表面改性后,在其表面均匀包覆的ZrO2包覆层提高了其抗氧化性和分散性,减少了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表面改性 非均匀成核 氧化锆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酸沉四钼酸铵结晶的成核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桂美 高绍康 +1 位作者 陈建中 庄乃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用盐酸酸沉仲钼酸铵溶液制备四钼酸铵的成核过程,测量了以诱导期表示的成核速率,讨论了温度和过饱和比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钼酸铵过饱和溶液的成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过饱和比的增大而增大。确定了在实验的温度... 本文研究了用盐酸酸沉仲钼酸铵溶液制备四钼酸铵的成核过程,测量了以诱导期表示的成核速率,讨论了温度和过饱和比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钼酸铵过饱和溶液的成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过饱和比的增大而增大。确定了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均匀成核和非均匀成核之间的界限,并根据均匀成核理论计算了其成核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核速率 酸沉 结晶 盐酸 仲钼酸铵 成核过程 非均匀成核 过饱和溶液 表示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蓄热材料成核触发方法和机理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袁新辉 崔文彬 +1 位作者 孙建航 吴桂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9-55,共7页
相变蓄热材料储热密度较大,可用于热管理、建筑节能及余热回收等领域。但相变蓄热材料多存在过冷度大、导热系数低、相分离等缺点,严重影响相变过程的热稳定性,限制其实际应用,尤其是相变蓄热材料过冷度的存在,导致热量不能及时释放,因... 相变蓄热材料储热密度较大,可用于热管理、建筑节能及余热回收等领域。但相变蓄热材料多存在过冷度大、导热系数低、相分离等缺点,严重影响相变过程的热稳定性,限制其实际应用,尤其是相变蓄热材料过冷度的存在,导致热量不能及时释放,因此,降低过冷度已成为相变蓄热材料研究的热点。系统地介绍了相变蓄热材料的分类及成核理论,综述了相关研究中触发过冷相变蓄热材料成核结晶的方法和机理,包括晶种法、成核剂法、电场法、机械振动法、超声照射法和搅拌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相对而言成核剂法是触发相变蓄热材料成核的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材料 过冷 成核 非均匀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制备Al_2O_3包覆TiH_2颗粒发泡剂 被引量:26
9
作者 方吉祥 赵康 谷臣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05-1209,共5页
利用非均匀成核法 ,以 pH缓冲溶液作沉淀剂 ,研究了Al2 O3 包覆TiH2 粉末的包裹技术。结果表明 ,Al3 + 浓度对包覆层显微结构有影响 ,当Al3 + 浓度为 0 .0 5mol/L ,pH值为 4.5时 ,可以获得好的氧化铝前驱体包覆TiH2 颗粒 ,经 35 0℃煅... 利用非均匀成核法 ,以 pH缓冲溶液作沉淀剂 ,研究了Al2 O3 包覆TiH2 粉末的包裹技术。结果表明 ,Al3 + 浓度对包覆层显微结构有影响 ,当Al3 + 浓度为 0 .0 5mol/L ,pH值为 4.5时 ,可以获得好的氧化铝前驱体包覆TiH2 颗粒 ,经 35 0℃煅烧可得到均匀、致密的Al2 O3 /TiH2 包覆颗粒。当包覆层厚大于 1.42 μm时 ,Al2 O3 /TiH2 包覆颗粒释放氢气过程被显著地延迟 ,这种延迟效应对泡沫铝制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采用Al2 O3 /TiH2包覆粉体作为发泡剂 ,成功制备出多孔泡沫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成核 Al2O3/TiH2 包裹粉 释氢性能 泡沫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gAl_(10)O_(17):Eu^(2+)荧光粉包膜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超 董岩 +3 位作者 张超 吴直森 于金 蒋建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3-737,共5页
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对BaM gA l10O17:Eu2+(BAM)蓝色荧光粉进行了包膜处理.TEM分析结果表明,BAM蓝粉表面形成了一层连续均匀的-γA l2O3包膜,通过XPS对包膜层与荧光粉之间的结合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包膜处理后O1s谱峰的峰形没有发... 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对BaM gA l10O17:Eu2+(BAM)蓝色荧光粉进行了包膜处理.TEM分析结果表明,BAM蓝粉表面形成了一层连续均匀的-γA l2O3包膜,通过XPS对包膜层与荧光粉之间的结合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包膜处理后O1s谱峰的峰形没有发生变化,没有伴峰产生,A l2p峰位从未包膜时的74.404 9eV降至了包膜后的73.606 7eV,其化学位移为0.465 2eV.这表明膜层与荧光粉基体之间是以化学吸附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热劣化试验结果表明,包膜BAM蓝粉在经600℃灼烧后,相对亮度为85%,抗劣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gAl10O17:Eu^2+荧光粉 非均匀成核 包膜 AL2O3 热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3Y)包裹Al_2O_3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建 刘姣 +1 位作者 丘泰 林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97-2001,共5页
以pH值缓冲溶液为沉淀剂,用非均匀成核和液相共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出了ZrO2(3Y)包裹Al2O3纳米复合粉体.用XRD、TEM对所制备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加入分散剂使Al2O3悬浮液的等电点向酸性区移动,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其中pH值为9.56... 以pH值缓冲溶液为沉淀剂,用非均匀成核和液相共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出了ZrO2(3Y)包裹Al2O3纳米复合粉体.用XRD、TEM对所制备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加入分散剂使Al2O3悬浮液的等电点向酸性区移动,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其中pH值为9.56对应的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悬浮液最稳定.Al2O3悬浮液pH值为9.5,ZrOCl2和YCl3混合溶液浓度为0.2mol·L-1时前驱体的收得率最高.600℃煅烧后得到的粉体中只有αAl2O3、tZrO2两种物相,在Al2O3颗粒表面附着10nm左右的ZrO2(3Y)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成核 ZrO2(3Y)包裹Al2O3 纳米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e_2O_4铁氧体原位包覆羰基铁超细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姣 丘泰 杨建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28-31,35,共5页
采用非均匀成核和化学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MgFe2O4铁氧体原位包覆羰基铁超细复合粉体,对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沉淀剂NaOH溶液浓度... 采用非均匀成核和化学沉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MgFe2O4铁氧体原位包覆羰基铁超细复合粉体,对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沉淀剂NaOH溶液浓度为0.1 mol/L时前驱体的得率最高且包覆层最均匀;尖晶石型MgFe2O4在400℃时就已形成,600℃后MgFe2O4发生分解;400℃煅烧后,在羰基铁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覆了500 nm左右的鳞片n MgFe2O4;随着MgO掺量的增加,MgFe2O4的含量逐渐增加,羰基铁粉的抗氧化性逐渐增强,当MgO掺量的质量分数为25%时,粉体的氧化率仅为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成核 MgFe2O4铁氧体 原位包覆羰基铁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掺杂CeO_2粉体的包覆处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旭俐 马峻峰 +1 位作者 高杰 周丽玮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4-89,共6页
采用非均匀成核法成功地制备了Al2 O3包覆型稀土掺杂CeO2 粉体。采用XRD分析了粉体的晶相 ;通过测定粉体的Zeta电位和XPS能谱 ,分析了Al2 O3在稀土掺杂CeO2
关键词 非均匀成核 二氧化铈 GD2O3 掺杂 CeO2粉体 包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TiO_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喻胜飞 罗武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62,共4页
以Na2SiO3为原料,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在纳米TiO2基体上制备了SiO2表面保护膜层,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粒径测量、BET比表面积测量分析,证实纳米TiO2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SiO2纳米膜,而且两者是以化学键合方... 以Na2SiO3为原料,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在纳米TiO2基体上制备了SiO2表面保护膜层,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粒径测量、BET比表面积测量分析,证实纳米TiO2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SiO2纳米膜,而且两者是以化学键合方式结合在一起。分散性能测试表明:纳米SiO2/TiO2复合粉体的分散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包覆 纳米SIO2 复合粉体 非均匀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包覆二硫化钼复合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培道 刘孝光 +1 位作者 孙小燕 王长春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2-1215,1220,共5页
通过Al(NO3)3.9H2O水解,利用非均匀成核方法制备了MoS2/Al2O3的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SEM/EDS、TEM、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l3+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及滴定速度是影响包覆效果的主要因素,制... 通过Al(NO3)3.9H2O水解,利用非均匀成核方法制备了MoS2/Al2O3的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SEM/EDS、TEM、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l3+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及滴定速度是影响包覆效果的主要因素,制备MoS2/Al2O3复合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l3+浓度为0.17 mol/L,pH值为8,反应温度为75℃,滴定速度为3 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包覆MoS2 非均匀成核 复合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法制备MoSi_2/Cu基合金复合粉体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铁明 陈辉 +2 位作者 马勤 邹欣伟 赵红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共4页
采用非均相成核法制备了二硅化钼弥散强化铜的复合粉体,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对复合粉体进行表征,并讨论了包覆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oSi2颗粒表面被细小的铜微晶包裹,MoSi2颗粒的分散... 采用非均相成核法制备了二硅化钼弥散强化铜的复合粉体,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对复合粉体进行表征,并讨论了包覆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oSi2颗粒表面被细小的铜微晶包裹,MoSi2颗粒的分散性得到显著改善;MoSi2颗粒大小和形状对复合粉体的包裹有较大影响;酸性溶液可有效防止复合粉体的团聚,包裹效果较好。包覆结构取决于铜在MoSi2颗粒表面的沉积以及对复合粉体团聚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 弥散强化 非均匀成核 MOS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ATO包覆氧化硅导电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颜东亮 郭子龙 +1 位作者 陈林 吴建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1,共3页
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制备了ATO包覆氧化硅导电粉体。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各因素对ATO包覆纤维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包覆悬过程中氧化硅的用量、包覆层溶液离子浓度、反应过程的pH值、包覆时反应温度及包覆离子溶液加入速度。通过正交... 采用非均匀成核法制备了ATO包覆氧化硅导电粉体。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各因素对ATO包覆纤维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包覆悬过程中氧化硅的用量、包覆层溶液离子浓度、反应过程的pH值、包覆时反应温度及包覆离子溶液加入速度。通过正交实验所确定ATO包覆氧化硅粉体的合理工艺参数:包覆悬过程中氧化硅的用量保持在0.4g/mL、包覆过程的pH值控制为2.0、包覆层离子浓度为0.6mol/L、包覆离子溶液加入速度为0.5mL/min、反应温度为50℃。通过正交实验所确定的合成参数所得的复合导电粉体的电阻率只有108.1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成核 正交实验 制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H)3改性纳米SiO2表面的研究
18
作者 刘少兵 程绍娟 +1 位作者 张颖 赵彦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25,共3页
纳米SiO2是一种应用广泛、性能优异的无机材料。为了降低纳米二氧化硅的亲水性,提高亲油性,增强其与有机基体的相容性,从而充分发挥纳米SiO2的纳米效应,需要对纳米SiO2的表面进行改性。通过非均匀成核法,采用Al(OH)3对纳米SiO2表面包覆... 纳米SiO2是一种应用广泛、性能优异的无机材料。为了降低纳米二氧化硅的亲水性,提高亲油性,增强其与有机基体的相容性,从而充分发挥纳米SiO2的纳米效应,需要对纳米SiO2的表面进行改性。通过非均匀成核法,采用Al(OH)3对纳米SiO2表面包覆改性以改善纳米SiO2的表面结构和性能。使用IR、XPS、XRD和Malvern Zetasize 3000HSA自动电位粒度仪等表征手段,对表面包覆改性后纳米SiO2的结构及等电点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分析表明:Al(OH)3以无定形结构成功地包覆在纳米SiO2表面,包覆后的纳米SiO2仍为无定形结构,但其等电点(IPE)的pH值从2.3变为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表面包覆 相容性 非均匀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纳米氧化锆复合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建飞 杭建忠 +1 位作者 施利毅 朱惟德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ZrOCl2.8H2O为前驱物,采用非均匀成核技术对天然鳞片石墨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出石墨/纳米氧化锆复合颗粒.考察不同氧化锆加入量对复合颗粒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石墨/纳米氧化锆复合颗粒的亲水性能得到提高.采用Zeta电位测... 以ZrOCl2.8H2O为前驱物,采用非均匀成核技术对天然鳞片石墨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出石墨/纳米氧化锆复合颗粒.考察不同氧化锆加入量对复合颗粒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石墨/纳米氧化锆复合颗粒的亲水性能得到提高.采用Zeta电位测试仪以及TGA-DSC分析仪,分别对改性前后颗粒的表面电位和热失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颗粒的等电点从pH=2.5位移到pH=5.3.抗氧化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氧化失重率从98.9%变为93.1%.SEM及EDS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致密的纳米尺度的氧化锆颗粒,其平均粒径为数十纳米.XPS能谱检测进一步表明,复合颗粒表面出现Zr的特征峰,且C1s的电子结合能向高能方向移动了0.4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成核 天然鳞片石墨 氧化锆 亲水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包裹纳米复合粉体制备ZTA陶瓷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洁 杨建 +1 位作者 刘娇 丘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0-763,771,共5页
用非均匀成核法和液相共沉淀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得ZrO2(3Y)包裹Al2O3纳米复合粉体,经干压成型,常压烧结制备ZTA复相陶瓷。通过XRD、TEM对粉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包裹粉体中煅烧温度和ZrO2含量对烧结体的烧结性能和力学... 用非均匀成核法和液相共沉淀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得ZrO2(3Y)包裹Al2O3纳米复合粉体,经干压成型,常压烧结制备ZTA复相陶瓷。通过XRD、TEM对粉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包裹粉体中煅烧温度和ZrO2含量对烧结体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驱体粉料煅烧温度的升高,包裹后的Al2O3-ZrO2(3Y)复合陶瓷粉体比表面积降低,粒径变大;ZrO2含量为20wt.%的Al2O3-ZrO2(3Y)复合陶瓷粉体,经过1000℃锻烧后,干压成型制备的烧结样品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高达454.9MPa和11.6MPa.m1/2,SEM观察结果表明烧结体结构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A 纳米复合粉体 非均匀成核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