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含水量空间尺度分布非均匀对中尺度脉动量和通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姜金华 胡非 程雪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5-382,共8页
本文采用RAMS(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模式模拟研究了没有背景风的情况下,土壤湿度非均匀分布的长度尺度分别为40km逐渐减小到2km时,地表通量的分布和大气边界层的响应.运用二维傅里叶变换,分析了地表通量、中尺度脉动... 本文采用RAMS(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模式模拟研究了没有背景风的情况下,土壤湿度非均匀分布的长度尺度分别为40km逐渐减小到2km时,地表通量的分布和大气边界层的响应.运用二维傅里叶变换,分析了地表通量、中尺度脉动量和中尺度通量的二维幅度谱分布,初步探讨大尺度模式中非均匀地表条件下的边界层参数化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的地表水、热通量和中尺度脉动量的幅度谱的极大值都出现在与各自非均匀尺度相对应的波数处,当有不同尺度的非均匀斑块共存时,最大的非均匀尺度占主导.但是中尺度水、热通量的结果有所不同,除了在与各自非均匀尺度相对应的波数处有峰值之外,在其他波数还有多个峰值.这些结果表明地表水、热通量的空间分布尺度与非均匀尺度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中尺度水、热通量与非均匀尺度的关系并不明显,说明地表水、热通量的网格平均值的代表性较好,但是不能反映次网格脉动的影响,而中尺度通量的网格平均值的代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非均匀尺度 数值模拟 尺度通量 二维傅里叶谱分析 边界层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中小尺度非均匀性的描述及长波长理论 被引量:20
2
作者 郭乃川 王尚旭 +1 位作者 董春晖 郭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85-2401,共17页
地球物理成像解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地震波传播时其本身受到地质体中小尺度非均匀性的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备受关注.据此,本文首先从统计意义上的表示形式来描述小尺度非均匀性,给出一种拓展了小尺度非均匀性择优取向... 地球物理成像解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地震波传播时其本身受到地质体中小尺度非均匀性的影响,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备受关注.据此,本文首先从统计意义上的表示形式来描述小尺度非均匀性,给出一种拓展了小尺度非均匀性择优取向的随机介质建模新方法,重点阐述了建模过程中对误差处理的重要性.其次讨论了地震波在水平层状介质中传播时的长波长理论,并指出对该理论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且还基于1D随机层状介质,从局部各向异性因子曲线的角度对长波长理论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密度及泊松比扰动对曲线形态的影响.最后,从对1D和2D随机介质进行数值模拟的角度重点研究长波长理论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地震记录的特点,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文中也计算了1D随机介质在不同平均化长度下,通过长波长理论得到的等效介质的理论走时(走时的计算是在弱各向异性假设条件下完成的),并给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均匀 自相关函数 长波长理论 各向异性 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化多尺度方法的自组织介质波前愈合效应波场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韩颜颜 张忠杰 +3 位作者 梁锴 刘有山 徐涛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3-655,共13页
随机介质表征的地球介质自组织性,体现了地球内部复杂介质的统计性特征,对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波前愈合效应是自组织介质散射效应的体现,会导致高频近似射线理论的计算走时和真实波场到时有一定的差异.为了研究... 随机介质表征的地球介质自组织性,体现了地球内部复杂介质的统计性特征,对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演化有重要的意义.波前愈合效应是自组织介质散射效应的体现,会导致高频近似射线理论的计算走时和真实波场到时有一定的差异.为了研究射线理论在自组织介质中的适应性范围,本文选取高斯型和指数型自相关函数来描述自组织介质,采用非均匀化多尺度方法进行大尺度地球模型的波场模拟.利用互相关方法求取背景速度场与附加自组织介质速度场之间的波场走时差,并与由射线理论得到的走时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均匀化多尺度方法在节省计算时间的同时,又可保持计算精度.介质相关长度越小、波长越长且传播距离越远时,波前愈合效应越强.当相关长度a、波长λ以及传播距离L之间满足a/(λL)1/2≤0.5时,波前愈合效应显著,且随着比值减小两者差异增大,波前愈合效应在增加,在该范围内射线理论计算走时的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介质 随机介质 均匀化多尺度方法 波前愈合 波场模拟 射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非均匀加热条件下边界层湍流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自鑫 孙鉴泞 +1 位作者 袁仁民 罗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5-582,共8页
在下垫面非均匀加热条件下进行对流边界层的水槽模拟实验,并与下垫面均匀加热条件下的情形对比,研究地表热力非均匀性对边界层湍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的非均匀加热使得混合层湍流的组织性得到加强,湍流涡旋结构的空间分布比... 在下垫面非均匀加热条件下进行对流边界层的水槽模拟实验,并与下垫面均匀加热条件下的情形对比,研究地表热力非均匀性对边界层湍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的非均匀加热使得混合层湍流的组织性得到加强,湍流涡旋结构的空间分布比较稳定,湍流强度也有明显的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对流边界层的发展受到下垫面热力非均匀尺度的影响,在对流边界层的发展过程中,当边界层高度为下垫面非均匀尺度的1.3~1.4倍时,夹卷速度(即边界层高度的抬升速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均匀加热 非均匀尺度 对流边界层 水槽实验 湍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非均匀加热影响对流边界层湍流特征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殷雷 孙鉴泞 刘罡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3-656,共14页
本文运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地表非均匀加热对边界层湍流特征的影响.共进行五个算例的数值模拟,其中一个算例为地表均匀加热,四个非均匀算例的地表加热方式均采用"马赛克"分布,非均匀尺度分别为1.2km、2.5km、5.0km和10.0km,... 本文运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地表非均匀加热对边界层湍流特征的影响.共进行五个算例的数值模拟,其中一个算例为地表均匀加热,四个非均匀算例的地表加热方式均采用"马赛克"分布,非均匀尺度分别为1.2km、2.5km、5.0km和10.0km,其平均地表热通量与地表均匀加热算例相同.模拟结果表明:地表非均匀加热激发出有组织湍流涡旋,非均匀尺度越大越有利于有组织湍流涡旋的维持;当非均匀尺度足够大时,边界层湍流能量明显增大,增大的原因在于水平湍流运动的显著增强;湍流温度方差随着非均匀尺度增大而增大,但该效应在边界层发展过程中逐渐减弱;地表非均匀加热造成热量垂直输送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当边界层高度小于非均匀尺度时不均匀性贯穿整个边界层,当边界层高度大于非均匀尺度时这种不均匀性只存在于边界层的下部;非均匀尺度为1.2km的算例结果表明,地表非均匀加热在混合层中造成的扰动影响的水平范围不超过非均匀尺度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边界层 大涡模拟 非均匀尺度 湍流 有组织湍流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面面积平均通量的参数化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牛国跃 洪钟祥 +1 位作者 孙菽芬 叶卓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13-24,共12页
目前,气候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面积平均通量的参数化问题。本文对这一研究方向中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简要介绍了非均匀陆面影响的高度及其尺度划分,阐述了混合... 目前,气候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面积平均通量的参数化问题。本文对这一研究方向中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简要介绍了非均匀陆面影响的高度及其尺度划分,阐述了混合高度、参考层高度(观测高度和模式第一层高度)、近地层高度、内边界层高度、平衡层高度、粗糙度副层和边界层高度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非均匀尺度划分中的作用,并且阐述了整体输送公式在不同尺度的非均匀陆面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可能解决办法。同时还对中尺度的非均匀陆面驱动的一类非经典中尺度环流的参数化,即中尺度通量的参数化问题进行了评述。最后针对内蒙古草原实验和青藏高原实验等具体问题,提出了边界层观测和非均匀陆面参数化方法的几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面积平均通量 陆面非均匀尺度 整体输送方法 尺度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逼近增强算子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特征提取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平 纪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38-2240,共3页
针对含噪SAR图像的边缘检测效果不理想、边缘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逼近增强算子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尺度非均匀滤波将含有噪声与不含噪声的像素点的灰度值、结构元素以及区域内的像素加权灰度... 针对含噪SAR图像的边缘检测效果不理想、边缘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逼近增强算子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尺度非均匀滤波将含有噪声与不含噪声的像素点的灰度值、结构元素以及区域内的像素加权灰度密度这三个特征进行区分,以达到去噪效果。采用基于增强算子的SAR图像检测方法,通过SAR图像的像素灰度值以及像素点分布密度均值来计算综合均值阈值,通过阈值来判断像素点是否属于边缘部分。在实验中,通过分别与基于修改的LSD算法、基于水平集算法以及基于核心聚类算法的SAR图像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对比结果可以得出算法在对含噪SAR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时可以得到更明显的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检测 特征提取 尺度均匀滤波 逼近增强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MTBCD火焰图像特征提取的转炉炼钢终点碳含量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超 刘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3-448,共16页
转炉炼钢终点时刻炉口火焰的颜色和纹理与钢水碳含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为了提取有效的火焰图像特征以准确预测钢水碳含量,结合火焰纹理多方向多尺度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多趋势二进制编码彩色纹理特征表述方法。考虑颜色通道间的相关性... 转炉炼钢终点时刻炉口火焰的颜色和纹理与钢水碳含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为了提取有效的火焰图像特征以准确预测钢水碳含量,结合火焰纹理多方向多尺度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多趋势二进制编码彩色纹理特征表述方法。考虑颜色通道间的相关性,通过颜色通道融合策略得到火焰图像的彩色纹理表示;采用多尺度非均匀采样策略选取各尺度范围内的采样点来构建彩色纹理的多尺度表达;根据中心点对称方向和对角线对称方向上采样点不同的变化进行多趋势编码,得到彩色纹理特征,选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碳含量。实验表明,碳含量预测在误差范围0.02%以内的准确率为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图像 碳含量预测 尺度均匀采样 像素变化趋势 彩色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粒子群的车载雷达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星军 蒋燕翔 邵志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3,共5页
受车载雷达斜视成像的性质及地形起伏的影响,车载雷达图像的几何畸变较为复杂,正射校正结果不够理想,因此,提出基于梯度粒子群的车载雷达图像畸变校正方法。采取多尺度非均匀滤波对车载雷达图像展开降噪处理,利用维纳滤波算法初步复原... 受车载雷达斜视成像的性质及地形起伏的影响,车载雷达图像的几何畸变较为复杂,正射校正结果不够理想,因此,提出基于梯度粒子群的车载雷达图像畸变校正方法。采取多尺度非均匀滤波对车载雷达图像展开降噪处理,利用维纳滤波算法初步复原处理车载雷达图像,通过梯度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适应度函数,对车载雷达图像展开增益误差复原处理,构建卡尔曼滤波模型,将复原后的车载雷达图像输入滤波模型中,完成图像畸变矫正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图像畸变程度分析准确,图像清晰度平均为0.8,图像校正定量评价因子最高达到了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雷达图像 尺度均匀滤波 图像畸变校正 梯度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axial compression strength for artificial frozen clay with thermal gradient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晓东 周国庆 陈国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218-225,共8页
A series of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for frozen clay were performed by KoDCGF (freezing with non-uniform temperature under loading after K0 consolidation) method and GFC (freezing with non-uniform temperature wit... A series of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for frozen clay were performed by KoDCGF (freezing with non-uniform temperature under loading after K0 consolidation) method and GFC (freezing with non-uniform temperature without experiencing Ko consolidation) method at various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thermal gradi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iaxial compression strength for frozen clay in KoDCGF tes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but it decreases as the confining pressure increases further in GFC test. In other words,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for frozen clay with identical confining pressu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rmal gradient both in KoDCGF test and GFC test. The strength of frozen clay in KoDCGF test is dependent of pore ice strength, soil particle strength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skeleton and pore ice. The decrease of water content and distance between soil particles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pore size and the increase of contact area between particles in KoDCGF test, which further results in a higher compression strength than that in GFC test.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for frozen clay with thermal gradient can be descried by strength for frozen clay with a uniform temperature identical to the temperature at the height of specimen where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app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frozen clay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thermal gradient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