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要件及其修正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月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6-51,共6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的商业贿赂行为尚未得到有效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违法犯罪活动,其触角已伸入到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为此,"两高院&qu...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的商业贿赂行为尚未得到有效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违法犯罪活动,其触角已伸入到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为此,"两高院"先后联合公布、印发了《罪名补充规定(三)》及《适用法律问题意见》,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替代原来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贿赂犯罪",并就当前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提出部分意见,从而更加有利于打击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犯罪。然而,此两次仅是有关罪名的改变和部分法律的适用,该罪构成要件并未明确改变。为了加强经济刑事立法,规范刑事执法行为,尚需进行犯罪要件修正,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这有利于开创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体系,建构惩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贿赂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 经济刑事立法 犯罪要件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海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1,共4页
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经济经营领域的腐败犯罪,我国刑法、刑法修正案以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表明,它是以侵犯单位的正常管理制度、公平竞争和正当交易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客体、以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利用职务... 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经济经营领域的腐败犯罪,我国刑法、刑法修正案以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表明,它是以侵犯单位的正常管理制度、公平竞争和正当交易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客体、以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利用职务之便或者违背职责为行为特征、以刑法第163条为引领罪名的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相对应的概念。探讨这类犯罪有利于在司法实务中惩治职务犯罪,保障市场经济秩序,遏制腐败,完善防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犯罪 商业贿赂 腐败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铭暄 陈璐 《法治研究》 2011年第8期3-8,共6页
当前,我国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现有的治理力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有效遏制该类犯罪的需要。本文试图在阐述我国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刑事立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形成原... 当前,我国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现有的治理力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有效遏制该类犯罪的需要。本文试图在阐述我国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刑事立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提出建立惩治与预防并重的治理模式的具体举措,冀望能对该类犯罪的治理与防范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犯罪 特点成因 惩治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参与竞技体育犯罪预防与惩处档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永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96,共1页
2012年2月16日,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分别判处国际级足球裁判黄俊杰7年、陆俊5年6个月、万大雪6年、周伟新3年6个月的徒刑,对此次量刑,著名青年法律学者、律师郝劲松表示:“判得太轻,犯罪成本过低,让后来... 2012年2月16日,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分别判处国际级足球裁判黄俊杰7年、陆俊5年6个月、万大雪6年、周伟新3年6个月的徒刑,对此次量刑,著名青年法律学者、律师郝劲松表示:“判得太轻,犯罪成本过低,让后来者依然心存侥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档案研究 犯罪预防 竞技体育 惩处 中级人民法院 足球裁判 犯罪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成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6-172,287,共7页
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首次规定在我国现行《刑法》第164条当中。其客体是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其所谓"财物",包括一般意义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刑法》第... 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首次规定在我国现行《刑法》第164条当中。其客体是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秩序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交换性。其所谓"财物",包括一般意义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刑法》第164条存在片面性,应该对索贿的情形作出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中并非指利益本身违法,而是指获得利益的手段违法。只要行贿的对象是非国有单位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具备其他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就构成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至于其主体的性质则不是决定定罪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罪 行贿犯罪 商业贿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参与贪污犯罪应定贪污罪
6
作者 覃宏锐 《现代法学》 1984年第4期71-72,共2页
犯罪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案件。比如,有的贪污案,并非纯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而作案,要靠社会上不法分子的帮助才能达到犯罪的目的。遇到这类“内外勾结”的贪污案,争论的焦点是对不具... 犯罪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案件。比如,有的贪污案,并非纯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而作案,要靠社会上不法分子的帮助才能达到犯罪的目的。遇到这类“内外勾结”的贪污案,争论的焦点是对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这一特定身份的被告人的罪名如何认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 贪污罪 利用职务之便 被告人 贪污犯罪 共同犯罪 特定身份 贪污案 司法实践 罪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共犯之刍议
7
作者 郑厚勇 《理论月刊》 2005年第4期106-107,166,共3页
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伙同受贿,构成受贿罪共犯的观点,虽然缺乏刑法依据,但已成为理论界的“通说”。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是共同犯罪的一般原理,即依据共同犯罪主体的扩张性,非国家工作人员可构成受贿罪的共犯。笔者认为... 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伙同受贿,构成受贿罪共犯的观点,虽然缺乏刑法依据,但已成为理论界的“通说”。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是共同犯罪的一般原理,即依据共同犯罪主体的扩张性,非国家工作人员可构成受贿罪的共犯。笔者认为,理解刑法总则规定的共同犯罪,必须结合刑法分则关于各具体犯罪的规定来进行,由此得出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共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受贿罪 共犯 非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预防
8
作者 王福金 《政法论丛》 CSSCI 1995年第5期37-38,共2页
浅谈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预防王福金当前,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是腐败问题的突出表现。这种犯罪虽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很大损害,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构成很大威胁。因此,... 浅谈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的预防王福金当前,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是腐败问题的突出表现。这种犯罪虽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很大损害,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构成很大威胁。因此,减少和预防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经济犯罪 权力腐败 权力滥用 司法机关 贪污贿赂犯罪 外部监督 打击经济犯罪 权力的腐败 行政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家属共同受贿如何处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丹 陈锡镇 《现代法学》 1987年第2期73-75,共3页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其家属参予收受贿赂,这在当前受贿案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下面仅就此类案件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一管之见。一、在有家庭成员参与受贿的情况下,这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的。在具体案件中,往往表现为国...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其家属参予收受贿赂,这在当前受贿案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下面仅就此类案件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一管之见。一、在有家庭成员参与受贿的情况下,这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的。在具体案件中,往往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出面”为他人谋利益,家属则在后面索取或收受贿赂。尽管他们的行为分工形式以及彼此参与犯罪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共同实施了受贿罪必备的客观行为,只要同时查明具有共同故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权 共同受贿罪 收受贿赂 家属 共同犯罪 共同故意 受贿人 行贿人 家庭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罪名体系 重构犯罪要件──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惠渔 游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49,共4页
完善罪名体系 重构犯罪要件──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若干思考苏惠渔,游伟在惩治贿赂犯罪的整个立法体系中,刑事立法工作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刑法体系的具体构建上,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粗疏、有的细密、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完善罪名体系 重构犯罪要件──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若干思考苏惠渔,游伟在惩治贿赂犯罪的整个立法体系中,刑事立法工作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刑法体系的具体构建上,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粗疏、有的细密、有的集中、有的分散,乃至在对贿赂犯罪处罚的轻重程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犯罪 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罪名体系 犯罪要件 谋取利益 构成要件 国家公职人员 谋取不正当利益 行贿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与立法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远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商业贿赂犯罪是近年来我国刑事政策上治理的重点。对于这种犯罪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犯罪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对这种犯罪准确惩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发生。本组笔谈共有6篇文章,分别从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 商业贿赂犯罪是近年来我国刑事政策上治理的重点。对于这种犯罪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犯罪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对这种犯罪准确惩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发生。本组笔谈共有6篇文章,分别从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基本思路、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与立法、商业贿赂犯罪的客体解读、临床医生收取红包行为的性质、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及商业贿赂犯罪的侦查管辖与证据效力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引起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贿赂犯罪 立法 概念 国家工作人员 新闻报道 日常语言 主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有力武器——试析《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的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成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5期32-34,共3页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对刑法和1982年《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下称《决定》)的有关条文作了补充和修改,增加了新的内容,从立法上适应了为政清廉和...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对刑法和1982年《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下称《决定》)的有关条文作了补充和修改,增加了新的内容,从立法上适应了为政清廉和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需要,标志着我国刑事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与刑法和《决定》相比,《补充规定》的内容更具体,处刑标准更明确,因而显得更严密。从司法实践方面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规定 贪污贿赂犯罪 惩治贪污 贿赂 国家工作人员 刑法 刑事立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司法实践 打击经济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贿赂犯罪的经济分析与法律对策
13
作者 赵俊如 李生龙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6-39,共4页
一、经济分析在现代经济学说中有一种“寻租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攫取租金,从而大发横财的非法行为(包括贿赂行为),都被称为寻租活动。这里的所谓“租金”,是泛指政府干预或行政管制市场竞争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即超过... 一、经济分析在现代经济学说中有一种“寻租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攫取租金,从而大发横财的非法行为(包括贿赂行为),都被称为寻租活动。这里的所谓“租金”,是泛指政府干预或行政管制市场竞争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即超过机会成本的差价。在它看来,一切商品经济中的行政管制,都会创造出这种差价收入,即寻租者竞相争夺的租金,因此寻租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证性。在我国传统经济模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犯罪 法律对策 国家工作人员 经济分析 寻租理论 经济的 贿赂 受贿罪 机会成本 贿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14
作者 张之又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有力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现从理论和司法实践上对我国当前这两种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作一初步的论述。一、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原因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包括案件的一般特点和现阶段犯罪活动的特点这两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贪污贿赂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 贪污受贿 经济犯罪案件 受贿犯罪 特点 主要表现 对策 贪污罪 公共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改革与打击贿赂犯罪
15
作者 夏起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36-40,共5页
运用法律武器支持改革、保护改革、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是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执行这项任务中,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本文仅就关于在贿赂罪的定罪和量刑过程中,既要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严重犯罪,又要保护... 运用法律武器支持改革、保护改革、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是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执行这项任务中,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本文仅就关于在贿赂罪的定罪和量刑过程中,既要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严重犯罪,又要保护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以免错误地将其当成犯罪处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贿赂犯罪 贪污罪 国家工作人员 客观要件 介绍贿赂 犯罪构成 犯罪处理 收受贿赂 国家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名经济犯罪人员的统计调查
16
作者 张玉亭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7-38,共2页
为了配合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打击经济领域内的犯罪活动,同惩治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最近,我们同省检察院一起,遵循随机抽样原则。
关键词 经济犯罪 受贿犯罪 贪污犯罪 犯罪活动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犯罪分子 检察院 经济领域 贿赂犯罪 行贿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贪污贿赂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17
作者 秦刚 常凤琳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27,31,共3页
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中原大地掀起了反腐倡廉的浪潮,一些贪污贿赂犯罪分子纷纷落马,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是,不容否认,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仍然相当严重,犯罪总量仍呈上升趋势。而且,随着惩腐反贪的力度不断加大,犯罪手段越来越狡诈... 中纪委二次全会以来,中原大地掀起了反腐倡廉的浪潮,一些贪污贿赂犯罪分子纷纷落马,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是,不容否认,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仍然相当严重,犯罪总量仍呈上升趋势。而且,随着惩腐反贪的力度不断加大,犯罪手段越来越狡诈隐蔽,表现出新的特点和动向。从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情况看,当前贪污贿赂经济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贪污贿赂犯罪突出。1995年1至7月,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经济犯罪案件2588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贿赂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 经济犯罪案件 犯罪的特点 检察机关 经济犯罪活动 犯罪分子 犯罪数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反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贪污贿赂犯罪新情况与立法完善
18
作者 石祝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共5页
在全国开展的反贪污贿赂犯罪斗争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本文试图对我国现阶段贪污贿赂犯罪出现的新情况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现行法律适用和立法上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改革开放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在全国开展的反贪污贿赂犯罪斗争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本文试图对我国现阶段贪污贿赂犯罪出现的新情况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现行法律适用和立法上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改革开放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勃勃生机,但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贪污贿赂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贪污贿赂犯罪 新情况 国家工作人员 有计划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受贿罪 改革开放 刑事立法 不正当利益 从事公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
19
作者 宋孝贤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3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贪污贿赂犯罪 检察机关 预防工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预防措施 社会预防体系 国家工作人员 领导机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犯罪立法的再检讨与完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对职务犯罪的修改评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兆松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89-98,共10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对职务犯罪的修改表现在:修改非国家工作人员贪贿犯罪,加大对非公企业的保护力度;修改中介组织人员受贿犯罪的定罪处罚标准;增设药品监管渎职犯罪,细化食品药品渎职犯罪情形。现行《草案》存在着非国家工作...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对职务犯罪的修改表现在:修改非国家工作人员贪贿犯罪,加大对非公企业的保护力度;修改中介组织人员受贿犯罪的定罪处罚标准;增设药品监管渎职犯罪,细化食品药品渎职犯罪情形。现行《草案》存在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量刑标准模式修改不彻底、挪用资金罪特别从宽情节设置不合理、食品药品监督渎职犯罪构成要件过于具体等问题。在征求修改意见过程中,立法机关应当认真倾听民众呼声,充分吸纳民意,使最终出台的修正案更具正当性、严密性、协调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非国家工作人员贪贿犯罪 渎职罪 定罪量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