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院确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1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 2007年第12期35-35,共1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公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根据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05年2月和2006年6月通过的两个刑法修正案,对有关罪名进行了确定,并自2007年11月6日起施行。
关键词 工作人员 受贿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人民法院 修正案 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共犯之刍议
2
作者 郑厚勇 《理论月刊》 2005年第4期106-107,166,共3页
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伙同受贿,构成受贿罪共犯的观点,虽然缺乏刑法依据,但已成为理论界的“通说”。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是共同犯罪的一般原理,即依据共同犯罪主体的扩张性,非国家工作人员可构成受贿罪的共犯。笔者认为... 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伙同受贿,构成受贿罪共犯的观点,虽然缺乏刑法依据,但已成为理论界的“通说”。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是共同犯罪的一般原理,即依据共同犯罪主体的扩张性,非国家工作人员可构成受贿罪的共犯。笔者认为,理解刑法总则规定的共同犯罪,必须结合刑法分则关于各具体犯罪的规定来进行,由此得出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共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受贿罪 共犯 非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受贿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被引量:15
3
作者 劳东燕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1,共12页
对受贿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在方法论上需遵循融贯性与合目的性的双重要求。公务说的立场具有妥当性;但对公务应作限定理解,即必须是与国家有关的事务,需要体现国家的意志性。对受贿罪中"从事公务"的理解,应区别于贪污罪... 对受贿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在方法论上需遵循融贯性与合目的性的双重要求。公务说的立场具有妥当性;但对公务应作限定理解,即必须是与国家有关的事务,需要体现国家的意志性。对受贿罪中"从事公务"的理解,应区别于贪污罪。受贿罪中的"从事公务",在范围上不限于行使公权力的场景,也包括国家以私主体出现时的情形。公务与劳务并非对立的范畴,管理性并非成立公务的必备要素;只要相应事务具有国家性的面向,即事务的处理权限可追溯至主权者的委托,则劳务性的活动也可能构成公务。国家出资企业中的委派类主体与评标或政府采购活动中作为国有单位之代表的人员,其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国家性,体现在国有单位意志的代表性与业务内容的关联性上。缺乏国有单位意志的代表性,或是业务内容与国有资产的监管没有关联,均不应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从事公务 受委派主体 公务与劳务 国家性的面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参与竞技体育犯罪预防与惩处档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永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96,共1页
2012年2月16日,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分别判处国际级足球裁判黄俊杰7年、陆俊5年6个月、万大雪6年、周伟新3年6个月的徒刑,对此次量刑,著名青年法律学者、律师郝劲松表示:“判得太轻,犯罪成本过低,让后来... 2012年2月16日,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分别判处国际级足球裁判黄俊杰7年、陆俊5年6个月、万大雪6年、周伟新3年6个月的徒刑,对此次量刑,著名青年法律学者、律师郝劲松表示:“判得太轻,犯罪成本过低,让后来者依然心存侥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档案研究 犯罪预防 竞技体育 惩处 中级人民法院 足球裁判 犯罪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铭暄 陈璐 《法治研究》 2011年第8期3-8,共6页
当前,我国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现有的治理力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有效遏制该类犯罪的需要。本文试图在阐述我国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刑事立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形成原... 当前,我国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现有的治理力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有效遏制该类犯罪的需要。本文试图在阐述我国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刑事立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提出建立惩治与预防并重的治理模式的具体举措,冀望能对该类犯罪的治理与防范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犯罪 特点成因 惩治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海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1,共4页
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经济经营领域的腐败犯罪,我国刑法、刑法修正案以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表明,它是以侵犯单位的正常管理制度、公平竞争和正当交易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客体、以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利用职务... 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经济经营领域的腐败犯罪,我国刑法、刑法修正案以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表明,它是以侵犯单位的正常管理制度、公平竞争和正当交易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客体、以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利用职务之便或者违背职责为行为特征、以刑法第163条为引领罪名的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相对应的概念。探讨这类犯罪有利于在司法实务中惩治职务犯罪,保障市场经济秩序,遏制腐败,完善防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犯罪 商业贿赂 腐败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要件及其修正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月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6-51,共6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的商业贿赂行为尚未得到有效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违法犯罪活动,其触角已伸入到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为此,"两高院&qu...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的商业贿赂行为尚未得到有效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违法犯罪活动,其触角已伸入到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为此,"两高院"先后联合公布、印发了《罪名补充规定(三)》及《适用法律问题意见》,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替代原来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贿赂犯罪",并就当前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提出部分意见,从而更加有利于打击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犯罪。然而,此两次仅是有关罪名的改变和部分法律的适用,该罪构成要件并未明确改变。为了加强经济刑事立法,规范刑事执法行为,尚需进行犯罪要件修正,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这有利于开创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体系,建构惩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贿赂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 经济刑事立法 犯罪要件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家属共同受贿如何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丹 陈锡镇 《现代法学》 1987年第2期73-75,共3页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其家属参予收受贿赂,这在当前受贿案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下面仅就此类案件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一管之见。一、在有家庭成员参与受贿的情况下,这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的。在具体案件中,往往表现为国...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其家属参予收受贿赂,这在当前受贿案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下面仅就此类案件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一管之见。一、在有家庭成员参与受贿的情况下,这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的。在具体案件中,往往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出面”为他人谋利益,家属则在后面索取或收受贿赂。尽管他们的行为分工形式以及彼此参与犯罪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共同实施了受贿罪必备的客观行为,只要同时查明具有共同故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权 共同受贿罪 受贿 家属 共同犯罪 共同故意 受贿 行贿人 家庭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参与贪污犯罪应定贪污罪
9
作者 覃宏锐 《现代法学》 1984年第4期71-72,共2页
犯罪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案件。比如,有的贪污案,并非纯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而作案,要靠社会上不法分子的帮助才能达到犯罪的目的。遇到这类“内外勾结”的贪污案,争论的焦点是对不具... 犯罪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案件。比如,有的贪污案,并非纯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而作案,要靠社会上不法分子的帮助才能达到犯罪的目的。遇到这类“内外勾结”的贪污案,争论的焦点是对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这一特定身份的被告人的罪名如何认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 贪污罪 利用职务之便 被告人 贪污犯罪 共同犯罪 特定身份 贪污案 司法实践 罪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国家工作人员会犯渎职罪吗?
10
作者 卢文 《现代法学》 1980年第4期67-68,共2页
问:有的刑法讲义中说:“渎职罪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渎职罪的主体,”但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却有明文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规,泄露国家重要机密,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 问:有的刑法讲义中说:“渎职罪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渎职罪的主体,”但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却有明文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规,泄露国家重要机密,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非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那么是否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犯渎职罪?(湖南汪平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工作人员 渎职罪 我国刑法 有期徒刑 政治权利 情节严重 明文规定 讲义 泄露 前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和界定
11
作者 徐逸仁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国有公司 国家干部 受贿罪 从事公务 国有企业 管理职权 贪污罪 司法解释 挪用公款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受贿犯罪治理的改革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东 袁培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为优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需对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受贿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刑法修正案(十二)》以平等保护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原则,降低了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的立案门槛,将民营企业内部腐败问题治理力度推向了新... 为优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需对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受贿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刑法修正案(十二)》以平等保护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原则,降低了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的立案门槛,将民营企业内部腐败问题治理力度推向了新高度。在此背景下,建构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受贿犯罪治理体系是能动司法兼顾“治罪”和“治理”效果的基本前提。可从确立“惩”“防”兼顾的治理理念、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廉洁合规计划、严密信用监管体系、完善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协作机制等方面着手,以更好保障我国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非国家工作人员 腐败治理 关键岗位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贿罪认定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甫成 牛建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2-73,共2页
受贿罪作为一种严重的渎职犯罪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具体案例 ,还存在着罪与非罪认定上的难点 ,特别是对贿赂范围的界定 ,翰旋受贿中纵向和横向制约的关系。对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认定等问题 ,确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基于此 ... 受贿罪作为一种严重的渎职犯罪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具体案例 ,还存在着罪与非罪认定上的难点 ,特别是对贿赂范围的界定 ,翰旋受贿中纵向和横向制约的关系。对离、退休的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认定等问题 ,确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基于此 ,本文拟探讨上述相关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行为 受贿罪 法律认定 刑法 犯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索取型受贿 翰旋受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贿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元璋 宋钧 《理论月刊》 2002年第7期82-84,共3页
新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象中受贿罪认定的规定较笼统、粗疏,其难操作性影响了司法实践。本文结合学理界对此课题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离退休人员的受贿问题、离退休人员受贿中家属共犯问题、受贿罪的犯罪客体问题、受贿罪与接... 新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现象中受贿罪认定的规定较笼统、粗疏,其难操作性影响了司法实践。本文结合学理界对此课题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离退休人员的受贿问题、离退休人员受贿中家属共犯问题、受贿罪的犯罪客体问题、受贿罪与接受馈赠的界限问题以及受贿罪的数额起点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犯罪 受贿罪 馈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受贿罪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翔飞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38,共4页
商业受贿罪研究宁波大学副教授张翔飞一我国刑法对商业受贿犯罪的立法规定在我国刑事立法史上,商业受贿罪的规定应该说是最近几年的事。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第一次单独规定了商业受贿... 商业受贿罪研究宁波大学副教授张翔飞一我国刑法对商业受贿犯罪的立法规定在我国刑事立法史上,商业受贿罪的规定应该说是最近几年的事。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第一次单独规定了商业受贿罪,199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新《刑法》 从事公务 谋取利益 收受他人财物 行为人 受贿犯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利用职务之便 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受贿罪立法之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曲伶俐 《政法论丛》 CSSCI 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
完善受贿罪立法之探索曲伶俐目前,我国涉及受贿罪的立法有三个,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85条、1988年《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1995年《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 完善受贿罪立法之探索曲伶俐目前,我国涉及受贿罪的立法有三个,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85条、1988年《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1995年《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公司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从事公务 职务行为 谋取利益 索贿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国家工作人员 非财产性利益 受贿 受贿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的实质解释
17
作者 黄丽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118,共8页
在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是指实际上影响并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人,不是指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实际关系"密切"。"关系密切的人"与受贿罪共犯中的&qu... 在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是指实际上影响并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人,不是指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实际关系"密切"。"关系密切的人"与受贿罪共犯中的"特定关系人"适用的场合不同,抽象地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意义。国家工作人员也可成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关系密切的人 特定关系人 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受贿罪及其立法问题
18
作者 刘光显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6-29,共4页
受贿罪是当前发案率高、增长幅度大、严重破坏国家机关声誉和廉政建设的一种犯罪。为了准确地打击这种犯罪活动,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对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受贿... 受贿罪是当前发案率高、增长幅度大、严重破坏国家机关声誉和廉政建设的一种犯罪。为了准确地打击这种犯罪活动,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对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受贿罪中的贿赂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而从得利人那里取得的。所谓职务上的便利,应当从广义上理解,它具有多方面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人谋 立法问题 受财 受贿 罪质 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之便 他人财物 职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认定受贿罪几个问题的探讨
19
作者 韦良平 《政法论丛》 CSSCI 1997年第S1期119-120,共2页
关于认定受贿罪几个问题的探讨韦良平贿赂犯罪行为的滋生和泛滥给党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使国家、人民的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严重的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为保障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推进和社会主义建设... 关于认定受贿罪几个问题的探讨韦良平贿赂犯罪行为的滋生和泛滥给党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使国家、人民的利益,遭受到重大损失,严重的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为保障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推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坚决依法从严惩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从事公务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谋取利益 国家机关 非国有公司 几个问题 便利条件 谋取不正当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贿罪中“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之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革联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便利条件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索取、收受贿赂罪 贿赂罪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