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囊泡性细胞外纳米颗粒——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形式
1
作者 王静晓 朱国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3-690,726,共9页
非囊泡性细胞外纳米颗粒(non⁃vesicular extracellular nanoparticle,NVE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细胞释放的纳米颗粒,其中具有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功能的两种NVEP是外泌颗粒(exomere,EM)和超微颗粒(supermere,SM),这两种颗粒不同于细胞外囊泡... 非囊泡性细胞外纳米颗粒(non⁃vesicular extracellular nanoparticle,NVE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细胞释放的纳米颗粒,其中具有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功能的两种NVEP是外泌颗粒(exomere,EM)和超微颗粒(supermere,SM),这两种颗粒不同于细胞外囊泡,没有质膜包裹,且颗粒的直径更小。EM和SM内含多种信号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分子,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细胞间通讯,即通过EM和SM转运信号分子到达靶细胞并被靶细胞摄取,从而调控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文章主要综述了EM和SM在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和潜在应用价值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囊泡性细胞外纳米颗粒 颗粒 超微颗粒 细胞间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的单颗粒分析技术
2
作者 胡芸芸 底浩楠 +4 位作者 赖辉燕 李雨柔 陈晨 田野 颜晓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5-1354,共10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在液体活检、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也因此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前沿研究方向。然而EVs在粒径、生化组成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迫切需要发展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以精准表征EVs亚群的分子组成,深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促进EVs临床诊断与治疗应用的发展。该文针对近年来发展的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进行综述,从检测原理、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讨论,并对单颗粒表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颗粒分析技术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流式细胞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的研发、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丽娜 薛乘风 +3 位作者 田野 洪歆怡 章苗苗 颜晓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针对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等领域日益增长的单粒子水平纳米颗粒表征需求,本课题组将瑞利散射和鞘流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结合,成功研发了纳米流式检测技术(nano-flow cytometry,nFCM),实现单个纳米颗粒(7~500 nm)以及细胞外囊泡... 针对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等领域日益增长的单粒子水平纳米颗粒表征需求,本课题组将瑞利散射和鞘流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结合,成功研发了纳米流式检测技术(nano-flow cytometry,nFCM),实现单个纳米颗粒(7~500 nm)以及细胞外囊泡、病毒、细菌、亚细胞器等天然生物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颗粒浓度和生物化学性状的高灵敏、高选择性、高通量检测.本文对nFCM研发的重要性、挑战及如何实现超灵敏检测进行探讨,对基于该技术所发展的一系列生化分析新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并对nFCM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 颗粒检测 细胞 细菌 病毒 线粒体 纳米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