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the 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评价了3种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控制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非嗜食植物薇甘菊、飞机草(浓度均为0.01gDW/mL)和苦楝油(200倍)对褐稻虱种群的增长起着明...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the 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评价了3种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控制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非嗜食植物薇甘菊、飞机草(浓度均为0.01gDW/mL)和苦楝油(200倍)对褐稻虱种群的增长起着明显的干扰作用,其中对成虫产卵驱避的IIPC分别为0.4383、0.4308、0.4795,对褐稻虱种群的防治效果可达73.89%、76.07%和81.34%。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成虫的产卵驱避,对若虫的毒杀作用较弱,对褐稻虱种群的IIPC分别为0.2611、0.2393和0.1966;此外表明对褐稻虱种群的寄生性天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稻虱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 干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跃峰 庞雄飞 《湖北植保》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以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为评价指标 ,研究了 2 0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抽提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 ,白花蒿 (ArtemislalactifloraWall.)、反枝苋 (AmaranthusretroflexusL .)、茜草 (RubiacordifoliaL .)、飞机草 (Chrom... 以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为评价指标 ,研究了 2 0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抽提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 ,白花蒿 (ArtemislalactifloraWall.)、反枝苋 (AmaranthusretroflexusL .)、茜草 (RubiacordifoliaL .)、飞机草 (ChromolaenaodorataL .)、打碗花 (CalystegiahederaleaWall.)、粪箕笃 (Sephania .longaLour.)、刺儿菜(CephalanoplossegetumBge .)、猪毛草 (ScirpuswallichiiNees .)对小菜蛾实验种群具有较强的干扰作用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在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 小菜蛾 实验种群 干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非嗜食植物粗提物对稻田寄生天敌的影响
3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8-482,共5页
采用浸叶法与药膜法,分别测定3种植物粗提物对稻田重要天敌稻虱螯蜂(Haplogonatopus apicalis)与稻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薇甘菊乙醇提取物(0.01 g/mL)、飞机草乙醇提取物(0.018 g/mL)对稻虱螯蜂、稻螟... 采用浸叶法与药膜法,分别测定3种植物粗提物对稻田重要天敌稻虱螯蜂(Haplogonatopus apicalis)与稻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薇甘菊乙醇提取物(0.01 g/mL)、飞机草乙醇提取物(0.018 g/mL)对稻虱螯蜂、稻螟蛉绒茧蜂羽化与成蜂的存活是安全的。现代苦楝油(1.5×10^(-4) g/mL)对稻虱螯蜂、稻螟蛉绒茧蜂的羽化具有较强的影响,羽化率分别仅为23.33%、41.57%;对稻螟蛉绒茧蜂成蜂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处理后2,6,12,24,48 h内死亡率分别为13.33%、20.00%、30.58%、36.67%和38.26%,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而对稻虱螯蜂成蜂存活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 粗提物 寄生性天敌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粗提物对褐飞虱若虫的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468,475,共5页
分别用31科47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处理的稻株饲养褐飞虱若虫,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若虫存活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处理后24 h,10种供试植物提取物对褐飞虱若虫均有明显的毒杀效果。其中印楝... 分别用31科47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处理的稻株饲养褐飞虱若虫,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若虫存活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处理后24 h,10种供试植物提取物对褐飞虱若虫均有明显的毒杀效果。其中印楝素的毒杀作用最强,对1~2龄、3~5龄若虫的IIPC分别为0.250、0.219,即具有75%、78.10%的毒杀作用;其次为苦楝、蓖麻和芒萁3种乙醇提取物,对1~2龄若虫毒杀作用达60%以上;此外,薇甘菊、飞机草、马樱丹等6种乙醇提取物的作用较强,IIPC值在0.400~0.500,而其它37种植物提取物的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产卵的驱避作用(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Tajwer Sultana SYED 陆永跃 梁广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7-88,92,共3页
小菜蛾仅取食为害十字花科植物.其他非嗜食植物的提取物对小菜蛾可能有好的控制作用.在温室内试验研究了14种常见植物的提取物对小菜蛾雌虫的产卵驱避作用.绝大部分供试植物的提取物可减少小菜蛾的落卵量40%以上,作用最强的是尾叶桉的... 小菜蛾仅取食为害十字花科植物.其他非嗜食植物的提取物对小菜蛾可能有好的控制作用.在温室内试验研究了14种常见植物的提取物对小菜蛾雌虫的产卵驱避作用.绝大部分供试植物的提取物可减少小菜蛾的落卵量40%以上,作用最强的是尾叶桉的抽提物,喷施24h后卵降低率达65.52%.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雌虫的产卵驱避作用48h后下降,卵减少率最高为飞机草的抽提物,达52.91%.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在小菜蛾的控制中会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小菜蛾 产卵性能 驱避作用 卵减少率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