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手术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明华 方玲 +4 位作者 刘英杰 于大巍 王旭彦 李彦琦 刘海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02-707,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HAP与VAP的发病率及其病原菌分布,...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HAP与VAP的发病率及其病原菌分布,探究急诊手术患者HAP和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选取急诊手术患者3 526例,发生医院感染12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3.49%;急诊手术患者发生HAP、VAP分别为55例次、20例次。共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 904例,发生医院感染192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78%;择期手术患者发生HAP、VAP分别为53例次、17例次;急诊手术的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HAP和VAP发病率高于择期手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患者HAP和VAP检出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性别(男)、年龄(≥60岁)、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口腔护理、曾入住ICU、手术次数≥2次是急诊手术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昏迷、手术次数≥2次是急诊手术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急诊手术患者的HAP与VAP的发病率较高,各有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相关肺炎 手术后肺炎 急诊手术 外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感染病学会和美国胸科学会2016年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63
2
作者 曹江红 李光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4,共6页
为帮助临床医师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2005年版HAP和VAP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2016... 为帮助临床医师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2005年版HAP和VAP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2016,63(5):575-582。现对该指南内容进行编译以供读者参考。尽管该指南的更新乃是基于大量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当前HAP和VAP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更为详尽的介绍,对指导临床正确的诊断和治疗HAP和VAP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使用指南时,临床医师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多样性,指南并不能完全取代临床医师对特殊患者或临床情况的判断,临床医师可根据每例患者的情况酌情采纳。而且由于国情的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应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相关性肺炎 美国感染病学会 美国胸科学会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或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治疗:结合分子耐药机制检测与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卞星晨 刘笑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86,共1页
近期出版的美国感染病协会指南建议,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或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如感染细菌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且仅对多黏菌素敏感时,除了接受多黏菌素E吸入治疗外,还应接受多黏菌素B或多黏菌素E的系统治疗。
关键词 呼吸相关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碳青霉烯类 分子耐药 系统治疗 肠杆菌科细菌 联合用药 多黏菌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不同类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差异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洪涛 贾金广 +6 位作者 康运凯 王敏 李飞 王红军 郭彩霞 吴红科 杜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住院48 h后获得的肺炎而与呼吸机使用无关)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差异。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RICU收治的56例HAP和19例VAP患者下呼吸道...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住院48 h后获得的肺炎而与呼吸机使用无关)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差异。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RICU收治的56例HAP和19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VAP和HAP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是VAP(46.7%)和HAP(21.7%)的主要病原菌;与HAP比较,VAP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率更高(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VAP(30.0%)和HAP(32.5%)中也占较高的比率。在VAP和HAP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高于60.0%,在VAP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高于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的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1.1%)、头孢哌酮-舒巴坦(22.2%)和多黏菌素B(11.1%)。在HAP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的有阿米卡星(7.4%)、头孢哌酮-舒巴坦(11.1%)、头孢他啶(18.5%)和头孢吡肟(22.2%)。结论在VAP和HAP中,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VAP和HAP仍有价值。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仍然可以作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VAP和HAP经验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 被引量:44
5
作者 李茉莉 潘频华 胡成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调查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nsive care unit,RICU)2005年与2011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为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和2011年湘雅医院R... 目的:调查湘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nsive care unit,RICU)2005年与2011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致病菌耐药性的变迁,为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和2011年湘雅医院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的药敏试验阳性结果,比较这两个时间段病原学构成和分布特点以及致病菌耐药性。结果:1)在2005年和2011年两个时间段里,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68.07%和65.21%),但首要致病细菌已发生变迁,鲍曼不动杆菌已取代铜绿假单胞菌而成为最主要的细菌,感染率6年内由6.81%迅速上升至40.87%,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由2005年20.42%降至2011年15.60%,流感嗜血杆菌属现已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从2005年1.57%上升至2011年4.83%,并已成为最主要的革兰阳性菌。同时,白色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升高,其它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率升高更明显。2)2011年与2005年相比,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细菌的耐药性及敏感性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趋势是对多种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和敏感性的降低。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现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仍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的耐药率均较2005年明显增加(P<0.05)。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均敏感,对舒巴坦制剂有较好的敏感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极高,与2005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细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升高,真菌感染比例升高。主要致病细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敏感性降低。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耐药性已发生较大变迁,RICU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初始经验性使用受到更大影响,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耐药性的继续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耐药性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卢鑫 孙文逵 +5 位作者 徐瑾 李渺苗 苏欣 赵蓓蕾 孙辉明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ICU住院期间发生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RICU住院患者HAP发生率为17.3%,...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ICU住院期间发生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RICU住院患者HAP发生率为17.3%,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住ICU,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实体瘤等基础疾病,应用多种抗生素,留置鼻饲管、导尿管、气管插管、中心及外周静脉导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总病死率为42.0%,抗感染治疗有效率54.0%。结论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治疗基础疾病、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治疗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7
7
作者 林汉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ARD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C...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机获得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ARD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CU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CU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VAP、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投诉发生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VAP、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及心理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护理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呼吸获得性肺炎 ICU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后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重症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辉明 陈晨 +3 位作者 王永萍 吴冠楠 徐小勇 赵蓓蕾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呼吸重症病房(RICU)41例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幽门后喂养组,n=41),另配对调查同期呼吸重症病房41例行常规鼻胃管喂养病人(鼻胃管喂养组... 目的 :探讨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呼吸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呼吸重症病房(RICU)41例幽门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幽门后喂养组,n=41),另配对调查同期呼吸重症病房41例行常规鼻胃管喂养病人(鼻胃管喂养组,n=41)。主要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不含VAP)发生率和RICU住院病死率。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呕吐、显性误吸、胃潴留、腹泻和终止肠内营养次数等重要临床表现。结果 :幽门后喂养组HAP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鼻胃管喂养组22.0%,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后喂养组VAP发生率为16.7%,鼻胃管喂养组为8.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后喂养组RICU住院病死率为36.6%,与鼻胃管喂养组(41.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呕吐、显性误吸、胃潴留、腹泻和终止肠内营养次数等重要临床观察指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经鼻胃管喂养相比,幽门后喂养降低呼吸重症病人HAP的发生率,但对VAP发生率和RICU住院病死率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后喂养 肠内营养 呼吸重症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社区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差异 被引量:22
9
作者 谭善娟 毕俏杰 +3 位作者 李玲 张磊 张晓 吕维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5-842,共8页
目的比较非呼吸机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NV-HAP)、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0月—2019年9月某院肺炎患者病历资料,按NV-HAP、VAP、CAP定义将患者分别列为NV-HAP组、VAP组、... 目的比较非呼吸机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NV-HAP)、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0月—2019年9月某院肺炎患者病历资料,按NV-HAP、VAP、CAP定义将患者分别列为NV-HAP组、VAP组、CAP组。收集三组患者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标本培养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三组患者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差异。结果共纳入肺炎患者4391例,NV-HAP组1080例,VAP组126例,CAP组3185例,各组分别检出病原菌841、191、1440株,均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依次占72.77%、84.82%和61.18%,三组患者检出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37,P<0.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较,CAP组高于NV-HAP组(P<0.05)。结论NV-HAP、VAP和CAP在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方面均存在差异,在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时,要区别对待不同感染类型的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相关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相关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26
10
作者 程莉莉 张秀月 杨洪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分析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VAP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该医院ICU使用有创呼吸机>48 h的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其VAP发生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VAP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该医院ICU使用有创呼吸机>48 h的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其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监测期间共有483例患者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且使用>48 h,其中76例发生VAP,VAP发病率为15.73%;使用呼吸机总日数为5 347 d,VAP发病率为14.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及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患者VAP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χ2=9.838,P<0.01);年龄在41~70岁的患者VAP发病率最高(χ2=10.242,P<0.01),其次为≥71岁患者;住院时间越长的患者相应VAP发病率越高(χ2=59.533,P<0.01);人工气道留置时间越长的患者相应VAP发病率越高(χ2=74.215,P<0.01)。结论该医院ICU VAP发病率较高,且男性、年龄在41~70岁、住院时间长、人工气道留置时间长的患者VAP感染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院内获得性肺炎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阎雪 王昆 康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病房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生治疗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常规方法,API系统补充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非...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病房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生治疗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常规方法,API系统补充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6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5. 8%,不动杆菌12. 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 9%,洋葱假单胞菌6. 4%。临床资料显示高龄、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受损、机械通气、曾应用广谱抗生素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药敏试验显示,本组细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率极高,对加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孢他啶、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结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群,其耐药率高、难治性强,建立系统防范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高危因素是降低其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肠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丹 郑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344-1348,共5页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及全耐药(PDR)的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比,住院时间更长,治疗花费更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由MDR、XDR及PDR肠杆...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及全耐药(PDR)的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相比,住院时间更长,治疗花费更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由MDR、XDR及PDR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所致的HAP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抗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上抗生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相关性肺炎 多重耐药 广泛耐药 全耐药 肠杆菌科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及病原体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智勇 沈碧慧 +1 位作者 李良海 杜永全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病原体分布,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入住该院综合ICU治疗并使用过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监测,转出ICU的患者到相应科室监测48 h。结果监测期...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病原体分布,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入住该院综合ICU治疗并使用过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监测,转出ICU的患者到相应科室监测48 h。结果监测期间ICU入住患者638例,其中300例使用呼吸机,呼吸机使用率为47.02%;发生VAP48例,VAP发生率为16.00%。共分离病原体52株,以鲍曼不动杆菌(14株,26.93%)、铜绿假单胞菌(8株,15.39%)及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各3株,分别占5.77%)为主。1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70%,对米诺环素仅1株耐药,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85%。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50%。结论该院ICU发生VAP的患者分离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高。应针对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基层 重症监护室 呼吸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瑞忠 方琴 +6 位作者 房华 杜丽华 毛美丽 奚峰 孙孝峰 瞿静华 丁爱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HAP患者100例的分离菌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金葡菌占第1位,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2.4%;耐甲...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现状,为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HAP患者100例的分离菌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金葡菌占第1位,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2.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7.5%;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利福平外,MRSA、MRCNS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之间的耐药率有很大的差别。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42.9%;产ESBLs和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的耐药率有很大的差别。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排列第2位。结论 HAP患者中MRSA的检出率高于该院2005年的检出率;MRCNS的检出率与该院2005年检出率相近;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比该院2005年的检出率稍高。HAP患者中MRSA、MRCNS、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细菌耐药率比2008年本市平均水平低,建议各地区建立自己的细菌耐药情况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相关肺炎 细菌耐药性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发酵菌致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戴海燕 苏苗赏 +2 位作者 李昌崇 张海邻 林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0,177,共5页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感染导致的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VAP的防控,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5例非发酵菌感染所致VAP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感染导致的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VAP的防控,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5例非发酵菌感染所致VAP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非发酵菌感染所致VAP均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胎龄小、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是最主要的基础疾病;11例患儿感染前使用过全身激素治疗,其中使用大剂量激素者8例;发病前均曾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32.0%患儿有混合感染。药敏结果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多重耐药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氨曲南高度耐药,除对头孢他啶较敏感外,对其他头孢类抗生素均高度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两者对亚胺培能耐药率分别为100%、42.9%,两者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敏感性好。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40.0%和57.1%,对其他抗生素均较敏感。结论非发酵菌为VAP的重要致病菌,大部分耐药严重。严格把握机械通气指征对防止多重耐药非发酵菌VAP极为重要。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非发酵菌所致儿童VAP,应根据本地区最新的院内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呼吸相关性肺炎 发酵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血管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金鑫 史颖 +6 位作者 王德超 王惠凌 李伟彬 蔡耘 李强 康增军 冯鑫利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1-345,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血管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以及对病人营养状态、肠内营养耐受性、胃液PH值、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神内重症收治接受鼻...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血管病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以及对病人营养状态、肠内营养耐受性、胃液PH值、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神内重症收治接受鼻饲饮食及机械通气治疗共72例脑血管病病人。其中,36例在发病24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早期组),36例发病24 h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7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脱机成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治疗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治疗后28天存活率等临床指标变化,并分析入院时、入院1 d、3 d、7 d、14 d胃液PH值变化。结果 :早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脱机成功率、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后,胃液PH值显著升高。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病人营养状态,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病人预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导致胃液PH升高,能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相关性肺炎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黄妮妮 胡美春 +4 位作者 韦思尊 黄霄 王秀葵 李勉 韦柳青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 VAP 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用呼吸机患者开展 VAP 前瞻性监测,选取发生 VAP 医院感染患者作为 VAP 组,未发生 VAP 医院感染患者作...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 VAP 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用呼吸机患者开展 VAP 前瞻性监测,选取发生 VAP 医院感染患者作为 VAP 组,未发生 VAP 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非 VAP 组(1∶1配比),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监测使用呼吸机患者2550例,发生 VAP 475例,机械通气总日数32623 d,VAP 发病率为14.56‰。单因素分析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1个月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多次住院、昏迷、低蛋白血症、脱机失败后再次插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5 d、误吸、口腔卫生情况差是 VAP 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昏迷(OR 95%CI :1.38-2.93)、低蛋白血症(OR 95% CI :1.12-2.10)、使用糖皮质激素(OR 95% CI :1.10-2.24)、脱机失败再次插管(OR 95% CI :2.14-4.74)、机械通气>5 d(OR 95% CI :2.55-4.83)、误吸(OR 95% CI :1.24-2.77)、口腔卫生情况差(OR 95% CI :1.72-3.74)是 VA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 发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众多,应采取正确的口腔清洁、抬高头位、及时评估撤机、改善营养状况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 VAP 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医院感染 病例对照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肺结核呼吸衰竭患者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芬 吴恩东 +2 位作者 刘秋月 张楠 骆宝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91-394,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h以后,或撤机拔管48h以内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并发症,也是重症监护室(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h以后,或撤机拔管48h以内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并发症,也是重症监护室(ICU)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相关性肺炎 呼吸衰竭患者 危险因素 肺结核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感染 感染性疾病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琼 孙树梅 +3 位作者 张亚莉 李海兰 王茵茵 汪能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9-270,共2页
以某院2005年1-10月各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的83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共有37例(375个呼吸机使用日)患者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4.58%,病死率24.32%,呼吸机日发生率为98.6... 以某院2005年1-10月各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的83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共有37例(375个呼吸机使用日)患者发生VAP,VAP发生率为44.58%,病死率24.32%,呼吸机日发生率为98.67例/1 000呼吸机日。气管切开、昏迷、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住院时间长等是发生VAP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策略 被引量:18
20
作者 马新利 吴淑华 +2 位作者 段萍 陈雪 郭新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对某院2009年8月—2010年7月间395例住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集束化干预(采取头高位、密闭式吸痰、加强气道管理、避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措施,并与该ICU2008年8...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对某院2009年8月—2010年7月间395例住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集束化干预(采取头高位、密闭式吸痰、加强气道管理、避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措施,并与该ICU2008年8月—2009年7月间未进行集束化干预的387例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进行比较,评价集束化干预方案预防VAP的有效性。结果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前VAP发病率为28.42%(110/387),干预后下降为7.85%(31/3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9,P<0.05);患者住院时间,采取集束化干预前为(15.06±4.51)d,干预后为(10.86±2.37)d,明显缩短(t=17.14,P<0.05)。结论集束化策略预防VAP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相关性肺炎 械通气 集束化干预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