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非周期检测的视情维修与备件订购联合策略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斐 康建设 +2 位作者 王雷震 张新辉 张建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37,共7页
针对单部件系统/关键部件提出视情维修与备件订购联合策略,其中系统退化服从两阶段延迟时间过程且采用非周期检测策略,退化初期以检测间隔T1检查系统状态,而在第一次识别缺陷状态时,缩短检测周期为T2、订购备件且进行不完美维修;若系统... 针对单部件系统/关键部件提出视情维修与备件订购联合策略,其中系统退化服从两阶段延迟时间过程且采用非周期检测策略,退化初期以检测间隔T1检查系统状态,而在第一次识别缺陷状态时,缩短检测周期为T2、订购备件且进行不完美维修;若系统在随后的退化中被识别处于缺陷状态,执行不完美维修直至超过阈值次数Nmax并采取预防性更换,但若在检测周期内发生故障则进行更换。根据系统状态和备件状态分析各种可能更新事件及相应的联合决策,利用更新报酬理论构建最小化单位时间内期望成本的目标函数,优化T1,T2,Nmax。与对比模型策略相比,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策略能有效降低单位时间内的期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维修 非周期检测 不完美维修 备件订购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再生中多状态非固定周期检测策略优化
2
作者 张军 郑彬 何盼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53-2463,共11页
为减少集成制造软件系统维护成本,非固定周期检测主要用于触发软件再生。现有针对该策略优化的研究中,采用的可靠性目标或约束在整个软件运行周期内固定不变,无法根据软件运行状态动态调整。故提出一种多状态非固定周期检测策略及其优... 为减少集成制造软件系统维护成本,非固定周期检测主要用于触发软件再生。现有针对该策略优化的研究中,采用的可靠性目标或约束在整个软件运行周期内固定不变,无法根据软件运行状态动态调整。故提出一种多状态非固定周期检测策略及其优化方法。该策略将不同状态区间内的检测目标可靠性作为决策变量,以最小化系统维护成本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动态确定最优检测周期。基于非固定检测策略的Markov半更新过程特性,建立多状态可靠性约束下离散化的维护成本评估模型,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最优策略配置参数,进一步得到最优检测周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单状态非固定周期检测方法相比,平均可降低约5.32%的系统维护成本,最高可降低约11%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周期检测 软件再生 Markov半更新过程 可靠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周期不完全检测下的维修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郭驰名 郭波 +1 位作者 王文彬 彭锐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6-181,共6页
针对gamma退化型单部件系统,基于更新和半更新过程理论建立了以期望费用率最小为目标的非周期不完全检测下的维修优化模型。利用检测规划函数使系统的检测间隔期可以依据系统的状态进行调整。为更加贴近实际,模型考虑了测量误差对维修... 针对gamma退化型单部件系统,基于更新和半更新过程理论建立了以期望费用率最小为目标的非周期不完全检测下的维修优化模型。利用检测规划函数使系统的检测间隔期可以依据系统的状态进行调整。为更加贴近实际,模型考虑了测量误差对维修优化的影响。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最优预防性维修阈值和检测方案。给出了模型的应用算例,通过对退化速率和费用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与不考虑检测误差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考虑检测误差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过程 非周期检测 检测规划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ener过程的高速列车车轮两阶段视情维修策略研究
4
作者 王红 祁连山 何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8期3377-3386,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高速列车轮对现行计划性维修策略的维修经济性,针对其退化过程中退化速率呈现差异化的特征,以及传统视情维修策略中等周期检测方式容易导致检测过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iener过程的非周期检测视情维修策略。该策略通过两阶... 为进一步提升高速列车轮对现行计划性维修策略的维修经济性,针对其退化过程中退化速率呈现差异化的特征,以及传统视情维修策略中等周期检测方式容易导致检测过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iener过程的非周期检测视情维修策略。该策略通过两阶段Wiener过程描述车轮的阶段性退化特征,并采用等周期检测与几何递减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制定非周期检测策略。在退化的第1阶段,车轮状态退化较为缓慢,采用等周期检测方式;进入第2阶段后,退化速率上升,检测间隔按几何递减规则逐步缩短,可以更精准地捕捉车轮退化进入最佳维修时机的节点。基于更新酬劳理论,构建了以最小化更新周期内平均成本率为目标的视情维修决策模型,优化初始检测间隔以及间隔递减因子,并利用蒙特卡洛算法进行仿真求解。结果显示,在车轮退化进入第2阶段时,该策略可以及时响应其退化速率的变化,在达到故障阈值前提前进行预防性维修,进而减少进行事后维修的次数。所提策略与不同检测间隔缩短方法下的视情维修策略相比,检测成本和预防性维修成本虽有所上升,但显著降低了事后维修成本,从而有效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期望成本。研究结果对于探究高速列车轮对维保体系的降本增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车轮 非周期检测 两阶段退化 Wiener过程 视情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