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巴尔喀什湖流域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周文婧
夏自强
黄峰
陈起川
赵萍
-
机构
河海大学国际河流研究所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001052)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11&ZD168)
江苏省2011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基金资助项目(CXZZ11_0433)
-
文摘
了解巴尔喀什湖流域降水变化特征是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探究流域生态环境改变原因的前提,基于巴尔喀什湖流域5个气象站1936~2005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分摊熵、趋势系数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对降水量特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年均降水量在100~700mm之间,70%的降水集中于4~7、10~12月;流域的年、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1~2、11~12月显著;流域降水年内分配整体上无显著变化。
-
关键词
巴尔喀什湖流域
降水
分摊熵
趋势系数
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
-
Keywords
Balkhash Lake Basin
precipitation
sharing entropy
trend coefficient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
-
分类号
TV125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五道沟地区实际蒸发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郝振纯
欧阳灵犀
鞠琴
顿珠加措
-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日喀则水文水资源分局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1,共4页
-
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CB951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15
+1 种基金
41371047)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1069-50985512)
-
文摘
基于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64-2011年观测资料,从该区实际蒸发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着手,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和SPSS软件系统分析了其与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相对湿度及潜在蒸发量的变化趋势与相关性,探讨了实际蒸发量在年际、季节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干旱指数R〈1.0时,气象要素共同影响实际蒸发量;当1.01.7时,实际蒸发量主要受制于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的变化,与降水关系不大。
-
关键词
实际蒸发量
潜在蒸发量
气象要素
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
五道沟实验站
-
Keywords
actual evaporation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Mann-Kendall test
Wudaogou experiment station
-
分类号
P426.2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南阳盆地暴雨日数的变化及对区域增暖的响应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燕
-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气象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520-14522,14527,共4页
-
文摘
采用滑动分析法和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对南阳盆地12个气象观测站1966~2005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南阳盆地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和暴雨日数的变化及对区域增暖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盆地自1985年以来进入持续增温阶段,尤其自1996年开始增温趋势更加显著。南阳盆地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40年来除镇平表现出不显著的降温趋势外,其余站点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的季节性差异显著,冬春季节增温在近10年来区域增暖中贡献最大。增暖背景下南阳盆地的暴雨日数明显增多,暴雨日数的变化对区域增暖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年平均气温和年暴雨日数距平累积曲线的逐年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为0.636,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盆地明显增暖前后暴雨日数的日变化显著,夏季各月的暴雨日数均增多,以夜间增多最为明显,而8月份夜间增多趋势最为显著。
-
关键词
增暖
暴雨日数
距平
滑动分析
非参数统计检验
-
Keywords
Warming
Rainstorm day number
Anomaly
Sliding analysis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test
-
分类号
S16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
-
题名1963~2012年长春市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 4
-
-
作者
岳元
贾萍
王琪
-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741-10744,共4页
-
文摘
利用1963 ~2012年长春市的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确定暖日、暖夜和冷日、冷夜的标准,采用非参数Z统计量检验法、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K突变检测方法,研究长春市50年的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春市的暖日和暖夜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1.44和5.50个/10a;而冷日和冷夜则呈现减少的趋势,减少的速率分别为1.61和5.35个/10a;同时夜间增暖幅度大于白天;极端温度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近50年的暖日和冷日、冷夜存在突变.秋季的暖日增加最为显著,春季次之;夏季的暖夜增加最为显著,冬季次之;而冷日和冷夜的减少主要存在于春季和冬季;四季的气温均在变暖,其中以春季、冬季变暖最明显;2月暖日的增加和冷日、冷夜的减少最为明显,暖夜则在6月变化最显著.
-
关键词
百分位阈值法
极端气温
时空变化特征
非参数Z统计量检验法
长春市
-
Keywords
Percentile threshold value method
Extreme temperature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Z nonparametric statistic test
Changchun City
-
分类号
S161.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