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地条件对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柠条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昊 吴宏玥 +2 位作者 王占军 何建龙 吴旭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100,共10页
【目的】理解立地条件对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柠条生物量分配规律的影响,充分认识柠条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完善柠条的适应性研究。【方法】基于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109丛柠条灌木生物量数据,将坡向、海拔(1218~1476 m)、坡度3个立... 【目的】理解立地条件对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柠条生物量分配规律的影响,充分认识柠条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完善柠条的适应性研究。【方法】基于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109丛柠条灌木生物量数据,将坡向、海拔(1218~1476 m)、坡度3个立地因子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分类,分别采用欧氏距离和布雷−柯蒂斯距离的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方法,探讨立地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灌木生物量分配格局(叶质比、茎质比、根质比和根冠比)及其综合特征的影响。【结果】(1)坡向对叶质比和茎质比的解释度最高,解释度因子R2分别为0.1445和0.2810;海拔对根质比和根冠比的解释度均最高,R2分别为0.2967和0.2957。(2)在立地因子的交互作用中,海拔与坡度的交互作用对根质比和根冠比的影响显著(P<0.05),坡向、海拔和坡度的交互作用对茎质比和根冠比的影响显著(P<0.05)。(3)根据欧氏距离和布雷−柯蒂斯距离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得到坡向、海拔、坡度对灌木生物量分配格局的综合影响均呈现显著性(P<0.05),且坡向的影响最大(R2=0.2322和0.2357),海拔(R2=0.2213和0.2211)次之,坡度(R2=0.0358和0.0292)影响最小;在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中,海拔与坡度的交互作用以及坡向、海拔、坡度3因素交互作用对灌木生物量分配格局影响显著(P<0.05)。【结论】不同立地因子对柠条灌木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不同,且立地因子的交互作用也会对生物量分配格局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最终确立了立地因子对柠条灌木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程度,为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在生物量分配格局中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灌木的碳储量及其生态意义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分配格局 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 立地因子 柠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灾后粤北山地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幼苗更新动态 被引量:14
2
作者 区余端 苏志尧 +2 位作者 解丹丹 柯娴氡 李镇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08-2715,共8页
对遭受2008年雪灾破坏的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进行连续3 a(2008—2010年)的监测,研究在冠层恢复过程中优势树种的林下幼苗动态,旨在了解幼苗灾后的更新规律及其对冠层结构变化(以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来表示)的响应。结果表明,12个优势... 对遭受2008年雪灾破坏的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进行连续3 a(2008—2010年)的监测,研究在冠层恢复过程中优势树种的林下幼苗动态,旨在了解幼苗灾后的更新规律及其对冠层结构变化(以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来表示)的响应。结果表明,12个优势种的林下幼苗对冠层恢复有明显的响应。非参数的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显示,优势种幼苗的组成和分布存在着极显著的年际差异(P<0.001);其中2008年与2009年及2010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01);2009年与2010年的差异不显著。这与冠层LAI的变化情况相应:2008年LAI最低,2009年LAI值迅速增加;2010与2009年相比LAI增长缓慢,并逐渐趋于稳定。不同的优势树种幼苗对样方中LAI变化的响应不同,阳性树种幼苗的相对多度和频度一般会随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锐减,阴性及耐阴树种幼苗数量则随冠层恢复而增加。随着冠层恢复,林下指示种截然变化。2008年的林下幼苗指示种为8个喜光的种类,而2010年则仅见较耐阴的香楠Randia canthioides为指示种。指示种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幼苗对冠层恢复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自然干扰 幼苗动态 叶面积指数 参数多元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