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化模型泛化能力的提高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昭晖 倪一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6-151,167,共7页
建立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模型以描述其强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是智能磁流变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泛化能力是衡量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化模型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建立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模型以描述其强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是智能磁流变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泛化能力是衡量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化模型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试验数据,提出贝叶斯推理分析框架下的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with exogenous inputs,NARX)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模型,通过网络结构优化和正则化学习算法的结合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推理的NARX网络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磁流变阻尼器在周期和随机激励下的非线性动态行为,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相比于非正则化模型在泛化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因此,有利于实现磁流变控制系统的实时、鲁棒智能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非参数化模型 NARX神经网络 贝叶斯正则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非参数化模型设计统一潮流控制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海风 李帆 房大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2-65,共4页
采样调节器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根据被控对象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非参数化模型-系统的单位开环阶跃响应等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以保证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优化和鲁棒性。这一方法在电力系统控制中的应用极有潜力。因为在电力... 采样调节器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根据被控对象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非参数化模型-系统的单位开环阶跃响应等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以保证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优化和鲁棒性。这一方法在电力系统控制中的应用极有潜力。因为在电力系统中,通过现场试验获得控制器安装地点的单位开环阶跃响应通常要比建立系统的参数化模型简单得多。该文演示了如何将采样调节器设计的方法应用于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设计及由一个多变量采样调节器同时实现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潮流控制和电压调节功能。文中还给出了设计和仿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非参数化模型 设计 统一潮流控制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化模型的TCSC与SVC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建设 柯宁 陈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2,共3页
考虑到电力系统实际应用中很难获得准确的网络拓扑和参数 ,使得 FACTS控制器的参数化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极为困难 ,提出采用采样调节器设计技术进行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器( TCSC)与静止无功补偿器 ( SVC)的控制 ,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 考虑到电力系统实际应用中很难获得准确的网络拓扑和参数 ,使得 FACTS控制器的参数化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极为困难 ,提出采用采样调节器设计技术进行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器( TCSC)与静止无功补偿器 ( SVC)的控制 ,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水平。所采用的采样调节器设计技术只需事先获得系统的开环阶跃响应 ,完全建立在非参数化模型之上 ,它不但能保证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优越的动态性能、稳态零误差 ,而且对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及运行点的变化具有足够的鲁棒性。最后 ,通过 NETOMAC仿真软件在我国阳城—淮阴输电工程中进行了仿真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调节器设计技术 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 非参数化模型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的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化建模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玲 周忠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29,共5页
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准确描述磁流变阻尼器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提高磁流变减振系统的控制精度,保持控制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经典参数化建模存在的大量参数辨识和计算复杂问题,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系... 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准确描述磁流变阻尼器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提高磁流变减振系统的控制精度,保持控制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经典参数化建模存在的大量参数辨识和计算复杂问题,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理论,根据磁流变阻尼器实验模型,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化模型。包括两个自适应神经模糊子系统,分别对特定电压下,磁流变阻尼器输入、输出关系及电压变化导致的阻尼力输出等级进行描述。研究表明: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理论的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化模型,能以很高的精度逼近磁流变阻尼器实验模型,真实反映磁流变阻尼器的非线性特性。由于非参数化模型的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少,有利于实现磁流变减振系统的精确与快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参数模型 非参数化模型 自适应神经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化迭代学习控制的列车自动驾驶控制算法 被引量:9
5
作者 何之煜 徐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6,共7页
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是一个快时变、非线性的复杂受控系统,针对运行阻力难以建模的问题,建立非参数化的阻力模型,提出基于径向基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其进行逼近。在此基础上,考虑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具有高度重复性的特点,结合现有... 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是一个快时变、非线性的复杂受控系统,针对运行阻力难以建模的问题,建立非参数化的阻力模型,提出基于径向基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其进行逼近。在此基础上,考虑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具有高度重复性的特点,结合现有算法反馈控制的思想,引入前馈控制模型,设计非参数化的迭代学习控制律,充分学习系统的重复性信息,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所提出算法的收敛性。同时,利用计算机对算法进行仿真试验和分析,验证所提出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性和对期望曲线的较高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学习控制 非参数化模型 复合能量函数 收敛性分析 自动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江 闫兵 +1 位作者 徐昉晖 董大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70,共5页
磁流变阻尼器在振动控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其精确的力学模型是取得良好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对某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动力学性能测试;并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了该阻尼器正向、逆向模型的BP神经网络结构;针对传统遗传神经网络... 磁流变阻尼器在振动控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其精确的力学模型是取得良好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对某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动力学性能测试;并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了该阻尼器正向、逆向模型的BP神经网络结构;针对传统遗传神经网络(GA-BP)早熟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适应度线性变换、自适应交叉和变异概率的改进遗传神经网络(IGA-BP)算法;在此基础上,分别用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和IGA-BP神经网络对阻尼器正向、逆向非参数化模型进行辨识。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改进遗传神经网络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模型精度更高,该非参数化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磁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非参数化模型 遗传神经网络 线性尺度变换 自适应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鲁棒迭代学习速度跟踪控制
7
作者 李中奇 望文铎 +1 位作者 杨辉 唐博伟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4-620,共7页
针对高速列车在运行时易受外部扰动的影响和阻力模型难以描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迭代学习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方法。首先,将滑模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在迭代学习控制律中加入滑模控制的积分滑模面,利用迭代学习控制... 针对高速列车在运行时易受外部扰动的影响和阻力模型难以描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迭代学习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控制方法。首先,将滑模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在迭代学习控制律中加入滑模控制的积分滑模面,利用迭代学习控制减小快速时变的非参数化阻力模型对系统的影响,利用滑模控制保证系统快速响应并具有强鲁棒性,从而在使控制器保持较好跟踪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其收敛性能。然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此控制方法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保证系统的速度跟踪误差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最后,基于CRH380A型动车组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有效减小了未知阻力模型和外部扰动对系统的影响,使列车能够更平稳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迭代学习 滑模控制 跟踪控制 非参数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系统恢复力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斌 贺佳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9期76-82,共7页
提出一种完全基于激励和结构响应实测数据的结构动力系统非线性恢复力识别方法,并通过在一个4层钢结构模型中引入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流变阻尼器(MR)模拟非线性恢复力,基于此模型结构在不同的激励方式下的动力响应测量数据,验证了该方法... 提出一种完全基于激励和结构响应实测数据的结构动力系统非线性恢复力识别方法,并通过在一个4层钢结构模型中引入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流变阻尼器(MR)模拟非线性恢复力,基于此模型结构在不同的激励方式下的动力响应测量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于结构的各自由度均受到激励的情况,运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识别出等效线性系统的物理参数(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进而得到模型结构振动过程中MR阻尼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并与实验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针对结构仅在有限自由度上受到激励的情况,对以上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系统恢复力的非参数化识别方法,利用结构中弹性恢复力的对称关系,分步确定了结构各层间恢复力模型,从而得到MR恢复力的大小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时域实测信号的非线性系统恢复力识别法在完整激励和非完整激励下均能有效地识别结构的非线性恢复力特性。文章所述方法可以运用于工程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生发展过程的监测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恢复力 磁流变阻尼器 最小二乘拟合 等效线性系统 非参数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立体视觉小尺度测量系统的标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浩 梁晋 +2 位作者 唐正宗 任茂栋 李磊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85-1994,共10页
结合透视投影模型、非参数化的光学畸变模型以及光束平差算法,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标定显微立体视觉系统光路的方法。首先,通过光刻方法制作了用于显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的标定参考物,并利用待标定系统采集标定参考物不同方位的图像。然后,... 结合透视投影模型、非参数化的光学畸变模型以及光束平差算法,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标定显微立体视觉系统光路的方法。首先,通过光刻方法制作了用于显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的标定参考物,并利用待标定系统采集标定参考物不同方位的图像。然后,基于非参数化的光学畸变模型,采用样条曲面计算得到显微立体视觉系统的畸变校正场,并结合透视投影模型建立显微立体视觉系统的完整成像模型。最后,利用光束平差算法对所建立的成像模型进行标定计算和优化调整。搭建了显微立体视觉小尺度测量装置,验证了提出的标定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标定获得了测量装置两个光路的焦距和相对方位等参数,并借助于高精度四轴位移台对标定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标定后位移测量的精度优于1%,能够满足微胀形实验中三维变形测量的要求。该标定方法也可用于其他显微视觉检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立体视觉 成像畸变 非参数化模型 光束平差 光路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阻尼器试验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潘公宇 杨海 +2 位作者 徐腾跃 张树 杨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40,共5页
针对参数化模型不能直接反映阻尼器逆向动态特性、非参数化建模需大量试验数据问题,提出两者结合模型。该模型用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建立位移、速度对阻尼力的非线性表达模型,用参数化方法描述阻尼力随电压及速度的变化输出模型。研究表... 针对参数化模型不能直接反映阻尼器逆向动态特性、非参数化建模需大量试验数据问题,提出两者结合模型。该模型用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建立位移、速度对阻尼力的非线性表达模型,用参数化方法描述阻尼力随电压及速度的变化输出模型。研究表明,此建模方法能较好逼近磁流变液阻尼器试验结果并反映其非线性特性,便于实际控制,且可减少计算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阻尼器 非参数化模型 参数模型 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悬挂输出力特性RBF网络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桂林 董怀力 王艳广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26,共5页
通过对某装甲车的油气悬挂进行试验测试,得到不同温度下的位移响应、速度响应及输出力响应的时间序列.利用所得的试验数据,应用RBF网络建立该型油气悬挂的非参数化模型,然后通过该模型对油气悬挂的输出力特性进行预测,并与BP网络得到的... 通过对某装甲车的油气悬挂进行试验测试,得到不同温度下的位移响应、速度响应及输出力响应的时间序列.利用所得的试验数据,应用RBF网络建立该型油气悬挂的非参数化模型,然后通过该模型对油气悬挂的输出力特性进行预测,并与BP网络得到的数据比较.结果表明:RBF网络不但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而且具有更快的预测速度.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油气悬挂输出力特性的RBF网络预测平台,在输入响应振幅、频率和工作温度的情况下,就可便捷有效地预测悬挂整个周期的输出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悬挂 RBF网络 非参数化模型 输出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三角法的同步扫描形貌测量传感器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涵 任永杰 +2 位作者 杨凌辉 林嘉睿 郭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91-1796,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的激光三角非同步物体形貌测量传感器,在深度方向的测量精度和横向测量视场相互制约的固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激光同步扫描物体形貌测量传感器。传感器以激光三角测量法为基本原理,通过所设计的光路系统,实现激光投射方... 为了克服传统的激光三角非同步物体形貌测量传感器,在深度方向的测量精度和横向测量视场相互制约的固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激光同步扫描物体形貌测量传感器。传感器以激光三角测量法为基本原理,通过所设计的光路系统,实现激光投射方向与相机成像方向的同步扫描。本文研制了基于高速旋转的十二面转镜和线阵CCD相机为主体的实验样机,实现了测量深度方向和横向视场的相互独立,并结合精密电控位移导轨和激光跟踪仪等搭建了实验系统平台。在传统非参数标定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传感器的映射标定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的标定该传感器。系统利用激光跟踪仪进行比对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单点重复性小于0.07 mm,测量精度优于0.25 mm。测量传感器具有精度高、速率快、稳定性好等优点,对于物体表面形貌快速精密测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三角法 形貌检测 非参数化模型标定方法 线阵CCD 同步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衍生证券的人工神经网络定价方法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凤琴 马俊海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53,共7页
近些年来,金融衍生证券的人工神经网络定价方法已经得到学术研究领域的高度关注和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在这一研究领域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果进行分析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结论认为,... 近些年来,金融衍生证券的人工神经网络定价方法已经得到学术研究领域的高度关注和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在这一研究领域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果进行分析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结论认为,非参数化的神经网络方法将成为解决金融衍生证券定价问题的重要途径;充分融合参数化定价方法的有用信息,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思路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衍生证券 参数定价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隐合波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式编程在软件可靠性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海峰 陆民燕 +1 位作者 曾敏 黄百乔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1年第6期534-546,共13页
基因表达式编程是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遗传编程的新型机器学习技术,其具有更为优秀的数据挖掘能力,已被成功应用于函数发现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非参软件可靠性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中的若干关键步骤(如初... 基因表达式编程是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遗传编程的新型机器学习技术,其具有更为优秀的数据挖掘能力,已被成功应用于函数发现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非参软件可靠性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中的若干关键步骤(如初始种群函数集、适应度函数、终止条件等)与软件可靠性建模的若干重要特征相融合,在失效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从而获得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的非参软件可靠性模型。在若干组真实失效数据集上,将所提出的模型与若干典型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编程的非参软件可靠性模型进行对比实例研究。实例结果表明,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的非参软件可靠性模型具有更为显著的模型拟合与预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建模 基因表达式编程(GEP) 参数软件可靠性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