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醚对非去极化肌松药与肌肉型乙酰胆碱受体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传翔 姚尚龙 +2 位作者 聂辉 张玉芹 吕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作用的机制.方法从大鼠肌肉提取多聚腺嘌呤mRNA,注入去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以表达有功能的离子通道, 利用电压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的离子通道电流.建立七氟醚、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分别抑制乙酰... 目的探讨七氟醚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作用的机制.方法从大鼠肌肉提取多聚腺嘌呤mRNA,注入去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以表达有功能的离子通道, 利用电压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的离子通道电流.建立七氟醚、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分别抑制乙酰胆碱所引起电流的量效曲线,再研究给予相当于50%抑制率浓度的七氟醚后,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抑制作用的变化.结果七氟醚、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均能产生快速、稳定、可逆、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达到50%抑制率的浓度分别是823 μmol·L-1(95% CI:681~997 μmol·L-1)、 33.4 nmol·L-1(95% CI:27.1~41.7 nmol·L-1) 和9.2 nmol·L-1(95% CI:7.9~12.3 nmol·L-1).联合使用七氟醚、非去极化肌松药时,七氟醚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抑制效应.结论七氟醚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在受体水平增加拮抗剂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非去极化肌松药 细胞膜 受体 胆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组胺释放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威 闻大翔 +1 位作者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 观察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其肌松效应和插管条件。方法 ASA Ⅰ~Ⅱ级全麻择期手术病人51例,分为七组,分别单次静注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Vec)、顺式阿曲库铵(Cis)、罗库溴铵(Roc)以及阿曲库... 目的 观察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其肌松效应和插管条件。方法 ASA Ⅰ~Ⅱ级全麻择期手术病人51例,分为七组,分别单次静注不同剂量的维库溴铵(Vec)、顺式阿曲库铵(Cis)、罗库溴铵(Roc)以及阿曲库铵(Atc)。用Biometer加速度仪进行肌松监测,记录最大阻滞效应及起效时间。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静注肌松药前、后2min,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同时记录注药前、后1~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各组病人注药后血浆组胺浓度与注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病人注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T_1最大阻滞程度及气管插管条件无显著差异(P>0.05);Vec Ⅰ组和Vec Ⅱ组相比,起效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Cis随剂量的增大,其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Roc组的起效时间为七组中最短的(P<0.05)。结论 四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在临床诱导剂量(2倍ED_(95))下无明显组胺释放作用,对血流动力学亦无明显影响,气管插管条件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组胺释放作用 血流动力学 维库溴铵 顺式阿曲库铵 罗库溴铵 阿曲库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段若望 宋炯 李玉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三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拟行无痛纤支镜检查(超声下纤支镜淋巴结活检、气管、支气管扩张与冷冻治疗)患者12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罗库溴铵组(R组)...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三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拟行无痛纤支镜检查(超声下纤支镜淋巴结活检、气管、支气管扩张与冷冻治疗)患者12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四组:罗库溴铵组(R组)、维库溴铵组(V组)、顺式阿曲库铵组(CIS组)及生理盐水组(N组)。患者静脉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进行肌松监测,三组肌松药组均单次5s内静脉注射1倍ED95剂量的肌松药,待T1达到最大抑制时,置入三通喉罩,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记录三种肌松药起效时间、恢复指数、TOFR 0.9恢复时间。并记录患者麻醉前(T0)、意识消失时(T1)、喉罩置入即刻(T2)、纤支镜检查即刻(T3)、检查完毕清醒即刻(T4)的MAP、HR,喉罩置入条件分级以及纤支镜操作时间。结果与N组比较,R、V和CIS组喉罩置入条件与分级均呈现明显优势。与N组比较,T0、T1时R、V和CIS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T4时R、V和CIS组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N组(P〈0.05)。与CIS组比较,R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恢复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罗库溴铵较维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更有利于短时纤支镜检查的全麻诱导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长宝 王爱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09,共3页
全身麻醉诱导后抑制保护性反射和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和误吸等并发症。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起效时间是从注射肌松药结束到TOF的T1达到最大抑制程度的时间。以往去极... 全身麻醉诱导后抑制保护性反射和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和误吸等并发症。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起效时间是从注射肌松药结束到TOF的T1达到最大抑制程度的时间。以往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是气管插管常用的肌松药,起效最快,静注1mg/kg后60s可行气管插管,但因其可引起高钾血症、胃内压升高、恶性高热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起效时间 气管插管条件 全身麻醉诱导 诱导期间 保护性反射 琥珀胆碱 高钾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沈亮 傅维安 +2 位作者 杨建章 陆志俊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乌司他丁 起效时间 蛋白制品 炎症反应 全身麻醉 文献报道 人尿液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与阿曲库铵用于成人气管插管肌松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胡祖荣 陈祥楠 +3 位作者 邓显仔 黎昆伟 贾杰 邓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6-527,共2页
关键词 诱导气管插管 阿曲库铵 效应 苯磺酸 顺式 成人 非去极化肌松药 同分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TP1B1基因多态性与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梅杨 杨谧 +2 位作者 王春燕 汪赛赢 段开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2,共3页
罗库溴铵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的优点。但是,研究表明其临床作用时间个体差异很大。临床应用剂量过小会导致不能满足手术肌松要求,甚至术中患者体动;过大会导致肌松药残余,以致苏醒延迟,甚至拔... 罗库溴铵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的优点。但是,研究表明其临床作用时间个体差异很大。临床应用剂量过小会导致不能满足手术肌松要求,甚至术中患者体动;过大会导致肌松药残余,以致苏醒延迟,甚至拔管后出现呼吸抑制等。关于罗库溴铵的个体差异,对非遗传因素(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和遗传因素都有研究,但确切机制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OATP1B1 非去极化肌松药 效应 临床作用时间 个体差异 遗传因素 应用剂量 苏醒延迟 呼吸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功能失代偿对维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影响
8
作者 邱郁薇 李士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05-806,共2页
严重肝脏病变影响大多数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主要因素是表观分布容积增加,肝脏疾病本身也会影响维库溴铵的消除。肝移植术中分离剥出肝脏经常会出现大出血,部分肌松药可随失血被排出体外。维库溴铵为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经肝脏代谢胆汁... 严重肝脏病变影响大多数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主要因素是表观分布容积增加,肝脏疾病本身也会影响维库溴铵的消除。肝移植术中分离剥出肝脏经常会出现大出血,部分肌松药可随失血被排出体外。维库溴铵为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经肝脏代谢胆汁肾脏排泄为其主要途径。由于病例资料较少,肝移植手术中对于维库溴铵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拟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肝功能失代偿对维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失代偿 维库溴铵 时效 非去极化肌松药 物代谢动力学 表观分布容积 全凭静脉麻醉 肝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库溴铵持续泵注与间断静注的肌松效应 被引量:9
9
作者 田芳芳 丁倩 +4 位作者 郭瑜 郑琴 吴斌 高静 柴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5,共2页
罗库溴铵是一种中时效的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组胺释放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少、无蓄积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肌松药常用的输注方式有间断给药、持续泵注和靶控输注等。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闭环肌... 罗库溴铵是一种中时效的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组胺释放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少、无蓄积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肌松药常用的输注方式有间断给药、持续泵注和靶控输注等。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闭环肌松注射系统CLMRIS,是在靶控注射的基础上结合肌松监测技术和自动反馈给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 持续泵注 罗库溴铵 间断静注 非去极化肌松药 心血管不良反应 靶控输注 组胺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后颅凹术中合理肌松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少川 韩一仙 王国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后颅凹占位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寻找不影响神经传导功能监测的合理肌松深度。方法选择后颅凹桥小脑角区(CPA)占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不用肌松药,即采用常规麻醉方法,全麻诱导插管后到电生理监测结... 目的探讨在后颅凹占位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寻找不影响神经传导功能监测的合理肌松深度。方法选择后颅凹桥小脑角区(CPA)占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不用肌松药,即采用常规麻醉方法,全麻诱导插管后到电生理监测结束前不用肌松药;B组使用肌松药,即在电生理监测过程中维持TOF值2%~25%。所有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BIS值在40~60。记录不同TOF值时肌电图波幅。记录手术时间及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的用量。记录患者围术期的SBP、DBP、HR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神经监测,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B组(P〈0.05),A组3例患者术中发生体动反应,B组在TOF为三个信号时有4例不能进行电生理监测。两组各时点DBP、SBP、HR及面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去极化肌松药辅助下维持TOF值在2%~25%不影响神经电生理监测,同时可避免术中出现体动反应并可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面神经监测 脑电双频指数 四个成串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库溴铵采用靶浓度控制输注给药与按TOF监测调控输注给药的药效学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宇 岳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590-593,共4页
目的用靶浓度控制输注法(TCI)与按4个成串刺激监测(TOF)调控持续增长静脉泵入法,对罗库溴铵的药效学进行比较,探讨罗库溴铵TCI的可行性和优劣性。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女性患者,随... 目的用靶浓度控制输注法(TCI)与按4个成串刺激监测(TOF)调控持续增长静脉泵入法,对罗库溴铵的药效学进行比较,探讨罗库溴铵TCI的可行性和优劣性。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罗库溴铵靶浓度控制输注组(Ⅰ组,15例)和按TOF监测调控输注组(Ⅱ组,15例),以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颤搐反应作为肌松效果的判定指标。Ⅰ组应用TCI技术,诱导时效应室靶浓度为9mg/L,达最大阻滞时将效应室靶浓度调至4mg/L,维持期依据临床指标调节靶浓度,同时记录TOF监测结果,但不作为调整肌松药用量的指标;Ⅱ组应用TOF监测技术诱导时采用单次推注0.6mg/kg(2ED95)罗库溴铵,待肌松恢复至T1/Tc达10%时开始持续泵注,调节泵注速度使T1/Tc在10%~20%之间。记录2组神经肌肉阻滞监测的显效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并记录罗库溴铵在各阶段的用量,插管条件以及TOF监测情况。以全凭静脉麻醉(TIVA)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全部病例在肌松恢复期不予拮抗,使其自然恢复。当TOF恢复至T1/Tc≥75%时结束肌松监测,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结果2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分别为(73.3±26.6)S和(88.7±36.2)S,没有统计学差异,但Ⅰ组稍快于Ⅱ组。诱导用药量分别为(0.86±0.09)mg/kg和(0.60±0.00)mg/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的单位时间维持用药量为(6.48±2.28)μg/(kg·min),Ⅱ组为(8.23±2.35)1.t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平均维持靶浓度为4.47mg/L(4~5.5mg/L)。维持阶段的TOF监测,Ⅰ组T1/Tc(%)在0~2之间2例,在2~20之间7例,在20~50之间6例,T;/T1(%)均在0~25之间;Ⅱ组T1/Tc(%)均在10~20之间,T1/T1(%)均在0~25之间。停药后2组的肌松恢复过程无明显差异。2组的总平均用药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可安全用于临床,在效应室靶浓度为9mg/L时诱导可以在70s左右顺利进行气管插管,应用4.5mg/L效应室靶浓度可使60%的患者维持满意的肌松效果。停药后恢复指数为(19.6±8.4)min。由于仍未解决个体差异问题,尚不能完全取代TOF监测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肉阻滞 非去极化肌松药 罗库溴铵 靶控输注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中能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桥灵 杨承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796-798,共3页
罗库溴铵(roeuronium)是起效快的中时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其作用强度为维库溴铵的1/7,时效为维库溴铵的2/3,是至今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中起效最快的一个。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无蓄积作用。ED95为0.3mg/kg,起效时... 罗库溴铵(roeuronium)是起效快的中时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其作用强度为维库溴铵的1/7,时效为维库溴铵的2/3,是至今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中起效最快的一个。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无蓄积作用。ED95为0.3mg/kg,起效时间3.4min.时效10~15min.90%肌颤搐恢复时间为30min,气管插管量是0.6mg/kg.注药90s后可作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效时间 罗库溴铵 物研究进展 麻醉诱导 非去极化肌松药 心血管不良反应 维库溴铵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对不同年龄患者药效动力学的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关烁 杨拔贤 乔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2-514,共3页
顺式阿曲库铵是一种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于1995年应用于临床麻醉,其效能是阿曲库铵的3倍[1],在生理pH和体温下约77%经Hoffmann代谢在血浆中降解,代谢产物无肌松效应,使用剂量高达8倍ED9。也无组胺释放效应,不影响血压和心率,恢... 顺式阿曲库铵是一种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于1995年应用于临床麻醉,其效能是阿曲库铵的3倍[1],在生理pH和体温下约77%经Hoffmann代谢在血浆中降解,代谢产物无肌松效应,使用剂量高达8倍ED9。也无组胺释放效应,不影响血压和心率,恢复预测性好、无蓄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效动力学 HOFFMANN 非去极化肌松药 患者 年龄 代谢产物 临床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麻醉一例
14
作者 利雪阳 马丹旭 +3 位作者 蒋嘉 陈玢 王云 吴安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15,共2页
患者,女,44岁,170 cm,85 kg,因"卵巢肿物"拟行"腹腔镜卵巢肿物剥除术"。17年前因上肢肌肉无力,于外院行肌电图、肌肉活检、遗传学检查,诊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肌无力和肌强直症状逐渐加重。1年前出现步态异常,易跌倒,偶有饮... 患者,女,44岁,170 cm,85 kg,因"卵巢肿物"拟行"腹腔镜卵巢肿物剥除术"。17年前因上肢肌肉无力,于外院行肌电图、肌肉活检、遗传学检查,诊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肌无力和肌强直症状逐渐加重。1年前出现步态异常,易跌倒,偶有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及构音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营养不良 非去极化肌松药 监测 阿片类 神经肉阻滞 新斯的明 术后镇痛 丙泊酚 琥珀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两次手术麻醉一例
15
作者 刘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2-723,共2页
患者,女,64岁,体重70kg,身高158cm,BMI 28.0,右乳浸润性癌,拟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既往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50年,14岁时发病,28岁时肌活检确诊肌营养不良症,远端型,进行性加重,2006年双下肢不能活动长期卧床。2011年于我院在全麻下行腹... 患者,女,64岁,体重70kg,身高158cm,BMI 28.0,右乳浸润性癌,拟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既往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50年,14岁时发病,28岁时肌活检确诊肌营养不良症,远端型,进行性加重,2006年双下肢不能活动长期卧床。2011年于我院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状态尚可,神志清晰,呼吸、咳嗽、大小便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乳癌改良根治术 浸润性癌 非去极化肌松药 活检 肉病 手术时间 中央轴空 先天性强直 假性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更葡糖特异性拮抗罗库溴铵的临床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晓琦(综述) 徐懋(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在加速康复以及微创外科理念的推动下,术中完善的神经肌肉阻滞(neuromuscular blockade,NMB)与术后充分的NMB逆转,能够加快呼吸功能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利于患者快速康复。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精细操作技术的提高,深度NMB广为应用,为... 在加速康复以及微创外科理念的推动下,术中完善的神经肌肉阻滞(neuromuscular blockade,NMB)与术后充分的NMB逆转,能够加快呼吸功能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利于患者快速康复。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精细操作技术的提高,深度NMB广为应用,为精细微创手术的视野绝对静止提供保障,但也可能增加术后肌松残留风险。舒更葡糖是一种新型氨基非去极化肌松药特异性拮抗剂,能够快速逆转罗库溴铵诱导的深度N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肉阻滞 非去极化肌松药 罗库溴铵 特异性拮抗剂 临床研究进展 微创外科 加速康复 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全麻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倪春艳 王东昕 +1 位作者 刘继鑫 侯文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78-1079,共2页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全麻气管插管 临床观察 组胺释放作用 诱导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影 非去极化肌松药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罗库溴铵的残余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黎笔熙 季蒙 +2 位作者 陈利民 宋晓阳 肖维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罗库溴铵的残余效应(PORC)。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0例。采用静脉复合全麻,罗库溴铵用量为0.9mg/kg。术中用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直至拔管后TOF值(TOFr)≥90%。...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罗库溴铵的残余效应(PORC)。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0例。采用静脉复合全麻,罗库溴铵用量为0.9mg/kg。术中用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直至拔管后TOF值(TOFr)≥90%。记录各组TOFr从0恢复到25%(临床时效)、从25%恢复到90%的时间,以及拔管时TOFr<90%(PORC)患者TOFr恢复到90%的时间。监测拔管后及TOFr达90%时的动脉血气。结果老年组罗库溴铵作用时效[(60.70±14.27)minvs.(45.51±7.80)min]及TOFr从25%恢复至90%时间[(46.50±11.56)minvs(34.50±9.56)min]均长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PORC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15/20vs12/20),PORC持续时间长于中青年组[(26.00±8.43)minvs(17.20±8.00)min](P<0.05);老年组拔管后CO2蓄积例数多于中青年组(13例vs.6例)(P<0.05)。结论老年患者罗库溴铵的PORC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肌松监测,掌握恰当的拔管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罗库溴铵 残余效应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罗库溴铵用于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范丹 谢滨蓉 兰志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01-702,共2页
关键词 罗库溴铵 不同剂量 临床观察 气管插管 非去极化肌松药 全麻诱导插管 血液动力学 对比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库溴铵用于全麻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鹏 江溢 +1 位作者 阚明秀 谢杏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79-680,共2页
关键词 全麻气管插管 罗库溴铵 临床观察 诱导气管插管 非去极化肌松药 起效时间 插管条件 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