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油催化裂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新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崇品 任鲲 刘耀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4-236,245,共4页
介绍了石油大学 (北京 )开发的重油催化裂化柴油RS剂精制新技术及其工业应用情况 ,该技术能显著提高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 ,精制油安定性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 ,工艺过程简单 ,加工费用低 。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柴油 化学精制 安定性 非加氢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油田研究出柴油非加氢精制工艺
2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河南油田 研究 柴油 非加氢精制工艺 产品升级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加氢精制催化裂化柴油新技术成果转化
3
作者 潘雪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0,共2页
非加氢精制催化裂化柴油工艺解决了重油催化裂化柴油产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介绍了非加氢精制工艺的主要特点及工业化的效果 ,精制后柴油的氧化安定性沉渣、色度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GB2 52— 2 0 0 0 )。
关键词 非加氢精制 催化裂化 柴油 技术成果转化 精制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贺 殷长龙 +3 位作者 赵蕾艳 王晓 柳云骐 刘晨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1-817,共7页
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孔结构性质以及加氢活性等方面对不同种类的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其中,磷化态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但由于制备成本较高,目前工业化应用较难;与双金属催化剂相比,三金属催化剂的... 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孔结构性质以及加氢活性等方面对不同种类的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其中,磷化态单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但由于制备成本较高,目前工业化应用较难;与双金属催化剂相比,三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更高,发展前景较好。与传统的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相比,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无需载体且活性组分含量高,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可以满足社会对油品清洁度的要求。非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成本高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降低催化剂的制备成本、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 加氢脱硫 加氢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非加氢脱氮技术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于道永 徐海 阙国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2-35,共4页
介绍了石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的现状 ,指出了酸萃取精制、溶剂精制、配合法精制脱氮、吸附剂法脱氮、组合脱氮 。
关键词 非加氢精制 碱性氮化合物 石油 加氢脱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法精制加氢焦化馏出油试制3号喷气燃料
6
作者 陶志平 张红霞 李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扩大喷气燃料资源,满足民航对喷气燃料的需求,对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后的喷气燃料馏分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碱性氮的存在是影响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颜色安定性的主要因素。在实验室里采用RA01和RB01特种吸附剂的非加氢组合工艺... 为扩大喷气燃料资源,满足民航对喷气燃料的需求,对焦化全馏分油加氢后的喷气燃料馏分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碱性氮的存在是影响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馏分颜色安定性的主要因素。在实验室里采用RA01和RB01特种吸附剂的非加氢组合工艺对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进行精制试验,结果表明,喷气燃料馏分经过非加氢精制后,颜色提高到+29,其它性质未见明显改变,所有性质均符合GB6537—943号喷气燃料标准。使用性能评定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全馏分加氢后喷气燃料经过非加氢精制后其组成、橡胶相溶性、动态氧化热安定性、润滑性均可达到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馏分油 非加氢精制 焦化 碱性氮 润滑性 组合工艺 橡胶相 热安定性 特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加氢脱氮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范思强 曹正凯 +2 位作者 崔哲 孙士可 王仲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1-1257,共7页
综述了酸精制、溶剂萃取精制、氧化法、离子液体、络合萃取、吸附精制、生物法及组合工艺等多种非加氢脱氮工艺,并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劣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酸精制、溶剂萃取、氧化精制工艺因污染大、选择性差及工序复杂等原因,单独应用... 综述了酸精制、溶剂萃取精制、氧化法、离子液体、络合萃取、吸附精制、生物法及组合工艺等多种非加氢脱氮工艺,并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劣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酸精制、溶剂萃取、氧化精制工艺因污染大、选择性差及工序复杂等原因,单独应用前景相对较差;离子液体、络合萃取、吸附精制、生物法均在脱氮领域具有各自的优势,多种工艺有机组合使用是非加氢脱氮工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加氢精制 脱氮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