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陈宏亮
丁昂
+1 位作者
王富文
王懋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0-466,共7页
目的研究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至2013年治疗的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144例...
目的研究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至2013年治疗的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144例,分析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144例SLN宏转移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9.8±10.8)岁,平均肿瘤大小为(2.8±1.1)cm。中位阳性SLN数目为1枚(1~5枚),中位SLN数目为3枚(1~10枚),中位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枚(8~38枚)。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9.4%。单因素分析得出原发肿瘤大小、脉管侵犯、阳性SLN数目以及分子分型是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原发肿瘤〉2 cm(P=0.043,OR=3.421)、脉管侵犯阳性(P〈0.000 1,OR=16.332)、阳性SLN数目≥2枚(P=0.007,OR=4.191)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分子分型尽管显示Luminal B型及HER2型NSLN转移风险较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7)。结论对于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原发肿瘤〉2 cm、脉管侵犯阳性、阳性SLN数目≥2枚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
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2
作者
张杰
沈坤炜
+6 位作者
尼尔马
柳光宇
吴炅
陈中伟
朱雄增
沈镇宙
邵志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 :预测非前哨淋巴结 (non SLN)转移 ,以筛选出转移局限于前哨淋巴结 (SLN)的乳腺癌患者。方法 :采用99mTc SC作为示踪剂 ,对 95例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对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95例患者中...
目的 :预测非前哨淋巴结 (non SLN)转移 ,以筛选出转移局限于前哨淋巴结 (SLN)的乳腺癌患者。方法 :采用99mTc SC作为示踪剂 ,对 95例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对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95例患者中成功发现 91例患者有SLN (95 8% ) ,其中 85例患者SLN能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状况 (93 4% )。临床肿块大小(P =0 0 2 8)、肿瘤分级 (P =0 0 40 )和原发灶cyclinD1蛋白 (P =0 0 17)的表达与non SLN转移显著相关。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证实 ,临床肿块大小、肿瘤分级为独立的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因子。结论 :可根据临床病理学特征 ,筛选出乳腺癌转移只局限于前哨淋巴结的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
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瘤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陈宏亮
丁昂
王富文
王懋莉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0-466,共7页
文摘
目的研究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至2013年治疗的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144例,分析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144例SLN宏转移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9.8±10.8)岁,平均肿瘤大小为(2.8±1.1)cm。中位阳性SLN数目为1枚(1~5枚),中位SLN数目为3枚(1~10枚),中位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枚(8~38枚)。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9.4%。单因素分析得出原发肿瘤大小、脉管侵犯、阳性SLN数目以及分子分型是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原发肿瘤〉2 cm(P=0.043,OR=3.421)、脉管侵犯阳性(P〈0.000 1,OR=16.332)、阳性SLN数目≥2枚(P=0.007,OR=4.191)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分子分型尽管显示Luminal B型及HER2型NSLN转移风险较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7)。结论对于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原发肿瘤〉2 cm、脉管侵犯阳性、阳性SLN数目≥2枚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
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Keywords
breast cancer
sentinel lymph node
non-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
risk factor
分类号
R65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2
作者
张杰
沈坤炜
尼尔马
柳光宇
吴炅
陈中伟
朱雄增
沈镇宙
邵志敏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基金
国际抗癌联盟资助项目 (ICRETTAwardNo 92 /1999)
文摘
目的 :预测非前哨淋巴结 (non SLN)转移 ,以筛选出转移局限于前哨淋巴结 (SLN)的乳腺癌患者。方法 :采用99mTc SC作为示踪剂 ,对 95例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对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95例患者中成功发现 91例患者有SLN (95 8% ) ,其中 85例患者SLN能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状况 (93 4% )。临床肿块大小(P =0 0 2 8)、肿瘤分级 (P =0 0 40 )和原发灶cyclinD1蛋白 (P =0 0 17)的表达与non SLN转移显著相关。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证实 ,临床肿块大小、肿瘤分级为独立的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因子。结论 :可根据临床病理学特征 ,筛选出乳腺癌转移只局限于前哨淋巴结的患者 。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
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瘤
预测
Keywords
breast neoplasms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non-sentinel lymph node
lymphatic matastasis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陈宏亮
丁昂
王富文
王懋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张杰
沈坤炜
尼尔马
柳光宇
吴炅
陈中伟
朱雄增
沈镇宙
邵志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