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社会中非制度化生存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江俊伟 曹小春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3-28,共6页
从政治理念看,非制度化生存源于民主瑕疵、自由悖论和观念差异;从政治制度看,制度空挡和权利缺位为非制度化生存提供了机会,权力异化和社会不公是非制度化生存的重要诱因;从价值观和义利观看,价值错位和观念差异是非制度化生存的主观原... 从政治理念看,非制度化生存源于民主瑕疵、自由悖论和观念差异;从政治制度看,制度空挡和权利缺位为非制度化生存提供了机会,权力异化和社会不公是非制度化生存的重要诱因;从价值观和义利观看,价值错位和观念差异是非制度化生存的主观原因。上述方面,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逐利方式,也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非制度化生存的政治危害在于它加剧权力腐败,侵犯基本人权,助长暗箱操作,增加整合难度,是社会进步的负能量。治理非制度化生存是一个综合过程,要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民主遏制专断、以法治代替人治、以道德教化人心,使人的思想行为符合民主理念和制度规范,达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 非制度化生存 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非制度化生存及其治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孟宪平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122,共6页
非制度化生存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历史原因,又有体制和制度根源,还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关。行为主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利益博弈和潜规则,将非制度化生存在社会的各阶层、各部门、各环节演绎出来,并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打下印记。非制度化生存... 非制度化生存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历史原因,又有体制和制度根源,还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关。行为主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利益博弈和潜规则,将非制度化生存在社会的各阶层、各部门、各环节演绎出来,并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打下印记。非制度化生存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尤其是非制度化生存的"成就效应",会吸引众多的追随者。治理非制度化生存,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执政的合法性、优化执政资源的高度着眼,从完善制度和改造群众的思想认识着手,通过和谐治政,营造一个心理和谐、行为和谐、社会和谐的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 非制度化生存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员的非制度化生存分析——官本位与权力腐败的另一种观察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宪平 《学术前沿》 2013年第9期62-69,共8页
党政干部中存在的非制度化生存,对于正常的制度行为、党内民主、社会和谐都有极大的负面效应。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物质根源、制度根源和认识根源。同时,它降低制度认同,加剧权力腐败;侵犯基本人权,恶化社会生态;助长暗箱操作,增加社会... 党政干部中存在的非制度化生存,对于正常的制度行为、党内民主、社会和谐都有极大的负面效应。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物质根源、制度根源和认识根源。同时,它降低制度认同,加剧权力腐败;侵犯基本人权,恶化社会生态;助长暗箱操作,增加社会整合难度;破坏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和谐。治理非制度化生存,要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法治代替人治,以党内生活制度化推进社会行为制度化,以社会行为规范化抵制非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干部 非制度化生存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员的非制度化生存分析
4
作者 孟宪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21,共1页
非制度化生存是指行为主体在遇到某些问题或处于某种环境时,借助权力、金钱、关系、面子、人情等资源,采用制度外的方式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或做法。当前,党政干部中的非制度化生存主要表现为潜规则、土政策、打招呼、批条子、钱权交... 非制度化生存是指行为主体在遇到某些问题或处于某种环境时,借助权力、金钱、关系、面子、人情等资源,采用制度外的方式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或做法。当前,党政干部中的非制度化生存主要表现为潜规则、土政策、打招呼、批条子、钱权交易、腐败行为等,这些现象破坏党内民主,影响党的权威,加剧权力腐败,降低制度认同,侵犯基本人权,恶化社会生态,助长暗箱操作,增加整合难度,破坏人际关系,影响社会和谐,必须下大功夫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度化生存 生存分析 官员 权力腐败 行为主体 利益博弈 主要表现 党政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制度化困境:政府与第三部门间行动策略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韦彩玲 万娅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Z期26-29,共4页
我国政府对第三部门采取了防范控制的行动策略,第三部门的应对策略是非制度化生存。政府和第三部门间行动策略的生成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政府职能定位、第三部门发展的制度环境以及第三部门自身有关。因此,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政... 我国政府对第三部门采取了防范控制的行动策略,第三部门的应对策略是非制度化生存。政府和第三部门间行动策略的生成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政府职能定位、第三部门发展的制度环境以及第三部门自身有关。因此,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制度环境、加强第三部门自身发展等途径进行优化。分析政府和第三部门行动策略生成的原因,并探讨如何优化我国政府与第三部门行动策略的路径,这无论对于我国第三部门的长远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管理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第三部门 行动策略 防范控制 非制度化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权弱化”背景下农民的非正规行动——基于华北D村坟基地交易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红阳 朱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78-85,共8页
在乡村治权弱化"大历史"中,"小村民"倾向于采取非正规行动以牺牲公共资源的方式来满足个人目的。农民卖坟基地以实现脱贫致富,反映出当前农村非正规经济与非制度化生存的流行。农民采取非正规行动的根源在于经济竞... 在乡村治权弱化"大历史"中,"小村民"倾向于采取非正规行动以牺牲公共资源的方式来满足个人目的。农民卖坟基地以实现脱贫致富,反映出当前农村非正规经济与非制度化生存的流行。农民采取非正规行动的根源在于经济竞争的泛化、民间信仰的扩散、集体组织的虚置、共同体建构的滞后等。营造公共空间,重构公共文化,培育公共意识对于强化"乡村治权",规避非正规行动带来的负效应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构造 治权弱化 正规行动 非制度化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