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崔甜恬 童宇平 +1 位作者 高玉婷 杜晓庆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197-3208,共12页
目的:构建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方法:以临床需求为前提、理论框架为核心、文献研究为支撑构建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最终版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 目的:构建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方法:以临床需求为前提、理论框架为核心、文献研究为支撑构建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最终版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结果:19名专家完成2轮专家函询,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91%和95.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和0.908,专家函询变异系数为0.00~0.31和0.00~0.2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3~0.395和0.177~0.464(均P<0.001),最终形成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包含3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251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具有可靠性、临床适用性和严谨性,可为急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AID框架 急诊科 非创伤性胸痛 临床路径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FMEA改造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院内转运流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戴李华 梁立维 +4 位作者 尹莉莉 王勇 丁飞 路士杰 孙继权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0,共2页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转运流程进行改造,从而降低转运中意外发生的风险。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诊所有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失效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寻找转...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转运流程进行改造,从而降低转运中意外发生的风险。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诊所有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失效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寻找转运流程中需要完善的环节,对转运流程进行改造,避免失效情况出现。对改造前后失效风险指数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主要从主诊医生评估能力、转运意外的处理、相关科室沟通、运送准备工作、交接内容等角度进行评估,流程改造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够使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转运流程得到改善,能够有效减少转运意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失效风险指数 转运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流程的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许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16-17,23,共3页
目的提高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流程实施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对97例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患者按照制定的急诊胸痛分诊流程进行分诊,包括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及相关病史,分诊护理人员填写统一的分诊记录单,鉴别患... 目的提高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流程实施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对97例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患者按照制定的急诊胸痛分诊流程进行分诊,包括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及相关病史,分诊护理人员填写统一的分诊记录单,鉴别患者急诊胸痛的严重程度,病史询问和记录在10min内完成。结果以危急、紧急和非紧急进行分类,护士分诊与医生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患者采用分诊流程机制,可有效提高急诊胸痛患者护理分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非创伤性胸痛 护理分诊 分诊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