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的两步惯性Bregman邻近交替线性极小化算法
1
作者 赵静 郭晨正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0-1651,共22页
针对一类非凸非光滑不可分优化问题,该文基于邻近交替线性极小化算法,结合两步惯性外推和Bregman距离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算法.通过构造适当的效益函数,利用Kurdyka-Łojasiewicz性质,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生成的迭代序列具有收敛性.最后,将... 针对一类非凸非光滑不可分优化问题,该文基于邻近交替线性极小化算法,结合两步惯性外推和Bregman距离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算法.通过构造适当的效益函数,利用Kurdyka-Łojasiewicz性质,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生成的迭代序列具有收敛性.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稀疏非负矩阵分解、信号恢复、二次分式规划问题,通过数值算例表明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凸非光滑优化 邻近交替线性极小化 惯性外推 Bregman 距离 Kurdyka-Łojasiewicz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不可分离非凸非光滑问题的线性惯性ADMM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 刘康 王永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41,共10页
针对目标函数中包含耦合函数H(x,y)的非凸非光滑极小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线性惯性交替乘子方向法(Linear Inertial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LIADMM)。为了方便子问题的求解,对目标函数中的耦合函数H(x,y)进行线性化... 针对目标函数中包含耦合函数H(x,y)的非凸非光滑极小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线性惯性交替乘子方向法(Linear Inertial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LIADMM)。为了方便子问题的求解,对目标函数中的耦合函数H(x,y)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在x-子问题中引入惯性效应。在适当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同时引入满足Kurdyka-Lojasiewicz不等式的辅助函数,验证了算法的强收敛性。通过两个数值实验表明,引入惯性效应的算法比没有惯性效应的算法收敛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函数H(x y) 非凸非光滑优化 交替乘子方向法 惯性效应 Kurdyka-Lojasiewicz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格朗日神经网络解决带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非光滑非凸优化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喻昕 许治健 +1 位作者 陈昭蓉 徐辰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50-1955,共6页
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涉及科学与工程应用的诸多领域,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该文针对已有基于早期罚函数神经网络解决非光滑优化问题的不足,借鉴Lagrange乘子罚函数的思想提出一种有效解决带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的递... 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涉及科学与工程应用的诸多领域,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该文针对已有基于早期罚函数神经网络解决非光滑优化问题的不足,借鉴Lagrange乘子罚函数的思想提出一种有效解决带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的递归神经网络模型。由于该网络模型的罚因子是变量,无需计算罚因子的初始值仍能保证神经网络收敛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因此更加便于网络计算。此外,与传统Lagrange方法不同,该网络模型增加了一个等式约束惩罚项,可以提高网络的收敛能力。通过详细的分析证明了该网络模型的轨迹在有限时间内必进入可行域,且最终收敛于关键点集。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神经网络 收敛 非凸非光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光滑非凸优化问题的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喻昕 陈昭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75-2578,共4页
提出了解决一类带等式与不等式约束的非光滑非凸优化问题的神经网络模型。证明了当目标函数有下界时,神经网络的解轨迹在有限时间收敛到可行域。同时,神经网络的平衡点集与优化问题的关键点集一致,且神经网络最终收敛于优化问题的关键... 提出了解决一类带等式与不等式约束的非光滑非凸优化问题的神经网络模型。证明了当目标函数有下界时,神经网络的解轨迹在有限时间收敛到可行域。同时,神经网络的平衡点集与优化问题的关键点集一致,且神经网络最终收敛于优化问题的关键点集。与传统基于罚函数的神经网络模型不同,提出的模型无须计算罚因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非凸非光滑优化 有限时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ε-次梯度捆集法及其收敛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周宏 钟毅芳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7-100,共4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ε-次梯度捆集法的求解非凸非光滑问题的捆集算法 ,证明了其收敛性 ,并通过一些较困难的优化问题 。
关键词 非凸非光滑优化 捆集化 收敛性 ε-次梯度法 无约束优化 局部Lip schitz连续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截断L_(1)-L_(2)全变分稀疏恢复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乐 江怡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3,140,共10页
信号获取过程中,除了有高斯噪声外,还有具有脉冲性质的稀疏噪声,常用的鲁棒稀疏信号恢复模型能够在稀疏噪声环境下恢复出原始的稀疏信号。但是,许多实际应用问题需要考虑原始信号的结构稀疏性,如梯度稀疏。为了从稀疏噪声和高斯噪声共... 信号获取过程中,除了有高斯噪声外,还有具有脉冲性质的稀疏噪声,常用的鲁棒稀疏信号恢复模型能够在稀疏噪声环境下恢复出原始的稀疏信号。但是,许多实际应用问题需要考虑原始信号的结构稀疏性,如梯度稀疏。为了从稀疏噪声和高斯噪声共存的环境下恢复出结构稀疏的原始高维信号,文中基于截断L_(1)-L_(2)全变分、3维截断L_(1)-L_(2)全变分和鲁棒压缩感知,提出了两个非凸非光滑优化模型,用于解决高斯噪声和稀疏噪声混合影响下的结构稀疏信号恢复问题,并采用含有外推的邻近交替线性极小化算法求解这两个优化模型,使用含外推的邻近凸差算法求解子问题,在势函数具有Kurdyka-Lojasiewicz(KL)性质的条件下,给出了含外推交替极小化算法和含外推邻近凸差算法的收敛性分析。数值实验测试了高斯噪声灰度图像、混合噪声彩色图像、混合噪声灰度视频等,采用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作为评价准则。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能够更好地恢复出原始的结构稀疏信号,且在同一噪声环境下文中模型恢复的信号具有更优的PSNR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压缩感知 截断全变分 非凸非光滑优化 稀疏噪声 结构稀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