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债务、财政巩固政策与非凯恩斯效应
1
作者 王艺明 蔡昌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共8页
笔者通过理论模型阐述了政府债务规模逆转财政冲击政策效应的作用机制。应用我国1998—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和SYS-GMM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在财政巩固政策冲击下,当期表现出了凯恩斯主义的典型特征,但政策效应在滞后期随即反转,呈现出... 笔者通过理论模型阐述了政府债务规模逆转财政冲击政策效应的作用机制。应用我国1998—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和SYS-GMM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在财政巩固政策冲击下,当期表现出了凯恩斯主义的典型特征,但政策效应在滞后期随即反转,呈现出非凯恩斯效应。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债务规模水平可能已经接近临界值,政策当局应该注意滞后的非凯恩斯效应有可能会扭曲甚至反转政策制定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规模 财政巩固 非凯恩斯效应 预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级财政支出:凯恩斯还是非凯恩斯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5-159,共5页
基于面板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PMS-VAR),文章选取1978-2015年28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河北、辽宁等20个省份财政支出在1998年之前既有凯恩斯效应又有非凯恩斯效应,1998年之后只有凯恩斯效应;北京、天津等8个省份在整个样本区... 基于面板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PMS-VAR),文章选取1978-2015年28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河北、辽宁等20个省份财政支出在1998年之前既有凯恩斯效应又有非凯恩斯效应,1998年之后只有凯恩斯效应;北京、天津等8个省份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凯恩斯效应与非凯恩斯效应交替出现。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导致省级财政支出非凯恩斯效应的主体预期观点及劳动市场观点进行再检验,实证证明:财政赤字或财政调整幅度影响主体预期的因素是我国12个省份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原因,上海、浙江等9个省份财政支出的非凯恩斯效应证实了劳动市场观点,剩下的7个省份财政支出的非凯恩斯效应同时支持这两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凯恩斯效应 主体预期观点 劳动市场观点 省级面板 PM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理论探讨与检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明喜 高倚云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63,共8页
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是指财政政策不仅具有凯恩斯效应,还具有非凯恩斯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财政政策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在短缺经济结束之前的1979—1982年、1987—1990年和1994—1995年,财政政策具有非凯恩斯效应;1996—2006年... 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是指财政政策不仅具有凯恩斯效应,还具有非凯恩斯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财政政策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在短缺经济结束之前的1979—1982年、1987—1990年和1994—1995年,财政政策具有非凯恩斯效应;1996—2006年,经济开始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财政政策具有显著的凯恩斯效应;财政初始条件和财政调整幅度等主体预期因素不是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必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线性效应 凯恩效应 非凯恩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政策效应究竟有多大: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蓓 吕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0,共11页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对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分析。研究发现:就美国而言,一个短期的、暂时性的、以赤字来融资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可能在0.6~1.8之间,对于其他国家的证据较少,但财政政策乘数也在1左右...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对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分析。研究发现:就美国而言,一个短期的、暂时性的、以赤字来融资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可能在0.6~1.8之间,对于其他国家的证据较少,但财政政策乘数也在1左右变化,很不理想。对中国而言,现有文献表明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有限,并且在特殊时期也存在非凯恩斯效应,不能过度依赖传统的凯恩斯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乘数 非凯恩斯效应 财政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政策促进产出增长的稳定机制与效应检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储德银 闫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5,共11页
本文首先运用预期效应和供给的正向冲击两种作用机制理论诠释了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然后利用三种财政调整时期定义对1979-2009年间中国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的潜在时期进行划分,并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 本文首先运用预期效应和供给的正向冲击两种作用机制理论诠释了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然后利用三种财政调整时期定义对1979-2009年间中国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的潜在时期进行划分,并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收入和支出对产出增长在紧缩时期产生了显著的非凯恩斯效应,而且由于非凯恩斯效应此时处于支配地位,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的总效应也表现为非凯恩斯影响;但是在正常时期和扩张时期,财政收入和支出均表现为凯恩斯效应,而且凯恩斯效应在扩张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产出增长 非凯恩斯效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关于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方红生 《当代经济管理》 2007年第4期96-97,共2页
本文遵循Sala的五变量VAR方法发现,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实际利率对一个标准差的实际税收正向冲击的反应为正,这就为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的支持。除此之外,与很多学者一样,本文还发现了实际税收冲击的非凯恩斯... 本文遵循Sala的五变量VAR方法发现,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实际利率对一个标准差的实际税收正向冲击的反应为正,这就为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的支持。除此之外,与很多学者一样,本文还发现了实际税收冲击的非凯恩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 识别条件 非凯恩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