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凋亡调节性细胞死亡基因对肺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生物学功能
1
作者 李浩令 王俊贤 +5 位作者 戴恒文 刘俊杰 刘子扬 邹明远 张雷 王文锐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78-190,I0002,共14页
目的探究非凋亡调节性细胞死亡基因(non-apoptotic regulatory cell death genes,NARCDs)预测肺腺癌预后的价值及其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我们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TCGA)及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 目的探究非凋亡调节性细胞死亡基因(non-apoptotic regulatory cell death genes,NARCDs)预测肺腺癌预后的价值及其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我们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TCGA)及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肺腺癌的转录组数据。使用R软件分析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NARCDs。采用单变量Cox分析和LASSO-Cox回归分析构建NARCDs预后模型。采用生存分析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NARCDs预后模型对肺腺癌预后的预测能力。采用GSVA、GO和KEGG分析NARCDs预后模型的功能富集情况。此外,我们分析了高、低NARCDs评分组间的肿瘤突变负担、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功能障碍与排斥(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TIDE)评分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最后,使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NARCDs与免疫相关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我们确定了34个与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NARCDs,其中16个基因(ATIC、AURKA、CA9、ITGB4、DDIT4、CDK5R1、CAV1、RRM2、GAPDH、SRXN1、NLRC4、GLS2、ADRB2、CX3CL1、GDF15和ADRA1A)被用于构建NARCDs预后模型。NARCDs风险评分是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功能分析显示:高NARCDs评分组与低NARCDs评分组间在错配修复、p53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低NARCD评分组的肿瘤突变负荷较低,免疫评分及TIDE评分较高,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P<0.05)。此外,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10个关键基因(CXCL5、TLR4、JUN、IL6、CCL2、CXCL2、ILA、IFNG、IL33和GAPDH)均为免疫相关基因。结论基于16个基因构建的NARCDs预后模型是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其能有效预测患者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非凋亡调节性细胞死亡 预后模型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C00662/miR-16-5p信号通路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
2
作者 徐娟 张茹茹 +2 位作者 郁飞文 何向锋 彭猛青 《安徽医学》 2025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662(LINC0066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并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宿迁市钟吾医院收治的35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离病灶≥3 cm)样本,体外培养人正常...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662(LINC0066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并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宿迁市钟吾医院收治的35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离病灶≥3 cm)样本,体外培养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及NSCLC细胞系A549、HCC827、NCI-H1299,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INC00662、miR-16-5p在NSCLC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对A549细胞进行转染分组:si-NC组(转染si-NC)、si-LINC00662组(转染si-LINC00662)、miR-NC组(转染miR-NC)、amiR-16-5p组(转染miR-16-5p模拟物)、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anti-miR-16-5p组(转染anti-miR-16-5p)、si-LINC00662+anti-miR-NC组(共转染si-LINC00662和anti-miR-NC)、si-LINC00662+anti-miR-16-5p组(共转染si-LINC00662、和anti-miR-16-5p)。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LINC00662与miR-16-5p的靶向结合。Pearson法分析癌组织中LINC00662表达与miR-16-5p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LINC00662表达明显升高,miR-16-5p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BEAS-2B细胞相比,A549、HCC827、NCI-H1299细胞中LINC00662表达明显升高,miR-16-5p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A549细胞变化更多,故选取其进行后续实验。与si-NC组相比,si-LINC00662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miR-NC组相比,miR-16-5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si-LINC00662+anti-miR-NC组相比,si-LINC00662+anti-miR-16-5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LINC00662组细胞中miR-16-5p表达明显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试验结果显示,LINC00662可与miR-16-5p靶向结合导致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earson法分析显示,癌组织中LINC00662的表达与miR-16-5p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364,P<0.05)。结论LINC00662在NSCLC中高表达,促进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与靶向结合miR-16-5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长链编码RNA LINC00662 微小RNA-16-5p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抑制剂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感光细胞凋亡和Notch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李雯雯 王瀚生 +1 位作者 宗师淼 余小平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究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对视网膜光化学损伤(RPD)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和跨膜受体蛋白(Notch)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正常饲养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RPD组(RPD模型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 目的探究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对视网膜光化学损伤(RPD)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和跨膜受体蛋白(Notch)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正常饲养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RPD组(RPD模型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Ferrostatin-1组(RPD模型大鼠,腹腔注射5 mg·kg^(-1)的Ferrostatin-1)以及Ferrostatin-1+JFC组[RPD模型大鼠,腹腔注射5 mg·kg^(-1)的Ferrostatin-1和0.5 mg·kg^(-1)的Jagged1/FC嵌合蛋白(JFC,Notch通路激活剂)],每组15只。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情况;使用相应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亚铁离子(Fe^(2+))、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以及活性氧(ROS)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1(TfR1)、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Notch以及Split多毛增强子1(Hes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ontrol组、RPD组、Ferrostatin-1组以及Ferrostatin-1+JFC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分别为(35.24±1.76)μm、(16.83±1.14)μm、(27.56±1.39)μm以及(21.48±1.23)μm,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2±0.07)%、(18.57±1.63)%、(9.61±1.04)%以及(15.43±1.38)%。与Ferrostatin-1组相比,Ferrostatin-1+JFC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损伤程度加重,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变薄,感光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PD组大鼠Fe^(2+)、MDA、LDH、ROS表达水平,以及TfR1、DMT1、cleaved Caspase-3、Notch、Hes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而GSH表达水平、Nrf2、SLC7A11以及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errostatin-1组大鼠Fe^(2+)、MDA、LDH、ROS表达水平,以及TfR1、DMT1、cleaved Caspase-3、Notch、Hes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RPD组,而GSH表达水平、Nrf2、SLC7A11以及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R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errostatin-1+JFC组大鼠Fe^(2+)、MDA、LDH、ROS表达水平,以及TfR1、DMT1、cleaved Caspase-3、Notch以及Hes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Ferrostatin-1组,而GSH表达水平、Nrf2、SLC7A11以及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Ferrostatin-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Ferrostatin-1可能通过抑制Notch通路降低RPD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和感光细胞凋亡,进而减轻视网膜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抑制剂 视网膜光化学损伤 感光细胞 NOTCH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调节性死亡参与主动脉瘤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韩雪钰 刘欣 杨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4,共3页
主动脉瘤是一种以主动脉局部或弥漫病理性扩张达到正常血管直径1.5倍及以上为主要病理特征,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超过10%的临床常见大血管疾病^([1])。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瘤体破裂,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极其凶险,对人类... 主动脉瘤是一种以主动脉局部或弥漫病理性扩张达到正常血管直径1.5倍及以上为主要病理特征,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超过10%的临床常见大血管疾病^([1])。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瘤体破裂,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极其凶险,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然而,主动脉瘤通常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在瘤体破裂时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药物,外科手术是预防和应对瘤体急性破裂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平滑肌 主动脉 主动脉瘤 细胞 坏死性 细胞 死亡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细胞调节性细胞死亡在牙周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包佳琦 韦应明 陈莉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3-540,共8页
牙周病是以牙槽骨渐进性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槽骨破坏最关键的机制是骨稳态失衡,而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基质合成在骨稳态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炎性微环境和骨稳态调控中调节性细胞死亡举足轻重。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因素可... 牙周病是以牙槽骨渐进性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槽骨破坏最关键的机制是骨稳态失衡,而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基质合成在骨稳态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炎性微环境和骨稳态调控中调节性细胞死亡举足轻重。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等因素可直接参与线粒体、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调节B细胞淋巴瘤蛋白2家族和胱天蛋白酶(caspase)的活性,调节成骨细胞凋亡,从而影响牙槽骨稳态;慢性炎症与细胞损伤可经由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诱发成骨细胞坏死性凋亡,从而加剧炎症反应并加速牙槽骨破坏;病原微生物、细胞损伤等刺激可通过caspase-1依赖或非依赖性信号通路及GSDMD家族蛋白活化,促进成骨细胞焦亡,并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牙槽骨破坏;牙周病中铁过载和脂质过氧化可诱发成骨细胞铁死亡,影响成骨细胞的存活和功能,从而导致骨稳态失衡。本文围绕牙周病通过调节性细胞死亡影响骨稳态的机制,以期探讨调控牙周病患者牙槽骨稳态失衡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成骨细胞 调节性细胞死亡 细胞 细胞坏死性 细胞 细胞死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dV-4通过lnc87774-MDM2-p53通路诱导鸡肝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6
作者 肖雅清 董雯雯 +3 位作者 袁小远 李桂明 刘明超 孟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0,173,共10页
由禽腺病毒4型(FAdV-4)引起的禽心包积液性肝炎综合征近年来在我国频频发生,给我国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病毒感染期间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为揭示其在FAdV-4感染时对宿主细胞的作用及机理,本研究... 由禽腺病毒4型(FAdV-4)引起的禽心包积液性肝炎综合征近年来在我国频频发生,给我国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病毒感染期间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为揭示其在FAdV-4感染时对宿主细胞的作用及机理,本研究以鸡肝癌细胞系LMH为对象,通过芯片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Real-time PCR等方法筛选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关键lncRNA分子,并通过荧光定位杂交、编码-非编码基因共表达(CNC)分析、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ELISA)、RNA pull-down和蛋白免疫共沉淀(RIP)、流式细胞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及互作蛋白的筛选、验证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了FAdV-4感染引起的关键lncRNA分子lnc87774,其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其靶向结合互作蛋白为E3泛素连接酶MDM2,过表达lnc87774,MDM2和Bcl-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53和Bax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显著抑制细胞凋亡;沉默lnc87774,上述基因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且显著促进细胞凋亡;进一步沉默MDM2后,p53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但同时过表达/沉默lnc87774对FAdV-4引起的细胞凋亡没有影响,表明FAdV-4感染LMH细胞过程中lnc87774通过MDM2靶向调控p53介导的细胞凋亡进程。该研究结果将增加我们对FAdV-4与宿主细胞互作的认识,为宿主抗病毒防御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4型 长链编码RNA 蛋白互作 细胞 先天性免疫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以铁死亡、焦亡、坏死性凋亡为靶点的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郑华群 姚广涛 《山东医药》 2025年第4期150-154,共5页
急性胰腺炎(AP)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导致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且会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AP病理机制不够明确,同时缺乏针对... 急性胰腺炎(AP)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导致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且会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AP病理机制不够明确,同时缺乏针对性的靶向治疗,因此导致AP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铁死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等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的深入研究为解析AP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推动了靶向治疗的研发。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死亡形式,其核心机制涉及GPX4活性抑制、活性氧积累及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链的磷脂的氧化。在AP中,铁死亡通过促进胰腺腺泡细胞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加剧病情,靶向铁死亡通路可能成为AP治疗的潜在策略。焦亡是由消皮素D介导的炎性细胞死亡,依赖于NLRP3炎症小体激活。尽管焦亡抑制在AP中显示出保护作用,但其与其他死亡通路的交互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坏死性凋亡由RIPK1/RIPK3/MLKL通路驱动,其激活导致细胞膜破裂及DAMPs释放,加剧AP的炎症级联反应。坏死性凋亡对AP的进展是促进还是抑制尚不明确,靶向调控坏死性凋亡对AP的防治有着积极意义,需进一步明确坏死性凋亡在AP中的时空特异性作用,以优化靶向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细胞程序性死亡 死亡 坏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SR1活性对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介导的犬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曾红玉 叶贵珊 +2 位作者 武琦 张安定 韩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22-4234,共13页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反应激酶1(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1,OXSR1)在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凋亡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MDCK凋亡通路及研究以OXSR1基因为靶向的MDCK凋亡的干预疗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RIS...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反应激酶1(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1,OXSR1)在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凋亡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MDCK凋亡通路及研究以OXSR1基因为靶向的MDCK凋亡的干预疗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MDCK-Cas9细胞上构建OXSR1基因敲除细胞系,在OXSR1基因敲除细胞中转入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质粒以构建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系。以刺激剂MMC、JNJ-26854165、Rotenone分别刺激野生型细胞与OXSR1基因敲除、回补、失活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激活的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ROS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靶序列出现明显的Indel特征,证实OXSR1基因敲除细胞系构建成功。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系构建成功。流式细胞术发现,刺激剂MMC、JNJ-26854165、Rotenone均能诱导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其中在MMC和Rotenone刺激下,OXSR1基因敲除细胞凋亡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和OXSR1基因回补细胞(P<0.01;P<0.05),与OXSR1基因失活细胞无显著差别(P>0.05);在JNJ-26854165刺激下,OXSR1基因敲除细胞凋亡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OXSR1基因回补和失活细胞(P<0.01;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当MMC和Rotenone刺激细胞时,OXSR1基因敲除细胞的BCL-XL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和OXSR1基因回补细胞(P<0.01;P<0.05),与OXSR1基因失活细胞无明显差别(P>0.05);当JNJ-26854165刺激细胞时,OXSR1基因敲除细胞的BCL-XL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P<0.01),NOXA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P<0.01)。【结论】OXSR1基因及其激酶活性可调节MMC、JNJ-26854165、Rotenone刺激MDCK时BCL-XL基因转录,影响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以及ROS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SR1基因 p53依赖和依赖途径 ROS信号通路 MDCK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调节蛋白Bcl-2家族在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9
作者 吴镇洲 陈少贤 王良兴 《安徽医学》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cl-2家族Bcl-2、Bax和Mcl -1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标本中的表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链霉亲和素 -过氧化酶连接 (SP)免疫组化法用针对人体的Bcl -2、Bax与Mcl -1的特异性抗体检测这些凋亡调节基因在存档...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cl-2家族Bcl-2、Bax和Mcl -1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标本中的表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链霉亲和素 -过氧化酶连接 (SP)免疫组化法用针对人体的Bcl -2、Bax与Mcl -1的特异性抗体检测这些凋亡调节基因在存档的 5 0例NSCLC患者彻底手术切除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 ,并结合临床病理分型和追踪预后分析其表达的意义。结果  ( 1)非小细胞性肺癌标本中抗凋亡因子Bcl -2和Mcl-1分别有 15例 ( 3 0 %)和 2 9例 ( 5 8%)表达阳性 ,有 2 3例 ( 4 6%)的标本中有促凋亡因子Bax表达阳性。Mcl -1与Bax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P =0 .0 6)。Bcl-2、Bax和Mcl -1的免疫组化染色以胞浆为主。 ( 2 )Mcl-1与Bax在肺癌的不同临床病理分型中没有差异。 ( 3 )Bcl -2的表达与原发性NSCLC手术切除患者总的无复发生存率 (P =0 .0 2 )和无转移生存率 (P <0 .0 1)呈负相关 ,Mcl -1与Bax的表达与预后无关。结论 在NSCLC中 ,Bcl-2家族蛋白Bcl-2、Mcl-1和Bax的表达都很常见。Mcl -1的抗凋亡功能可能是通过在蛋白质水平与Bax相互作用形成异二聚体 ,拮抗Bax的促进凋亡功能而实现的。可能由于它们在凋亡中复杂的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蛋白 BCL-2家族 手术治疗 切除术 细胞肺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aR在金黄色葡萄球菌LukS-PV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0
作者 张鹏 王杨燕 李婕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4-27,32,共5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S组分(LukS-PV)通过活化补体5受体(C5a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A549和H460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敲低C5aR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至A549和H460细胞中,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5aR敲低率,Annexin V...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S组分(LukS-PV)通过活化补体5受体(C5a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A549和H460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敲低C5aR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至A549和H460细胞中,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5aR敲低率,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敲低C5aR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对敲低C5aR的细胞再加入LukS-PV,通过Annexin V/PI染色法和凋亡相关蛋白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LukS-PV可促进A549和H460细胞凋亡(P<0.05)。慢病毒载体转染A549和H460细胞敲低C5aR后,细胞C5aR表达水平降低(P<0.05)。在敲低C5aR基础上再加入LukS-PV,细胞凋亡受到抑制(P<0.05)。结论:敲低C5aR可抑制LukS-PV诱导NSCLC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补体5受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S组分 细胞肺癌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k1抑制剂PF543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11
作者 吴佳玉 智炎伟 高梦月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486-3489,共4页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抑制剂PF543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采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采用不同浓度的PF543处理并将其记为A组(0μmol·L^(-1))、B组(10μmol·L^(-1))、C组(20μmol&#...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抑制剂PF543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采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采用不同浓度的PF543处理并将其记为A组(0μmol·L^(-1))、B组(10μmol·L^(-1))、C组(20μmol·L^(-1)),另选取健康人体肺细胞作为对照组。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的Sphk1表达水平。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在不同浓度PF543作用下,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不同浓度PF543作用下,A549细胞的凋亡率;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在不同浓度PF543作用下,A549细胞的Caspase-3、Ki67、Sphk1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A组的Sphk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B组和C组的Sphk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在同一培养时间下,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均升高,且C组高于B组(P<0.05);在同一浓度下,培养时间越长,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越高(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A549细胞凋亡率均升高,且C组低于B组(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Caspase-3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Ki67、Sphk1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B组(P<0.05)。结论Sph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PF543可下调A549细胞中Sphk1的表达水平,并且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以及促进A549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PF543可上调Caspase-3表达水平以促进细胞凋亡、下调Ki67表达水平以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激酶1 PF543 细胞肺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细胞死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昱麟 马贤德 +2 位作者 宋采秋 赵磊 左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44-648,共5页
调节性细胞死亡(RCD)是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凋亡等多种形式。RCD参与人类正常生理活动的诸多环节,更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致盲性眼病。研究表明,DR的发生与细胞凋... 调节性细胞死亡(RCD)是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凋亡等多种形式。RCD参与人类正常生理活动的诸多环节,更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致盲性眼病。研究表明,DR的发生与细胞凋亡、铁死亡、细胞焦亡、细胞自噬、依赖性细胞死亡等多种RCD的相关蛋白异常表达有关。本文将对DR发病过程中与RCD相关的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DR的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细胞死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 死亡 细胞 细胞自噬 依赖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NEAT1降表达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变化及与miR-214靶向关系
13
作者 罗德艳 冯俊 +2 位作者 彭涛 唐一萍 杨久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EAT1)降表达的人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增殖凋亡变化,探讨其与微小RNA-214(miR-214)的靶向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人LSCC细胞系(FD-LSC-1...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EAT1)降表达的人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增殖凋亡变化,探讨其与微小RNA-214(miR-214)的靶向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人LSCC细胞系(FD-LSC-1、Hep-2、TU177)中lncRNA NEAT1、miR-214,选择TU177细胞为受试细胞。取对数生长期TU177细胞,分为甲、乙组,分别转染si-lncRNA NEAT1(敲低lncRNA NEAT1表达)、si-NC(乱序无意义序列),培养至24 h时采用CCK8法观察两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两组细胞克隆形成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两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qPCR法检测两组细胞lncRNA NEAT1及miR-214。另取对数生长期TU177细胞,分为一二三四组,一组顺序转染WT-lncRNA NEAT1、miR-214 mimic,二组顺序转染WT-lncRNA NEAT1、miR-NC,三组顺序转染MUT-lncRNA NEAT1、miR-214 mimics,四组顺序转染MUT-lncRNA NEAT1、miR-NC。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NEAT1及miR-214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乙组相比,培养24、48、72 h时甲组TU177细胞OD值低,培养14 d时甲组TU177细胞克隆形成数少,甲组TU177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高、S期细胞比例低,细胞凋亡率高(P均<0.05);与乙组相比,转染24 h时甲组TU177细胞lncRNA NEAT1相对表达量低、miR-214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培养48 h时一、二、三、四组TU177细胞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0.63±0.08、0.99±0.01、1.02±0.02、0.98±0.03,与二组相比,一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低(P<0.05)。结论敲低lncRNA NEAT1表达可抑制TU177细胞的增殖和克隆,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促进细胞的凋亡。TU177细胞中lncRNA NEAT1与miR-214靶向相关。lncRNA NEAT1可能通过与miR-214靶向结合,抑制TU177细胞的增殖克隆,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促进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编码RNA 长链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 微小RNA-214 喉鳞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 细胞克隆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自噬加重脑死亡状态下肝细胞损伤
14
作者 李月霞 石慧娟 曹胜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698-2701,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和自噬在脑死亡状态下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脑死亡组采用缓慢间歇颅内加压法诱导脑死亡,并且维持脑死亡状态6 h;对假手术组进行颅内置管,但是不进行脑死亡的诱导;对脑死亡+自噬抑制剂组诱导... 目的探讨凋亡和自噬在脑死亡状态下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脑死亡组采用缓慢间歇颅内加压法诱导脑死亡,并且维持脑死亡状态6 h;对假手术组进行颅内置管,但是不进行脑死亡的诱导;对脑死亡+自噬抑制剂组诱导脑死亡前1 h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建立并维持脑死亡状态6 h;对脑死亡+空白溶剂组诱导脑死亡前1 h腹腔注射空白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建立并维持脑死亡状态6 h。造模完成后,取大鼠静脉血及肝脏标本。通过荧光定量qPCR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C3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在肝组织中分布和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死亡组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上升,肝细胞凋亡加重;自噬相关基因LC3表达上调(P<0.05);与脑死亡+空白溶剂组相比,脑死亡组凋亡相关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死亡+空白溶剂组相比,脑死亡+自噬抑制剂组中LC3表达下调(P<0.05),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增加(P<0.05),并且肝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细胞凋亡参与并介导脑死亡状态下的肝细胞损伤,自噬能减轻脑死亡状态下的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调控长链非编码RNA AK125910的表达介导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12
15
作者 过忆 周留勇 +1 位作者 尤建良 薛博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57,301,共4页
目的 检测姜黄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lncRNA表达谱的改变及关键lncRNA的筛选鉴定。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刺激肝癌细胞株HepG2不同时间后,提取总RNA进行lncRNA芯片杂交检测lncRNA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利用MTT法和TUNE... 目的 检测姜黄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lncRNA表达谱的改变及关键lncRNA的筛选鉴定。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刺激肝癌细胞株HepG2不同时间后,提取总RNA进行lncRNA芯片杂交检测lncRNA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利用MTT法和TUNEL染色观察HepG2细胞的凋亡,Real-time PCR验证差异表达的lncRNA AK125910在其中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姜黄素处理后的肝癌细胞中有5 432条lncRNA表达出现改变,而其中变化倍数大于3的lncRNA有8条,表达差异化最显著的是lncRNA AK058003,上调7.62倍。在姜黄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lncRNA AK125910表达上调7.16倍,与芯片杂交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姜黄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lncRNA表达谱出现显著变化,其中差异性表达最显著的lncRNA AK125910可能参与了肝癌细胞的凋亡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编码RNA 姜黄素 AK125910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Fas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颖 吴金如 高元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为探讨Fas/FasL系统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所起的免疫逃逸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断肺癌、判断预后、设计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FasL在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同时采用抗CD45RO抗... 目的为探讨Fas/FasL系统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所起的免疫逃逸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断肺癌、判断预后、设计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FasL在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同时采用抗CD45RO抗体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数量,应用TUNEL技术检测肺癌细胞凋亡。结果 Fas在肺癌组织低表达并存在异位表达,表达率与细胞分化有关;FasL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表达率和细胞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TIL浸润程度呈负相关,Fas表达与肺癌细胞凋亡水平无关。结论 NSCLC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Fas表达的下调、异位表达及FasL高表达,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参与NSCLC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FASL 肿瘤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 CD45RO 细胞肺癌 细胞 TUNEL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脑死亡供体肾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龙 叶啟发 +3 位作者 王彦峰 李玲 张洋 付贞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自杀现象。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和基因的表达在脑死亡供体(DBD)中可以发生改变,且与脑死亡(BD)过程中免疫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胞凋亡可能是一条引起BD捐献供体肾损伤...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自杀现象。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和基因的表达在脑死亡供体(DBD)中可以发生改变,且与脑死亡(BD)过程中免疫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胞凋亡可能是一条引起BD捐献供体肾损伤比较重要的途径。文章主要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β-葡萄糖醛酸酶(GUSB)、蛋白酶caspase 3(CASP 3)、分化群95(CD95 or FAS)和肿瘤基因p5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与免疫之间的关系这两大方面来探讨细胞凋亡在BD捐献供体肾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来改善DBD肾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肾移植 供体肾 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合用顺铂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晋 傅雷 姚乐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98-400,435,436,共5页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CS)能否促进顺铂诱导Balb-c裸鼠非小细胞肺癌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造模后的A549肺癌小鼠分为4组,A组:对照组(NS)、B组:顺铂组(DDP)、C组:DDP+30 mg/kgCS组和D组:DDP+60 mg/kgCS组,通过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抑瘤率...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CS)能否促进顺铂诱导Balb-c裸鼠非小细胞肺癌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造模后的A549肺癌小鼠分为4组,A组:对照组(NS)、B组:顺铂组(DDP)、C组:DDP+30 mg/kgCS组和D组:DDP+60 mg/kgCS组,通过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抑瘤率,提取组织DNA并电泳,检测血清IL-2、TNF-α含量及肿瘤组织IL-2和TNF-α蛋白表达量等方法观察冬虫夏草合用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结果C、D组小鼠的体质量、抑瘤率明显高于A、B组,且C、D组出现明显的DNA ladder条带,C、D组小鼠血清中的IL-2、TNF-α含量及肿瘤组织IL-2和TNF-α蛋白表达量也显著高于A、B组。结论冬虫夏草可能是通过免疫调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增强DDP抗肺癌作用,可能是良好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辅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细胞肺癌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非依赖性信号通路在DNA损伤致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潇芸 姜英 杨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p53在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但p53基因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易发生突变,突变率可超过50%。目前研究发现,p73、p63、Caspase 2、NF-κB等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能够在p53非依赖的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p5... p53在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但p53基因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易发生突变,突变率可超过50%。目前研究发现,p73、p63、Caspase 2、NF-κB等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能够在p53非依赖的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p53非依赖信号通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基因 p53 信号传导 P53 细胞 p53依赖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提取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星宇 石有 +5 位作者 贾丽秋 赵鹏伟 孙鹏 房启林 王桂卿 杨丽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马铃薯提取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影响。方法培养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观察组分别加入5.0、12.5、25.0、50.0μL的马铃薯提取物,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分别培养24、48、72 h... 目的探讨马铃薯提取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影响。方法培养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观察组分别加入5.0、12.5、25.0、50.0μL的马铃薯提取物,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分别培养24、48、72 h。对照组不加入马铃薯提取物。各组干预24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凋亡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各组492 nm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对照组细胞生长旺盛,分布稠密,形态饱满呈梭形,观察组各时间点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现象。同时间点,马铃薯提取物浓度高者细胞增殖抑制率较高(P均<0.05);马铃薯提取物同一浓度时,干预时间长者细胞增殖抑制率较高(P均<0.05)。观察组不同浓度马铃薯提取物干预后,Bax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Bcl-2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马铃薯提取物可促进A549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及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细胞肺癌 A549细胞 细胞 BCL-2基因 BA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